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10989发布日期:2022-05-06 01:2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核能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路保 证核材料的安全,核材料管制现场监督检查尤为重要。
3.目前,由于核材料所属的对象信息数量多、种类庞杂、规模各异,针对各所属的对象信 息下的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还没有科学的、综合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针对核材料的 待评价指标信息均是根据监督检查人员的先验经验来定性进行评价的,如此评价结果具有 主观性,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针对各类情景下的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还没有科学的、综合的和可操作的评 价标准,且在评价时仅依靠监督检查人员的先验经验来定性进行评价的,导致的评价结果具 有主观性,不够精确的问题。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7.获取核材料信息;所述核材料信息包括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 信息;
8.响应于对所述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述所属对象信息和所述待评价指标信 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其中,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具有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下 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为上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
9.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以及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 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10.基于各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所述权重矩阵用于表征各 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1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12.获取模块,获取核材料信息;所述核材料信息包括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 评价指标信息;
13.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述所属对象信息和 所述待评价指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其中,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具有至少 一个评价维度,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为上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
14.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以及所述
评价指 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15.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所述 权重矩阵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1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 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 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 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1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获取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 价指标信息,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象信息和待评价指标信息划分 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 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基于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 重矩阵,由于确定的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 的比重,如此得到了核材料的各所属对象信息下的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实现了针对不同 的所属对象信息设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不同权重,根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不同,得到不 同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如此定量的确定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 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 本技术。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 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2.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23.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核材料信息的分级结果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分层分析法的流程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26.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 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 请,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 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 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 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 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 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 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 例子。
30.为了便于对核材料有更多的了解,在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前,可以首先介绍一下核 材料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1.(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保障视察
32.核保障是一种建立信任的措施,最早建立核保障是出于对核扩散的担心。国际原子能机 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设立于1957年,《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第 3条赋予iaea保障监督职能,确保与iaea签订保障监督协定的当事方履行其所承诺的义 务。
33.按照iaea in fcirc/66文件签订的保障协定,iaea视察活动包括:审查设计资料的 完整性、审查设计资料的正确性、审查设计资料的有效性、核材料记录与报告的一致性、核 材料的存量、核材料的流量、安装装置、运行封隔装置及监视装置等。
34.为支持视察活动,iaea建立了一整套核保障监督视察工作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 五个方面,分别是:
35.(1)核保障视察员组织体系的标准化;
36.(2)核保障视察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化;
37.(3)核保障视察员现场视察活动的标准化;
38.(4)核保障视察员所用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准化
39.(5)核保障视察员现场视察活动中记录、报告及相关视察数据的标准化。
40.(二)美国的核保障与核安保视察
41.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doe)作为美国核保障与核安保的主 要管理部门之一,在核保障与核安保视察实施中通过核设施现场验证的方法,进行文件审 核、性能测试、访问情况分析以及观察,以确定视察结果的有效性。其核保障与核安保视察 的管理要求有:
42.(1)符合性检查:利用专门编制的清单检查设施的计划、政策与国家相关规章条例是 否一致。
43.(2)性能检查:对设施部件进行具体的性能检查。
44.(3)综合检查:因为实物保护与核材料控制与衡算在部分领域有重叠的情况应对此进 行综合检查。
45.(4)只针对特殊视察或终止视察中的一项进行的检查。
46.(5)缺陷项的管理,分析视察中发现的系统性、根源性问题,以确保整改措施涉及针 对问题起因的根源,从而保证对核保障与核安保(s&s)计划改进的连续性,同时对于所有 记录的缺陷项,均需录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ssims)中,以便进行追溯。该系统是针对doe 的所有系统、设施而建立的数据库。
47.(6)视察结果评级,评级时,首先对每个专题下包括的子专题(如:项目管理、计划大 纲、视察计划)进行评级,而后对其所属的专题进行评级,最后给出整个设施的总体评
级。
48.(三)国内核材料管制及核安保视察
49.与国际社会防止核武器扩散为目的监督不同,我国的核材料管制旨在保证核材料的安 全与合法生产、使用和管理,防止核材料被盗、破坏、丢失、非法转让和非法使用,从而保 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促进核能事业的发展,并兼顾核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和履行 国际义务的基本需要。由于国内核材料管制与国际核保障监督的目的具有显著区别,在借鉴 iaea及其它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同时,我国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核材料管 制视察体系,并建立了一支独特的视察队伍。这支队伍在视察内容、视察目标等方面有许多 创新之处。例如,我国的核材料管制对象除了包括iaea要求的易裂变材料浓缩铀和钚外, 还包括轻核物料氚和锂-6;核材料管制重在安全使用,重视核材料本身,但核材料的贮存安 全、运输安全、甚至与核材料直接关联的国家信息安全也属于管制范围,相应的例行视察内 容除了包含传统的核材料帐目衡算,还包括核材料的实物保护。
50.从总体上讲,我国的核材料管制视察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仍以相关专业领域内专家 的定性视察为主,没有评级制度,也缺少编制详细的、基于性能检验的视察技术标准。
51.在介绍了上述的核材料的国内外现状后,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对各 类情景下的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还没有科学的、综合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且在评价 时仅依靠监督检查人员的先验经验来定性进行评价的,导致的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不够精 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获取核材料的 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 象信息和待评价指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 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基于各层级的评价 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由于确定的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 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如此得到了核材料的各所属对象信息下的待评价指标 信息的权重,实现了针对不同的所属对象信息设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不同权重,根据待评价 指标信息的权重不同,得到不同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如此定量的确定所属对 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5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进行详细地说明。
5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10-步骤140。
54.步骤110、获取核材料信息。
55.其中,核材料信息可以包括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
56.步骤120、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象信息和待评价指标信息划 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
57.其中,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具有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为上一层级的 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
58.步骤130、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
应的 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59.步骤140、基于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
60.其中,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6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响 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象信息和待评价指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 评价指标,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 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基于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由于 确定的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如此 得到了核材料的各所属对象信息下的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实现了针对不同的所属对象 信息设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不同权重,根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不同,得到不同所属对象 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如此定量的确定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提高了评价 结果的精确性。
62.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63.首先介绍步骤110,获取核材料信息。
64.其中,核材料信息可以包括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
6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可以是核材料所属于的对象的信息, 例如,所属对象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燃料循环设施、核电厂、核技术利用企业、研究院 所和贸易类企业等。
6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可以是评价核材料的一些指标信 息,例如,待评价指标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核材料衡算与控制、 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密、核材料运输和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
67.然后介绍步骤120、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象信息和待评价指 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
68.其中,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可以是对核材料信息进行分级的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 对获取到的核材料信息进行手动分级。
69.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对获取的核材料信息进行分级,得到如图2所示的分级结果。
7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评价指标可以是用于评价核材料信息的指标。
7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具有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下一层级的评 价指标为上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
72.评价维度可以是用于评价核材料信息的维度信息,例如可以是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 息。
73.子评价维度可以是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
74.在一个示例中,获取了企业a的核材料信息,将其进行了分级,例如可以是将其分2 个层级的评价指标。针对第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可以是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信息,例如可以是 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密、核材料运输和核安保突 发事件应急响应等,这里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 密、核材料运输和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即为第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评价维度。
7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级的评价指标可以是第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 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具体的可以是针对第一层级的每个评价指标均是其对应的不同的子 评价维度,也可以是第一层级中的每个评价指标均有相同的子评价维度,这里不做限定。
7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层级中的每个评价指标,其均有相同的子评价维度。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针对第一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其子评价维度可以是核材料的所属对 象信息,比如可以是燃料循环设施、核电厂、核技术利用企业、研究院所和贸易类企业等。 将第一层级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作为第二层级的评价指标。
77.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最后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其是比较具像化的,例如针对本技术实 施例中的第二层级的评价指标,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其是比较具化的。在例如,针对具有 数值的评价指标,最后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是具体的数值,例如,针对一个层级中的规模容 量这个评价指标,其对应的最后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可以是机房规模容量和机柜规模容量 这两个评价指标,其实是机房规模容量的具体数值和机柜规模容量的具体数值。例如针对机 房规模容量和机柜规模容量这两个评价指标,其实际是机房规模容量1000平方米和机柜规 模容量2000平方米这两个评价指标。
7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是将核材料信息进行了二个层级的划分,具体的将核材料信息 划分为多少个层级,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设置,这里不做限定。只要是第一层级评价指标为 最高的评价维度,下面层级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对上一层级的评价维度的具体细化,最后一个 层级的评价指标是综合考虑数据的真实性、数据可获得性基础上进行设置即可,即最后一个 层级评价指标是具体的数据,或者是具体的对象。
79.接着介绍步骤130、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 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8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各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后,针对每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 以及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可确定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 阵。
8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确定每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步骤130可以具体包括:
82.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响应于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比对操作, 确定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
83.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84.其中,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比对操作可以是用户对评价指标中各 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对的操作。
85.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可以是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 对应的数值,即用数值来表征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
8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各层级评价指标中的任意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而言,操 作人员(工程师或具有经验的先验专家等)对该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进行两两比 对,认为两个评价维度之间哪个更重要(具体的还可以是两个评价维度之间一个评价维度比 另一评价维度是极端重要,还是强烈重要,还是明显重要),如此对各评价维度进行两两比 对,根据如下表1所示的重要性程度赋值表,对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序进行
赋值,响应于 上述操作人员的操作,则可确定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
87.表1重要性程度赋值表
[0088][0089]
在一个示例中,以上述示例中第一层级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 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密、核材料运输和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例来 进行说明,操作人员认为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比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极端重要,则根据表1将 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比核材料衡算与控制的重要性程度值赋值为9,对应的,将核材料衡算 与控制比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的重要性程度赋值为1/9,操作人员认为核材料运输比核安保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稍微重要,则根据表1将核材料运输比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重要 性程度值赋值为3,对应的,将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比核材料运输的重要性程度赋值为 1/3。如此可得到第一层级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
[0090]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后,可基于各评价维度的 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该层级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0091]
在一个示例中,如下表2所示,若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中有b1、b2、
……
、bn这n个 评价维度,若确定b1相对于b2的重要性程度值为a11=1,则b2相对于b1的重要性程度 值为1/a11(例如,b1比b2强烈重要,则表2中的a11=7,b2比b1的重要性程度即为 1/a11=1/7)。如此,对该层级中的b1、b2、
……
、bn这n个评价维度进行比对,得到如表 2所示的该层级的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0092]
表2某一层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0093][0094]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在得到第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如表2所示的判断矩阵后,可 将其写成如公式(1)所示的矩阵形式:
[0095][0096]
其中,i,j分别表示上述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核材料实物保护 与保密、核材料运输和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0097]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如公式(1)所示的第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 矩阵后,针对第一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也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得到第一层级的某一个评价 维度下的各子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如公式(2)-公式(6)所示,分别为第一层级的各评 价指标下的各子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具体的公式(2)为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下的各子评 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公式(3)为核材料衡算与控制下的各子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公式(4) 为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密下的各子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公式(5)为核材料运输下的各子 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公式(6)为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下的各子评价维度的判断矩阵。
[0098]
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对应的子评价维度的评价指标p1:
[0099][0100]
核材料衡算与控制对应的子评价维度的评价指标p2:
[0101]
[0102]
核材料衡算与控制对应的子评价维度的评价指标p3:
[0103][0104]
核材料运输对应的子评价维度的评价指标p4:
[0105][0106]
核安保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对应的子评价维度的评价指标p5:
[0107][0108]
其中,上述公式(2)-公式(6)中的pi,j中i和j分别为燃料循环设施、核电厂、核技 术利用企业、研究院所和贸易类企业。
[0109]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响应于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 的重要性程度的比对操作,确定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针对每个层级的 评价指标,基于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如此可精确确定各层级的评 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0110]
最后介绍步骤140、基于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
[0111]
其中,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0112]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确定权重矩阵,步骤140具体可以包括:
[0113]
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根据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以及评价 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
[0114]
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对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进行求解,得 到评价维度与评价维度的各子评价维度之间的权重矩阵。
[0115]
其中,目标矩阵可以是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根据评价维度对应 的判断矩阵,以及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所得到的矩阵。
[0116]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可以将该评价 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以及该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进行汇总,得到该评价 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如公式(7)所示:
[0117][0118]
其中,i分别为1,2,3,4,5,分别对应于“燃料循环设施”、“核电厂”、“核技术利用企业”、
ꢀ“
研究院所”和“贸易类企业”,j分别为1,2,3,4,5,分别对应于“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
ꢀ“
核材料衡算与控制”、“核材料实物保护与保密”、“核材料运输实物保护”和“核安保突发 事件应急响应”。
[0119]
在一个示例中,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这个评价维度而言, 可将将该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即公式(1))与该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 阵(即公式(2))进行汇总,具体的可以是进行合并计算,得到该评价维度组织机构与人员 培训的目标矩阵,此时公式(7)中的i分别为1,2,3,4,5,分别对应于燃料循环设施”、“核电 厂”、“核技术利用企业”、“研究院所”和“贸易类企业”,j为1,对应于“组织机构与人员 培训”。
[0120]
采用上述的计算方式,可得到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
[012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利用公式(8)对 该评价维度进行计算,可得到该评价维度下,各子评价维度的权重矩阵:
[0122]
aw=λ
maxwꢀꢀꢀꢀꢀꢀꢀꢀꢀꢀꢀꢀꢀꢀꢀꢀꢀꢀꢀꢀꢀꢀꢀꢀꢀꢀꢀꢀꢀꢀꢀꢀꢀꢀꢀꢀꢀꢀꢀꢀꢀꢀꢀꢀꢀꢀꢀꢀ
(8)
[0123]
其中,a为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某个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w为该评价维度中 的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权重矩阵;λ
max
为目标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
[0124]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公式(8),可得到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某个评 价维度的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权重矩阵w,w中的每个数值对应于该评价维度中的各子评价 维度的权重。
[0125]
在一个示例中,如下表3所示,可得到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各子评 价维度对应的权重。
[0126]
表3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权重
[0127]
[0128][0129]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通过根据评价维度 对应的判断矩阵,以及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 阵,对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进行求解,得到评价维度与评价维度的各子评价维度之间的 权重矩阵,如此可得到精确的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对应的各子评价维度 之间的权重矩阵,利用该权重矩阵中的各数值可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 中所占的比重,如此实现了利用科学的、综合的和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各待评价指标信 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可以定量的评价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 信息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0130]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确定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时,是根据 操作人员的先验经验人为确定的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故 可能存在确定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度不精确的问题,若某一 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度不精确,则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 矩阵也是不准确的,进而无法得到正确的权重矩阵。故在步骤140之后(也可以是在步骤 130之后),需要对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即 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排序要满足一定的逻辑,例如,若在一个层级的评价 指标中,具有a、b和c这三个评价维度,若评价维度a比评价维度b重要,评价维度b 比评价维度c重要,那评价维度a应该是比评价维度c明显重要),以此来确定该层级的 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度是否一致。
[013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之间的重要性程 度是否一致,在得到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对应的权重矩阵之后,上述所涉及的信息处理 方法还可以包括:
[0132]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
[0133]
在一致性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通过;
[0134]
在一致性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返回执行响应于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 度的比对操作,确定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
[0135]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权重矩阵后,还需 要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评价 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通过,在一致性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要重新对各评价指标 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对,如此可确保得到的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 度的重要性程度的正确性。
[0136]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 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具体可以包括:
[0137]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评价指标对应的所述特征根,以及评价指标所包
括的评 价维度的数量,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
[0138]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以及评价指标所包 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0139]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一致性指标和所述平均一致性指标,确定评价指标对应 的一致性比例;
[0140]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一致性比例,对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 行一致性校验。
[0141]
其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一致性指标可以是基于评价指标对应的特征根,以及 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所得到的结果。
[0142]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平均一致性指标可以是基于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 数量,以及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得到的。
[0143]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一致性比例可以是基于一致性指标和平均一致性指标所得 到的。
[0144]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后,也可以利用 公式(8)得到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特征根和第一权重(即该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014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公式(8)对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进 行解算时,可得到该层次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特征根。然后利用该特征根,以及该层级的评价 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利用如下公式(9),得到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 标:
[0146][0147]
其中,ci为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λ
max
为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特 征根;n为该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评价维度的数量。
[0148]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 的数量,以及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 示),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0149]
表4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表
[0150][0151]
在一个示例中,针对某一个层级的评价指标,该层级的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 量为5个,则基于表4中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可知,该层级的评 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为1.12。
[0152]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在计算出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 应的一致性指标和平均一致性指标后,可基于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和平均 一致性指标,利用如下公式(10)计算得到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比例:
[0153][0154]
其中,cr为某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比例;ci为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 致性指标;ri为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015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在得到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 一致性比例后,可利用一致性比例对该层级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具 体的可以是:
[0156]
在一致性比例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一 致性校验通过;
[0157]
在一致性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 度的一致性校验不通过。
[0158]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致性比例的阈值。
[0159]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在得到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 一致性比例后,在该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比例小于预设阈值(例如可以是0.1)的 情况下,确定该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校验通过。在该层级的 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例如可以是0.1)的情况下,确定该层级 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校验不通过,需要重新对该评价指标中各 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比对,即需要操作人员重新对该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 性程度值进行确定。
[0160]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通过对该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 例进行计算,并基于该一致性比例对该层级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如 此可确保每个层级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精确性,得到精确的评判各待评价指标信息 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的权重矩阵。
[016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对核材料信息进行分级时,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来 进行分级的,故可能存在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有问题的情况,若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有问 题,则最后确定的权重矩阵也会出现问题,无法精确的对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 息中的所占的比重进行评价。故需要在确定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 度是否合理后,还需要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进行校验,以此来确定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 作是否合理,即该核材料信息的各评价指标的总排序是否合理,因为若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 作不合理,则无法正确评估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0162]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是否合理进行校验,在对每个 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后,上述涉及的信息处理方法 还可以包括:
[0163]
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当前层级的 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和平均一致性指标,确定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所 述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0164]
在各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各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小于预 设比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各层级的评价指标的层级分布成立;
[0165]
在存在任意一个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执行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得到核材料 信息对应的多个层级的评价指标。
[0166]
其中,当前层级可以是当前进行判断的层级。
[0167]
预设比例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针对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 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的阈值。
[0168]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 第一权重,以及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和平均一致性指标,利用 如下公式(11),可确定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0169][0170]
其中,cr1表示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w
(k-1)
为当 前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第一权重;cik为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 标;rik为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017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公式(11)确定了各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当前层级 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后,若各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各当前层级的下一层 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小于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各层级的评价指标的层级分布成 立;若存在某一个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该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阈值,则需要重新确定核材料信息对应的多个层级的评价指标。
[0172]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的评价指标进行校验,如此可精确的对 核材料信息进行分级,以得到精确的核材料信息对应的权重矩阵,基于该权重矩阵可精确的 评估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0173]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基于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来实现的,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 于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决策 者的经验判断给与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 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
[0174]
ahp方法的计算过程为:首先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系 统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系统中各指标予以优劣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 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即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 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给出各方案的权重。
[0175]
如图3所示为ahp方法的计算过程,为了便于理解ahp方法,下面将ahp方法应用 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来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为将ahp方法应用于本 申请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的示意图。
[0176]
1、明确问题
[0177]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部分即为弄清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 关系等,以便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
[0178]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明确的问题是对各所属对象中的核材料 信息进行评估,即图4中的确定核材料管制视察关键指标。
[0179]
2、建立层次结构
[0180]
在本技术到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这一个步骤中,要求将问题所含的因素进行分组,把每 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若干中间层(准则层)以及最低层(方案层)的形式排 列起来。如果某一个元素与下一层的所有元素均有联系,则称这个元素与下一层次存在有完 全层次的关系;如果某一个元素只与下一层的部分元素有联系,则称这个元素与下一层次存 在有不完全层次关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中的某一个元素,它 的元素与下一层的元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
[0181]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运行状况的评估中,则为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 级操作,得到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即为图4中建立核材料管制层次结构模型。
[0182]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情景层可以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
[0183]
图4中核材料管制层次结构模型下的一致性校验是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 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的校验。
[0184]
3、构造判断矩阵
[0185]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 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0186]
4、求单层指标权重
[0187]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计算评价指 标中的各评价维度对应的第一权重。
[0188]
5、单层一致性校验
[0189]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对该层级的评价 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其中,第3-5步对应于图4中的核材料 管制视察权重指标体系分析。
[0190]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核材料管制视察权重指标体系分析中的一致性校验是本技术实 施例中对分级操作的一致性校验。核材料管制视察权重指标体系分析中的构建综合评价矩 阵即为构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目标矩阵。
[0191]
6、求总组合权重
[0192]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计算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下一层次 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cr1。
[0193]
7、总层一致性校验
[0194]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判断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下一层级 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cr1与预设比例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下一 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cr1与预设比例阈值的比对结果,进行总层一致性校验。
[0195]
8、权重矩阵模型
[0196]
对应到本实施例中的核材料信息的评估中,则为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 定权重矩阵。
[0197]
上述第6-8步可以对应于图4中的形成评估指标权重体系。
[0198]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矩阵模型,可实现定量评估各所属对象 中的核材料信息。
[0199]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息处理装置,或 者该信息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执行信息处理方法的控制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信息处理装 置执行模型验证方法为例,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
[0200]
基于与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下面 结合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201]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202]
如图5所示,该信息处理装置500可以包括:
[0203]
获取模块510,获取核材料信息;所述核材料信息包括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 的待评价指标信息;
[0204]
第一确定模块520,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述所属对象信 息和所述待评价指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其中,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具有 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为上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中的各评价维度的子评价 维度;
[0205]
第二确定模块530,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以及所述评 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
[0206]
第三确定模块540,用于基于各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 所述权重矩阵用于表征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
[0207]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模块获取核材料的所属对象信息和核材料的待评价指标 信息,基于第一确定模块响应于对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作,分别将所属对象信息和待评价指 标信息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评价指标,基于第二确定模块针对每个层级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 指标中各评价维度对应的重要性程度值,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基于第三确定模块 基于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矩阵,由于确定的权重矩阵可以用于表征 各待评价指标信息在各所属对象信息中的所占的比重,如此得到了核材料的各所属对象信 息下的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实现了针对不同的所属对象信息设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不 同权重,根据待评价指标信息的权重不同,得到不同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如 此定量的确定所属对象信息的核材料的评价结果,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0208]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确定各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第二确定 模块530具体用于:
[0209]
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响应于对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 比对操作,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值;
[0210]
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所述重要性程度值,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判断 矩阵。
[0211]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确定权重矩阵,第三确定模块540具体用于:
[0212]
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根据所述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以及 所述评价维度的子评价维度对应的判断矩阵,确定所述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
[0213]
针对待评价指标信息层级中的每个评价维度,对所述评价维度对应的目标矩阵进行求 解,得到所述评价维度与所述评价维度的各子评价维度之间的权重矩阵。
[0214]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得到的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程度的正确性,上述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0215]
校验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对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
[0216]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 的重要性程度通过;
[0217]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一致性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响应于对所述评 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比对操作,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 程度值。
[0218]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0219]
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特征根和第一权重;
[0220]
对应的,校验模块可以包括:
[0221]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所述特征 根,以及所述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确定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指标;
[0222]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所述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 度的数量,以及所述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评价维度的数量与平均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 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0223]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所述一致性指标和所述平均一 致性指标,确定评价指标对应的一致性比例;
[0224]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所述一致性比例,对所述评价 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
[0225]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一致性比例小于预设阈 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度的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校验通过;
[0226]
在所述一致性比例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中各评价维 度的重要性程度的一致性校验不通过。
[0227]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上述所涉及的信息处理 在还可以包括,第六确定模块,该第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0228]
针对每个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基于当前层级的所述评价指标对应的所述第一权重,以 及所述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对应的所述一致性指标和所述平均一致性指标,确 定所述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所述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0229]
在各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各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均小于预 设比例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各层级的评价指标的层级分布成立;
[0230]
在存在任意一个当前层级的评价指标与当前层级的下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比例 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比例阈值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核材料信息的分级操 作,得到所述核材料信息对应的多个层级的评价指标。
[023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
处理 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为简介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0232]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0233]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 包括处理器6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602。
[0234]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 电路。
[0235]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602 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 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6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 储器6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2是非易失性 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 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 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 合。
[0236]
处理器6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 中的任意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0237]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603和总线610。其中,如图6所示,处理 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总线6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0238]
通信接口6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设备、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 信。
[0239]
总线6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电子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 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 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 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
‑ꢀ
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 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610可 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 的总线或互连。
[0240]
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图描述的信息处理方 法。
[0241]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来实 现。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 意一种信息处理方法。
[0242]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 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 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0243]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 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 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 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 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 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 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 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024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 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 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02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 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 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 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