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7052发布日期:2021-12-04 10:0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超重执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里程和高速公路覆盖面得到了新的发展;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较高,超载超重的车辆在高速行驶下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超重车辆的执法检查效果和效率,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智能感知设备设施不断应用在高速超重执法领域;如将非停车称重装置部署在高速公路上,进而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牌照信息及载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装备将信息传输到后方指挥中心或数据处理单位,对超重违法行为进行识别和析取,达到非现场超重执法效果;但上述功能的实现需要基于数据处理与匹配技术,如何实现一种高效、快捷、稳定的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成为一项研究课题。
3.当前,对数据匹配系统的专利研究较为丰富,如2015年11月授权的题为“数据匹配方法和数据匹配装置”的发明专利,将历史字符保存在历史数据存储窗口的随机存储器中;根据哈希值确定与待输入字符对应的字符索引,实现数据匹配;如2020年4月申请的题为“数据匹配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该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预收价值衍生值匹配、提前匹配、跨周期匹配等多种数据匹配业务类型,从而满足复杂多样的实际业务场景;还如2020年10月授权的题为“一种安全的数据匹配方法及其系统”的发明专利,该方法直接发生在需要数据交换的双方a和b,a和b双方先对各自编号的待交换原始数据进行哈希运算,待匹配的原始数据经过a、b交叉的两轮模幂运算之后得到的值若相等,则可以判定该值所对应的原始数据相等。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背景信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解决高速公路上非现场执法数据高效、安全、稳定的匹配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传输单元101、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数据匹配单元103;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01与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相连,数据传输单元101与数据匹配单元103相连。
6.所述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包括etc信息采集单元201、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3、车重采集单元204、gps卡信息采集单元205;所述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3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etc信息采集单元201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车重采集单元204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gps卡信息采集单元205相连。
7.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01包括5g无线数据发送端301、专网有线通信数据发送端302、无线宽带集群数据接收端304、无线宽带集群数据发送端303、链路分配器305、5g无线数据
接收端306、专网有线通信数据接收端307;所述链路分配器305与5g无线数据发送端301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专网有线通信数据发送端302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无线宽带集群数据发送端303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无线宽带集群数据接收端304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5g无线数据接收端306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专网有线通信数据接收端307相连。
8.所述数据匹配单元103包括web服务组件401、语义标注算法库402、dsp处理器403、逻辑petri网建模算法库404、本体词汇树405、数据匹配结果输出数据库406;所述dsp处理器403与web服务组件401相连,dsp处理器403与逻辑petri网建模算法库404相连,dsp处理器403与语义标注算法库402相连,dsp处理器403与本体词汇树405相连,dsp处理器403与数据匹配结果输出数据库406相连。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架构图。
10.图2为图1中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的结构图。
11.图3为图1中数据传输单元101的结构图。
12.图4为图1中数据匹配单元103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系统架构图;由图1所示,101为数据传输单元、102为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3为数据匹配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01与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相连,数据传输单元101与数据匹配单元103相连。
14.图2给出了图1中现场数据采集单元102的结构图;由图2所示,201为etc信息采集单元、202为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3为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4为车重采集单元、205为gps卡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3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etc信息采集单元201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车重采集单元204相连,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与gps卡信息采集单元205相连。
15.图3给出了图1中数据传输单元101的结构图;由图3所示,301为5g无线数据发送端、302为专网有线通信数据发送端、304为无线宽带集群数据接收端、303为无线宽带集群数据发送端、305为链路分配器、306为5g无线数据接收端、307为专网有线通信数据接收端;所述链路分配器305与5g无线数据发送端301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专网有线通信数据发送端302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无线宽带集群数据发送端303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无线宽带集群数据接收端304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5g无线数据接收端306相连,链路分配器305与专网有线通信数据接收端307相连。
16.图4给出了图1中数据匹配单元103的结构图;由图4所示,401为web服务组件、402为语义标注算法库、403为dsp处理器、404为逻辑petri网建模算法库、405为本体词汇树、406为数据匹配结果输出数据库;所述dsp处理器403与web服务组件401相连,dsp处理器403与逻辑petri网建模算法库404相连,dsp处理器403与语义标注算法库402相连,dsp处理器403与本体词汇树405相连,dsp处理器403与数据匹配结果输出数据库406相连。
17.所述的一种非现场执法数据匹配系统的工作步骤为:第一环节,现场数据采集;第一步,若车辆安装有etc设备,则在车辆经过时,系统通过etc信息采集单元201与车辆etc设
备进行数据交互,对车辆ect设备号进行锁定;第二步,通过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3,对车辆驶来和离去过程进行拍照;第三步,通过车重采集单元204,对车辆载重信息进行获取;第四步,若车辆安装有车载gps导航设备,则在车辆经过时,系统通过gps卡信息采集单元205,对车辆gps导航卡信息进行获取;第二环节,现场数据传输;第一步,gps卡信息采集单元205、车重采集单元204、车辆图片采集单元203、etc信息采集单元201将所获信息通过现场数据通信接口202发向数据传输单元101;第二步,链路分配器305根据数据链路状况选择数据链路,方案1,现场数据信息通过专网有线通信数据发送端302发送到专网有线通信数据接收端307;方案2,现场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宽带集群数据发送端303发送到无线宽带集群数据接收端304;方案3,现场数据信息通过5g无线数据发送端301发送到5g无线数据接收端306;第三环节,执法数据匹配;第一步,由本体词汇树405对高速超重执法数据描述词汇进行规约;第二步,dsp处理器403调用语义标注算法库402,根据本体词汇规约对数据传输单元101发来的现场数据进行统一描述,消除语义二义性;第三步,由web服务组件401对车辆图片、ect卡号、车重信息、gps卡号等信息进行分类,并由逻辑petri网建模算法库404对经语义标注的各类现场数据进行形式化建模,再利用逻辑petri网的可达性分析算法对现场数据的违法事项进行析出;第四步,由web服务组件401,对现场违法事项与车辆进行绑定和发布,并在数据匹配结果输出数据库406中进行登记。
18.显而易见,上述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示范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结构或原理上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