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00527发布日期:2022-06-04 23:0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规范财物处置工作,对保证案件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财物作为案件处置的关键环节,尤其是物证作为案件处理部门的证据关键一环,所以财物的安全保管及科学流转尤为重要,财物从扣押、入库、移交、出库、移送、处置各个环节需要保证绝对安全防止他人的恶意篡改。
3.目前财物管理系统对于跨部门财物的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部门间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和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接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述业务系统用于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其中,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包括财物的属性信息登记请求、入库保管请求、调用出库请求、归还入库请求、移送请求和处置出库请求;所述区块链网络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并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节点。
6.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通过区块链认证上链的方式将业务操作数据以原始状态保存并在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广播,不同业务系统均可进行监督,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从而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7.可选地,所述业务系统包括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所述属性信息登记请求、所述入库保管请求、所述调用出库请求、所述归还入库请求、所述移送请求和所述处置出库请求,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案件管理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和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请求,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案件移送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
8.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通过区块链网络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区块链节点。
10.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区块链认证上链的方式将业务操作数据以原始状态保存并在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广播,不同业务系统均可进行
监督,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从而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11.可选地,所述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包括: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属性信息登记请求、入库保管请求、调用出库请求、归还入库请求、移送请求和处置出库请求,通过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发起案件管理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和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请求,通过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案件移送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
1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13.可选地,在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验证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的合法性,将与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业务操作数据解析为标准的区块链格式,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存入到数据库。
14.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对业务操作数据解析并存入到数据库,从而完成业务上链请求记录。
15.可选地,在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存入到数据库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生成资源服务挂接到系统服务总线上,并刷新系统资源服务目录;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到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
16.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将与业务操作数据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通过区块链对数据进行存证、授权管理。
17.可选地,所述通过区块链网络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包括: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查询上次上链数据hash,根据所述上次上链数据hash和所述业务操作数据生成本次上链数据hash,对所述本次上链数据hash进行数字签名并生成所述区块。
18.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数字签名生成区块,有利于实现数据的管理识别。
19.可选地,所述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区块链节点包括:通过 p2p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对应的区块链节点。
20.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将区块进行广播,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对数据共同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21.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区块解析结果与所述业务操作数据不同时,通过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或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篡改告警并追溯原有数据。
22.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当区块解析结果与业务操作数据不同时,通过业务系统发起篡改告警并追溯原有数据,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23.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数字水印对所述业务操作数据进行防泄漏保护。
24.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通过数字水印对业务操作数据进行防泄漏保护,有利于实现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示意图一;
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目前财物管理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28.(1)财物的保管不规范:财物被查封、扣押、冻结之后,台帐管理不规范,比如颜色、质量、类别登记管理不规范,导出财物管理混乱,物品盘点难度大,保管工作效率低。
29.(2)财物入库问题:财物在保管时,针对像首饰、手表、手机、刀具、书籍、毒品、车辆等不同类别的物品,需要保管在不同区域和特定环境,实际物品保管中,对财物随意存放,出现财物污染、损毁等风险。同时针对入库台帐和实际送交的物品不一致,无有效追溯手段,造成极大的管理困难。
30.(3)财物出库丢失问题:业务单位在处理业务时需要对财物进行示证、化验,需要调用财物,需要对财物进行出库,在财物调用出库和归还时,普遍是纸质台帐记录,会出现财物的实物出入库与记录不匹配,以及财物在出现损坏、破损、丢失、掉包等情况记录不全,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问题。
31.(4)财物处置不规范:案件处理完毕后,需要对财物进行处置,如返还当事人、销毁、拍卖、上缴国库等,在财物处置出库时存在损坏、破损、丢失、掉包等情况记录不全,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问题。
32.(5)财物移送不规范:案件移送时,需要对财物进行随案移送,在案件管理部门移送案件移送部门、案件移送部门移送案件处理部门时,出现移送物品和文书明细不对应,接收人员核查不认真,造成交接混乱,特别在贵重物品、物证出现损坏、丢失时,出现互相推诿,影响效率。
33.传统的财物数据储存方法很容易被入侵并进行数据篡改,例如入库保管的是100g的黄金,被篡改为10g黄金并进行盗窃,在比如案件管理部门在移送时随案移送物品是10件,案件移送部门接收时被恶意篡改为8件,造成部门间的职责不清。传统业务协同通常采用中心化数据共享方案,主要存在如下两个缺点:(1)缺乏对数据的有效授权和隐私保密。(2)面临易复制、难追溯、难控制、难评价的问题。
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5.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和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接入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述业务系统用于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其中,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包括财物的属性信息登记请求、入库保管请求、调用出库请求、归还入库请求、移送请求和处置出库请求;所述区块链网络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并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节点。
3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网络和业
务系统,用户使用pc浏览器或移动终端访问业务系统,进入管理端进行业务操作,通过业务系统向区块链网络发起业务操作(财物属性登记、入库、出库、处置、移送)请求,区块链网络根据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并通过广播机制将区块发送至所有节点。通过区块链认证上链的方式,在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广播,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
37.结合图2所示,相关数据的传输一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业务系统-边缘服务-身份认证-逻辑处理-消息总线-数据解析-数字签名-节点-事件监听器-共识机制-消息总线-事务管理-逻辑处理-响应-业务系统,另外数据解析也连接事务管理,事务管理同时还连接chain存储,以“云”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集中保管,解决管理财物时造成职责不清、私用滥用、无人管理的问题。引入云作为数据存储后台,每个数据提供者可以按照自有的数据特征,规划数据存储形式、存储规模,设计合适的存储和访问形式。
38.其中,数据的基本信息(案件名称、案件编号、处理人员、业务单位、物品名称、物品编号、物品类别、颜色、重量、规格)存储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链中,并生成资源服务挂接到系统服务总线上,并刷新系统资源服务目录;将数据的授权信息存储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数据使用者通过系统的检索资源服务目录并选择需要访问的资源服务,发起资源服务调用申请;系统需要对用户的身份和权限验证,确定用户可访问的数据资源,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脱敏处理、添加水印、针对数据使用者的加密等操作),然后向用户推送目标数据;系统需要根据目标数据提取其水印标识,进而识别出该数据的原始提供者;系统需要记录本次访问(访问的时间戳及用户身份),并存证于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链中。另外,数据使用者访问数据后,可以根据对业务支撑的价值大小,对数据质量提交评价,系统需要记录评价并存储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链中。
39.其中,业务操作介绍如下:
40.(1)属性信息登记:当业务单位扣押财物时,通过业务系统登记物品所属案件名称、案件编号、案件类型、处理人员、业务单位、相关人员姓名、人员类型、人员身份证号、物品来源、物品名称、物品编号、物品分类、颜色、重量、质量、其他规格等信息,登记后,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
41.(2)入库保管:业务单位扣押财物后,需要送到区分县局及以上级别单位的保管库房进行财物集中保管,通过业务系统登记入库事由、入库时间、入库物品类别、发起人、发起单位、所属案件名称和编号;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
42.(3)调用出库:业务单位根据需要调用财物时,需要到保管库房进行调用取出财物,通过业务系统登记调用事由、调用时间、预计归还时间、调用物品类别、发起人、发起单位、所属案件名称和编号;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
43.(4)归还入库:业务单位归还财物时,到保管库房归还交接财物,通过业务系统登记归还类别、财物状况、归还时间、归还物品类别、发起人、发起单位、所属案件名称和编号;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
44.(5)移送:案件移送时,业务单位发起移送财物,通过业务系统登记移送类别、移送时间、物品类别、发起人、发起单位、所属案件名称和编号;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
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移送单位包括案件管理部门移送案件移送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接收案件管理部门移送数据、案件移送部门移送案件处理部门、案件处理部门接受案件移送部门移送数据。
45.(6)处置出库:业务单位根据案件处理结果处置财物时,需要到保管库房取出财物,通过业务系统登记处置事由、处置时间、处置物品类别、发起人、发起单位、所属案件名称和编号;由业务系统向区块链边缘服务器发送数据上链请求,待上链完毕回执。
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认证上链的方式将业务操作数据以原始状态保存并在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广播,不同业务系统均可进行监督,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从而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47.可选地,所述业务系统包括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所述属性信息登记请求、所述入库保管请求、所述调用出库请求、所述归还入库请求、所述移送请求和所述处置出库请求,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案件管理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和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请求,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用于发起案件移送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
4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业务系统包括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财物全流程管理包括案件管理部门管理、案件移送部门管理、案件处理部门管理,案件管理部门阶段主要是财物属性登记、入库、出库、处置、移送;在案件移送部门阶段主要是案件管理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案件处理部门阶段主要是案件移送部门移送财物接收。
49.财物业务管理业务移送、管辖权移交,财物从被案件管理部门查封、扣押、冻结到业务移送到案件移送部门,案件移送部门进行对应处置,案件处理部门进行案件处理。在财物跨部门业务移送时,对以上的财物案件信息、属性信息、规格信息通过区块链公钥加密。即在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进行多点上链,当案件管理部门财物业务移送案件移送部门时,同时在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进行上链,在案件移送部门对案件管理部门移送的财物进行接收时同步在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处上链,在案件移送部门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时在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进行上链,案件处理部门接受案件移送部门移送的财物业务数据时在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进行上链;当业务查询时需要相应的私钥或公钥解密才能查看,当公钥加密时需要私钥解密数据,当私钥加密时需要公钥解密数据,从而杜绝恶意篡改财物相关数据。
5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51.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通过区块链网络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区块链节点。
5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系统,包括: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通过区块链网络根据业
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通过广播机制将区块发送至所有区块链节点。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元数据和数据使用的存证信息、授权管理信息、以及访问日志和可信评价数据的存证信息;运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执行权限验证。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区块链认证上链的方式将业务操作数据以原始状态保存并在区块链网络各个节点进行广播,不同业务系统均可进行监督,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从而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54.可选地,所述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包括: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属性信息登记请求、入库保管请求、调用出库请求、归还入库请求、移送请求和处置出库请求,通过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发起案件管理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和财物移送案件处理部门请求,通过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案件移送部门移送财物接收请求。
5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财物具有多部门、多业务协同管理应用的特点,查扣财物一般由具体执行部门进行,财物保管存储一般由财物仓库保管,由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审核,上述场景都是在案件管理部门系统内;在案件管理部门管辖保管期间,业务单位和技术部门可以调用财物进行物证鉴定,在出入库环节和物品质量、状况管理环节具有轨迹跟踪,流程把控,保证来源去向明晰。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57.可选地,在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验证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的合法性,将与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业务操作数据解析为标准的区块链格式,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存入到数据库。
5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业务系统发起业务操作请求后,区块链服务验证本次请求的合法性,并验证是否为已登录的用户提交的请求,区块链服务将财物属性信息、入库保管、调用出库、归还入库、移送、处置出库等业务操作数据解析为标准的区块链格式,区块链服务解析数据逻辑,符合后将业务操作数据发送到消息总线,区块链服务将本次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将业务操作数据存入到数据库,完成本次业务上链请求的记录。
59.其中,区块链格式是一种数据体,类型为json格式的业务数据,优点为体积小,结构化数据且易于解析。
6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业务操作数据解析并存入到数据库,从而完成业务上链请求记录。
61.可选地,在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存入到数据库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生成资源服务挂接到系统服务总线上,并刷新系统资源服务目录;将所述业务操作数据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到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
6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将业务操作数据提交事务并存入到数据库后,生成资源服务挂接到系统服务总线上,并刷新系统资源服务目录;将业务操作数据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到所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在数据发布流程中增加了元数据上传和数据授权属性配置环节,通过区块链对数据进行存证、授权管理,数据使用过程得到监控,避免数据被未
授权情况下的复制,避免敏感信息的泄露,且提升了信息采集质量。经过权限验证的用户才可以查询数据,没有权限的用户无法随意的访问其他部门的所有数据,在保证可信共享的同时,实现了部门间数据共享的隐私保护。
63.其中,在数据访问流程中,改进了原有的按账号进行授权方式,可以采用根据属性进行细粒度授权管理的方式。采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att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abac)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不足,解决传统访问控制模型难以解决的动态、细粒度访问控制问题,同时保证数据能够被案例访问。预置将abac模型的访问控制策略存储在区块链中,通过智能合约实施,策略信息对任何人都是可验证、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数据资源的访问控制实现了访问控制策略的分布式管理,可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信性。
64.其中,可以增加信用评价流程,激励各部门提供更为优质的数据,有利于提升共享数据的质量,优化数据共享的使用体验,提升跨部门业务协同效率。
6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与业务操作数据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到区块链网络的授权链中,通过区块链对数据进行存证、授权管理。
66.可选地,所述通过区块链网络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生成区块包括:通过所述区块链网络查询上次上链数据hash,根据所述上次上链数据hash和所述业务操作数据生成本次上链数据hash,对所述本次上链数据hash进行数字签名并生成所述区块。
6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记录落库之后,区块链服务查询上次上链数据hash,并通过数据通过预设规则进行转换并生成新的hash、摘要等;区块链服务将生成的数据(hash、摘要等)进行数字签名(进行唯一标识)并生成区块(数据体、时间戳、上次节点hash、公钥、摘要)。
6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字签名生成区块,有利于实现数据的管理识别。
69.可选地,所述通过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有区块链节点包括:通过 p2p广播机制将所述区块发送至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对应的区块链节点。
7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服务通过p2p广播机制将区块(数据体、时间戳、上次节点hash、公钥、摘要)发送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移送部门、案件处理部门等全网节点,即完成了此次业务的上链。各个业务的区块链服务也同时接收其它节点发送的广播区块,即互相接收,互为见证,共同记录,保证各节点的一致性,不留篡改的可能。
7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区块进行广播,通过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和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对数据共同监督,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72.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区块解析结果与所述业务操作数据不同时,通过所述案件管理部门业务系统、所述案件移送部门业务系统或所述案件处理部门业务系统发起篡改告警并追溯原有数据。
7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共识机制(公钥方式解析数据,根据摘要验证本次数据是否合法)验证节点的合法性,并将通过数据发送消息总线(数据交互中转点),区块链服务对接收到广播区块数据进行解析(获取区块数据包体),事务(各种逻辑数据库的前置数据落库的闭环验证,如果规则不闭环,对数据进
行退回)中增加新区块链条,更新数据库节点区块,本次处理结果回传,并根据业务逻辑转换为标准响应数据。浏览器或移动设备的业务端响应本次区块上链结果,展示本次上链对应的业务数据。
74.业务系统具有定时与区块进行解析验证的机制,如果区块解析的结果与业务数据不同,说明有异常篡改的情况,然后推送到业务系统发起告警,并通过签名及预设规则追溯原有的数据。不合法数据通常为非业务操作的篡改,如:篡改数据库、抓包拦截、提交非法区块上链、强制修改单节点区块等,以上非法数据在流转过程中将无法通过共识机制,区块链系统将阻断异常上链区块,同时通知反馈业务系统起到告警提示。
75.以财物属性信息登记为例,财物的金首饰登记时是10g,在被非法修改为 8g后,区块链进行合法性验证时和上次签名请求发错逻辑匹配异常,将此情况反馈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异常告警,同时通过业务系统预设规则调用上次签名,并与广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还原上次登记信息财物首饰为10g,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76.以财物入库保管为例,将财物放到二层库房电子物品区域防磁柜中,在被非法修改为未入库保管,区块链进行合法性验证时和上次签名请求发错逻辑匹配异常,将此情况反馈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异常告警,同时通过业务系统预设规则调用上次签名,并与广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还原上次登记信息二层库房电子物品区域防磁柜保管,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77.以财物出库为例,将物证水果刀进行出库用于物证鉴定,在被非法修改为剪刀出库,区块链进行合法性验证时和上次签名请求发错逻辑匹配异常,将此情况反馈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异常告警,同时通过业务系统预设规则调用上次签名,并与广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还原物证水果刀进行出库用于物证鉴定,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78.以财物处置为例,将5万元进行处置返还当事人,在被非法修改为3万元处置返还当事人,区块链进行合法性验证时和上次签名请求发错逻辑匹配异常,将此情况反馈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异常告警,同时通过业务系统预设规则调用上次签名,并与广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还原5万元进行处置返还当事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79.以财物从案件管理部门移送到案件移送部门为例,将财物书籍书刊清单移送到案件移送部门,在被非法修改为笔记本照片,区块链进行合法性验证时和上次签名请求发错逻辑匹配异常,将此情况反馈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异常告警,同时通过业务系统预设规则调用上次签名,并与广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还原书籍书刊清单移送到案件移送部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80.在本实施例中,当区块解析结果与业务操作数据不同时,通过业务系统发起篡改告警并追溯原有数据,实现多层面、多级次用户间的相互约束,从而实现了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81.可选地,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跨部门财物管理方法还包括:通过数字水印对所述业务操作数据进行防泄漏保护。
8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各部门的业务数据提供添加数字水印操作,为数据提供“身份证”,当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云平台会提取泄露数据中的水印信息与日志中记录的水印信息做比对,定位出泄露者,从而实现对未授权数据使用的追踪。采用数字水印的设置与数据使用者或数据使用记录相关联,不易被识别和清除。当数据使用者使用数据时,加入
数字水印,利用区块链的溯源技术,可对数据进行防泄露保护。一旦发现包含数字水印的数据泄露,可以通过水印特征,关联到数据使用者,实现对未授权数据使用的追踪。
8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字水印对业务操作数据进行防泄漏保护,有利于实现财物的跨部门规范管理。
84.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