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路CPU主板及其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4322发布日期:2022-04-16 15:1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路CPU主板及其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单路cpu主板及其服务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主板,尤其涉及一种单路cpu主板,并涉及包括了该单路cpu主板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2.单路cpu主板既能够满足服务器以及工作站等专业的应用需要,也能够满足服务器的小尺寸需求,基于服务器要求系统的运算处理能力和功能扩展性能都会比较高,因此,也就会要求其配套的内存条和pci-e卡的数量要尽可能突破现有的数量限制,但是受制于现有的单路cpu主板布局设计,实际上的内存条和pci-e卡的数量均非常有限,且走线繁琐,不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和高性能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优化了主板的布局设计,进而能够方便走线且便于扩展的单路cpu主板,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涉及包括了该单路cpu主板的服务器。
4.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路cpu主板,包括:主板本体、cpu模块、第一内存插槽模块、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和pci-e插槽模块,所述cpu模块、第一内存插槽模块、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和pci-e插槽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上,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cpu模块的两边,所述pci-e插槽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cpu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依次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远离机箱后面板的一侧。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均包括至少两个内存插槽,内存插槽并排平行设置于所述cpu模块的两边。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均包括八个内存插槽。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cpu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相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包括并排设置的十个pci-e插槽。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中每两个相邻的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为19.12mm~20.32mm。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的两端,且所述散热器的翅片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的内存插槽出风方向相平行。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接口模组,所述接口模组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旁;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cpu
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并排设置于靠近所述接口模组和pci-e插槽模块的位置。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了机箱以及如上所述的单路cpu主板,所述单路cpu主板设置于所述机箱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只需要一个cpu模块,节省了硬件成本,也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配更多的内存插槽,可扩展性强;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对称设置于所述cpu模块的两边,所述pci-e插槽模块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靠近机箱背板的一端,进而能够合理利用所述cpu模块两边的空间来布置内存插槽,cpu模块可以通过向左和向右的连接线分别与其两边的第一内存插槽模块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相连接,进而使得接线距离更短,便于走线和后期维护,同时也使得pci-e插槽和内存插槽的位置错开设置,便于扩展其数量,减小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且走线方便,内存插槽和pci-e插槽的数量限制更小,主板性能高,便于满足产品对于功能扩展和高性能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单路cpu主板,包括:主板本体1、cpu模块2、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和pci-e插槽模块5,所述cpu模块2、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和pci-e插槽模块5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上,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对称设置于所述cpu模块2的两边,所述pci-e插槽模块5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即所述pci-e插槽模块5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机箱后i/o接口的一侧。
20.本例所述主板本体1为主电路板;所述cpu模块2优选为cpu所在的集成模块,所述cpu优选通过罗马系统(rome系列)的cpu实现,如2pcs或1pcs amd epyc7002系列(rome系列)socket sp3处理器,兼容amdepyc7001系列(naples系列),或是海光7100、7200以及5100/5200系列等;本例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的内存插槽为dimm插槽,全称dual-inline-memory-modules,优选支持ddr4 rdimm、lrdimm、3ds dimm以及nvdimm-n,内存频率支持1866/2133/2400/2666/3200mhz;cpu接8个通道,2dpc(dimm per channel)接16个通道,单条容量为16gb、32 gb、64 gb、128 gb以及256 gb(lrdimm、3ds dimm),最大可支持4tb内存容量;还可以主板主体1上后置2个usb3.0接口,板载一个usb3.0 20pin的插针等,便于usb的功能扩展。
21.本例只需要一个cpu模块,节省了硬件成本,也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配更多的内存插槽,可扩展性强;在此基础上,所述pci-e插槽模块5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利用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实现pci-e插槽的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将所述主板本体1远离机箱后面板的一侧空置出来
用于布置所述cpu模块2、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促进其布局的合理性,提高了产品升级的可能性。
22.本例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对称设置于所述cpu模块2的两边,进而能够合理利用所述cpu模块2两边的空间来布置内存插槽,cpu模块2可以通过向左和向右的连接线分别与其两边的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相连接,进而使得接线距离更短,便于走线和后期维护。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cpu模块2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依次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远离机箱后面板的一侧。由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5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机箱后面板的一侧,而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cpu模块2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依次并排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远离机箱后面板的一侧,就能够将使得pci-e插槽和内存插槽的位置得以错开设置,便于扩展其数量,减小限制,因此,本例能够使得主板的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且走线方便,内存插槽和pci-e插槽的数量限制更小,主板性能高,便于满足产品对于功能扩展和高性能发展的需求。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均包括至少两个内存插槽,内存插槽并排平行设置于所述cpu模块2的两边,所述cpu模块2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相连接;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均包括八个内存插槽,便于为cpu提供十六个内存插槽。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所述pci-e插槽模块5包括并排设置的十个pci-e插槽;所述pci-e插槽模块5中每两个相邻的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为19.12mm~20.32mm。本例在标准eatx主板宽度尺寸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调整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使其在标准主板宽度的基础上,将布局优选至可以设置十个pci-e卡,这是现有技术中,同尺寸情况下的cpu主板所做不到的,本例之所以能够实现该扩展功能,是因为其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能以及每两个相邻的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控制。其中,标准eatx主板指的是extended atx主板,其标准尺寸为12
×
13英寸(304.8mm
×
330.2 mm),本例的主板布局优化后能够满足该标准尺寸的主板的宽度需求。
26.更为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靠右设置的六个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优选采用标准间距20.32mm;在此基础上,对左侧的四个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进行了微调,其中,右起第六个pci-e插槽和第七个pci-e插槽,以及第七个pci-e插槽和第八个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9.12mm;右起第八个pci-e插槽和第九个pci-e插槽,以及第九个pci-e插槽和第十个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9.32mm,如图2所示,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协调整体布局,增大所述pci-e插槽模块5左边的空间便于设置连接器,为进一步实现功能扩展也提供了基础;其中,十个pci-e插槽可以是x16插槽也可以是x8插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即可;另外,在实际应用中,每两个相邻的pci-e插槽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的。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还包括散热器6,所述散热器6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的两端,所述散热器6优选用于对mos管等大功率器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器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器6的翅片方向与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的内存插槽出风方向相平行,便于通过一致的散热风向实现导流出风,提高散热效率。
28.如图2和图3所示,本例还包括接口模组7,所述接口模组7设置于所述主板本体1靠近后面板的一侧,并设置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5旁;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cpu模块2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并排设置于靠近所述接口模组7和pci-e插槽模块5的位置。
29.优选的,本例所接口模组7包括高速连接器701和低速连接器702,所述高速连接器701包括usb连接器、pci-e插槽连接器、dimm连接器、vga接口、m.2连接器以及spi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低速连接器702包括电源开关接口、tpm连接器以及led信号灯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高速连接器701通过upi信号线、pci-e信号线、bmi信号线和ch信号线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连接至所述cpu模块2,所述低速连接器702通过低速信号线连接至所述cpu模块2。
30.也就是说,本例所述接口模组7优选设置于所述pci-e插槽模块5的旁边,这样可以合理利用pci-e插槽模块5所在的横向位置,也便于接口固定在机箱背板上;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cpu模块2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并排设置于靠近所述接口模组7和pci-e插槽模块5的位置,即所述第一内存插槽模块3、cpu模块2和第二内存插槽模块4靠近图1和图2左侧的位置布置,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能够使得所述cpu模块2以更短的距离连接至所述接口模组7和pci-e插槽模块5,再进一步优化主板的布局设计,便于走线和产品的后期维护。
31.本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了机箱以及如上所述的单路cpu主板,所述单路cpu主板设置于所述机箱内。基于上述单路cpu主板,本例所提供的服务器是一种布局合理且可靠的高性能单路cpu服务器。
32.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