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06057发布日期:2023-07-07 11:3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田提高采收率领域,涉及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调驱工艺是水驱开发油田高含水期普遍采用的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调驱通常以注水井为具体的措施目标井。因此科学合理地优选调驱措施井是保证调驱工艺技术实施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关于调驱选井,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或方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2、(1)井网比较完善,注采井间连通性好;

3、(2)井组含水率高,含水上升速度快;

4、(3)平面和纵向矛盾突出;

5、(4)剩余油较多;

6、(5)综合考虑注水井压力指数、吸水剖面非均质性、连通井日产油量、液量和含水率等指标。

7、现有的调驱选井方法或原则涉及的评价指标相对比较宽泛,无明确的主次之分,而且以定性评价为主。无法对具体井组形成定量化的评判结果,也无法横向精确比较同一油藏内各个井组深部调驱潜力的大小。此外,这些评价指标适合于常规油藏的调驱选井,无法体现一些特殊油藏,例如大井距油藏(平均井距>300m) 深部调驱选井的特殊性。因此,需要研究建立针对一些特殊油藏的、可定量化评价的调驱选井决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调驱选井方法无法对具体井组形成定量化的评判结果,且无法精确比较同一油藏内各个井组深部调驱潜力大小的缺点,提供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和系统。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获取注水井组的油藏地质数据及其测试数据,建立选井指标评价体系;

5、步骤2)基于油藏地质和油藏测试数据建立选井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6、步骤3)确定选井指标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价权重,对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中待评井组的各项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7、步骤4)以各待评井组的指标参数值作为输入值,基于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各待评井组的调驱潜力综合评判值;

8、步骤5)根据预先设定的调驱选井阈值,比较各待评井组的调驱潜力综合评判值和调驱选井阈值,确定待评井组“可选”或“不可选”。

9、优选地,步骤1)中,油藏地质数据包括油藏的地理位置、储层特征参数、油藏温度、油藏压力、地层流体物性、井位数据、剩余储量、隔夹层发育及分布资料;

10、测试数据包括井间静态连通性分析数据、注水井生产动态数据、采油井生产动态数据、注水井工程测井及生产测井解释成果表、吸水剖面测试数据、井口压降测试数据、注水指示曲线测试数据、井间示踪测试数据、采油井生产动态数据。

11、优选地,选井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第一层评价指标和第二层评价指标;

12、第一层次评价指标包括注水井组整体特征、井组非均质性和井组注采动态三类指标;

13、第二层次评价指标为第一层次指标中各类指标的进一步细分指标。

14、优选地,步骤2)中,归一化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15、根据各井某一指标统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具体井的相应指标进行无因次归一化处理,其中,

16、与调驱效果呈正相关的指标归一化的计算公式为

17、归一化值=(最大值-指标值)/(最大值-最小值)   (1)

18、与调驱效果呈负相关的指标归一化计算公式为

19、归一化值=1-(最大值-指标值)/(最大值-最小值)   (2)

20、通过无因次归一化处理后各指标值均位于值域区间[0,1]。

21、优选地,在步骤3)中,还包括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22、对于缺失数据,采用动态权值的方法进行处理。

23、优选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

24、首先,进行第2层次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值fj的计算;

25、分别将第2层次评价指标的各因素指标值fji与其权重值qji相乘并累加,其累加值作为对应的第1层次评价指标的值

26、fj=fji·qji(j=1,2,3,i=1,2,...k)   (8)

27、k为第1层次内的第二层次因素个数;

28、其次,进行第1层次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值fz(定义为调驱潜力指数) 的计算:

29、

30、式中n表示第一层次的评判指标个数,ωj为第j个第一层次评判指标对应的评判权重。

31、优选地,步骤5)的过程具体为:

32、用阈值f与同一油藏(区块)内新计算得到注水井组的调驱潜力指数值fz做比较,判断待评注水井组是否可选为调驱井;

33、若f≥fz,判定为评价井组“可选”;

34、若f≤fz,判定评价井组“不可选”。

35、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系统,包括:

36、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注水井组的油藏地质数据及其测试数据,并基于注水井组的油藏地质数据及其测试数据建立选井指标评价体系;

37、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选井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38、数据处理单元,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权重,对待评价的井组各项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39、评判模块,以各待评井组的指标参数值作为输入值,基于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井调驱潜力综合评判值;根据事先确定的调驱选井阈值,确定待评井组“可选”或“不可选”。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井距油藏调驱选井方法,各指标需要归一化后再参与计算,建立了各项指标权重,各指标的权重值可以通过主观法(专家打分法)、客观法或主客观综合法。实现定量化计算评价油藏内各注水井组在某一时间点开展深部调驱的潜力指数,实现对井组调驱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可横向比较同一油藏(区块)内各井组的调驱潜力大小。所选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体现了大井距油藏深部调驱需要近井地带改善层间矛盾、远井地带改善层内矛盾,以平面深部非均质性调控为主的特点。本发明的方法数据来源广泛、实施便捷,评价结果可靠。

42、进一步地,大井距油藏选井指标体系包括反映注水井组整体特征、井组非均质性和井组注采动态等三大类的指标;井组调驱的定量化评价即井组调驱潜力指数的计算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计算实现。所述反映注水井组整体油藏特征的一大类指标包括井组的平均渗透率、采出程度、剩余储量或剩余可采储量、平均井距、井组隔夹层发育频率或完整度。以上参数可以通过钻井、测井、油藏工程计算和专家评价等方法得到。

43、进一步地,所述反映注水井组非均质性的指标包括纵向非均质性指标和平面非均质性指标。其中,纵向非均质指标由测井或油藏工程计算得到的各层渗透率级差或各层渗透率变异系数构成;或者,由吸水剖面测试得到的各小层相对吸水量变异系数构成。其中,平面非均质指标由测井或油藏工程计算得到的油藏平面平均变异系数构成;或者,根据动态分析或示踪测试得到的注采井对应率构成。

44、进一步地,井组注采动态指标包括注水井的吸水能力指标(包括日平均注水量、注水压力、压力指数(pi)、吸水指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和井组采油井的产液指标(包括平均日产液量、平均日含水率,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

45、进一步地,基于油藏的地质与开发特征和影响油藏调驱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综合选井的方法,建立选井的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该模型把注水井组整体特征、井组非均质性和井组注采动态定为第一层次的指标。上述三个大类指标下面的细分指标定位第二层次的指标。分成两个层次分别对各层次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最终得到井组的调驱模糊综合评判定量计算结果 (调驱潜力指数)。

46、进一步地,一种大井距油藏深部调驱选井的方法对于个别井组资料不全的情况,允许缺少某些评判因素指标值,为避免造成无法综合计算和评判,采用“动态赋权”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