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6600发布日期:2022-04-09 02:3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在建造好之后,需要专门的管理,其中园林灌溉是园林管理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园林灌溉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3.目前,很多园林灌溉是通过人工分区域灌溉的,各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不同,灌溉水量通过人工大概估算,但是人工估算往往与植物实际的需求水量之间的误差较大,园林灌溉中的灌溉水量很难精准达到植物实际的需求水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园林灌溉中的灌溉水量很难精准达到植物实际的需求水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园林灌溉中的灌溉水量很难精准达到植物实际的需求水量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系统。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其生长阶段;光照强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并输出;雨量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并输出;补偿计算模块,用于实时接收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并实时将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阳光和雨水对灌溉量影响的补偿模型中,每隔一段设定时长,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各种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标准灌溉量数据;累计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并提取与输入的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对应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并分别累计各灌溉区域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和灌溉补偿量数据的总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并输出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灌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并基于各灌溉区域的需
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照强度获取模块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并输出到补偿计算模块,雨量获取模块获取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并输出到补偿计算模块,补偿计算模块通过补偿模型计算出受到阳光和雨水影响后的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累计模块分别将各灌溉区域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和灌溉补偿量数据相加求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灌溉控制模块根据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本技术的灌溉控制模块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灌溉的水量综合考虑了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差异、阳光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和雨水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最终得到的需要灌溉量与植物的需求水量差异小,降低实际灌溉的水量与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的差异,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用水,在考虑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天气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园林灌溉的精准化控制。
8.优选的,园林绿化系统还包括实际灌溉量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灌溉量校对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并实时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输入预设有灌溉量校对时长的灌溉量校对模型中;灌溉量校对结果模块,用于基于灌溉量校对模型,输出一个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量是否达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的灌溉量校对结果;灌溉控制模块接收灌溉量校对结果并基于灌溉量校对结果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继续灌溉和停止灌溉。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灌溉量获取模块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灌溉量校对模块每隔一段灌溉量校对时长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进行对比,灌溉量校对结果模块将灌溉量校对模块的灌溉量校对结果输出给灌溉控制模块,若实际灌溉量达到需要灌溉量,则灌溉控制模块控制灌溉设施停止灌溉,若实际灌溉量未达到需要灌溉量,则灌溉控制模块控制灌溉设施继续灌溉,灌溉量校对时长越短,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就越精确。
10.优选的,还包括漏水量计算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并将接收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实际灌溉量变化的漏水量计算模型中,生成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对比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并将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输入对比模型中,对比模型中设置有漏水量基准值;预警模块,用于基于对比模型,若输入至对比模型的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超过漏水量基准值,则向工作用户端发出预警信号。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漏水量计算模块计算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再通过对比模块将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分别与漏水量基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若漏水量数据超过漏水量基准值,则判断该灌溉区域
存在漏水,预警模块则向工作用户端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12.优选的,还包括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灌溉时长校对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并实时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输入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设置有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灌溉时长校对结果模块,用于基于灌溉时长校对模型,每隔一段灌溉时间校对时长输出一个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是否达到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的时长校对结果;灌溉控制模块接收时长校对结果并基于时长校对结果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继续灌溉和停止灌溉。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并将获取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输出到灌溉时长校对模块,灌溉时长校对模块将实际灌溉时长数据和灌溉时长基准值进行校对,灌溉时长校对结果模块根据灌溉时长校对模块的校对输出校对结果,控制模块基于校对结果判断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是否达到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若实际灌溉时长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则控制灌溉设施停止灌溉,若实际灌溉时长未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则控制灌溉设施继续灌溉;通过控制灌溉的时间长短来控制灌溉设施的灌溉量,成本低。
14.优选的,输入模块向灌溉时长校对模块输入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灌溉时长校对模块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并将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输入到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灌溉时长校对模型基于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生成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完成需要灌溉量所需要的时长,将此时长作为灌溉时长基准值,再实时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与灌溉时长基准值进行对比,即知道实际灌溉量是否达到需要灌溉量。
16.优选的,储存模块将接收到的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信息输入到成长模型,成长模型自动计算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各个生长阶段的时间,生成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生长阶段日历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只需要输入一次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信息,储存模块就能够自动生成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各生长阶段的时间,后续灌溉中无需再进行输入,智能便捷。
18.优选的,成长模型包含了各植物品种的成长时间标准,成长时间标准指的是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进入到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成长模型基于成长时间标准生成生长阶段日历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成长时间标准智能生成生长阶段日历表,生成的生长阶段日历表符合各植物的生长规律。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方法,包括步骤:输入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并储存各种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和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将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阳光和雨水对灌溉量影响的补偿模型中,每隔一段设定时长,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提取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并累计标准灌溉量数据和灌溉补偿量数据的总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基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灌溉区域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差异进行数据化,同时将阳光对植物的水需求的影响和雨水对植物的水需求的影响进行数据化,然后将这些影响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再根据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使得各灌溉区域实际灌溉的水量更接近各灌溉区域的植物对水的需求量,满足植物生长对水的需求,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实现节约用水。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灌溉控制模块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灌溉的水量综合考虑了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差异、阳光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和雨水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最终得到的需要灌溉量与植物的需求水量差异小,降低实际灌溉的水量与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的差异,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能够节约用水,在考虑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天气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园林灌溉的精准化控制;2.通过漏水量计算模块计算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再通过对比模块将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分别与漏水量基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若漏水量数据超过漏水量基准值,则判断该灌溉区域存在漏水,预警模块则向工作用户端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3.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只需要输入一次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信息,储存模块就能够自动生成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各生长阶段的时间,后续灌溉中无需再进行输入,智能便捷。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园林绿化系统的原理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园林绿化系统的原理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园林绿化系统的原理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园林绿化方法的流程图。
27.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园林绿化方法的流程图。
28.图6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园林绿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绿化系统。
31.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园林绿化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指的是各灌溉区域内占比最大的植物品种。
32.光照强度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并输出。光照强度获取模块包括多个光电式传感器,多个光电式传感器安装在各灌溉区域的植物的上方开阔处,避免安装的光电式传感器周围有遮挡阳光的遮挡物,光电式传感器直接将感应到的光照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33.雨量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并输出。雨量获取模块包括若干个雨量传感器,若干个雨量传感器安装于园林的灌溉区域内的开阔处,避免雨量传感器的顶部被遮挡,雨量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降雨量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
34.补偿计算模块,用于实时接收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并实时将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阳光和雨水对灌溉量影响的补偿模型中,补偿模型分别计算出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和雨水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并将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和雨水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求和。具体的,补偿模型内预设有阳光对植物的灌溉水量影响系数、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和光照平衡值,阳光对植物的灌溉水量影响系数、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和光照平衡值均通过输入模块输入,阳光对植物的灌溉水量影响系数、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和光照平衡值均通过实验获得,对于不同的植物品种,光照平衡值不同,对于同一品种大小不同的植物,光照平衡值也不同。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输入至补偿模型后,补偿模型先将光照强度数据与光照平衡值进行比较,若光照强度数据大于光照平衡值,则计算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计算方法为将光照强度数据与光照平衡值求差,再将求差的结果与阳光对植物的灌溉水量影响系数相乘求积即得到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若光照强度数据不大于光照平衡值,则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为0。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为负数,雨水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为雨水量与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之积,雨水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为负数或0。补偿模型基于预设阳光对植物的灌溉水量影响系数、雨水对植物的灌溉水量的影响系数和光照平衡值,每隔一段设定时长,补偿模型计算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并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灌溉补偿量为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和雨水对植物的灌溉量的补偿值之和。
35.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各种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标准灌溉量数据,标准灌溉量指的是植物在不受阳光和雨水的影响下,最适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量,不同植物品种的标准灌溉量不同,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的标准灌溉量也不同,标准灌溉量通过实验获得。储存模块将接收到的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信息输入到成长模型,成长模型自动计算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各个生长阶段的时间,生成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的生长阶段日历表,生长阶段日历表指的是记录植物进入各个生长
阶段的时间的汇总表。成长模型包含了各植物品种的成长时间标准,成长时间标准指的是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植物进入到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36.累计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并提取与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对应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当累计模块接收到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后,累计模块自动提取储存的标准灌溉量数据,然后将提取的各灌溉区域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和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一一对应并分别累计求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并输出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
37.灌溉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并基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
38.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光照强度获取模块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并输出到补偿计算模块,雨量获取模块获取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并输出到补偿计算模块,补偿计算模块通过补偿模型计算出受到阳光和雨水影响后的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储存模块储存各种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标准灌溉量数据,累计模块提取各灌溉区域的对应标准灌溉量数据,并分别将各灌溉区域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和灌溉补偿量数据相加求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灌溉控制模块根据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进行灌溉。本实施例综合考虑了不同植物对水的需求差异、阳光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和雨水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降低了实际灌溉的水量与植物对水的需求量的差异,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的同时能够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在考虑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天气对植物的需水量的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园林灌溉的精准化控制。
39.实施例2参照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实际灌溉量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实际灌溉量获取模块包括多个水流量传感器,多个水流量传感器分别设于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的总水管内,灌溉控制模块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水流量传感器开始实时计算通过灌溉设施的总水管的水流量并进行累计,得到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并实时输出。
40.灌溉量校对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并实时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输入灌溉量校对模型中,校对模型每隔一段预设的灌溉量校对时长进行一次校对,灌溉量校对时长是指相邻两次校对之间的一段时间,校对模型对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进行求差运算,运算的结果为小于0、等于0和大于0中的一个。
41.灌溉量校对结果模块,用于基于灌溉量校对模型,输出一个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量是否达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的灌溉量校对结果。若灌溉量校对模型运算的结果小于0,则输出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量未达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的灌溉量校对结果;若灌溉量校对模型运算的结果等于0或大于0,则输出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量达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的灌溉量校对结果。
42.灌溉控制模块接收灌溉量校对结果,若灌溉量校对结果为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
量未达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则灌溉控制模块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继续灌溉,若某个灌溉区域的灌溉量校对结果为实际灌溉量达到需要灌溉量,则灌溉控制模块控制该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而控制其他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继续灌溉,直至所有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
43.漏水量计算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并进行储存,并将间隔一个设定的时长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实际灌溉量变化的漏水量计算模型中,设定的时长为1分钟,生成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由实际灌溉量获取模块的水流量传感器获取。漏水量为相隔1分钟的两个实际灌溉水量数据之差,漏水量计算模型在收到第一个设定的时长后的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开始,将收到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减去前一个收到实际灌溉水量数据,即得到漏水量数据,漏水量计算模块将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水量数据分别运算,得到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
44.对比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并将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输入对比模型中,对比模型中设置有漏水量基准值,漏水量基准值是通过输入模块输入的阈值。对比模型分别将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数据与漏水量基准值进行求差,若输入至对比模型的漏水量数据大于漏水量基准值,则输出大于0的对比结果,若输入至对比模型的漏水量数据等于漏水量基准值,则输出等于0的对比结果,若输入至对比模型的漏水量数据小于漏水量基准值,则输出小于0的对比结果。
45.预警模块,接收对比模块输出的对比结果,若连续接收到三个对比结果大于0或等于0,则判断该灌溉区域存在漏水,则向工作用户端发出预警信号。
46.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灌溉控制模块根据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量与需要灌溉量的对比结果,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并且通过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量计算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通过漏水量数据判断各灌溉区域是否存在漏水,从而实现各灌溉区域的漏水监控。
47.实施例3参照图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包括计时器,灌溉控制模块向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发出的灌溉指令的同时,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发出计时指令,计时器从实际灌溉时长获取模块接收到计时指令开始计时,并输出计时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
48.灌溉时长校对模块,用于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并实时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输入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设置有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灌溉时长基准值的生成过程为:通过实验测得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然后将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到灌溉时长校对模块中。灌溉时长校对模块接收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后,将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输入到灌溉时长校对模型中。灌溉时长校对模型基于各灌溉区域的平均灌溉流量数据和需要灌溉量数据,将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除以平均灌溉流量,即生成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灌溉时长校对模型将各灌
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数据与灌溉时长基准值进行求差,得到大于0、等于0和小于0三个结果中的一个。
49.灌溉时长校对结果模块,用于基于灌溉时长校对模型,每隔一段预设的灌溉时间校对时长输出一个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长是否达到各灌溉区域的灌溉时长基准值的时长校对结果。灌溉时间校对时长指的是一段预设的时间长度,通过灌溉时间校对时长控制校对模型校对的频率,本实施例中的灌溉时间校对时长为0.1秒。若实际灌溉时长数据与灌溉时长基准值之差大于0,则实际灌溉时长未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若实际灌溉时长数据与灌溉时长基准值之差等于0或小于0,则实际灌溉时长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
50.灌溉控制模块接收时长校对结果,若实际灌溉时长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则控制该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若实际灌溉时长未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则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继续灌溉。
51.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灌溉控制模块根据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时间的长短来控制灌溉设施的灌溉量,成本低。
5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园林绿化方法。参照图4,一种园林绿化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品种以及生长阶段信息,并储存各种类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标准灌溉量数据。
53.s200、实时获取各灌溉区域的阳光的光照强度数据和各灌溉区域接收到的雨水量数据。
54.s300、将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数据和雨水量数据输入至用于计算阳光和雨水对灌溉量影响的补偿模型中,每隔一段设定时长,输出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补偿量数据。
55.s400、提取各灌溉区域的主要植物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并累计接收到的标准灌溉量数据和灌溉补偿量数据的总和,得到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
56.s500、基于各灌溉区域的需要灌溉量数据控制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进行灌溉。
57.参照图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600、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
58.s700、将各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与需要灌溉量进行对比。
59.s800、若某个灌溉区域的实际灌溉水量达到需要灌溉量,则控制该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直至所有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
60.s900、获取各灌溉区域的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并通过灌溉设施停止灌溉后的实际灌溉水量计算各灌溉区域的漏水量,将漏水量与预设的漏水量基准值进行对比。
61.s1000、漏水量达到漏水量基准值,则向工作用户端发出预警信号。
62.参照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610、通过需要灌溉量和灌溉设施的平均流量计算得到灌溉时长基准值。
63.s710、灌溉设施开始灌溉后,开始计算实际灌溉的时间,并将实际灌溉的时间与灌溉时长基准值进行对比。
64.s810、若实际灌溉的时间达到灌溉时长基准值,则控制灌溉设施停止灌溉。
6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