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系统、餐厅管理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42189发布日期:2022-01-26 17:5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系统、餐厅管理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餐厅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系统、餐厅管理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餐厅服务过程是:客户向餐厅服务人员下单相应菜品,餐厅服务人员将菜品需求传递到食材配置人员,食材配置人员开始准备相应菜品的食材,准备完备后,将食材及烹饪需求传递到炒菜机操作员,操作员在炒菜机上选择相应的菜谱并控制炒菜机进行烹饪,完成烹饪后,盛出菜品交付给餐厅服务人员。但是,这种餐厅服务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3.1.由于是按树形传递方式传递信息的,所以客户无法预测用餐时间及中间过程时间,易产生焦虑,影响用户体验;
4.2.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导致食材配置任务杂乱,从而使得食材配置人员工作混乱,工作效率低;
5.3.烹饪任务无规律,例如,第一次炒辣椒炒肉,第二次炒番茄炒蛋,第三次又炒辣椒炒肉,这样,将会导致餐厅出菜的效率低,而且,不同菜品容易产生串味,对洗锅环节特别严苛,也不利于保障菜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系统、餐厅管理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应用于餐厅管理装置中,且所述餐厅管理装置与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炒菜机连接,包括:
8.从各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订单;
9.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及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分类、排序、出菜时间预测,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食材配置任务和烹饪任务;
10.分别将所述食材配置任务及所述烹制任务传送至相应的食材配置设备及相应的炒菜机;
11.分别从所述食材配置设备和所述炒菜机获取相应菜品的制作进度,并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终端。
12.优选地,还包括:
13.显示所述用户订单及每个用户订单中各个菜品的制作进度。
14.优选地,在生成相应的食材配置任务和烹饪任务之后,还包括:
15.接收餐厅管理人员输入的任务调整信息,并根据所述任务调整信息调整所述食材配置任务和所述烹饪任务。
16.优选地,还包括:
17.在获取到用户点餐请求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信息;
18.根据所述用户信息中的口味偏好和/或营养需求和/或健康状态和/或用户属性生成菜品推荐信息;
19.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菜品推荐信息。
20.优选地,还包括:
21.定期统计特定时段内各用户订单中各菜品的数量信息,并根据各菜品的数量信息预测当前时段的备菜量。
22.优选地,还包括:
23.在用户用餐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评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评价信息调整当前时段的备菜量和/或调整烹饪参数。
24.优选地,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及处理,包括:
25.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
26.获取各个菜品信息中的材料类别,并按照所述材料类别对各个菜品信息进行分类;
27.获取各个菜品信息中的下单时间和/或需求时间,并根据各个菜品的下单时间和/或需求时间,对分类后的各个菜品信息进行排序;
28.根据当前未完成的食材配置任务的总数量和烹饪任务的总数量,预测各个菜品的出菜时间。
29.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的步骤。
30.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餐厅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的步骤。
31.优选地,还包括:
32.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人机操作界面,用于显示所述用户订单及每个用户订单中各个菜品的制作进度;和/或,接收餐厅管理人员输入的任务调整信息。
33.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智能餐厅系统,包括:餐厅管理装置、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炒菜机。
34.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由于是按环形传递方式传递信息的,所以用户可及时知晓所点菜品的制作进度及所预测的出菜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36.2.由于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了分类、排序,并生成相应的食材配置任务,再下发至相应的食材配置设备中,所以可提高食材配置的工作效率;
37.3.由于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了分类、排序,并生成相应的烹饪任务,再下发至相应的炒菜机中,所以可提高餐厅出菜的效率,而且,也利于保障菜品品质。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
中:
39.图1是本发明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40.图2是本发明智能餐厅管理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41.图3是本发明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42.图4是本发明餐厅管理装置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图1是本发明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应用于餐厅管理装置中,而且,结合图2,餐厅管理装置与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炒菜机连接,其中,用户终端可为用户的智能手机、pad、pc等设备,也可为餐厅点餐专用的终端,而且,通过用户终端可访问外卖点餐平台或堂食点餐平台。另外,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炒菜机的数量均为多个。
45.结合图1和图2,该实施例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包括:
46.步骤s10.从各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订单;
47.步骤s20.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及处理,所述处理包括分类、排序、出菜时间预测,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相应的食材配置任务和烹饪任务;
48.步骤s30.分别将所述食材配置任务及所述烹制任务传送至相应的食材配置设备及相应的炒菜机;
49.步骤s40.分别从所述食材配置设备和所述炒菜机获取相应菜品的制作进度,并将其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终端。
50.关于步骤s10,在一个具体例子中,用户可通过用户终端(例如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上的外卖点餐平台(如美团、饿了么、各餐饮品牌的订餐app、小程序、公众号等)进行用户注册、登陆、信息确认、菜品选择、需求订单确认、结算等操作。然后,外卖点餐平台将其中的订单信息通过用户终端传递到餐厅管理装置,用户订单信息包括:菜品名称、数量、需求时间、菜品偏好(油量程度、咸淡程度、辣程度、酸程度、酱色程度、是否添加辅料葱花、香菜等)、周期性预约(月度餐卡、年度餐卡)。在另一个具体例子中,用户可通过用户终端(例如餐厅点餐终端)上的堂食点餐平台进行菜品选择、需求订单确认、结算等操作。
51.关于步骤s20,在一个具体例子中,结合图3,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及处理可具体包括:对各个用户订单中的菜品信息进行汇总;获取各个菜品信息中的材料类别,并按照所述材料类别对各个菜品信息进行分类;获取各个菜品信息中的下单时间和/或需求时间,并根据各个菜品的下单时间和/或需求时间,对分类后的各个菜品信息进行排序;根据当前未完成的食材配置任务的总数量和烹饪任务的总数量,预测各个菜品的出菜时间。在该实施例中,针对多个食材配置设备及炒菜机,可按照各个订单的处理结果对其进行组合及调整,这样,对于所需材料相同或相似的菜品,可集中进行食材配置及烹饪,例如,农家小炒肉、辣椒炒肉、辣椒回锅肉配置在一个炒菜机中完成,番茄炒蛋、韭黄炒蛋、
葱花煎蛋配置在一个炒菜机中完成,因此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2.关于食材配置,在一个具体例子中,食材配置设备具备打印(例如打印条码)功能及扫描功能,当其接收到餐厅管理装置下发的食材配置任务后,自动打印出相应菜品的条码信息,包括:菜品名称、数量、需求时间、菜品偏好,然后进行人工配菜,即,配菜人员根据打印出的条码信息进行食材配置,当完成一个菜品的食材配置后,配菜人员进行条码扫描确认,向餐厅管理装置反馈完成进度。在另一个具体例子中,食材配置设备具备配菜执行机构(例如机械手),而且,当食材配置设备接收到餐厅管理装置下发的食材配置任务后,通过读写设备将该任务写入带有rfid标签的食材盛装容器上,并通过机械手将rfid标签信息中的所有食材逐一夹入该食材盛装容器内,当rfid标签信息中的所有食材都配置好后,向餐厅管理装置反馈完成进度。
53.关于炒菜机,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当炒菜机接收到餐厅管理装置下发的烹饪任务(烹饪任务中包括菜品名称、数量、菜品偏好(不辣、微辣、特辣))后,可由操作员确认食材是否配置到位及炒菜机设备是否正常,如果是,则可点击自动烹饪任务,炒菜机便可执行相应的任务,无需操作员再选择菜品名称、数量、菜品偏好。同时,还向餐厅管理装置自动反馈烹饪进度,例如,剩余时间。
54.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还包括:显示所述用户订单及每个用户订单中各个菜品的制作进度;以及,在生成相应的食材配置任务和烹饪任务之后,还接收餐厅管理人员输入的任务调整信息,并根据所述任务调整信息调整所述食材配置任务和所述烹饪任务。在该实施例中,不但便于餐厅管理人员观察餐厅的运营状态,而且也方便餐厅管理人员对食材配置任务和烹饪任务进行人为干预,例如,急单或订单取消。
55.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还包括:
56.在获取到用户点餐请求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信息;
57.根据所述用户信息中的口味偏好和/或营养需求和/或健康状态和/或用户属性生成菜品推荐信息;
58.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菜品推荐信息。
59.在该实施例中,用户的口味偏好(例如包括:口味偏咸或淡、辣或不辣、麻辣或不麻辣、清油或重油、甜或不甜、酸或不酸、偏生或偏熟、对香菜、葱、姜、蒜、韭菜、洋葱、榴莲是否敏感)可由用户在注册的时候录入,也可通过调用其他数据(例如历史点餐订单信息)作为参考;用户的营养需求(例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含量、维生素的需求)及健康状态(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通过调用体检报告、健康指南指导意见、专业营养师意见等来确定;用户属性例如包括年龄、性别、籍贯等。而且,可基于用户的口味偏好、营养需求、健康状态、用户属性来向用户推荐菜品。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基于商家、连锁餐饮店的促销活动向用户推荐菜品。
60.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还包括:定期统计特定时段内各用户订单中各菜品的数量信息,并根据各菜品的数量信息预测当前时段的备菜量。在该实施例中,可统计每周、月度、季度、年度的历史订单信息,并根据历史订单信息预测当前周、月、季度、年的备菜量,从而避免食材浪费的问题。
61.进一步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用餐
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用户评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评价信息调整当前时段的备菜量和/或调整烹饪参数。在该实施例中,用户评价信息可包括用户对当前点餐的菜品进行色、香、味、形的评价,具体包括本次烹饪的食材是否新鲜、切配是否合理、肉菜配置量是否合适、烹饪过程参数是否合适(例如火力是否合适、调味料是否合适、翻炒是否均匀等),而且,基于该评价信息调整当前时段的备菜量和/或调整烹饪参数,例如,评价等级高的菜品可多备一些食材,烹饪参数不合适的可调整下烹饪参数,即,对烹饪参数进行优化。
62.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的步骤。
63.图4是本发明餐厅管理装置实施例一的逻辑结构图,该实施例的餐厅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11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2,该处理器11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所述的智能餐厅管理方法的步骤。另外,该餐厅管理装置还应包括通讯接口13、人机操作界面14和电源(未示出),其中,通讯接口可包括串口232、485、can、以太网接口、gpib、usb接口、无线通讯接口、光纤通讯接口等,用于实现与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及炒菜机通讯连接;存储器12还存储有当前业务数据及历史运营数据;人机操作界面14用于显示所述用户订单及每个用户订单中各个菜品的制作进度;和/或,接收餐厅管理人员输入的任务调整信息,这样,便于用户观察餐厅运营状态,同时也用于餐厅管理员进行人为干预;电源为各个模块供电。
64.本发明还构造一种智能餐厅系统,结合图2,该智能餐厅系统包括:餐厅管理装置、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及炒菜机,而且,餐厅管理装置、用户终端、食材配置设备及炒菜机的逻辑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照前文所述。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纂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