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08708发布日期:2022-01-29 13:5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具备演示功能的电子终端已经非常普遍,当需要进行演示讲解以及相关的工作时,用户可以在电子终端上进行写字或者绘画,给被演示者带来直观的感受。一般而言,电子终端是固定在墙面或者支架上的,用户需要配合该电子终端操作,例如当用户在书写过程中随着书写位置移动到电子终端的屏幕下方时,用户必须弯腰或者下蹲操作,这不仅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也降低被演示者的观感体验。所以如何使得电子终端适应用户的书写过程,以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成了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该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的书写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
5.屏幕;
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屏幕连接,所述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屏幕移动;
7.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屏幕以及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8.对所述屏幕进行划分,得到所述屏幕的多个书写区域;
9.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
10.根据所述多个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区域;
11.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人体高度确定所述预设位置。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沿所述屏幕的周缘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所述用户的书写位置,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14.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进行标记,所述标记用于指示多个书写区域中每一区域的位置;
15.基于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
16.若所述书写位置位于所述初始区域时,则确定所述初始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
17.若所述书写位置位于所述非初始区域时,则确定所述非初始区域为所述目标区域。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19.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的所述书写位置;
20.若不存在该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则计算未检测到所述书写位置的检测时间;
21.若所述检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控制所述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所述初始区域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以及挂架结构,所述挂架结构与所述第一齿条以及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挂架结构连接所述屏幕,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运动,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能够带动所述挂架结构运动。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能够驱动所述电机工作,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
2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
25.对所述屏幕进行划分,得到所述屏幕的多个书写区域;
26.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
27.根据所述多个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区域;
28.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2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系统,包括:
30.上述智能移动终端;
31.手写笔,所述手写笔能够在所述屏幕上进行书写。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手写笔可以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34.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进行标记,所述标记用于指示多个书写区域中每一区域的位置;
35.基于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
36.当检测到所述手写笔从所述固定结构取下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所述初始区域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37.当检测到所述手写笔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所述初始区域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该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屏幕、移动机构以及处理器,该移动机构与屏幕连接,该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屏幕移动。该处理器与屏幕以及移动机构连接,该处理器用于对屏幕进行划分,得到屏幕的多个书写区域,对该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再根据多个识别结构确定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使得该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以此,通过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比如识别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某一区域,则将该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使得目标区域移动到目标位置。所以当处理器检测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屏幕的下方
时,可以控制移动机构,使得移动机构带动该屏幕进行移动,以适用用户的书写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4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该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的书写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49.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50.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10,该移动智能终端包括屏幕11、移动机构12以及处理器13。该移动机构12与屏幕11连接,该移动机构12能够带动该屏幕11移动,该处理器13与屏幕11以及移动机构12连接。
51.其中,用户可以在该屏幕11上进行书写或者绘画。例如该屏幕11为触摸屏,触摸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电阻式、电阻感应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者手写笔在屏幕11上进行书写或者绘画,从而进行演示。
52.其中,该移动机构12可以带动该屏幕11移动,以使得该屏幕11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随着书写过程移动,而是该屏幕11可以适应用户的书写过程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当用户在屏幕11的下部书写时,移动机构12带动屏幕11向上移动,避免用户弯腰或者蹲下书写。又例如,当用户从左向右书写时,该移动机构12带动屏幕11向左移动,避免用户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机构12带动屏幕11移动,节省用户的体力,尤其用户在使用大尺寸的屏幕11进行演示时,例如会议场景或者教学场景,避免用户在书写过程中经常移动消耗大量的体力,同时也避免不充分利用屏幕11,给用户带来愉悦的书写体验。
53.其中,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幕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该处理器13用于对屏幕11进行划分,得到屏幕11的多个书写区域;再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后,根据多个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区域并控制该移动机构12以使得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54.值得说明的是,对屏幕11进行划分是指对屏幕11能够被用户书写的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所划分的区域可以是互不相交的区域也可以是重叠的区域,例如,将屏幕11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即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心五个区域,该五个区域存在重叠的画面。又例如,将屏幕11按照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上部、中部、下部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为互不相交的区域。更为具体的是,例如屏幕11的纵向高度为60cm,将屏幕11等分为三个区域,其中上部区域的纵向高度为20cm、中部区域的纵向高度为20cm以及下部区域的纵向高度为20cm。另外,识别的结果可以用户是否在屏幕11划分的区域中进行书写的判断结果。例如,屏幕11被划分上中下三个区域,最上面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11,中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112,下面的区域为第三区域113。当用户在第一区域111进行书写完成后,用户从第一区域111跳转到第二区域112进行书写,此时处理器13会识别到用户正在第二区域112书写,用户不在第一区域111或者第三区域113书写,所以确定该第二区域112为目标区域。
55.当处理器13确定出目标区域后,处理器13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该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预设位置是指智能移动终端10根据算法得到的适应用户书写习惯的位置。例如,处理器13识别第二区域112为目标区域后,控制移动机构12带动整个屏幕11移动使得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56.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10在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的位置;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手动调节移动机构12,即形成的自定义的位置,还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10通过测试用户的身高计算出的位置。
57.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10,该智能移动终端10包括屏幕11、移动机构12以及处理器13,该移动机构12与屏幕11连接,该移动机构12能够带动屏幕11移动。该处理器13与屏幕11以及移动机构12连接,该处理器13可以与屏幕11以及移动机构12之间实现串口通信。
58.该处理器13用于对屏幕11进行划分,得到屏幕11的多个书写区域,对该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再根据多个识别结构确定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该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以此,通过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比如识别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某一区域,则将该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目标区域移动到目标位置。所以当处理器13检测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屏幕11的下方时,可以控制移动机构12,使得移动机构12带动该屏幕11进行移动,以适用用户的书写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
59.请参阅图1以及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预设位置为智能移动终端10在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的位置时,可能会存在不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例如,身高为160cm(厘米)的用户与身高为180cm的用户可能存在不同的书写习惯,不同的书写习惯可能导致偏好的书写高度是不同的,若是采
用固定的出厂设置的预设位置,可能不具备普适性。若该预设位置通过用户手动调节移动机构12,形成自定义的位置,又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操作。因此,该智能移动终端10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14,该第一检测装置14与处理器13连接,该处理器13与第一检测装置14之间可以实现串口通信,该第一检测装置14能够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该处理器13还用于根据人体高度确定预设位置。
61.其中,第一检测装置14可以设置在用户的头顶上侧,该第一检测装置14可以是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发射器。比如,当用户站在第一检测装置14下面时,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该红外线在用户的头顶进行反射至红外接收器接收。此时处理器13可以根据红外发射器发生光线到红外接收器接收光线的时间判断用户的人体高度,再根据该人体高度确定适应于该用户的书写位置,从而确定智能移动终端10的预设位置。
62.例如,第一检测装置14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为160cm后,处理器13根据该人体高度计算该预设位置的高度为150cm。又例如,第一检测装置14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为180cm后,处理器13根据该人体高度计算该预设位置的高度为170cm。所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10上设置第一检测装置14并通过该第一检测装置14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再根据不同的人体高度确定不同的预设位置的高度,具有普适性。
63.其中,智能移动终端10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15,该第二检测装置15沿屏幕11的周缘设置,该第二检测装置15与处理器13连接,处理器13与第二检测装置15之间实现串口通信,该第二检测装置15能够识别用户的书写位置,该处理器13还用于: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标记,该标记用于指示多个书写区域中每一区域的位置;基于对多个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若书写位置位于初始区域时,则确定该初始区域为目标区域;若书写位置位于非初始区域,则确定该非初始区域为目标区域。
64.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检测装置15也可以是红外发射装置以及红外接收装置。更为具体的是,红外发射装置设置在屏幕11的一侧,红外接收装置设置在与该红外接收装置设置相对的屏幕11的另一侧,例如,该屏幕1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三侧相对设置,第二侧与第四侧相对设置,第一侧为智能移动终端10的上侧,第三侧为智能移动终端10的下侧,第二侧以及第四侧分别为智能移动终端10的两侧。该第二检测装置15包括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比如,红外发射器设置在第二侧,红外接收器设置在第四侧。若屏幕11被划分上中下三个区域,最上面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11,中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112,最下面的区域为第三区域113,则红外接收器根据接受红外线的情况确定用户的书写位置。例如,用户在第一区域111进行书写时,设置在第一区域111的一侧的红外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区域111的另一侧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使得第二检测装置15可以检测用户的书写位置。
65.处理器13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标记,例如,将屏幕11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对划分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方位的标记,例如标记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心五个区域。又例如,将屏幕11按照相同比例分成三个区域,依次标记为第一区域111、第二区域112以及第三区域113这三个区域。
66.处理器13再对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例如,当将屏幕11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时,初始区域为中心区域,非初始区域为左上区域、右上区
域、右下区域以及左下区域;当将屏幕11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时,初始区域为第二区域112,非初始区域为第一区域111以及第三区域113。
67.例如,当将屏幕11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时,该初始区域为第二区域112,若第二检测装置15检测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为第二区域112,则确定该第二区域112为目标区域,再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该第二区域112移动至预设位置;若第二检测装置15检测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为第一区域111时,则确定该第一区域111为目标区域,在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该第一区域111移动至预设位置。
68.该处理器13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装置15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若不存在该第二检测装置15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则计算未检测到书写位置的检测时间;若检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控制移动机构12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69.其中,该预设时间为智能移动终端10进入休眠状态的等待时间,该预设时间可以是在该智能移动终端10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习惯自定义设定的,例如,该预设时间可以为10分钟、20分钟。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检测装置15则检测不到用户的书写位置,则计算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10的时间,若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说明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10,若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说明用户只是暂停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10。若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10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已经使用完智能移动终端10,则控制该移动机构12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并控制该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70.同样,当处理器13确定用户已经使用完智能移动终端10后,可以自动清空屏幕11上的用户的书写痕迹,以便于下一个用户进行使用。
71.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72.移动机构12包括第一齿轮121、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3、第四齿轮124、第五齿轮125、第一齿条126、第二齿条127以及挂架结构128,挂架结构128与第一齿条126以及第二齿轮122连接,挂架结构128连接屏幕11,第一齿轮121与第二齿轮122啮合,第二齿轮122带动第三齿轮123以及第四齿轮124运动,第三齿轮123与第五齿轮125啮合,第五齿轮125与第一齿条126啮合,第三齿轮123与第二齿条127啮合,其中,第一齿条126与第二齿条127能够带动挂架结构128运动。
73.更为具体的时候,第二齿轮122与第三齿轮123之间通过皮带或者铰带传动,第二齿轮122与第四齿轮124之间通过皮带或者铰带传动,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3以及第四齿轮124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74.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按钮控制该第一齿轮121的运转方向,例如存在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当用户按动第一按钮时,可以控制第一齿轮121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通过传动作用使得挂架结构128向上运动,当用户按动第二按钮时,可以控制第二齿轮122沿逆时钟的方向转动,通过传动作用使得挂架结构128向下运动。
75.该移动结构还包括电机129,该电极与第一齿轮121以及处理器13连接,该处理器13能够驱动该电机129工作,该电机129能够驱动该第一齿轮121运动,从而通过传动作用使得挂架结构128移动。
7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请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77.该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上述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中,该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8.101、对所述屏幕进行划分,得到所述屏幕的多个书写区域。
79.其中,对屏幕进行划分是指对屏幕能够被用户书写的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所划分的区域可以是互不相交的区域也可以是重叠的区域,例如,将屏幕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即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心五个区域,该五个区域存在重叠的画面。又例如,将屏幕按照不规则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上中下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为互不相交的区域。
80.102、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
81.其中,识别的结果可以用户是否在屏幕划分的区域中进行书写的判断结果。例如,屏幕被划分上中下三个区域,最上面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中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下面的区域为第三区域。
82.103、根据所述多个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区域。
83.当用户在第一区域进行书写完成后,用户从第一区域跳转到第二区域进行书写,此时会识别到用户正在第二区域书写,用户不在第一区域或者第二区域书写,所以确定该第二区域为目标区域。
84.104、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85.当确定出目标区域后,控制该移动机构使得该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预设位置为智能移动终端根据算法得到的适应用户书写习惯的位置。例如,识别第二区域为目标区域后,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整个屏幕移动使得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8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该第一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在步骤104、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之前,该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人体高度确定预设位置。
87.该预设位置为智能移动终端在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的位置时,可能会存在不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例如,身高为160cm(厘米)的用户与身高为180cm的用户可能存在不同的书写习惯,不同的书写习惯可能导致偏好的书写高度是不同的,若是采用固定的出厂设置的预设位置,可能不具备普适性。若该预设位置通过用户手动调节移动机构,形成自定义的位置,又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操作。因此,该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该第一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再根据人体高度确定预设位置。
88.其中,第一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用户的头顶上侧,该第一检测装置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以第一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为例,该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发射器。比如,当用户站在第一检测装置下面时,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该红外线在用户的头顶进行反射至红外接收器接收。此时可以根据红外发射器发生光线到红外接收器接收光线的时间判断用户的人体高度,再根据该人体高度确定适应于该用户的书写位置,从而确定智能移动终端的预设位置。
89.例如,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为160cm后,根据该人体高度计算该预设位置的高度为150cm。又例如,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为180cm后,根据该人体高度计算该预设位置的高度为170cm。所以,通过在智能移动终端上设置第一检测装置并通过该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人体高度,再根据不同的人体高度确定不同的预设位置的高
度,具有普适性。
9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该第二检测装置沿屏幕的周围设置,该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该用户的书写位置,该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标记,标记用于指示多个区域中每一区域的位置;基于对多个书写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若书写位置位于初始区域时,则确定初始区域为目标区域;若书写位置位于非初始区域时,则确定非初始区域为目标区域。
91.其中,智能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机构可以设置在用户的头顶上侧,该第二检测机构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或者超声波传感器。以第二检测机构为红外传感器为例,该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接收器以及红外发射器。
92.更为具体的是,红外发射装置设置在屏幕的一侧,红外接收装置设置在与该红外接收装置设置相对的屏幕的另一侧,例如,该屏幕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以及第四侧,其中第一侧与第三侧相对设置,第二侧与第四侧相对设置,第一侧设置在智能移动终端的上侧,第三侧设置在智能移动终端的下侧,第二侧以及第四侧分别设置在智能移动终端的两侧。该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比如,红外发射器设置在第二侧,红外接收器设置在第四侧。若屏幕被划分上中下三个区域,最上面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中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下面的区域为第三区域,则红外接收器根据接受红外线的情况确定用户的书写位置。例如,用户在第一区域进行书写时,设置在第一区域的一侧的红外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区域的一侧的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使得第二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用户的书写位置。
93.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标记,例如,将屏幕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对划分的区域进行不同的方位的标记,例如标记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心五个区域。又例如,将屏幕按照相同比例分成三个区域,依次标记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这三个区域。
94.再对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例如,当将屏幕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成五个区域时,初始区域为中心区域,非初始区域为左上区域、右上区域、右下区域以及左下区域;当将屏幕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时,初始区域为第二区域,非初始区域为第一区域以及第三区域。
95.例如,当将屏幕按照相同的比例划分为三个区域时,该初始区域为第二区域,若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为第二区域,则确定该第二区域为目标区域,再控制该移动机构使得该第二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若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为第一区域时,则确定该第一区域为目标区域,在控制该移动机构使得该第一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9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还包括:
97.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
98.若不存在该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则计算未检测到书写位置的检测时间;
99.若检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控制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100.首先判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装置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若不存在该第二检测装置
能够识别的书写位置,则计算未检测到书写位置的检测时间;若检测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控制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101.其中,该预设时间为智能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的等待时间,该预设时间可以是在该智能移动终端出厂时就已经设定好的,也可以是用户根据习惯自定义设定的,例如,该预设时间可以为10分钟、20分钟。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检测装置则检测不到用户的书写位置,则计算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若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说明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若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说明用户只是暂停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若用户不使用该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确定用户已经使用完智能移动终端,则控制该移动机构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并控制该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102.同样,当确定用户已经使用完智能移动终端后,可以自动清空屏幕上的用户的书写痕迹,以便于下一个用户进行使用。
10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104.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105.对屏幕进行划分,得到屏幕的多个书写区域;
106.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
107.根据多个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区域;
108.控制移动机构以使得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
109.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10.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111.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12.需要说明的是,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113.请参阅图1以及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系统100,包括上述智能移动终端10以及手写笔20,该手写笔20能够在屏幕11上进行书写。
115.其中,智能移动终端10还包括固定结构16,该手写笔20可以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可以理解的是,该固定结构16可以是凸台,手写笔20可以放置该凸台上,该凸台可以承接该手写笔20,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拿起手写笔20进行书写或者绘画。该固定结构16还可以是磁吸结构,该手写笔20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为铁磁性材料,使得手写笔20可以被吸附在固定结构16上。
116.该智能移动终端10的处理器13还可以用于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标记,标记用于指示多个书写区域中每一区域的位置;基于对多个所述书写区域标记结果确定初始区域以及非初始区域;当检测到手写笔20从固定结构16上取下时,控制该移动机构12运动以使得该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当检测到书写笔放置于固定结构16时,则控制该移动机构12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该预设位置。
117.可以理解的是,当手写笔20被用户从固定结构16上取下时,该动作代表用户将要使用该手写笔20,则控制该移动结构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当手写笔20被用户放置于固定结构16时,则说明该用户已经使用完该智能移动终端10,则控制该移动机构12运动以使得初始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并控制该移动终端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同样,当处理器13确定用户已经使用完智能移动终端10后,可以自动清空屏幕11上的用户的书写痕迹,以便于下一个用户进行使用。
1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10,该智能移动终端10包括屏幕11、移动机构12以及处理器13,该移动机构12与屏幕11连接,该移动机构12能够带动屏幕11移动。该处理器13与屏幕11以及移动机构12连接,该处理器13用于对屏幕11进行划分,得到屏幕11的多个书写区域,对该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得到多个识别结果,再根据多个识别结构确定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该目标区域移动至预设位置。以此,通过对多个书写区域进行识别,比如识别到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某一区域,则将该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的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最后控制该移动机构12,使得目标区域移动到目标位置。所以当处理器13检测用户的书写位置位于屏幕11的下方时,可以控制移动机构12,使得移动机构12带动该屏幕11进行移动,以适用用户的书写过程,从而提高用户的书写感受。
119.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12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控制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