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9106发布日期:2021-12-15 11:2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2.软件测试,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换句话说,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现有的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设备分散,造成模拟检测不便,同时设备固定式的,无法转移,给工作人员造成诸多不便。
3.例如,中国已授权实用新型公开号:cn211044139u中公开了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装置,该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装置,通过将测试设备安装在滑动架的内部,滑动推动滑动架使其卡合固定在箱体的柜体内,从而解决上述缺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4.(1)由于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原因,导致该装置不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收纳动作,而且不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携带动作,不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同时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在不使用该装置时,不能够对测试装置起到全面可靠的防护效果,导致该装置存在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5.(2)由于连接线插口位置裸露在空气中,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容易积攒灰尘,使得之后的测试工作无法稳定可靠的进行,而且没有设置线路分类梳理装置,使得该装置在进行软件实测试工作时使用的多种连接线杂乱分布,影响测试工作的测试效率,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导致该装置存在实用性能较低的问题。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8.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和没有设置线路分类梳理装置的问题。
9.(二)技术方案
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包括网络测试模拟装置、收纳箱、防护盖、转轴、显示屏、便捷把手、束线板、磁吸框、防撞角垫和通线孔,所述收纳箱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网络测试模拟装置,所述收纳箱内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线路分类区,所述收纳箱的一侧和防护盖的一侧均连接有便捷把手,所述收纳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
12.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
下端设置有连接线插口,所述防护盖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收纳箱的一侧;
13.所述收纳箱的上端和防护盖的内侧均安装有磁吸框,所述收纳箱的下端和防护盖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撞角垫,所述线路分类区内连接有束线板,所述线路分类区的一侧开设有通线孔。
14.优选的,所述网络测试模拟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显示屏相适配的网络测试器,所述网络测试模拟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网络测试器相适配的控制按钮,所述网络测试器通过控制按钮对网络模拟状态进行控制。
15.优选的,所述网络测试模拟装置固定安装在收纳箱内部的一侧,所述线路分类区开设在相适配的收纳箱另一侧,所述线路分类区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束线板。
16.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防护盖内侧的上端,所述磁吸框和防撞角垫均与防护盖相适配,所述磁吸框固定安装在防护盖内侧的边缘处,所述防撞角垫固定安装在防护盖的外侧,所述连接线插口共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线插口均与开设在显示屏的下端。
17.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与收纳箱一侧的两端适配固定,所述转轴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相适配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一端与防护盖一端的中部位置适配固定。
18.进一步的,所述便捷把手共有两个,两个所述便捷把手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纳箱和防护盖一侧的中部位置处,所述防撞角垫共有八个,八个所述防撞角垫均固定安装在收纳箱和防护盖一侧的四个边角处。
1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束线板对称固定安装在线路分类区内,每个所述束线板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弧形卡扣,所述弧形卡扣的一端均与束线板的一端适配固定,所述弧形卡扣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结构,所述通线孔开设在线路分类区一侧的中部位置。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
22.(1)通过将网络测试模拟装置固定安装在收纳箱的内部,通过转动连接在收纳箱一侧的防护盖,能够通过简单的打开关闭动作即可对网络测试模拟装置进行方便快捷的收纳工作,还可以通过磁吸框,使收纳箱和防护盖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防撞角垫能够对收纳箱和网络测试模拟装置起到全面的防护效果,使得网络测试器能够安全可靠的通过控制按钮进行网络测试模拟工作,提升了网络测试模拟装置的使用效果。
23.(2)该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连接线插口开设在显示屏的下端,使得该装置在不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线插口位置裸露在空气中出现影响测试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同时通过在线路分类区内设置束线板和通线孔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线能够穿过通线孔,经过束线板的弧形卡扣进行方便可靠的线路分类梳理固定工作,提升了该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整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整体合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的束线板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收纳箱2,防护盖3,转轴4,显示屏5,便捷把手6,束线板7,磁吸框8,防撞角垫9,通线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包括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收纳箱2、防护盖3、转轴4、显示屏5、便捷把手6、束线板7、磁吸框8、防撞角垫9和通线孔10,收纳箱2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收纳箱2内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线路分类区,收纳箱2的一侧和防护盖3的一侧均连接有便捷把手6,收纳箱2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4;
32.转轴4的一侧连接有防护盖3,防护盖3的内侧安装有显示屏5,显示屏5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线插口,防护盖3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在收纳箱2的一侧;
33.收纳箱2的上端和防护盖3的内侧均安装有磁吸框8,收纳箱2的下端和防护盖3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撞角垫9,线路分类区内连接有束线板7,线路分类区的一侧开设有通线孔10;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显示屏5相适配的网络测试器,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网络测试器相适配的控制按钮,网络测试器通过控制按钮对网络模拟状态进行控制,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固定安装在收纳箱2内部的一侧,线路分类区开设在相适配的收纳箱2另一侧,线路分类区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束线板7,转轴4的两端均与收纳箱2一侧的两端适配固定,转轴4的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相适配的轴套,轴套的一端与防护盖3一端的中部位置适配固定,通过将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固定安装在收纳箱2的内部,通过转动连接在收纳箱2一侧的防护盖3,能够通过简单的打开关闭动作即可对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进行方便快捷的收纳工作,还可以通过磁吸框8,使收纳箱2和防护盖3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便捷把手6共有两个,两个便捷把手6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纳箱2和防护盖3一侧的中部位置处,防撞角垫9共有八个,八个防撞角垫9均固定安装在收纳箱2和防护盖3一侧的四个边角处,通过便捷把手6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携带动作,通过防撞角垫9能够对收纳箱2和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起到全面的防护效果,使得网络测试器能够安全可靠的通过控制按钮进行网络测试模拟工作,使得测试过程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显示屏5固定安装在防护盖3内侧的上端,磁吸框8和防撞角垫9均与防护盖3相适配,磁吸框8固定安装在防护盖3内侧的边缘处,防撞角垫9固定安装在防护盖3的外侧,连接线插口共有四个,四个连接线插口均与开设在显示屏5的下端,能够有效避免连接线插口位置裸露在空气中出现影响测试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两个束线板7对称固定安装在线路分类区内,每个束线板7一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弧形卡
扣,弧形卡扣的一端均与束线板7的一端适配固定,弧形卡扣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结构,通线孔10开设在线路分类区一侧的中部位置,通过在线路分类区内设置束线板7和通线孔10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线能够穿过通线孔10,经过束线板7的弧形卡扣进行方便可靠的线路分类梳理固定工作。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软件测试环境的网络模拟系统时,如图1

5所示,可以通过转动连接在收纳箱2一侧的防护盖3和磁吸框8配合使用,能够通过简单的打开关闭动作即可对网络测试模拟装置1进行方便快捷的收纳工作,接着通过便捷把手6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携带动作;然后通过在收纳箱2的线路分类区内设置束线板7和通线孔10配合使用,使得连接线能够穿过通线孔10,经过束线板7的弧形卡扣进行方便可靠的线路分类梳理固定工作;
38.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