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2901发布日期:2022-05-26 09:0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或是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例如电脑后盖,平板电脑,在切削加工以及组装装配过程中,因为外观面碰刮伤而造成产品报废的情况一直存在,因此报废成本比较大。
3.针对该问题,通常采用托盘来进行防护,但是托盘在产品的流动过程中需要通过胶带来进行固定,不便于电子产品的拆装使用,同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托盘的侧壁和底板之间是固定连接的,不利于电子产品的侧边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壳,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保护壳,包括底板,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与所述底板用于合围形成用于容纳一待保护件的限位腔,所述侧板组件包括转动侧板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侧板设于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一开口处,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所述转动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所述转动侧板与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件和所述第二旋转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侧板用于在转动后使所述开口露出;
6.所述转动侧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件;
7.所述侧板组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置于所述限位腔内,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待保护件。
8.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固定件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可拆卸卡合的第二卡扣。
9.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卡扣为凹槽结构。
11.可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件,所述转动侧板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旋转件,一所述转动侧板与两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转动侧板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转动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个边缘,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外两个边缘。
13.可选地,所述固定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限位腔。
14.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用于容置所述待保护件的边缘的限位槽。
15.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保护层。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为通孔,所述第二旋转件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在所
述通孔内旋转。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底板和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和所述底板合围后形成限位腔,对待保护件提供保护,在所述侧板组件上设置限位件,用于固定所述待保护件,因此保护壳能够随着产品的加工和运输流动。另外,通过旋转转动侧板,能够打开和关闭开口,从而便于保护壳的拆装,并且保护壳也能够回收和利用,同时,当需要对待保护件的侧边进行加工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侧板从而暴露待保护件,便于待保护件的侧边加工。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爆炸图;
21.图3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转动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图;
24.图6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25.图7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26.图8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图之三;
27.图9为图1提供的保护壳的使用状态图之四。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保护壳
ꢀꢀꢀꢀꢀꢀꢀꢀꢀꢀꢀ
100
30.底板
ꢀꢀꢀꢀꢀꢀꢀꢀꢀꢀꢀꢀꢀꢀꢀꢀ
10
31.侧板组件
ꢀꢀꢀꢀꢀꢀꢀꢀꢀꢀꢀꢀ
30
32.转动侧板
ꢀꢀꢀꢀꢀꢀꢀꢀꢀꢀꢀꢀ
31
33.第二旋转件
ꢀꢀꢀꢀꢀꢀꢀꢀꢀꢀ
311
34.第一固定件
ꢀꢀꢀꢀꢀꢀꢀꢀꢀꢀ
313
35.连接臂
ꢀꢀꢀꢀꢀꢀꢀꢀꢀꢀꢀꢀꢀꢀ
33
36.第一端
ꢀꢀꢀꢀꢀꢀꢀꢀꢀꢀꢀꢀꢀꢀ
331
37.第二端
ꢀꢀꢀꢀꢀꢀꢀꢀꢀꢀꢀꢀꢀꢀ
333
38.第一旋转件
ꢀꢀꢀꢀꢀꢀꢀꢀꢀꢀ
335
39.第二固定件
ꢀꢀꢀꢀꢀꢀꢀꢀꢀꢀ
337
40.固定侧板
ꢀꢀꢀꢀꢀꢀꢀꢀꢀꢀꢀꢀ
35
41.第一通孔
ꢀꢀꢀꢀꢀꢀꢀꢀꢀꢀꢀꢀ
351
42.限位件
ꢀꢀꢀꢀꢀꢀꢀꢀꢀꢀꢀꢀꢀꢀ
37
43.保护层
ꢀꢀꢀꢀꢀꢀꢀꢀꢀꢀꢀꢀꢀꢀ
39
44.限位腔
ꢀꢀꢀꢀꢀꢀꢀꢀꢀꢀꢀꢀꢀꢀ
50
45.开口
ꢀꢀꢀꢀꢀꢀꢀꢀꢀꢀꢀꢀꢀꢀꢀꢀ
70
46.待保护件
ꢀꢀꢀꢀꢀꢀꢀꢀꢀꢀꢀꢀ
200
具体实施方式
4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4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变化时,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0.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1.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保护壳100,所述保护壳100包括底板10和侧板组件30,所述侧板组件30设于所述底板10上,所述侧板组件30与所述底板10用于合围形成用于容纳一待保护件200的限位腔50。所述侧板组件30包括转动侧板31和连接臂33。所述连接臂33与所述底板1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侧板31设于与所述限位腔50连通的一开口70处,所述连接臂33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335,所述转动侧板31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311,所述转动侧板31与所述连接臂33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件335和所述第二旋转件3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侧板31用于在转动后使所述开口70露出。所述转动侧板31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313,所述连接臂33和/或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可拆卸固定的第二固定件337。所述侧板组件30上设置有限位件37,所述限位件37置于所述限位腔50内,所述限位件37用于固定所述待保护件200。
53.通过上述设置,所述底板10和所述侧板组件30合围后形成限位腔50,并且设置了所述限位件37,能够将所述待保护件200固定在所述限位腔50内,因此能够随着产品的加工和运输流动,并且对所述待保护件200起到保护作用,另外,通过旋转件实现所述转动侧板31和所述连接臂33的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7的可拆连接,实现所述开口70的开启和闭合,因此还能实现保护壳的回收和利用,便于侧边加工和拆装方便。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7包括但不限于限位槽和弹性夹(图未示)。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7为用于容置所述待保护件200的边缘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作用是固定所述待保护件200。所述限位槽还能够对所述待保护件200的卡入起定向作用,并减少所述待保护件200卡入过程的磨损。
56.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1和图7,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保护层39,所述保护层39通常选择软质材料,例如泡沫,橡胶,硅胶。上述保护层39具有缓冲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对所述待保护件200起到保护作用。
57.所述保护层39和所述限位槽的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通过胶粘和卡接。
58.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7为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的形状包括u型和c型,所述待保护件200卡进所述弹性夹时,弹性夹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的夹持力对所述待保护件200进行固定。
59.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1和图2,所述侧板组件30包括两个所述转动侧板31、四个所述连接臂33和两个固定侧板35,其中,两个所述转动侧板31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0的两个边缘,两个所述固定侧板35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0的另外两个边缘。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便于所述待保护件200的取放,另一方面保证了保护壳100的强度。
6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臂33设置在一所述固定侧板35的两端且与所述固定侧板35一体成型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3与所述固定侧板35分开设置。
61.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组件30的具体结构还可变更。例如,所述侧板组件30包括三个依次连接的所述固定侧板35、一个所述转动侧板31和两个所述连接臂33。两个所述连接臂33设于所述转动侧板31的两侧,且分别对应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固定侧板35。
62.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1-2和图5-9,所述固定侧板3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51,所述第一通孔351连通所述限位腔5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侧板35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351,两个所述固定侧板35上的所述第一通孔351对称设置。所述固定侧板35上设置第一通孔351利于加工过程中,加工器械的定位柱夹紧所述待保护件200,利于加工内部特征。
63.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5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51的设置根据加工设置的需求进行调整。
64.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二固定件337设置在所述连接臂33上,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337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337同时设置在所述连接臂33和所述底板10上。
65.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一固定件313为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固定件337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扣可拆卸卡合的第二卡扣,使所述连接臂33和/或所述底板10与所述转动侧板31通过卡扣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66.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一卡扣为凸起结构,置于所述转动侧板31的两端面,所述第二卡扣为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为半圆体,所述凹槽结构为方形凹槽。
67.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方形体,椭圆体和类椭圆体,所述凹槽结构包括圆形槽。所述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68.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为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卡扣为凸起结构。
69.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4,所述连接臂33包括第一端331和第二端333,所述第一端331与所述底板10连接,所述第二端333远离所述第一端331设置,所述第二端33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件335,所述转动侧板3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旋转件311,一所述转动侧板31与两所述连接臂33转动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加所述转动侧板31的旋转角度,参照图5,所述转动侧板31能够旋转180度。
70.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件335设置在所述第一端331。在另外一些实
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件335置于所述第一端331和所述第二端333之间。所述第一旋转件335的位置能够根据所述转动侧板31需要的旋转角度进行设置。
7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侧板31的顶端或是底端和所述连接臂3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侧板31在所述底板10的平面外转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侧板31的一侧端与所述连接臂33转动连接,另一侧端在所述底板10的平面内转动。
72.作为具体的示例,参照图3和4,所述第二旋转件311为连接柱,所述第一旋转件335为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限位腔50,所述连接柱用于在所述通孔内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为圆柱体。
73.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件311为凹槽或是通孔,所述第一旋转件335为连接柱。
7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7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侧板35和两个所述转动侧板31和四个所述连接臂33上。
75.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7的个数和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任一所述固定侧板35和/或任一所述转动侧板31和/或任一所述连接臂33上。
76.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7通过卡合相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7也可以通过磁性吸附力相连接。例如,可以在所述转动侧板31上设置磁铁,在所述连接臂33和/或所述底板10上设置极性相反的另一磁铁或金属件。
77.以固定件为卡扣结构为例说明上述保护壳100的使用方法,其方法是:参照图6,在所述第一旋转件335和第二旋转件311的作用下,一所述转动侧板31靠近所述底板10的一端远离所述底板10转动,期间,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7去卡合,所述转动侧板31与所述底板10之间形成所述开口70,将所述待保护件200从所述开口70推入,所述限位件37固定所述待保护件200,当所述限位件37为限位槽时,所述待保护件200卡进所述限位槽内(参照图7),之后所述转动侧板31的自由端向所述底板10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31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37卡合,从而所述侧板组件30与所述底板10合围形成所述限位腔50(参照图8和图9)。
78.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待保护件200可以是电子产品或是电子产品的零部件。
7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