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962274发布日期:2022-02-19 13:3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网约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出行行业,主要的订单来源有三种,个人用车,企业用车,渠道用车。
3.个人用车:个人在平台注册,通过app,小程序,h5页面等入口进行打车,需要个人支付。
4.渠道用车:用户在不注册平台的情况下,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第三方渠道进行打车,第三方渠道将打车请求转发给各出行服务提供商。例如首汽约车、滴滴出行等公司,需要个人支付,但平台会与渠道分分佣。
5.企业用车:企业与出行公司直接合作,通过预充值或者指定周期结算等方式通过企业直接结算,无需个人支付。
6.但公司大数据统计发现,会经常出现用完车不进行支付的情况,造成公司财务直接损失。
7.现有技术中存在用车场景中待支付订单过多,造成企业坏账,收益直接损失的问题。
8.行程结束,用户直接下车忘记支付的非主观因素,导致订单挂起,造成坏账,企业收益损失。用户专门钻平台的空子,下多个订单,用车后不支付,造成坏账,企业收益损失。企业用车场景中大量部分合作企业欠费后赖账,或拖欠,造成坏账,企业收益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9.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所述降低方法包括:
11.用户根据出行需求下单,获取订单信息;
12.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支付余额;如果是,允许下单,下单完成;否则,不允许下单;
13.下单完成后,如果所述用户主动支付,则从所述支付余额中扣除;否则继续判断;
14.在个人用户下单的过程中,检测用户下单情况,获得个人下单检测结果;
15.企业用户下单过程中,锁定行程占用企业支付的金额,若企业充值金额不足以支付时,根据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判定。
16.可选的,所述降低方法还包括:
17.用户下单完成后,收集订单是否支付,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实时变更用户信用情况;
18.用户下单完成后,对个人未支付订单的,一个时间周期后,发送待支付提醒;企业充值额度低于阈值时,短信提醒企业余额不足。
19.可选的,所述降低方法还包括:获取存在逃单行为的用户,并输入到第三平台,互建信用体系。
20.可选的,所述在个人用户下单的过程中,检测用户下单情况,获得个人下单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21.有待支付的订单,不允许下单,提示用户有待支付订单,需要先支付,再用车;
22.有进行中的订单,不允许下单,提示用户已经有行程中的订单,不允许一次下多个订单,避免用户最后拒不支付,单用户有多个待支付订单,造成平台损失;
23.若本次订单预估金额与历史订单预估金额偏差超过阈值,不允许下单,要求用户先绑支付余额才允许下单;
24.新用户下单时,无历史情况可参考,会从三方信用系统获取用户在三方平台的信用情况,作为基础参考,后续根据在平台的完单金额,完单率来评定、完善信用评定。
25.可选的,所述企业用户下单过程中,锁定行程占用企业支付的金额,若企业充值金额不足以支付时,根据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判定具体包括:
26.若企业信用等级超过阈值,允许一定透支额度,则判断订单额度是否在透支额度范围内,如果在,则允许下单;否则,不允许下单;
27.若所述企业信用等级小于所述阈值,无透支额度,则不允许下单;
28.所述透支额度来自于企业信用等级,特殊情况也根据销售人员人工配置。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所述降低方法包括:用户根据出行需求下单,获取订单信息;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支付余额;如果是,允许下单,下单完成;否则,不允许下单;下单完成后,如果所述用户主动支付,则从所述支付余额中扣除;否则继续判断;在个人用户下单的过程中,检测用户下单情况,获得个人下单检测结果;企业用户下单过程中,锁定行程占用企业支付的金额,若企业充值金额不足以支付时,根据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判定。降低企业坏账率,减少企业平台财产损失。
3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企业坏账的降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4.本发明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6.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为了降低企业坏账(用车结束,平台或企业拒不支付)率,减少企业平台财产损失的目的而设计的。配合大数据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联合三方信用系统,兼顾多种用车场景,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角度出发来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37.基本下单流程简化:app/渠道/企业app下单-》计费预估费用-》订单拦截,校验-》派单-》服务用户-》行程结束-》数据收集。
38.用户下单,判断用户是否绑定信用卡或开通免密支付,或有账户余额,是:允许下单,下单完成,若用户未主动支付,则从账户余额或绑定的银行卡扣除,不会造成平台损失;否,则进入下边的判定流程,以免造成平台损失。
39.个人用户下单过程中,会检测用户下单情况:有待支付的订单,不允许下单,提示用户有待支付订单,需要先支付,再用车,尽可能避免用户有多个待支付订单,减少平台损失。
40.有进行中的订单,不允许下单,提示用户已经有行程中的订单,不允许一次下多个订单,避免用户最后拒不支付,单用户有多个待支付订单,造成平台损失。
41.若用户历史订单较少,信用等级较低,且本次订单预估金额与历史订单预估金额偏差较大,超过一定阈值(可配置),不允许下单,要求用户先绑信用卡或者预付一定金额才允许下单。若用户历史订单较多,且信用良好,一般认为本次也不会逃单,允许用户正常下单。
42.新用户下单时,无历史情况可参考,会从三方信用系统获取用户在三方平台的信用情况,作为基础参考,后续根据在平台的完单金额,完单率来评定、完善信用评定。
43.企业用户下单过程中,对于企业用车,会锁定进行中的行程占用企业支付的金额,若企业充值余额不足以支付,会根据企业信用情况进行判定:
44.若企业信用高于信用阈值,允许一定额度的透支,透支额度来自于企业信用等级,特殊情况也可以销售人员人工配置,则判断是否在透支额度范围内,在则允许下单,否则不允许下单。若企业信用等级较低,无透支额度,则不允许下单。
45.用户下单完成后,会收集订单基本情况,包括是否支付,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实时变更用户信用情况。
46.用户下单后,对个人未支付订单,一定时间周期(可配置)后,发送待支付提醒,提醒方式包括socket和短信的方式,减少用户纯属遗忘支付造成的平台损失。对企业充值额度低于一定阈值时,会短信提醒企业余额不足xx元,为避免出行不便,请尽快充值。
47.用户在平台的逃单行为,也会输出到第三方平台,互建信用体系。逃单行为:用车结束不支付,平台发送短信通知也不主动支付,且超过一定周期未用车。若短信通知未支付可能是未看到,正常频率用车时支付,也认为用户非逃单,只是忘记支付,防止误伤用户信用值。
48.本发明通过下单前检查用户信用等级,下单中检查用户行程中订单情况,待支付订单情况及金额与预估金额偏差情况,通过要求用户绑定信用卡或者预支付的方式来尽可能的减少平台财产损失,下单后,根据用户行为及时提醒,挽回部分损失,且拒不支付用户
信用分数降低,影响下次用车。同时会将用户信用情况同步三方信用平台,用户在其它平台的信用情况也会降低。
49.有益效果:从多方面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坏账率,通过下单前检测,有待支付订单和进行中订单的情况下,不允许下单,保证用户最多逃一单;本次金额与历史订单金额偏差较大,且用户信用等级较低,要求预付或者绑定信用卡,减少平台大额损失。
50.通过锁定企业充值额度,来防止企业用车大量资金无法回收,造成平台大额损失。通过用车后用户支付行为和企业充值用车情况,大数据分析输出,建设用户和企业信用体系,以客观评估用户或企业信用情况,减少平台损失。
51.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