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传输领域,尤指一种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2.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芯片模块支持多种通信物理接口,如支持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i2c、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iso7816、gpio(general
‑
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型之输入输出)等,而对不同物理接口的外设,需连接各自专用的接口适配器及驱动软件,才能与其通信。
3.相关技术中,对于不同的通信接口需要使用专门的通信接口适配器。如果一个芯片模块有多个接口,如果对各种接口的测试都要使用单独的接口适配器及软件,则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通信接口适配器,这在实际的测试工作中会带来很多问题。由于物理接口方式及通信软件接口的多样化,导致接口测试平台接口复杂,自动化测试难度大,不利于开展自动化测试工作等。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
5.为了达到本技术实施例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包括:
6.通信适配接口,与所述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相连,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接口连接头中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匹配;
7.存储器存储有应用数据及本系统固件;
8.cpu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应用数据,并通过所述通信适配接口发送致所述目标外设
9.接口连接器,包括外设端连接头和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其中所述连接头的物理接口类型至少包括两类接口。
10.其中所述外设端连接头与目标外设相连,所述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与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相连。
1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2.利用接口连接器提供的多组连接头可以实现与不同接口的目标外设的连接,实现把应用的数据转发给不同接口的目标外设的目的,使得可以同时向多种不同接口类型的目标外设同时获取应用数据的目的,使得上位机与目标外设的数据交换和程序下载操作不受接口类别及物理连接方式的限制,降低了接口测试平台的接口复杂度,降低自动化测试难
度。
13.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连接器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适配接口的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在工作模式a下的工作流程图;
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利用传输参数进行数据交换的示意图;
2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将程序数据装载到nvm存储区的工作流程图;
2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在工作模式b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25.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技术分析,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包括:
26.芯片拥有的通信接口有诸如spi、i2c、iso7816、uart、gpio等,每一种接口的都有独立的接口适配器及通信软件。上位机对不同的接口进行访问测试时,要使用不同的接口适配器,使用的不同软件接口,使得测试工作复杂。因此,需要一个集成多种通信接口,统一软件通信调用接口的多通信接口适配器。
27.另外,现有的通信接口适配器中,没有同时拥有spi、i2c、iso7816、uart、gpio等接口的产品;同时,现有的专用通信接口适配器,没有程序数据缓存并离线下载到目标芯片的部分。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根据各种通信物理接口的特性,定义统一物理接口方式及通信软件接口,使得测试平台能够把不同的接口方式都近似为一种通信接口方式。统一不同接口的通信访问方式,大大地简化了对接口访问的测试工作。同时,在拥有多通信接口
的基础之上,本装置还可缓存程序数据到nvm区,被缓存的数据掉电不丢失,可对拥有上述接口的芯片进行离线写入数据。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30.通信适配接口,与所述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相连,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接口,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接口连接头中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匹配;
31.存储器存储有应用数据;
32.cpu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应用数据,并通过所述通信适配接口发送致所述目标外设
33.接口连接器,包括外设端连接头和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其中所述连接头的物理接口类型至少包括两类接口。
34.其中所述外设端连接头与目标外设相连,所述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端连接头与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相连。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利用接口连接器提供的多组连接头可以实现与不同接口的目标外设的连接,实现把应用的数据转发给不同接口的目标外设的目的,使得可以同时向多种不同接口类型的目标外设同时获取应用数据的目的,使得程序下载操作不受接口类别及物理连接方式的限制,降低了接口测试平台的接口复杂度,降低自动化测试难度。
3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还包括:
37.usb下载接口,与计算处理单元相连。
38.其中,所述cpu通过所述usb下载接口从所述计算处理单元获取应用程序;以及,通过所述下载接口将所述目标外设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计算处理单元。
39.该usb下载接口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物理接口,如type
‑
a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
‑
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或者,为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wifi接口等。
40.该计算处理单元可以为pc机、便携式移动终端等。
4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42.工作指示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完成、处理中或失败。
4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44.工作模式开关,用于指示当前系统是否可用于向目标外设传输应用数据;还是可用于向目标外设离线下载程序;
45.其中,所述cpu与所述工作模式开关相连,在所述工作模式开关指示当前系统用于向目标外设传输应用数据启动后,通过所述通信适配接口发送致所述目标外设。
4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47.程序下载开关,用于指示是否启动程序下载;
48.其中,所述cpu与所述程序下载开关相连,当工作模式开关指示当前系统用于向目标外设离线下载程序时,在所述程序下载开关启动后,通过所述通信适配接口发送应用程序至所述目标外设。
4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应用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cpu、usb接口、时钟模块、电源模块、存储器模块、通信适配接口、程序下
载开关、程序下载信息显示及接口转接器组成。程序下载不但负责完成把应用的数据转发给不同接口的目标外设,还可以从目标外设读取数据再转交给应用,使得应用不用关注目标外设的接口类别及物理连接方式
50.下载接口,提供与pc上位机相连接口。
51.时钟,向cpu提供时钟和对外输出时钟,输出时钟的频率范围为100khz到50mhz。
52.电源,向cpu提供工作电源,并对外输出电源,输出的电源电压范围从1.5v到5v可调。
53.存储器,向cpu提供程序存储和运行ram,同时提供掉电不丢失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nvm)区,其中nvm是一种计算机即使关闭电源也能够保存已保存数据的存储器。
5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连接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接口连接器接口支持的通信接口有spi接口、i2c接口、iso7816接口、uart接口、gpio接口。这些接口通过接口连接头与外设的接口连接。接口连接器的a端与通信适配接口相连,b端与目标外设相连。其中spi、i2c、iso7816、uart、gpio在a端按固定编号排列,在b端根据目标外设进行定义。另外,b端通过跳线开关来控制与目标外设的导通状态。其中,同一类型的连接头有至少两组。
5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如图4所示,主控模块与应用模块相连,并交互命令数据。其中该应用模块可以是pc系统上的应用,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应用。实现方式不在本方案的表述范围内。可以采用dmt litch
‑
s作主控cpu。
56.主控模块收到应用模块下发的命令数据,如果是设置传输协议数据,则把数据转发给“传输协议设置模块”,由此模块完成传输协议的类型及参数设置。如果是到目标外设的数据,则把数据转发给“数据发送接收模块”,由其完成数据的传输。如果是须缓存到nvm的程序数据,则把数据存储到nvm。
57.传输协议设置模块负责本装置的传输协议设置,根据“主控模块”的传输协议数据进行传输类型及参数设置初始化。接口协议设置完成后,接口的传输参数被存储到与接口绑定的接口寄存器中。
58.数据发送接收模块负责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在收到主控模块的命令数据后,从传输协议设置模块的接口寄存器中获得传输协议参数,按照已设置的传输协议参数来完成数据传输。
59.传输模块是本装置的物理接口模块,负责到外设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物理的接口连接器与外设连接,并根据外设的连接类型与传输参数完成适配,并在对应接口上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时,根据接口寄存器的参数指示,找到对应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60.在接口连接器同一类型的连接头有至少两个时,利用利用通信适配接口中接口寄存器记录连接头的工作状态及传输参数,使得cpu向所述寄存器记录的处于使能状态的连接头传输所述应用数据。
6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的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程序下载装置上电后,先进行工作模式判断,如果模式开关在b模式则进入b模式,反之则进入a模式。
6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在工作模式a下的工作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a模式下有三种流程,包括:
63.第一种流程,对接口的传输参数进行初始化及设置。当本装置完成上电初始化后,准备接收应用端的数据。如果所接收到的数据需要对外设接口的传输参数进行初始化设置,则对外设接口的传输参数进行设置。被设置接口的传输参数设置成功后,则参数与接口绑定,建立起外设与应用间的传输通道。后续此接口的传输即使用此参数进行数据交换具体参见图7。
64.第二种流程,实时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使用已经设置的参数来控制接口完成数据传输。本装置支持的接口有spi/i2c/uart/iso 7816/gpio接口,分别定义为a/b/c/d/e类型接口。应用数据可选择a/b/c/d/e中任意接口进行数据发送。本装置实现的数据交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从外设读数据、向外设写数据、对外设同时写数据并读回数据。
65.第三种流程,把程序数据装载到nvm存储区,具体流程见图8。处理流程第一步先处理存储与目标外设间的离线下载协议参数。第二步处理缓存须离线下载的程序数据及下载命令,第三步处理离线下载命令的响应,最后一步对须离线下载的程序数据、命令和响应进行校验并缓存校验值。
6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通信物理接口数据交换装置在工作模式b下的工作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b模式下,把缓存在nvm区的程序数据,根据下载开关控制,下载命令及响应指示发送给目标外设。本装置完成上电初始化后,检查缓存数据的完整性。当外设连接到位,按下程序下载开关后,则把缓存数据按照对应接口的参数完成数据传输。程序下载过程中通过工作指示灯来指示当前工作状态,通过变换指示灯的颜色来分别表示下载完成、下载中或错误三种状态。
6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利用通信适配接口集成了spi、i2c、iso7816、uart、gpio接口,降低了测试平台接口部分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有利于自动化测试的实现。另外,通信适配器,包含程序数据缓存,可离线对芯片进行程序下载。
6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
‑
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