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7391发布日期:2022-03-05 02: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设有安装孔;所述触控基板具有围绕所述安装孔的孔边区域,及位于所述孔边区域远离所述安装孔一侧的主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多个第一触控单元;第一触控单元沿第一方向延伸,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单元,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单元相互绝缘;第二触控单元沿第二方向延伸,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单元;位于所述孔边区域的多个连接单元为孔边连接单元,多个孔边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为调整连接单元;所述调整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一触控单元中,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为第一参考线;所述调整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二触控单元中,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为第二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的交点为孔边参考点;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调整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相比所述孔边参考点更远离所述安装孔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边区域设置有围绕所述安装孔的第一孔边连接单元、第二孔边连接单元、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和第四孔边连接单元;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相邻且均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与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相邻且均与同一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相邻且均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与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相邻且均与同一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对应的孔边参考点为第一孔边参考点,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对应的孔边参考点为第二孔边参考点,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对应的孔边参考点为第三孔边参考点,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对应的孔边参考点为第四孔边参考点;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和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孔边连接单元为调整连接单元,所述调整连接单元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大于与所述调整连接单元对应的孔边参考点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和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中,除所述调整连接单元外的其他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与对应的孔边参考点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和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均为调整连接单元,且所述第一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三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相对于过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直线对称;和/或,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和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均为调整连接单元,且所述第二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四孔边连接单元的中心,相对于过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直线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调整连接单元的中心在所述第一参考线或所述第二参考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调整连接单元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的距离范围为2.5mm~3.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两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单元划分为多个电容单元,每个电容单元包括一个连接单元,及与所述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和相邻两个第二子电极;所述调整连接单元所在的电容单元在被触摸前与被触摸后的互容值差值为c1,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电容单元在被触摸前与被触摸后的互容值的差值为c2;c1与c2的比值范围为0.55~0.5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调整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一子电极的形状不相同;与同一调整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二子电极的形状,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二子电极的形状不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调整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以及相邻两个第二子电极中,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相互靠近的轮廓形状互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与同一调整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安装孔;与同一调整连接单元电连接的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分别为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四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所述第二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一触控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所述第三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二触控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所述第四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第二触控电极的外轮廓所界定的面积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8~1.2;和/或,所述第三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四电极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8~1.2。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的面积之和的比值范围为0.8~1.2。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轮廓具有多种形状的凸起,所述多种形状的凸起包括波浪形的凸起、矩形的凸起、梯形的凸起以及三角形的凸起中的至少两种;和/或,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轮廓的形状为折线状。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电极层、第一绝缘层和桥接层;所述电极层相比所述桥接层更靠近或更远离所述衬底;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桥接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设有多个过孔;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电极层,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沿所述第一方向,每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直接电连接;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不同过孔与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或,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电极层,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沿所述第二方向,每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直接电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不同过孔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桥接电极,所述第一桥接电极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或,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桥接电极,所述第二桥接电极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第二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一桥接电极,每个第一桥接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或,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桥接层,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二桥接电极,每个第二桥接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金属网格结构。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孔边区域的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的线宽大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的线宽。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孔边区域的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的线宽的范围为4μm~4.8μm;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的线宽的范围为3.8μm~4.2μm。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控区域包括拐角区,位于所
述拐角区的至少一个连接单元为拐角连接单元;所述拐角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一触控单元中,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至少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为第三参考线;所述拐角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二触控单元中,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至少两个第二触控电极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为第四参考线;所述第三参考线与所述第四参考线的交点为拐角参考点;沿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方向,所述拐角参考点相对于所述拐角连接单元的中心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中心。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安装孔的第一触控单元和第二触控单元中,围绕所述安装孔的每个触控电极为孔边电极;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四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接段,每个连接段与一个孔边电极电连接。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包括第一孔边电极和第二孔边电极,所述连接环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孔边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孔边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孔边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孔边电极的面积,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还具有围绕所述安装孔的走线区域,所述走线区域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孔边区域之间;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走线区域的挡光环;所述挡光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且所述挡光环在所述开口处断开。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环至少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挡光层和第二挡光层;所述第一挡光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挡光层与所述连接环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断开的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绝缘;或,所述触控基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断开的虚设电极,所述虚设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绝缘。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孔边区域的虚设电极的形状,与位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虚设电极的形状不相同。2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设置有功能器件安装
孔,所述功能器件安装孔与所述触控基板的安装孔相对应;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围绕所述功能器件安装孔的至少一圈挡墙,及覆盖所述至少一圈挡墙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平坦区域,以及靠近所述功能器件安装孔的边坡区域;所述触控基板中的孔边连接单元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封装层的平坦区域内。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连接单元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与所述至少一圈挡墙的最小距离范围为0.8mm~1.2mm。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与所述触控基板共用衬底,所述触控基板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直接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上。3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28~3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安装孔周边的触控精度。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多个第一触控单元以及多个第二触控单元。第一触控单元沿第一方向延伸,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触控单元沿第二方向延伸,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连接单元,位于孔边区域的多个连接单元为孔边连接单元,至少一个为调整连接单元。沿平行于衬底的平面方向,调整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相比所述孔边参考点更远离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述触控基板应用于显示装置中,以使显示装置显示画面。显示装置显示画面。显示装置显示画面。


技术研发人员:颜俊 王领然 赵二瑾 蒋志亮 宋江 王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3/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