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由于设备的故障、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生产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对生产员工的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并且对企业的财产安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进行安全状况评估,安全状况评估也称作风险评价,是探明系统风险状况,寻求安全对策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旨在在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前,掌握系统内可能的危险种类、危险程度和危险后果,并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危险控制措施。
3.现有的安全状态的评估是通过人工进行安全状态检查,然后由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企业安全状态的评估,但是由于人工检查和人工评估耗用时间较长,会造成企业安全状态评估不及时,导致企业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安全状态的评估是通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企业安全状态的评估,但是由于人工检查和人工评估耗用时间较长,会造成企业安全状态评估不及时,导致企业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出现安全事故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对安全风险风险的检查情况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评估后的企业安全状态将及时发送给企业相应的负责人,从而使得企业负责人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状态,便于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包括:
6.信息设置模块,在所述信息设置模块中录入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点信息、单位名称、岗位名称、风险信息和检查计划信息;
7.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统计模块与所述信息设置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进行信息传递,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用于收集和统计安全控制参数;
8.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统计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对安全控制参数进行处理;
9.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评估企业的安全状况。
10.进一步,所述信息设置模块包括:信息录入模块、信息修改模块和检查计划输入模块,所述信息录入模块与所述信息修改模块相连,所述检查计划输入模块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相连,在企业使用系统时,先将企业标准的风险地点名称、责任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和
安全风险清单导入到信息录入模块中;当企业发现新的安全风险时,通过信息修改模块对录入到信息录入模块中的信息进行修改;企业设置的安全检查计划表从检查计划输入模块录入到系统中。
11.进一步,所述信息修改模块包括信息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和信息停用/信息启用功能。
12.进一步,所述安全控制参数包括风险管控数据、隐患排查数据和事故统计数据,所述风险管控数据包括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和安全检查覆盖率x3,所述隐患排查数据包括隐患整改率x4、隐患超期率x5和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所述事故统计数据包括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
13.进一步,所述数据统计模块包括:风险管理模块、隐患管理模块、安全检查模块和事故管理模块,所述风险管理模块用于统计风险管控数据包括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所述隐患管理模块用于采集和统计隐患整改率x4、隐患超期率x5和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所述安全检查模块用于统计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和安全检查覆盖率x3,所述事故管理模块用于采集和统计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所述安全检查模块与隐患管理模块通信连接,安全检查模块将检查到的隐患情况传输给隐患管理模块,所述风险管理模块、隐患管理模块、安全检查模块和事故管理模块均和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传递。
14.进一步,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隐患管理模块通信连接,监控模块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到的隐患情况传输给隐患管理模块。
15.进一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安全控制参数进行如下处理:
16.步骤一:将数据x1、x2和x3代入到公式d1=1/min(x
1 x2,x3)中计算出风险控制状况d1,其中min(x
1 x2,x3)表示先计算x1和x2的乘积,再将x1和x2的乘积与x3的值进行比较,取较小的值;
17.步骤二:将数据x4、x5和x6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1=60,计算得出隐患共存情况d2;
18.步骤三:将数据x7和x8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2=1,计算得出事故重视情况d3;
19.步骤四:将数据d1、d2和d3代入到公式d=max(d
1 d2,d3)中计算得出风险指数d,其中max(d
1 d2,d3)表示先计算d1和d2的乘积,再比较d1和d2的乘积与d3的大小,取其中较大的值即为d。。
20.进一步,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根据风险指数d按如下公式作出评估:
21.通过将数据d代入到公式:
22.中计算得出系统安全性s(d)。
23.进一步,还包括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与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预警模块将企业的安全状态发送给企业相应的负责人以进行预警提示。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企业可以通过信息设置模块将企业的风险地点信息、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和检查计划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等方式对企业隐患地点和风险地点进行监控,并且也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安全检查的方式对隐患地点和风险地点进行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检查后的数据从数据统计模块录入到系统中,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将录入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由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25.系统将企业安全状态评估的结果通过预警模块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具体的,如果系统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评估为低风险,则系统将评估结果通过app或微信将预警消息发送给责任部门负责,此处的app主要指具有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的软件,如果系统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评估为高风险,则系统将评估结果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将预警消息发送给公司领导,从而使得企业部门相应负责人或者公司的领导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便于企业及时作出安全管理措施。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0.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包括:
31.信息设置模块,在信息设置模块中录入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点信息、单位名称、岗位名称、风险信息和检查计划信息;
32.数据统计模块,数据统计模块与信息设置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进行信息传递,数据统计模块用于收集和统计安全控制参数;
33.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统计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对安全控制参数进行处理;
34.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安全状态评估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评估企业的安全状况。
35.进一步,信息设置模块包括:信息录入模块、信息修改模块和检查计划输入模块,信息录入模块与信息修改模块相连,检查计划输入模块与信息录入模块相连,在企业使用系统时,先将企业标准的风险地点名称、责任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和安全风险清单导入到信息录入模块中;当企业发现新的安全风险时,通过信息修改模块对录入到信息录入模块中的信息进行修改;企业设置的安全检查计划表从检查计划输入模块录入到系统中。
36.进一步,信息修改模块包括信息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和信息停用/信息启用功能。
37.进一步,安全控制参数包括风险管控数据、隐患排查数据和事故统计数据,风险管控数据包括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和安全检查覆盖率x3,隐患排查数据包括隐患整改率x4、隐患超期率x5和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事故统计数据包括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为已关联检查项的管控措施数量占所有管控措施数量的比值,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为实际检查次数占计划检查次数的比值,安全检查覆盖率x3为已安全检查的风险地点占所有风险地点的百分比。隐患整改率x4为已整改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隐患超期率x5为已超期的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为当前尚未整改的隐患数量。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0,1],其中0表示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1表示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
[0038]
隐患整改率x4和隐患超期率x5之和是约等于1的,具体的,由于统计误差或统计时部分隐患正在整改的原因,隐患整改率x4和隐患超期率x5之和在0.8至1.1之间,其他几项安全控制数据x1、x2、x3、x6、x7和x8无直接关联关系,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已关联检查项的管控措施数量占所有管控措施数量的比值获得,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实际检查次数占计划检查次数的比值获得,安全检查覆盖率x3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已安全检查的风险地点占所有风险地点的百分比获得。隐患整改率x4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已整改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获得,隐患超期率x5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已超期的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获得,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可以通过调查企业当前尚未整改的隐患数量获得,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可以通过调查获得,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可以通过调查获得。
[0039]
在实际评估时,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理论上的取值范围为[0,1],但是企业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完全不关联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安全风险清单一般会直接或间接指导安全检查表的制定,按照标准正态分布,关联度一般在0.68以上,因此实际情况下,风险管控数据包括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理论上的取值范围为[0.68,1]。
[0040]
进一步,数据统计模块包括:风险管理模块、隐患管理模块、安全检查模块和事故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用于统计风险管控数据包括安全风险清单与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隐患管理模块用于采集和统计隐患整改率x4、隐患超期率x5和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安全检查模块用于统计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和安全检查覆盖率x3,事故管理模块用于采集和统计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安全检查模块与隐患管理模块通信连接,安全检查模块将检查到的隐患情况传输给隐患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隐患管理模块、安全检查模块和事故管理模块均和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传递。
[0041]
进一步,还包括监控模块,监控模块与隐患管理模块通信连接,监控模块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到的隐患情况传输给隐患管理模块。
[0042]
进一步,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安全控制参数进行如下处理:
[0043]
步骤一:将数据x1、x2和x3代入到公式d1=1/mix(x
1 x2,x3)中计算出风险控制状况
d1,其中min(x
1 x2,x3)表示先计算x1和x2的乘积,再将x1和x2的乘积与x3的值进行比较,取较小的值;
[0044]
步骤二:将数据x4、x5和x6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1=60,计算得出隐患共存情况d2;
[0045]
步骤三:将数据x7和x8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2=1,计算得出事故重视情况d3;
[0046]
步骤四:将数据d1、d2和d3代入到公式d=max(d
1 d2,d3)中计算得出风险指数d,其中max(d
1 d2,d3)表示先计算d1和d2的乘积,再比较d1和d2的乘积与d3的大小,取其中较大的值即为d。
[0047]
c1的值是根据海因里希法则的统计数据,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按照可接受20%考虑,则c1=300
×
20%=60。c2=1按照年度可接受的轻伤或故障数量为1考虑。
[0048]
进一步,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根据风险指数d按如下公式作出评估:
[0049]
通过将数据d代入到公式:
[0050]
中计算得出系统安全性s(d)。
[0051]
进一步,还包括预警模块,预警模块与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通信连接,预警模块将企业的安全状态发送给企业相应的负责人以进行预警提示。
[0052]
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企业可以通过信息设置模块将企业的风险地点信息、单位名称、岗位名称和检查计划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等方式对企业隐患地点和风险地点进行监控,并且也可以通过人工进行安全检查的方式对隐患地点和风险地点进行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检查后的数据从数据统计模块录入到系统中,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将录入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由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0053]
通过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可以将安全检查表的关联度x1、安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x2、安全检查覆盖率x3、隐患整改率x4、隐患超期率x5、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x8等数据进行处理实时得到企业安全状况,通过计算得到风险指数d,从而将系统当前的安全状况进行量化评价,然后再将风险指数d进行处理得到实时得出系统安全性s(d),从而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0054]
系统将企业安全状态评估的结果通过预警模块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具体的,如果系统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评估为低风险,则系统将评估结果通过app或微信将预警消息发送给责任部门负责,此处的app主要指具有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的软件,如果系统对企业的安全状态评估为高风险,则系统将评估结果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将预
警消息发送给公司领导,从而使得企业部门相应负责人或者公司的领导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安全状况,便于企业及时作出安全管理措施。
[0055]
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企业安全状况即时评估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安全状态评估的具体实施例。
[0056]
实施例1
[0057]
根据调查,得到企业相关的数据如下:已关联检查项的管控措施数量占所有管控措施数量的比值x1的值为1,实际检查次数占计划检查次数的比值x2的值为1,已安全检查的风险地点占所有风险地点的百分比x3的值为0.95,已整改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x4的值0.953095685,已超期的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x5的值为0.05,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数量为25,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的值为1,近3个月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则x8取值为0,经过本发明的方法计算,将x1、x2和x3代入到公式d1=1/min(x
1 x2,x3)中计算出风险控制状况d1为1.052631579,将数据x4、x5和x6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1=60,计算得出隐患共存情况d2为1.56070374,将数据x7和x8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2=1,e的值为2.71828,计算得出事故重视情况d3为2.72,将数据d1、d2和d3代入到公式d=max(d
1 d2,d3)中计算得出风险指数d为2.72,根据公式评估得出企业安装状态为中风险。
[0058]
实施例2
[0059]
已关联检查项的管控措施数量占所有管控措施数量的比值x1的值为1,实际检查次数占计划检查次数的比值x2的值为1,已安全检查的风险地点占所有风险地点的百分比x3的值为0.95,已整改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x4的值0.953095685,已超期的隐患占所有发现隐患的百分比x5的值为0.05,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数量为25,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的值为1,近3个月有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则x8取值为1,经过本发明的方法计算,将x1、x2和x3代入到公式d1=1/min(x
1 x2,x3)中计算出风险控制状况d1为1.052631579,将数据x4、x5和x6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1=60,计算得出隐患共存情况d2为1.56070374,将数据x7和x8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2=1,e的值为2.71828,计算得出事故重视情况d3为1,将数据d1、d2和d3代入到公式d=max(d
1 d2,d3)中计算得出风险指数d为1.642846042,根据公式评估得出企业安装状态为低风险。
[0060]
实施例3
[0061]
已关联检查项的管控措施数量占所有管控措施数量的比值x1的值为1,实际检查
和x6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1=60,计算得出隐患共存情况d2为1.56070374,将数据x7和x8代入到公式中,其中c2=1,计算得出事故重视情况d3为8.16,将数据d1、d2和d3代入到公式d=max(d
1 d2,d3)中计算得出风险指数d为8.16,根据公式评估得出企业安装状态为高风险。
[0066]
实施例1至实施例5如表一所示,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和最后的结果可知,当前共存隐患数量x6和近12个月轻伤或故障数量x7对企业的安全性存在较大的影响,而近3个月是否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也对企业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经过数据和结果也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性。
[0067][0068]
表一
[0069]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