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2503发布日期:2021-11-18 11:1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硬盘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硬盘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网络硬盘录像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秩序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硬盘录像机是一套进行网络化视频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网络硬盘录像机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网络接收网络摄像机设备传输的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存储、管理,从而实现网络化带来的分布式架构优势。
3.在相关技术中,网络硬盘录像机中的硬盘是安装在硬盘安装支架上,每块硬盘通常用四颗螺丝进行固定,那么对于多盘位(可安装多个硬盘)的安装支架,就需要很多螺丝进行固定,由此使得硬盘的拆装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网络硬盘录像机,能够简化硬盘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硬盘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硬盘安装位,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后部的挡板;以及至少一个硬盘固定框,所述硬盘固定框配置为以夹持的方式固定硬盘,每个所述硬盘固定框对应地设置在一个所述硬盘安装位上,在所述硬盘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底脚,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穿入所述底脚的槽孔,在所述底脚的后侧形成有咬合槽,在所述硬盘固定框的后部设置有带锁孔的弹性锁片,在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其中,所述硬盘固定框在所述底脚上的所述咬合槽与所述槽孔的后边缘相咬合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锁片通过所述锁孔套设在所述凸起结构上且与所述凸起结构的后侧壁相抵。
6.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其安装座可以固定于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机体。硬盘的安装过程为:从安装座上取下硬盘固定框,利用硬盘固定框夹持住硬盘,然后将硬盘固定框的底脚穿入安装座的底板上的槽孔,此时,弹性锁片搭在凸起结构上,之后向后推动硬盘固定框,使底脚上的咬合槽咬住槽孔的后边缘,此时,弹性锁片在材料韧性的作用下向下弹,从而利用锁孔套住凸起结构,进而使凸起结构和锁孔卡合。硬盘的拆卸过程为:向上拨动弹性锁片,使锁孔脱离凸起结构,然后向前拉动硬盘固定框,使底脚上的咬合槽脱离槽孔的后边缘,之后从安装座上取下硬盘固定框,再解除硬盘固定框对硬盘的夹持作用,从而将硬盘从硬盘固定框中取出。由上述过程可知,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硬盘的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无需使用螺丝,也不用其它额外的辅助配件,因此,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均较为简单。
7.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安装位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硬盘固定框的数量也为四个。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孔包括宽槽孔和窄槽孔,所述宽槽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槽孔的宽度,所述宽槽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硬盘安装位的交接位置,所述窄槽孔设置在靠近所述底板的左右边缘的位置。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固定框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共同限定出长方体状的硬盘容纳腔。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板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在所述第二侧板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硬盘的两侧的定位孔相适配。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孔,和/或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通孔。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挡板的顶部的形成有半圆缺口,所述半圆缺口位于所述挡板的后边缘且处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后方。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
16.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络硬盘录像机,包括:硬盘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硬盘安装支架。
17.本技术实施例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其硬盘安装支架的安装座可以固定于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机体。硬盘的安装过程为:从安装座上取下硬盘固定框,利用硬盘固定框夹持住硬盘,然后将硬盘固定框的底脚穿入安装座的底板上的槽孔,此时,弹性锁片搭在凸起结构上,之后向后推动硬盘固定框,使底脚上的咬合槽咬住槽孔的后边缘,此时,弹性锁片在材料韧性的作用下向下弹,从而利用锁孔套住凸起结构,进而使凸起结构和锁孔卡合。硬盘的拆卸过程为:向上拨动弹性锁片,使锁孔脱离凸起结构,然后向前拉动硬盘固定框,使底脚上的咬合槽脱离槽孔的后边缘,之后从安装座上取下硬盘固定框,再解除硬盘固定框对硬盘的夹持作用,从而将硬盘从硬盘固定框中取出。由上述过程可知,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硬盘的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无需使用螺丝,也不用其它额外的辅助配件,因此,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均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固定框和硬盘在组装前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固定框和硬盘在组装后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固定框和安装座在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固定框和安装座在完成安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硬盘安装支架10。硬盘安装支架10包括安装座100和至少一个硬盘固定框200。具体地,在安装座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硬盘安装位,安装座100包括底板110和设置在底板110的后部的挡板120。硬盘固定框200配置为以夹持的方式固定硬盘20,每个硬盘固定框200对应地设置在一个硬盘安装位上,在硬盘固定框200的底部设置有底脚210,在底板110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穿入底脚210的槽孔,在底脚210的后侧形成有咬合槽211,在硬盘固定框200的后部设置有带锁孔221的弹性锁片220,在挡板120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121。其中,硬盘固定框200在底脚210上的咬合槽211与槽孔的后边缘相咬合的情况下,弹性锁片220通过锁孔221套设在凸起结构121上且与凸起结构121的后侧壁相抵。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操作者在实施安装或拆卸硬盘20的操作过程中,对于硬盘安装支架10来说,其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为前侧,远离操作者的一侧为后侧,本技术中涉及到的方位“前”、“后”均作此理解。
30.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10,其安装座100可以固定于网络硬盘录像机的机体。硬盘20的安装过程为(参考图1至图8):从安装座100上取下硬盘固定框200,利用硬盘固定框200夹持住硬盘20,然后将硬盘固定框200的底脚210穿入安装座100的底板110上的槽孔,此时,弹性锁片220搭在凸起结构121上,之后向后推动硬盘固定框200,使底脚210上的咬合槽211咬住槽孔的后边缘,此时,弹性锁片220在材料韧性的作用下向下弹,从而利用锁孔221套住凸起结构121,进而使凸起结构121和锁孔221卡合。硬盘20的拆卸过程为:向上拨动弹性锁片220,使锁孔221脱离凸起结构121,然后向前拉动硬盘固定框200,使底脚210上的咬合槽211脱离槽孔的后边缘,之后从安装座100上取下硬盘固定框200,再解除硬盘固定框200对硬盘20的夹持作用,从而将硬盘20从硬盘固定框200中取出。由上述过程可知,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10,硬盘20的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无需使用螺丝,也不用其它额外的辅助配件,因此,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均较为简单。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硬盘安装位的数量为四个,硬盘固定框200的数量也为四个。这样,硬盘安装支架10为四盘位的安装支架,即硬盘安装支架10可同时安装四个硬盘2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硬盘安装位和硬盘固定框200的数量也可以其它数值,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
32.进一步地,槽孔可以包括宽槽孔111和窄槽孔112,可以理解的是,宽槽孔111的宽度大于窄槽孔112的宽度。宽槽孔11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硬盘安装位的交接位置,窄槽孔112
设置在靠近底板110的左右边缘的位置。其中,“左右”是相对“前后”而言的,对于硬盘安装支架10来说,在水平方向中,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即为“左右”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在硬盘安装位的数量为四个的情况下,槽孔可以包括宽槽孔111和窄槽孔112,宽槽孔111能够同时容纳两个底脚210,这样,相邻的两个硬盘固定框200的底脚210可以共用一个宽槽孔111,而处在底板110的左右边缘处的窄槽孔112,其仅容纳一个底脚210即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少底板110上的槽孔的加工数量,这样有利于提高底板110的加工效率。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硬盘固定框200包括顶板230、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侧板240、第二侧板250均与顶板230连接,第一侧板240、第二侧板250和顶板230共同限定出长方体状的硬盘20容纳腔。在本实施例中,硬盘固定框200主要由顶板230、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构成,由此,限定出长方体状的硬盘20容纳腔,由于硬盘20的外形通常为长方体,故而,本技术所限定出的长方体状的硬盘20容纳腔可以较好地与硬盘20相适配,这样不会造成空间浪费,另外也有利于提高对硬盘20的夹持稳定性。
34.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侧板240的靠近第二侧板2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41,在第二侧板250的靠近第一侧板2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51,第一定位柱241和第二定位柱251配置为与设置在硬盘20的两侧的定位孔21相适配。这样,硬盘固定框200对硬盘20即构成了多点支撑的夹持方式,这种夹持方式相对于面接触的方式,可以实现更稳固的夹持。另外,由于第一定位柱241和第二定位柱251均配合在硬盘20上的定位孔21中,由此,使得硬盘20在硬盘固定框200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也可以确保每次安装硬盘20都处在相同的位置,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35.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柱241和第二定位柱251的数量均为两个,一方面能够满足支撑需求,从而形成稳定的夹持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结构冗余,节约生产成本。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硬盘固定框200的顶板230上设置有通孔300,和/或在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上设置有通孔300。在本实施例中,在顶板230上设置通孔300,和/或在第一侧板240和第二侧板250上设置通孔300,这样,在安装或拆卸硬盘20的过程中,操作者的手指可以穿过通孔300,以方便拿起或放下硬盘固定框200。另外,通孔300的设置,也有利于对硬盘200进行散热。再者,通孔300的设置还有利于减轻硬盘安装支架10的整体重量,以实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设计。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挡板120的顶部的形成有半圆缺口122,半圆缺口122位于挡板120的后边缘且处于凸起结构121的后方。在将硬盘固定框200从安装座100上拆下的过程中,半圆缺口122可以为向上拨动弹性锁片220提供操作空间,从而使提高操作便利性。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座100的挡板120上设置有通孔300。挡板120上的通孔300提供了空气流动的通道,从而便于提高硬盘20的散热效率。另外,挡板120上的通孔300也有利于减轻硬盘安装支架10的整体重量,以实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设计。
39.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络硬盘录像机,其包括硬盘2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硬盘安装支架10。
40.本技术实施例的网络硬盘录像机,其硬盘安装支架10的安装座100可以固定于网
络硬盘录像机的机体。硬盘20的安装过程为:从安装座100上取下硬盘固定框200,利用硬盘固定框200夹持住硬盘20,然后将硬盘固定框200的底脚210穿入安装座100的底板110上的槽孔,此时,弹性锁片220搭在凸起结构121上,之后向后推动硬盘固定框200,使底脚210上的咬合槽211咬住槽孔的后边缘,此时,弹性锁片220在材料韧性的作用下向下弹,从而利用锁孔221套住凸起结构121,进而使凸起结构121和锁孔221卡合。硬盘20的拆卸过程为:向上拨动弹性锁片220,使锁孔221脱离凸起结构121,然后向前拉动硬盘固定框200,使底脚210上的咬合槽211脱离槽孔的后边缘,之后从安装座100上取下硬盘固定框200,再解除硬盘固定框200对硬盘20的夹持作用,从而将硬盘20从硬盘固定框200中取出。由上述过程可知,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硬盘安装支架10,硬盘20的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无需使用螺丝,也不用其它额外的辅助配件,因此,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均较为简单。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2.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4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