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9509发布日期:2021-11-25 11: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压电元件因具有工作频带宽、振动强度大、响应时间短、功耗低等特点而被应用于触控反馈模组。压电元件受到外界按压力而发生形变,压电元件利用正压电效应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因按压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高于设置的起振阈值电压时,触控反馈模组中的压电元件振动一次,从而实现触控振动反馈。
3.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触控反馈模组中的压电元件形成的触控振动反馈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包括:
6.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7.至少两个压电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至少两个压电元件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
8.传导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
9.触控板,设于所述传导件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10.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压电元件,且至少两个压电元件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从而使得压电元件可以依据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以及所对应的负载力而起振。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触控板时,触控板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传导至基板上,基板进而带动基板上的压电元件发生形变,压电元件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其中一个压电元件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时,该压电元件振动一次,触控反馈模组实现基础的触控振动反馈功能;当用户持续按压或重压触控板时,触控板所受负载力变大,传导至基板上的负载力也相应变大,基板上的压电元件发生的形变量也相应变大,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其他的压电元件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时,该压电元件和上次起振的压电元件可以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以提升振动强度,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压电元件包括:
12.第一压电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
13.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起振阈值电压与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
14.如此,通过在第一表面设置第一压电元件、在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限定第一压电元件的起振阈值电压与第二压电元件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第一压电元
件能够实现触控反馈模组的基础的触控振动反馈功能,通过第二压电元件配合第一压电元件实现触控反馈模组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功能。第一压电元件和第二压电元件分别设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压电元件的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制作。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还具有一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参照面,所述基板以所述参照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16.所述第一压电元件以所述参照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17.沿与所述参照面相垂直的方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以所述参照面为对称面分别朝向所述参照面的两侧对称设置。
18.如此,第一压电元件和至少一第二压电元件通过满足上述对称设置,有利于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振动具有均匀性的特点,提升用户的触控振动反馈体验。另外,由于第一压电元件和至少一第二压电元件为上下对称设置,还可以有效改善触控反馈模组的翘曲度,有利于后续组装触控反馈模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满足以下条件式:
20.l2>l1,其中,l1为所述第一压电元件沿垂直于所述参照面的方向的长度,l2为所述第二压电元件沿垂直于所述参照面的方向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振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振动强度。
21.如此,第一压电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之间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式,第二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有利于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
22.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满足以下条件式:
23.h2>h1,其中,h1为所述第一压电元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的厚度,h2为所述第二压电元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振动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振动强度。
24.如此,第一压电元件与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之间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式,第二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有利于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参照面的方向,所述传导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的两侧,
26.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压电元件中分别远离所述参照面的两个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相应所述传导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7.如此,远离参照面的两个第二压电元件与传导件之间通过满足上述结构,第二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能够更直接地通过传导件传导至触控板上,有利于提升触控反馈模组的触控振动反馈强度,提升用户体验。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29.如此,通过在第一表面开设第一凹槽,并将至少部分第一压电元件容置于第一凹
槽内,有利于减少传导件的高度,进而有利于减小触控反馈模组的整体厚度。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压电元件的数量相等的第二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容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内。
31.如此,通过在第二表面开设第二凹槽,并将至少部分第二压电元件容置于第二凹槽内,有利于减小触控反馈模组的整体厚度。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压电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或,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压电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33.如此,第一凹槽与第一压电元件通过满足上述结构,第一凹槽为第一压电元件提供沿垂直于参照面的方向的形变空间,避免第一压电元件形变或振动时与第一凹槽的内壁接触而损坏第一压电元件,有利于提升第一压电元件的使用寿命。第二凹槽与第二压电元件通过满足上述结构,第二凹槽为第二压电元件提供沿垂直于参照面的方向的形变空间,避免第二压电元件形变或振动时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而损坏第二压电元件,有利于提升第二压电元件的使用寿命。
34.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5.壳体;
36.如上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37.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及
38.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贯穿所述基板且延伸至所述连接件内。
39.上述电子设备中的触控反馈模组,通过在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压电元件,且至少两个压电元件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从而使得压电元件可以依据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以及所对应的负载力而起振。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触控板时,触控板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传导至基板上,基板进而带动基板上的压电元件发生形变,压电元件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其中一个压电元件产生的按压信号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时,该压电元件振动一次,触控反馈模组实现基础的触控振动反馈功能;当用户持续按压或重压触控板时,触控板所受负载力变大,传导至基板上的负载力也相应变大,基板上的压电元件发生的形变量也相应变大,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其他的压电元件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时,该压电元件和上次起振的压电元件可以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以提升振动强度,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触控反馈模组中的基板通过连接件与壳体连接,有利于将触控反馈模组组装于壳体中;另外,通过定位件对基板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基板发生形变时与连接件发生脱离,提升触控反馈模组的贴合强度。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1.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2.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3.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4.图5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5.图6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6.图7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7.图8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8.图9是本技术第九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49.图10是本技术第十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50.图11是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5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52.电子设备
ꢀꢀꢀꢀꢀꢀꢀꢀꢀꢀꢀꢀꢀꢀꢀꢀꢀꢀꢀꢀꢀꢀ
1000
53.触控反馈模组
ꢀꢀꢀꢀꢀꢀꢀꢀꢀꢀꢀꢀꢀꢀꢀꢀꢀꢀ
100、200、300、400、500、600、
54.ꢀꢀꢀꢀꢀꢀꢀꢀꢀꢀꢀꢀꢀꢀꢀꢀꢀꢀꢀꢀꢀꢀꢀꢀꢀꢀꢀꢀꢀꢀ
700、800、900、1100
55.基板
ꢀꢀꢀꢀꢀꢀꢀꢀꢀꢀꢀꢀꢀꢀꢀꢀꢀꢀꢀꢀꢀꢀꢀꢀꢀꢀ
10
56.第一表面
ꢀꢀꢀꢀꢀꢀꢀꢀꢀꢀꢀꢀꢀꢀꢀꢀꢀꢀꢀꢀꢀꢀ
12
57.第一凹槽
ꢀꢀꢀꢀꢀꢀꢀꢀꢀꢀꢀꢀꢀꢀꢀꢀꢀꢀꢀꢀꢀꢀ
122
58.第二表面
ꢀꢀꢀꢀꢀꢀꢀꢀꢀꢀꢀꢀꢀꢀꢀꢀꢀꢀꢀꢀꢀꢀ
14
59.第二凹槽
ꢀꢀꢀꢀꢀꢀꢀꢀꢀꢀꢀꢀꢀꢀꢀꢀꢀꢀꢀꢀꢀꢀ
142
60.参照面
ꢀꢀꢀꢀꢀꢀꢀꢀꢀꢀꢀꢀꢀꢀꢀꢀꢀꢀꢀꢀꢀꢀꢀꢀ
16
61.第一压电元件
ꢀꢀꢀꢀꢀꢀꢀꢀꢀꢀꢀꢀꢀꢀꢀꢀꢀꢀ
20
62.第二压电元件
ꢀꢀꢀꢀꢀꢀꢀꢀꢀꢀꢀꢀꢀꢀꢀꢀꢀꢀ
30、32、34、36
63.传导件
ꢀꢀꢀꢀꢀꢀꢀꢀꢀꢀꢀꢀꢀꢀꢀꢀꢀꢀꢀꢀꢀꢀꢀꢀ
40
64.触控板
ꢀꢀꢀꢀꢀꢀꢀꢀꢀꢀꢀꢀꢀꢀꢀꢀꢀꢀꢀꢀꢀꢀꢀꢀ
50
65.间隙
ꢀꢀꢀꢀꢀꢀꢀꢀꢀꢀꢀꢀꢀꢀꢀꢀꢀꢀꢀꢀꢀꢀꢀꢀꢀꢀ
60
66.壳体
ꢀꢀꢀꢀꢀꢀꢀꢀꢀꢀꢀꢀꢀꢀꢀꢀꢀꢀꢀꢀꢀꢀꢀꢀꢀꢀ
1002
67.连接件
ꢀꢀꢀꢀꢀꢀꢀꢀꢀꢀꢀꢀꢀꢀꢀꢀꢀꢀꢀꢀꢀꢀꢀꢀ
1004
68.定位件
ꢀꢀꢀꢀꢀꢀꢀꢀꢀꢀꢀꢀꢀꢀꢀꢀꢀꢀꢀꢀꢀꢀꢀꢀ
1006
具体实施方式
6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实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7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75.请参见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触控反馈模组100可实现压力检测并为用户提供触控振动反馈。触控反馈模组100包括基板10、第一压电元件20、第二压电元件30、传导件40及触控板50。
76.基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第一压电元件20设于第一表面12;第二压电元件30设于第二表面14,第一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与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传导件40设于第一表面12;触控板50设于传导件40远离第一表面12的一侧。
77.上述触控反馈模组100,通过在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设置一个第一压电元件20、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4设置一个第二压电元件30,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相对较小,触控板50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40传导至基板10上,基板10受力发生形变进而带动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也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第一压电元件2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振动一次,触控反馈模组100实现基础的触控振动反馈功能,然而,此时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小于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当用户持续按压或重压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相对变大,传导至基板10上的负载力也相应变大,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所发生的形变量也相应变大,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第二压电元件30中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相应的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时,按压电压信号大于起振阈值电压的第二压电元件30和第一压电元件20可以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以提升振动强度,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78.具体地,例如,当第二压电元件3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大于其对应的起振阈值电压。此时,依次起振表现为第一压电元件20先振动、第二压电元件30再振动,第二压电元件30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强度,即第一压电元件20停振的同时第二压电元件30起振。同时起振表现为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同时起振。
7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多于一个时,所有的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所有的第二压电
元件30配合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全部相同时,依次起振和同时起振与上述过程大致相同。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不相同时,依次起振仍然依据起振阈值电压的大小关系依次起振,即第一压电元件20停振的同时达到起振阈值电压的第二压电元件30起振,而所有的第二压电元件30可以同时起振也可以依次起振,可根据触控需求设计。同时起振与上述过程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优选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80.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的方式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当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依次起振的方式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时,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
8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当第一压电元件20和多个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依次起振的方式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时,至少有一个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
82.基板10为金属材料。
83.在一实施方式中,基板10为铝合金材料,铝合金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既能够保证基板10的机械强度,又能够减轻基板10的厚度和重量。
84.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基板10还可以为镁铝合金等其他合金材料。
85.基板10还包括一垂直于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的参照面16,基板10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压电元件20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二压电元件30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参照面16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86.如此,基板10、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有利于使得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具有均匀性的特点,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另外,由于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在基板10的两侧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在粘接时可以相互作用,抵消各自因粘接、烘烤固化而形成的翘曲,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翘曲度,有利于后续组装触控反馈模组100。其中,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
87.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也可以不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二压电元件30也可以不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压电元件20的轴线与第二压电元件30的轴线可以错开设置。
88.第一压电元件20的材料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材料相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可以采用有机压电材料、无机陶瓷压电材料、单晶压电材料、无铅压电材料等。
8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的材料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材料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大于一个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所有的第二压电元件30的材料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
90.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设置于基板10的方式相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可以通过沉积、粘接、卡扣连接、凹凸配合连接等方式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和第二表面14。
9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设置于基板
10的方式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大于一个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所有的第二压电元件30设置于基板10的方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
92.第一压电元件20的形状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形状相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形状为正方体状。
93.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柱形、环形等。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大于一个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所有的第二压电元件30的形状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
94.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之间满足以下条件式:
95.l2>l1,l1为第一压电元件20沿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的长度,l2为第二压电元件30沿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的长度,以使第二压电元件30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强度。l2可以为1.1*l1、1.2*l1、1.3*l1、1.4*l1、1.5*l1、1.6*l1、1.7*l1、1.8*l1、1.9*l1、2.0*l1。其中,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在相同材料的基础上,压电元件的长度越长,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就越大。
96.如此,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有利于使得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依次起振的方式提升振动强度,通过提升的振动强度还可以提醒用户所施加的负载力较大或过大。
97.在一实施方式中,l2≥1.2*l1。
98.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之间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99.h2>h1,h1为第一压电元件2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的厚度,h2为第二压电元件3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的厚度,以使第二压电元件30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强度。h2可以为1.1*h1、1.2*h1、1.3*h1、1.4*h1、1.5*h1、1.6*h1、1.7*h1、1.8*h1、1.9*h1、2.0*h1。厚度也可以理解为压电元件的层数,在相同材料的基础上,压电元件的厚度越大,压电元件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就越大。
100.在一实施方式中,h2≥1.5*h1。
101.如此,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所产生的振动强度,有利于使得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依次起振的方式提升振动强度,通过提升的振动强度还可以提醒用户所施加的负载力较大或过大。
102.传导件40用于支撑触控板50以及传导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沿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传导件40分别位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两侧。传导件40可以采用泡棉、橡胶、塑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传导件40可以通过oca光学胶、ocr光学胶、双面胶等胶层分别与基板10和触控板50进行连接。传导件40也可以采用刚性材料,传导件40可以通过弹性胶分别与基板10和触控板50进行连接。如此,传导件40既可以保证良好的负载力传导效果,还可以消除触控板50变形所带来的影响。
103.触控板50通过参照面16两侧的两个传导件40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相对设置。
104.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传导件40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得触控板50与基板10之间具有一间隙60,该间隙60能够为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提供所需的空间,还能够为触控板50因受力所产生的形变提供所需的空间。
105.可以理解地,当第一表面12为非平面时,传导件40在触控板50与基板10之间形成的间隙60同样能够为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提供所需的空间,还能够为触控板50受力所产生的形变提供所需的空间。
106.请参见图2,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如图2所示的第二压电元件32、34,第二压电元件32、34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分别设于参照面16的两侧。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二压电元件32、34在基板10上的投影与相应传导件40在基板10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如此,传导件40能够更直接地将第二压电元件32、34所产生的振动传导至触控板50上,有利于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触控振动反馈强度,提升用户体验。其中,第二压电元件32、34的起振阈值电压不相同,第二压电元件32的起振阈值电压小于第二压电元件34的起振阈值电压。
107.本实施例的一实施过程大致为: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触控板50上与第二压电元件32相对应的区域时,触控板50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40传导至基板10上,基板10进而带动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产生按压电压信号,由于第二压电元件34的起振阈值电压较大,第二压电元件32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首先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2的起振阈值电压。当第一压电元件2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第二压电元件32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2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同时起振,第二压电元件34不起振。由于第二压电元件32邻近传导件40,触控反馈模组200的振动的传导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200的振动进一步增强。更进一步的,当用户持续按压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进一步增加,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第二压电元件34产生的按压信号也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4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第二压电元件32、34同时起振,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200的振动在上一次振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进而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108.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压电元件32、34和第一压电元件20采用同时起振的方式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第二压电元件32、34和第一压电元件2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相同。
109.请参见图3,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如图3所示的第二压电元件32、34、36,第二压电元件32、34、36沿与参照面16相垂直的方向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分别朝向参照面16的两侧对称设置,即第二压电元件32、36分别位于参照面16的两侧,第二压电元件34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二压电元件32、36在基板10上的投影覆盖相应传导件40在基板10上的投影。如此,传导件40能够更直接地将第二压电元件32、36所产生的振动传导至触控板50上,有利于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的触控振动反馈强度,提升用户体验。其中,第二压电元件32、34、36的起振阈值电压依次增大。
110.本实施例的一实施过程大致为: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触控板50上与第二压电元件32相对于的区域时,触控板50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40传导至基板10上,基板10进而带
动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36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元件20、第二压电元件32、34、36均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第一压电元件2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第二压电元件32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2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同时起振,第二压电元件34、36不起振。由于第二压电元件32邻近传导件40,触控反馈模组300的振动的传导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300的振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的,当用户继续按压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进一步增加,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36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第二压电元件34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4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第二压电元件32、34同时起振,第二压电元件36不起振,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300的振动在上一次振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更进一步的,当用户持续按压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进一步增加,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36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第二压电元件36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6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第二压电元件32、34、36同时起振,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300的振动在上一次振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进而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111.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压电元件32、34、36和第一压电元件20采用同时起振的方式提升触控反馈模组300的振动强度,第二压电元件32、34、36和第一压电元件2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相同。
112.请参见图4,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4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开设有第一凹槽122,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一压电元件20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如此,通过将第一压电元件20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有利于减小传导件4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的高度,进而减小触控反馈模组400的整体厚度。
113.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一压电元件20完全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时,传导件40也不能省略,传导件40还需要在触控板50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之间形成间隙60,该间隙60用于为触控板50因受力所产生的形变提供所需的空间。
114.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还可以部分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部分凸伸于第一表面12。
115.第一凹槽122在基板10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在基板10上的投影面积。如此,第一凹槽122为第一压电元件20提供沿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的形变空间,避免第一压电元件20形变或振动时与第一凹槽122的内壁接触而损坏第一压电元件20,有利于提升第一压电元件20的使用寿命。
116.请参见图5,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5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基板10的第二表面14开设有第二凹槽142,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二压电元件30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如此,通过将第二压电元件30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有利于减小触控反馈模组500的整体厚度。
117.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元件30还可以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部分凸伸于第二表面14。
118.第二凹槽142在基板10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0在基板10上的投影面积。如此,第二凹槽142为第二压电元件30提供沿垂直于参照面16的方向的形变空间,避免第二压电元件30形变或振动时与第二凹槽142的内壁接触而损坏第二压电元件30,有利于提升第二压电元件30的使用寿命。
11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大于一个时,第二凹槽142的数量与第二压电元件30的数量相等。其中,部分第二压电元件30可以完全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部分第二压电元件30可以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
120.请参见图6,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6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基本的第一表面12开设有第一凹槽122,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一压电元件20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基板10的第二表面14开设有第二凹槽142,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第二压电元件30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如此,通过将第一压电元件20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以及通过将第二压电元件30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有利于减小传导件4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的高度,进而有利于减小触控反馈模组600的整体厚度。
121.请参见图7,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700的结构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6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部分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另一部分凸伸于第一表面12;第二压电元件30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另一部分凸伸于第二表面14。如此,通过将部分第一压电元件20容置于第一凹槽122内、以及通过将部分第二压电元件30容置于第二凹槽142内,同样能够减小传导件4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2的方向的高度,进而有利于减小触控反馈模组700的整体厚度。
122.请参见图8,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800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2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的长度和厚度均相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2、34采用同时起振的方式来提升触控反馈模组800的振动强度。
123.请参见图9,本技术第九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9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二压电元件30与第一压电元件20错位设置,即第二压电元件30并未以参照面16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如此,仍然可以通过第一压电元件20与第二压电元件30的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提升触控反馈模组900的振动强度。
124.请参见图10,本技术第十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设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不同,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通过不同的起振阈值电压使得触控反馈模组1100达到分级触控振动反馈的功能。具体地,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大于第二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且第二压电元件30的振动强度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振动强度,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采用依次起振的方式进行分级触控振动反馈。
125.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还可以均设于基板10的第二表面14。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的振动强度还可以相同,然而,此时,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应当采用同时起振的方式进行分级触控振动反馈。
126.请参见图11,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0,电子设备1000包括壳体1002及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中的任一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的触控反馈模组100为例进行说明。触控反馈模组100设于壳体1002内。
127.上述电子设备1000,通过在触控反馈模组100中基板10的第一表面12设置一个第一压电元件20、在基板10的第二表面14设置一个第二压电元件30,当用户开始按压或轻触电子设备1000的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相对较小,触控板50所受负载力通过传导件40传导至基板10上,基板10受力发生形变进而带动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也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均产生按压电压信号,当第一压电元件2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一压电元件20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一压电元件20振动一次,触控反馈模组100实现基础的触控振动反馈功能。当用户持续按压触控板50或重压触控板50时,触控板50所受的负载力相对变大,传导至基板10上的负载力也相应变大,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所发生的形变量也相应变大,第一压电元件20和第二压电元件30所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也相应变大,当第二压电元件30产生的按压电压信号大于第二压电元件30的起振阈值电压时,第二压电元件30和第一压电元件20可以依次起振或同时起振,以提升振动强度,从而使得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强度形成差异化,满足用户的分级触控振动反馈需求。
128.电子设备1000为手机,触控反馈模组100为手机的输入触控反馈模组。
129.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还可以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等需要压力感知和触控反馈的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000为笔记本电脑,则触控反馈模组100为笔记本电脑的输入触控反馈模组。
130.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连接件1004和定位件1006。
131.连接件1004连接于壳体1002靠近第一表面12的一侧与第一表面12之间,定位件1006的一端贯穿基板10且延伸至连接件1004内。如此,触控反馈模组100中的基板10通过连接件1004与壳体1002连接,有利于将触控反馈模组100组装于壳体1002中。另外,通过定位件1006对基板10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基板10发生形变时与连接件1004发生脱离,提升触控反馈模组100与壳体1002的贴合强度。
132.连接件1004和定位件1006可以为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连接件1004通过双面胶等胶层分别与壳体1002和基板10连接,定位件1006大致为一“t”型结构,定位件1006的一端贯穿基板10且固定在连接件1004内。
133.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004可以为带有内螺纹的压铸件,定位件1006可以为带有外螺纹的压铸件,定位件1006通过螺纹连接贯穿基板10且与连接件1004连接。
134.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006的一端可以依次贯穿基板10、连接件1004并与壳体1002连接,此时,用于粘接连接件1004的双面胶等胶层可以省略。
1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1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