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

文档序号:29290812发布日期:2022-03-17 01:2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教学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和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口头解释导致学生理解不够直观,需要通过实物向学生进行展示,有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教学管理模型设别装置。
3.目前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如公开号cn212515848u的专利,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教学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照明系统、扫描仪、摄像头、旋转电机、模型识别采集器、信号盒、控制面板、电池盒,所述装置本体内腔项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照明系统与扫描仪,所述装置本体内腔侧壁固定插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插接有摄像头,所述装置本体底端固定设置有模型识别采集器,该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能够通过旋转电机来带动需要识别的模型进行旋转,使得模型更加具体,模型构造更加确定,学习者也可以很好的去掌握,不仅具有一定智能化,并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需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摄像头的位置即角度固定,后期影响对物体摄像范围,会出现部分摄像丢失问题;
5.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6.1.现有的此类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在使用时不便将物体放置到放置台的上方,导致放取过程繁琐;
7.2.现有的此类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摄像头的高度处于固定位置,且角度不易调节,后期影响对物体取样观察;
8.3.现有的此类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显示屏长期处于外露,长期使用时时会导致其表面堆积灰尘,出现模糊状态后期不便对其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不便取放、不便对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采样效果不佳以及不便对显示屏进行防护,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包括基座、本体和扫描仪,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本体的一端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有第一卡扣,所述本体一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卡杆,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本体内部的底端固定有基座,且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推送机构,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台,且放置台的底端安装
有驱动电机,所述本体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本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出安装有扫描仪,所述本体内部顶端的两侧均按照有照明灯。
11.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动槽、固定座、滑块、预留孔以及支撑板,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本体两侧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座的移出嵌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一侧延伸至固定座内部并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滑块的表面均贯穿有预留孔。
12.优选的,所述预留孔在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预留孔之间呈等间距分布。
13.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支撑框、滑轨、滚轮、推送座以及电动推杆,所述滑轨设置于基座的内部,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推送座,且推送座的底端活动有滚轮,所述推送座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框设置于基座上方。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底端延伸至滑轨内部并与推送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推送座通过电动推杆构成移动结构。
15.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凸边框、防护罩、第二卡扣、卡槽以及第二卡杆,所述凸边框固定于本体的表面,所述防护罩通过铰接块铰接与本体的一端,所述防护罩的一端嵌设有卡槽,所述防护罩一端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卡扣,所述凸边框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不仅便于将物体进行取放、便于对摄像头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及可对显示屏进行防护;
17.(1)通过设置有支撑框、滑轨、滚轮、推送座以及电动推杆,通过在驱动电机的外部安装有支撑框,推送座通过电动推杆构成推动结构,同时推送座通过滚轮顺利滑动,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推杆延长对推送座做功,推送座带动支撑框同放置台移动,因此便于将物体放置到放置台的上方;
18.(2)通过设置有滑动槽、固定座、滑块、预留孔以及支撑板,通过在支撑板上方安装摄像头,支撑板通过滑块沿滑动槽可进行滑动,同时通过在固定座表面设置多个预留孔,从而可通过滑块和预留孔以及支撑板的配合下调节摄像头所处高度,提高对物体摄像清晰度;
19.(3)通过设置有凸边框、防护罩、第二卡扣、卡槽以及第二卡杆,通过在显示屏外部设置凸边框,本体一端铰接有防护罩,卡槽与凸边框对应,可将防护罩旋转与显示屏平行,再将第二卡扣旋转,使其卡在第二卡杆的外部,通过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杆对防护罩进行固定,通过防护罩可对显示屏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基座;2、驱动电机;3、支撑架;4、放置台;5、本体;6、摄像头;7、扫描仪;8、
照明灯;9、调节结构;901、滑动槽;902、固定座;903、滑块;904、预留孔;905、支撑板;10、推送机构;1001、支撑框;1002、滑轨;1003、滚轮;1004、推送座;1005、电动推杆;11、盖体;12、第一卡扣;13、第一卡杆;14、显示屏;15、防护结构;1501、凸边框;1502、防护罩;1503、第二卡扣;1504、卡槽;1505、第二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教学管理模型识别装置,包括基座1、本体5和扫描仪7,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3,本体5的一端铰接有盖体11,盖体11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均活动有第一卡扣12,本体5一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卡杆13,本体5的另一端设置有显示屏14,且显示屏14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15,防护结构15包括凸边框1501、防护罩1502、第二卡扣1503、卡槽1504以及第二卡杆1505,凸边框1501固定于本体5的表面,防护罩1502通过铰接块铰接与本体5的一端,防护罩1502的一端嵌设有卡槽1504,防护罩1502一端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卡扣1503,凸边框1501外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杆1505。
28.使用该结构时,将防护罩1502通过铰接块向显示屏14旋转,凸边框1501卡在卡槽1504的内部,再旋转第二卡扣1503,使第二卡扣1503卡在卡槽1504的外部,通过第二卡扣1503和第二卡杆1505的配合下对防护罩1502进行固定,而在后期不使用时,通过防护罩1502的作用可对显示屏14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防护效果。
29.本体5内部的底端固定有基座1,且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推送机构10,推送机构10包括支撑框1001、滑轨1002、滚轮1003、推送座1004以及电动推杆1005,滑轨1002设置于基座1的内部,滑轨1002的内部设置有推送座1004,且推送座1004的底端活动有滚轮1003,推送座1004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005,支撑框1001设置于基座1上方,支撑框1001底端延伸至滑轨1002内部并与推送座1004之间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推送座1004带动支撑框1001同放置台4进行移动,推送座1004通过电动推杆1005构成移动结构,便于将其进行位移,后利于后期将物体取出和放置。
30.使用时该结构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1005,电动推杆1005延长,对推送座1004做功,推送座1004受到推力,沿滑轨1002滑动,通过支撑框1001带动放置台4滑动,因此便于将物体放置到放置台4的上方,在推送座1004滑移时带动滚轮1003滚动,提高推送座1004移动时更加顺利。
31.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放置台4,且放置台4的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通过驱动电机2带动放置台4旋转,可使摄像头6全面对物体进行摄像,本体5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调节结构9,调节结构9包括滑动槽901、固定座902、滑块903、预留孔904以及支撑板905,固定座902固定于本体5两侧的内壁上,固定座902的移出嵌入有滑动槽901,滑动槽901的内部设置有滑块903,固定座90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905,且支撑板905一侧延伸至固定座902内部并与滑块903相连接,固定座902和滑块903的表面均贯穿有预留孔904,预留孔904在固定座90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多个预留孔90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可根据需要调节摄像头6所处位置,
有利摄像头6照射的清晰度。
32.使用该结构时,首先根据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摄像头6所处位置,调节时,将紧固于滑块903和固定座902的螺纹紧固件旋转取出,再将支撑板905带动滑块903沿滑动槽901上下滑动,并滑动至合适位置,同时使预留孔904对应,借助螺纹紧固件与预留孔904的配合下对滑块903和固定座902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摄像头6所处位置高度,提高对物体摄像清晰度。
33.本体5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摄像头6,本体5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出安装有扫描仪7,本体5内部顶端的两侧均按照有照明灯8。
34.工作原理:使用时,该装置采用外接电源,首先将其放置到所需要工作台,再将第一卡扣12从第一卡杆13上方旋转而出,在将盖体11旋转将本体5打开,此时根据需要调节摄像头6所处高度,调节时,将紧固于固定座902和滑块903的紧固件取出,将支撑板905根据需要对摄像头6所处位置进行调节,并调节至合适位置即可;
35.其次启动电动推杆1005,电动推杆1005延长,对推送座1004做功吉按给放置台4向外输送,并将放置台4移动至合适位置,此时将物体放置到放置台4的上方,再通过电动推杆1005收缩将推送座1004同放置台4复位,将物体放置到本体5的内部;
36.最后启动照明灯8对本体5内部进行照明,通过扫描仪7和摄像头6同时启动,由摄像头6对物体摄像,通过扫描仪7进行扫描,同时将所提取的结构输送至显示屏14的内部,通过显示屏14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再将物体取出即可,最终完成该装置的使用工作。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