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8254发布日期:2021-11-15 21:5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智能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管理逐渐成为商品流通环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加快物流园区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建设,支持各类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开展物流供应链服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现有的技术中,园区内的物流件往往是堆积在某一个物流寄存点内所有的用户到物流寄存点进行取件,这样的方式会因为用户距离物流寄存点距离的不同,导致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且物流寄存点出现集中取件的情况时,会导致物流寄存点的负荷过大,从而影响取件效率,为此,现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包括监控中心,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有数据库、信息录入模块、预约模块、智能物流小车、定位模块以及若干定点识别基桩,在数据库内建立园区物流模型和园区人员信息库;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园区内的人员进行信息绑定;若干个所述定点识别基桩分别安装在园区内的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一侧,用于为智能物流小车提供定点停车的参照点;所述智能物流小车用于识别物流件的基本信息,并运输物流件;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收件人的位置,并确定智能物流小车的停留位置;所述预约模块用于用户在接收到提醒信息后,用户通过预约模块设置拿取物流件的时间。
5.进一步的,园区物流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建立二维坐标系,并获得园区二维地图,将园区二维地图按照设定比例投射在二维坐标系内;将园区二维地图上的道路标记为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在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上分别设置物流路线,然后生成园区物流模型。
6.进一步的,所述园区人员信息库的建立过程包括:建立人员信息库,在人员信息库建立人员信息总库和人员信息子库;所述人员信息总库和人员信息子库通信连接;向人员信息总库内导入人员基本信息;建立若干人员信息子库,并将每个人员信息子库分别绑定一个企业组织机构;将人员信息总库内的人员基本信息分别赋予企业组织机构身份,然后将企业组织机构身份与信息识别码进行绑定。
7.进一步的,信息录入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以及信息识别码;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人员信息总库中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验证,获取用户所属的企业组织机构身份,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至企业组织机构,由企业组织机构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用户授权码,并将用户授权码发送至用户。
8.进一步的,智能物流小车识别物流件的基本信息的过程包括:扫描物流件,并获取物流件的基本信息;所述物流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收件人的姓名以及收件人的联系方式;对收件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检索,判定该收件人是否被授予园区准入权限;当该收件人被授予园区准入权限时,则向定位模块发送用户定位请求信息。
9.进一步的,定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定位模块接收到用户定位请求信息后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园区内;当用户未处于园区内时,则将物流件标记为寄存件;当用户处于园区内时,则将物流件标记为配送件;以用户所在位置为中心,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并将该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标记为物流件送达点;获取智能物流小车到达物流件送达点的预计时长;根据物流件送达点的位置以及物流件信息生成提醒信息。
10.进一步的,预约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对接收到的提醒信息进行确认,然后设置取件请求,所述取件请求包括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对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进行记录;将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与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进行对比,并判定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与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是否一致;当两者为同一位置时,则生成根据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生成预约信息;当两者不为同一位置时,则将物流件送达点修改为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并重新生成预计时长。
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物流小车上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路线调整模块,所述路线调整模块在接收到物流路线上存在障碍物时,则对智能物流小车的行进路线进行调整。
12.进一步的,智能物流小车在将物流件送达至物流件送达点的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模块获取道路信息,获取智能物流小车行进方向的照片,然后将获得的照片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由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
13.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照片进行分析,包括:对照片中的物流路线区域进行标记,并将除物流路线以外的区域进行去边缘化处理;然后判断去边缘化处理的照片中的物流路线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当物流路线上存在障碍物时,则对障碍物进行标记,并发送至路线调整模块;当不存在障碍物时,则智能物流小车沿物流路线前进,到达前进点位置时,则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拍摄智能物流小车行进方向的照片,以此类推。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园区内设置有若干定点识别基桩,若干个所述定点识别基桩分别安装在园区内的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一侧,用于为智能物流小车提供定点停车的参照点,从而能够根据用户在园区内的不同位置,选择距离用户最近的定点识别基桩,进而缩短用户的取件路程,同时将物流件通过定点识别基桩进行分散,避免了传统物流寄存点的物流件囤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用户的取件效率;用户通过预约模块进行取件预约后,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智能物流小车原本的物流件到达点进行更正,从而重新生成预计时长,根据重新生成的预计时长,从而确定智能物流小车的出发时间,进而能够避免智能物流小车出现长时间滞留或送达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5g智能物流系统,包括监控中心、数据库、信息录入模块、预约模块、智能物流小车、定位模块以及若干定点识别基桩,所述智能物流小车上设置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路线调整模块;所述数据库用于建立园区物流模型和园区人员信息库;园区物流模型的建立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y1:建立二维坐标系,并获得园区二维地图,将园区二维地图按照设定比例投射在二维坐标系内;步骤y2:将园区二维地图上的道路进行标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园区二维地图上的道路包括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并在园区二维地图上将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步骤y3:在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上分别设置物流路线,然后生成园区物流模型。
18.所述园区人员信息库的建立过程具体包括:步骤r1:建立人员信息库,在人员信息库建立人员信息总库和人员信息子库;所述人员信息总库和人员信息子库通信连接;步骤r2:向人员信息总库内导入人员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以及信息识别码;步骤r3:建立若干人员信息子库,并将每个人员信息子库分别绑定一个企业组织机构;步骤r4:将人员信息总库内的人员基本信息分别赋予企业组织机构身份,然后将企业组织机构身份与信息识别码进行绑定。
1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园区人员信息库内的人员基本信息为园区管理人员进行录入,且园区人员信息库内的人员基本信息均授予园区准入权限。
20.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园区内的人员进行信息绑定,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x1: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以及信息识别码;步骤x2:将用户的个人信息与人员信息总库中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验证,获取用户所属的企业组织机构身份,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至企业组织机构,由企业组织机构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核;步骤x3:审核通过后,生成用户授权码,并将用户授权码发送至用户。
2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园区内设置有若干定点识别基桩,若干个所述定点识别基桩分别安装在园区内的主线道路和支线道路一侧,用于为智能物流小车提供定点停车的参照点。
22.所述智能物流小车用于识别物流件的基本信息,并运输物流件;智能物流小车识
别物流件的基本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w1:扫描物流件,并获取物流件的基本信息;所述物流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收件人的姓名以及收件人的联系方式;步骤w2:对收件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进行检索,判定该收件人是否被授予园区准入权限;步骤w3:当该收件人被授予园区准入权限时,则向定位模块发送用户定位请求信息。
23.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收件人的位置,并确定智能物流小车的停留位置,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d1:智能物流小车通过无线网络向定位模块发送用户定位请求信息,定位模块接收到用户定位请求信息后确定用户是否处于园区内,所述无线网络的通信传输为5g传输;步骤d2:当用户未处于园区内时,则将物流件标记为寄存件;当物流件被标记为寄存件时,则智能物流小车不对该物流件进行配送,同时向收件人发送物流到件提醒信息;步骤d3:当用户处于园区内时,则将物流件标记为配送件;当物流件被标记为配送件时,则获取用户的位置,并对用户所在位置进行标记;步骤d4:以用户所在位置为中心,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并将该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标记为物流件送达点;步骤d5:获取智能物流小车到达物流件送达点的预计时长;步骤d6:根据物流件送达点的位置以及物流件信息生成提醒信息,并将提醒信息发送至给用户。
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在接收到提醒信息后,用户能够通过预约模块设置拿取物流件的时间,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y1:对接收到的提醒信息进行确认,然后设置取件请求,所述取件请求包括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步骤y2:对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进行记录;步骤y3:将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与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进行对比,并判定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与距离用户最近的一个定点识别基桩的所在位置是否一致;步骤y4:当两者为同一位置时,则生成根据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和取件时间生成预约信息;当两者不为同一位置时,则将物流件送达点修改为用户设置的取件地点,并重新生成预计时长,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智能物流小车。
2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通过预约模块进行取件预约后,系统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智能物流小车原本的物流件到达点进行更正,从而重新生成预计时长,根据重新生成的预计时长,从而确定智能物流小车的出发时间,进而能够避免智能物流小车出现长时间滞留或送达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智能物流小车在到达物流件送达点后,通过定点识别基桩对智能物流小车进行扫描识别,然后进行等待,并进行计时,当智能物流小车等待时长超过设定时间阈值时,则立即返回至出发点,并发送提示信息至用户,同时将出发点的位置发送至用户,用户则根据提示信息至出发点进行取件。
26.智能物流小车在将物流件送达至物流件送达点的过程中,通过图像采集模块获取道路信息,获取智能物流小车行进方向的照片,然后将获得的照片发送至图像处理模块,由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图像处理模块对照片的处理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t1:将拍摄到的照片进行栅格化处理,并以智能物流小车所在位置为原点,沿物流路线行进方向做延长线,直至照片的尽头;步骤t2:将延长线与照片的尽头的交点标记为前进点;步骤t3:然后将处理后的照片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27.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照片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f1:对照片中的物流路线区域进行标记,并将除物流路线以外的区域进行去边缘化处理;步骤f2:然后判断去边缘化处理的照片中的物流路线上是否存在障碍物;步骤f3:当物流路线上存在障碍物时,则对障碍物进行标记,并发送至路线调整模块;当不存在障碍物时,则智能物流小车沿物流路线前进,到达前进点位置时,则通过图像采集模块拍摄智能物流小车行进方向的照片,以此类推。
28.所述路线调整模块在接收到物流路线上存在障碍物时,则对智能物流小车的行进路线进行调整,具体调整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l1:对去边缘化处理后的照片中的障碍物进行标记;步骤l2:以智能物流小车为起点,沿着物流路线垂直的方向将智能物流小车进行平移,直至超过障碍物的边缘;步骤l3:越过障碍物后,重新将智能物流小车移动至物流路线上。
29.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目的。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