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2.触控技术作为一种显示辅助技术,广泛应用到各领域的交互设备。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触摸屏有多个种类,例如电阻触摸屏、电容触摸屏和电磁触摸屏等。每种触控技术也都各有利弊,示例性的,电容触摸屏的优点是可以用手直接操作,但当用笔来书写时,由于手掌一般放置于触摸屏上,手和笔的触摸难以准确的区别开。电磁触摸屏在手掌放置于触摸屏上时,也可以准确判别出电磁笔的位置。
3.基于此,混合式触控技术的概念应运而生,即在一块触摸屏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触控技术,以达到不同触控技术间优劣互补的目的。目前为了实现手笔双触控,一般将电容式触控与电磁式触控叠加在一起使用。
4.但现有的电磁电容触摸屏结构上依然是分隔开的,电容触控模组处于显示模组的出光侧,通过光学胶或者框贴,与显示模组组装在一起,电磁触控组件设置在显示模组的背光侧。这种触摸屏整机较厚,生产工序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整机的厚度,实现轻薄化,同时,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包括第一通道层和第二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层上,且与所述第一通道层绝缘隔离;
7.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若干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若干第一电磁感应通道,所述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平行设置,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8.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通道组,所述第一电磁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不同的所述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
9.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若干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若干第二电磁感应通道,所述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平行设置,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
1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通道组,所述第二电磁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不同的所述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
11.可选的,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
12.可选的,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
13.可选的,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的导线为fpc跳线。
14.可选的,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的导线为fpc跳线。
15.可选的,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还包括压合pin,所述第一电容感应通道、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所述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与所述压合pin连接。
16.可选的,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
17.所述第一通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上,所述第二通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材上。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材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一电磁感应通道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19.所述第二基材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二电磁感应通道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内。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还包括显示模组和盖板;
21.所述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
22.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远离所述显示模组的一侧。
23.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触摸屏。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设置于同层,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设置于同层,即将原来分隔式的电磁触控模组和电容触控模组融合到一起,能够降低整机的厚度,实现轻薄化,同时,能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通道组,不同的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通道组,不同的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相对于原来直接接地的方式,提高了线路连接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25.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剖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剖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容电磁触控模组包括第一通道层110和第二通道层120,第二通道层120设置于第一通道层110上,且第一通道层110和第二通道层120绝缘隔离。
34.第一通道层110包括若干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若干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平行设置,且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
35.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通道组,第一电磁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通道组包括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即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不同的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通过导线电连接。
36.第二通道层120包括若干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若干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平行设置,且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放线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37.相邻的两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通道组,第二电磁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第二电磁通道组包括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即相邻的两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不同的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通过导线电连接。
38.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交叉组成网格形状,示例性的,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可以是发射通道,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可以是接收通道。电容驱动逐行扫描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向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施加激励信号。每次作用一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的时候,在激励信号的作用下,所有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同时完成感测,产生感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当人体手指接近时,会导致局部电容量减少,根据触摸屏二维平面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
39.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交叉组成网格形状的天线接收器。当电磁笔接触触摸屏时,电磁笔发出的信号被网格形状的天线接收器感应到,产生磁通量的变化,处理器可以对磁通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出电磁笔触摸点的位置和压力。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设置于同层,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设置于同层,即将原来分隔式的电磁触控模组和电容触控模组融合到一起,能够降低整机的厚度,实现轻薄化,同时,能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相邻的两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通道组,不同的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通道组,不同的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电连接,相对于原来直接接地的方式,提高了线路连接的灵活性。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至少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至少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两个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通过导线连接的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两个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不同的第一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的导线设置于fpc跳线113中。连接不同的第二电磁通道组中的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的导线设置于fpc跳线123中。通过fpc跳线连接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以及连接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可以避免为了给导线预留布线空间而导致触摸屏边框尺寸增大的问题,降低了触摸屏的边框尺寸。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还包括压合pin,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通过导线引出,并与压合pin连接。压合pin用于连接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电容驱动和处理器。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容电磁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基材130和第二基材140,第一通道层110设置于第一基材130上,第二通道层120设置于第二基材140上。示例性的,第一基材130和第二基材140均为透光性良好的绝缘材料。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以及导线可以使用氧化铟锡、纳米银、al、cu和m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4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减少触控模组的厚度,实现触摸屏的轻薄化,第一基材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均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凹槽内。第二基材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电容感应通道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均设置于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容电磁触控模组的剖视图,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基材13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第一凹槽131,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设置于对应的第一凹槽131内,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远离第一基材130的一侧表面可以与第一凹槽131的槽口平齐。第二基材140覆盖于第一基材130上,第二基材140远离第一基材130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二凹槽141,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第二电磁感应通
道122设置于对应的第二凹槽141内,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远离第一基材130的一侧表面可以与第二凹槽141的槽口平齐。第一电容感应通道111和第一电磁感应通道112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凹槽131内,类似的,第二电容感应通道121和第二电磁感应通道122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在第二凹槽141内。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触摸屏包括本实用新型前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还包括显示模组200和盖板300。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的结构在前述实施例中已有详细记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48.其中,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设置于显示模组200的出光侧。显示模组可以是液晶显示模组、led显示模组或oled显示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49.盖板300设置于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远离显示模组200的一侧。盖板300可以是具有高透光性的玻璃盖板。
5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与显示模组200之间,以及电容电磁触控模组100与盖板30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起到粘合作用的光学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示例性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数位板、教学白板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52.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