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4550发布日期:2021-09-29 06:0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我量化与体外进化,在智能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
3.但是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一般都是将只能设备安装在容纳槽内,将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安装在安装盘左右,通过卡扣将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固定在手腕处,但是传统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对于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快速拆卸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拆卸较为麻烦,使用蛮力容易对安装盘造成损坏,同时传统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对于尼龙绳收线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左端设置有第一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右端固定有卡件,所述安装盘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快速拆卸装置,所述快速拆卸装置包括按钮、伸缩杆、第一弹簧、齿板、小齿轮、大齿轮、收线机构、尼龙绳、导向轮和卡勾,所述按钮底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伸缩杆外表面,所述齿板与按钮底部相连接,所述小齿轮与齿板左端相连接,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大齿轮前端面设置有收线机构,所述导向轮外表面设置有尼龙绳,所述卡勾安装于尼龙绳左端,所述按钮安装于安装盘顶部左端,所述卡勾与卡件底部相接触,所述伸缩杆安装于安装盘内部左端。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中部嵌入有容纳槽,所述第一表带左端等距嵌入有通孔,所述第一表带底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安装盘右端设置有第二表带。
6.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收线杆、压环、第二弹簧和限位条,所述收线杆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压环,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压环右端中部,所述限位条于压环内部相连接,所述收线杆安装于大齿轮左端,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大齿轮左端中部,所述尼龙绳安装于收线杆外表面右端。
7.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直径设置为5厘米,并且按钮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
8.进一步的,所述大齿轮直径设置为4厘米,并且大齿轮与小齿轮直径的比例为1:2。
9.进一步的,所述压环内侧开设有弧形通口,并且通口与收线杆中部滑动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长度与压环厚度相同,并且限位条高度为1厘米。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盘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了快速拆卸装置,按压按钮,按钮带动齿板向下移动,齿板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尼龙绳在导向轮外表面滑动,尼龙绳带动卡勾向下移动,使卡勾与卡件相分离,达到快速拆卸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效果,防止拆卸麻烦,使用蛮力容易对安装盘造成损坏,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盘1,安装盘1左端设置有第一表带3,安装盘1为不锈钢材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第一表带3右端固定有卡件8,安装盘1内部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快速拆卸装置7,安装盘1中部嵌入有容纳槽2,第一表带3左端等距嵌入有通孔4,第一表带3底部设置有卡扣5,安装盘1右端设置有第二表带6。
19.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快速拆卸装置7包括按钮71、伸缩杆72、第一弹簧73、齿板74、小齿轮75、大齿轮76、收线机构77、尼龙绳78、导向轮79和卡勾710,按钮71底部设置有伸缩杆72,按钮71直径设置为5厘米,并且按钮71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手滑的情况发生,第一弹簧73设置于伸缩杆72外表面,第一弹簧73长度设置有6厘米,并且第一弹簧73能够提供的力为6n,以便于达到更好的复位的效果,齿板74与按钮71底部相连接,以便于更好的对齿板74进行固定安装,小齿轮75与齿板74左端相连接,以便于齿板74更好的带动小齿轮75进行转动,大齿轮76与小齿轮75外表面相接触,大齿轮76直径设置为4厘米,并且大齿轮76与小齿轮75直径的比例为1:2,以便于小齿轮75更好的带动大齿轮76进行转动,大齿轮76前端面设置有收线机构77,以便于更好的对收线机构77进行安装,导向轮79外表面设置有尼龙绳78,以便于更好的对尼龙绳78进行导向,卡勾710安装于尼龙绳78左端,卡勾710为铝合金材质,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的优点,以便于更好的对卡勾710进行安装,按钮71安装于安装盘1顶部左端,以便于更好的对按钮71进行安装,卡勾710与卡件8底部相接触,以便于达到更好的快速拆卸的效果,伸缩杆72安装于安装盘1内部左端。
20.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收线机构77包括收线杆771、压环772、第二弹簧773和限位条774,收线杆771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压环772,压环772内侧开设有弧形通口,并且通口与收线杆771中部滑动配合,以便于达
到更好的收线的效果,第二弹簧773安装于压环772右端中部,以便于更好的对第二弹簧773进行安装,限位条774于压环772内部相连接,限位条774长度与压环772厚度相同,并且限位条774高度为1厘米,以便于达到更好的限位的效果,收线杆771安装于大齿轮76左端,以便于更好的对收线杆771进行安装,第二弹簧773设置于大齿轮76左端中部,以便于更好的对第二弹簧773进行安装,尼龙绳78安装于收线杆771外表面右端。
21.本专利所述的卡勾710为铝合金材质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b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专用的连接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地方,接着将第一表带3和第二表带6插入安装盘1两端,将智能设备通过容纳槽2安装在安装盘1上。将安装盘1放置在手腕顶部,将第二表带6绕着手腕穿过第一表带3下端的卡扣5,通过通孔4和卡扣5对第二表带6进行固定,使安装盘1戴在手腕处对智能设备进行使用。
23.当需要对第一表带3和第二表带6进行拆卸时,通过按压按钮71,按钮71向下移动对伸缩杆72和第一弹簧73施加压力,伸缩杆72和第一弹簧73受力进行收缩,按钮71带动齿板74向下移动,齿板74与小齿轮75外表面相互啮合,齿板74带动小齿轮75转动,小齿轮75与大齿轮76外表面相互啮合,小齿轮75带动大齿轮76转动,大齿轮76带动尼龙绳78在导向轮79外表面滑动,尼龙绳78带动卡勾710向下移动,使卡勾710与卡件8相分离,接着将第一表带3和第二表带6从安装盘1两侧拔出,达到快速拆卸第一表带3和第二表带6的效果。收线杆771带动尼龙绳78收放的同时,压环772在第二弹簧773的拉紧力下将尼龙绳78向右压紧,从而使尼龙绳78不会因高速拉动而脱离,增加稳定性;
24.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通过通孔4和卡扣5将第二表带6与第一表带3相分离,接着将安装盘1从手腕处取下,最后将智能设备通过容纳槽2从安装盘1中取出即可。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