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10942发布日期:2023-03-21 23:1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的过程,实现“两个50%”、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能源产业链现代化,主动适应电源、电网和用电负荷的结构变化趋势,有效拓展电网调节资源,推动传统的“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模式的转变,从“可观、可测、可控、可调”四个维度提升负荷调节资源的调控能力,实现区域内“源-荷-储”调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调控,提升可调负荷管理能力,实现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新能源消纳水平、调度精益化水平的有效提升。负荷侧资源与电网侧资源有着很大的不同,发电侧对于调控偏差有着很好的考核办法,而负荷侧资源的调控偏差的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根据其距离目标量来进行确定,但是负荷侧资源的调用偏差其实是在对于电网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其对于电网不同的影响来建立偏差考核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负荷的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及精细化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管理办法,实现在对于负荷侧资源的偏差根据其不同贡献的精细化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以实现在对于负荷侧资源的偏差根据其不同贡献的精细化处理。
4.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5.获取电网模型数据计算调控量和执行量;
6.通过调控量和执行量计算得到偏差率;
7.根据偏差率设定偏差率考核基线,确定偏差率考核区间;
8.通过偏差率考核基线判断调控偏差对应的考核区间;
9.根据相应的考核区间计算结算电量。
10.进一步地,调控量的表达式为:
[0011][0012]
在t时刻的执行量l
θ
为:
[0013][0014]
在t时刻偏差率为αk为:
[0015][0016]
其中,p
i,s
为调控目标节点i初始功率,p
i,e
为目标功率,p
i,t
为实际调控在时段t的功率。
[0017]
进一步地,偏差率考核基线表达式为:
[0018][0019]
表示负偏差考核系数;表示正偏差考核系数;在正偏差考核中,正偏差的考核系数是小于负偏差的考核系数的;θ1,θ2,τ1,τ2,分别表示负偏差的起始值、最大值、正偏差的起始值、最大值。
[0020]
进一步地,结偏差率考核区间包括偏差率正常和偏差率超限两种情况,偏差率正常时结算电量等于调控电量l
δ
,偏差率超限时结算电量等于执行电量l
θ

[0021]
进一步地,当偏差率超限时,对执行偏差部分电量进行考核,目标节点在时段t调控量为l
δ
,偏差率为ρ
p
(αk)场景下,惩罚系数为m,调控单价为s,考核罚金δc
t
为:
[0022][0023]
进一步地,费用结算表达式为:目标节点在时段t调控量为l
δ
场景下,调控单价为s,聚合商结算费用c
t
为:
[0024]ct
=l
δ
*+δc
t
[0025]
其中l
δ
*为购电费,δc
t
为考核罚金,结算费用由聚合商支付给电网单位。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了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及精细化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管理问题,并使得计算效率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0028]
图2为偏差考核计算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0]
如图1-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调控场景下的偏差考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0031]
获取电网模型数据计算调控量和执行量;
[0032]
通过调控量和执行量计算得到偏差率;
[0033]
根据偏差率设定偏差率考核基线,确定偏差率考核区间;
[0034]
通过偏差率考核基线判断调控偏差对应的考核区间;
[0035]
根据相应的考核区间计算结算电量;
[0036]
具体的步骤如下:
[0037]
步骤a建立负荷调控偏差率模型,调控目标节点i初始功率为p
i,s
,目标功率为p
i,e
,实际调控在时段t的功率为p
i,t
,则调控量l
δ
为:
[0038][0039]
在t时刻的执行量l
θ
为:
[0040][0041]
在t时刻偏差率为αk为:
[0042][0043]
进而可得出执行精度γ
t
为:
[0044]
γ
t
=1-|β
t
|
[0045]
步骤b、偏差考核的基本原则根据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运营的贡献计算,当执行是正偏差时,不对负荷侧资源进行考核,当负荷侧资源的偏差为负偏差是,对其进行考核。设计偏差率考核基线θ1,θ2,τ1,τ2,分别表示负偏差的起始值、最大值、正偏差的起始值、最大值。
[0046]
如图2所示
[0047][0048]
表示负偏差考核系数;表示正偏差考核系数。在正偏差考核中,正偏差的考核系数是小于负偏差的考核系数的。
[0049]
在负荷侧资源参与市场电力交易中,主要有两种市场交易品种,分为负荷通过增加出力方式和负荷削减负荷的方式。在低谷增加用电时段负荷侧资源的实际负荷大于指令的计划负荷为正偏差,小于为负偏差。在高峰削负荷交易中,实际负荷大于计划负荷为负偏差,大于为正偏差。
[0050]
考虑负荷侧资源响应没有机组的响应特性强,根据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响应的实
际情况,在负荷削峰和负荷填谷交易分部设置不同的偏差考核基线。在负荷填谷交易中设置正偏差率考核基线为30%,负偏差考核的基线为10%,在负荷削峰交易中设置考核基准线为10%,30%:
[0051]
θ1=10%,θ2=30%,τ1=30%,τ2=50%
[0052]
步骤c、计算结算电量,包括偏差率正常和偏差率超限两种情况,偏差率正常时结算电量等于调控电量l
δ
,偏差率超限时结算电量等于执行电量l
θ

[0053]
步骤d、偏差考核办法,当偏差率超限时,对执行偏差部分电量进行考核,目标节点在时段t调控量为l
δ
,偏差率为ρ
p
(αk)场景下,惩罚系数为m,调控单价为s,考核罚金δc
t
为:
[0054][0055]
步骤e、费用结算办法,目标节点在时段t调控量为l
δ
场景下,调控单价为s,聚合商结算费用c
t
为:
[0056]ct
=l
δ
*s+δc
t
[0057]
其中l
δ
*s为购电费,δc
t
为考核罚金,结算费用由聚合商支付给电网单位。
[00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