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品信息孪生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8288发布日期:2022-06-01 23:2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品信息孪生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商品流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商品流通管理的商品信息孪生码。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流通领域,商品的流通管理会涉及到防伪、防窜货、追溯等环节。目前的防窜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单纯通过软件实现:商品录入采用一品一码系统生成唯一码,在系统上对要发给各区域的商品进行区域识别绑定,发货后通过生码系统生成出库码打印识别标签并贴在商品或者包装箱外部。不同的销货地区配有独立的符号识别,发货时将销货地址与独立的符号识别进行核对。后期如果在a销售地址发现有发给b销售地址识别码的商品,说明出现了窜货。如:发明专利:202010792292.2等。
4.2.通过实物吊牌本体和标签本体上(均为可移动式)设置防伪信息和区域识别信息(各种文字或图案或标签材质特点设置防伪信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关联,从而起到防伪和防窜货作用。如实用新型:201520039677.6等。
5.3.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如带防伪信息的吊牌或者基于rfid技术的标签,搭配防窜货系统。购买商通过系统资格审核,在商品出库的时候把给某个销售地址的商品和防伪信息进行绑定。后期如果在a销售地址发现有发给b销售地址识别码的商品,说明出现了窜货。如:实用新型:201720827225.3等。
6.现有方法的防伪防窜货的信息载体都是实体标签(如临时打印的标签或者rfid标签)或者在吊牌上设置防伪标识之类,搭配后台的系统进行防窜货识别。如果商家有意进行窜货,往往会对吊牌或者防伪标签进行更换后再进行销售。消费者对商家的吊牌或标签上的防伪标识一般专业性识别性也不够高,难于准确有效进行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商品流通管理的商品信息孪生码,该商品信息孪生码提供一对或多个指向同一商品的信息码,实现有效的防窜货或防伪等功能。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商品信息孪生码,包括两个以上信息码,所有信息码都具有相同的商品信息,形成孪生关系;所述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分体式或连体式结构。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分体式结构,孪生关系的信息码包括固定码和移动码,固定码设置在商品上,移动码以标签为载体设置在商品的附属物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商品为服饰类商品,所述固定码设置在水洗唛、衣领、袖子或者内衬上,所述移动码设置在服饰吊牌上。
12.进一步的,所述商品为液体瓶装商品,所述固定码固定设置在液体瓶装商品的瓶
口上或者液体瓶装商品瓶口处的标签,所述移动码设置在液体瓶装商品的外包装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码的标签和设置所述移动码的标签的外轮廓成互相咬合的结构。
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连体式结构,孪生关系的信息码包括第一信息码和第二信息码,所述第一信息码和所述第二信息码以同一标签为载体且分设于所述标签的两端,第一信息码和第二信息码被分设于带密封口商品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标签的中部穿过所述商品的密封口。
15.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为哑铃型,哑铃型标签的中部呈细条状。
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孪生关系的信息码包括第一信息码、第二信息码和第三信息码,所述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混合式结构,其中,第二信息码和第三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连体式结构,第一信息码和第二信息码、第三信息码的载体之间呈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信息码以第一标签为载体设置于商品的外包装上;所述第二信息码和所述第三信息码以第二标签为载体且分设于第二标签的两端,所述第二信息码和所述第三信息码被分设于带密封口商品的内部和外部,所述第二标签的中部穿过所述商品的密封口。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标签为哑铃型,哑铃型标签的中部呈细条状。
18.在各实施例中,所述商品信息孪生码的信息表现形式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19.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商品信息孪生码给出了分体式、连体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形态,能针对商品的不同特点,以适当形态设置于商品及其附属物上,使其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码不易被篡改,从而对商品提供多重的有效标识,可实现防窜货、防伪和商品溯源等功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孪生码在服饰类商品中的应用示例;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孪生码在液体瓶装商品中的应用示例;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孪生码的产品形态;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体式孪生码在食品内商品中的应用示例;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式孪生码在罐装商品中的应用示例;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孪生码的外轮廓配合示例。
27.符号说明
28.11-水洗唛;12-固定码;13-移动码;14-防伪标签;15-吊牌;
29.21-瓶子;22-封口;23-固定码;24-外包装盒子;25-标签;
30.31-包装袋;32-标签;321-第一信息码;322-第二信息码;
31.323-标签中部;41-内盒;42-防伪标签;43-外包装盒子;
32.44-第一信息码;411-密封口;421-第二信息码;422-第三信息码;
33.423-标签中部;431-开口;51-标签;52-标签;
34.53-外轮廓;54-外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
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商品流通管理的孪生码,包括一对或多个信息码,这些信息均指向同一商品,可用于商品的防伪、防窜货或追溯等应用。该孪生码的形式通常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38.该孪生码针对不同的流通商品,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和防伪、防窜货。
39.孪生码的结构形式有分体式和连体式。
40.1、分体式孪生码包括固定码和移动码,孪生码分为固定码和移动码,其中固定码和商品成为一体,不可分割;移动码则以标签的方式设置于固定码一侧,贴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或者标识载体上。商品出货给供销商时,通过手持式pda等电子识别终端,一次同步识别外包装或者标识载体上的移动码信息,即可将商品出库到具体的销售终端,不同的销售终端在系统上分配有不同的识别编码,出库审核后,在系统上激活移动码(移动式二维码或条形码)信息到具体的销售终端,该操作同步激活了商品上的孪生固定码。如果a经销商将外包装袋或标识载体更换成b经销商的,仍可以通过具体商品上携带的孪生固定码信息来判断商品是否窜货。
41.作为优选,设置孪生码中的移动码的标签可以采用防伪材料做成,如防伪纸、易碎纸或者防伪膜等。
42.作为优选,孪生码中的固定码,可以采用防伪标签,防伪纸(如具备偏振变色等防伪效果)、易碎纸或者防伪膜等,还可以通过激光雕刻,或热烫印、烫金等印刷方式直接设置在商品的壳体上。
43.作为优选,孪生二维码还可以设置各种防伪信息,如植入文字、图案或其他防伪信息。
44.作为优选,孪生二维码或条形码的载体边缘可以做成异形,在外轮廓上互相咬合的结构,或者防伪信息上采用存在互相嵌套互相验证的防伪信息,该防伪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其中一个二维码被有意替换。
45.分体式孪生码适用于大多数的商品流通环节,现对部分细分领域进行说明。
46.实施例1
47.如图1所示,对于服饰类商品,将孪生码中的固定码12通过熨烫、烫金、热贴合等热转印方式固定在服饰的水洗唛11、衣领、衣袖或衣服内衬的任何一个地方,另一个孪生的移动码13则通过防伪标签14贴在商品的吊牌15上,或者其他外露的标识载体上。
48.实施例2
49.如图2所示,对酒类、饮料等瓶装液体商品,将固定码23通过熨烫、烫金、热贴合等热转印方式固化在瓶子21的封口22上,或将固定码23设置在防伪标签上,间接地固化在瓶子21的封口22上,设置孪生的移动码的标签25则可以贴在外包装盒子24的开口处,其中的防伪标签通常防伪纸、易碎纸或者防伪膜等材料作为防伪载体。在该应用中,主要是对商品进行追溯。为激活固定码23,可以在外包装盒子上设置透明可视窗口,通过该透明可视窗口,读取固定码信息。
50.2、连体式孪生码
51.如图3所示,连体式孪生码是将两个相同的信息码321、322(二维码或条形码)设置在同一标签32上,通常是将标签32做成哑铃型,信息码321、322设置在标签的两端,标签32的中部323呈细条状。在应用时,将其中一个信息码321放在商品密封口的里面,另一个信息码322放在商品密封口的外面,标签中部323穿过密封区域,并和封口连为一体。在不破坏商品封口包装的情况下无法取出密封口里面的标签并更改标签上的信息码321的信息,从而防止流通过程中,商家对商品信息进行篡改,实现商品追溯。
52.实施例3
53.如图4所示,对于食品等带有密封包装袋的商品,可以把连体式孪生码32的一个信息码322贴在包装袋31的内壁上或者放在包装袋31的里面。孪生的另外一个信息码321贴在包装袋31的外面。其中311为商品包装袋的密封线。即使外面的信息码321因为某种原因丢失或者破坏,也可以通过里面的信息码322获得溯源信息,起到防窜货的作用。
54.实施例4
55.如图5所示,对于针对茶叶、奶粉、罐头等铁盒或者铝盒装的商品,可以采用连体式孪生码和分体式孪生码相结合的混合式孪生码。混合式孪生码包括第一信息码44、第二信息码421和第三信息码422,其中第一信息码44可以固定在商品的外包装盒子43上(如设置在外包装盒子43的开口431处),第二信息码421和第三信息码422为连体式孪生码,设置于同一防伪标签42上,防伪标签42的中部423呈细条载体,第二信息码421和第三信息码422分设于内盒41密封口411的里面(如内壁或者上封口的内侧)和外面,防伪标签42的中部423穿过密封区域并和密封口411连为一体。对一个外包装盒内有多个内盒或者内罐的情况下,可以每个内盒或者内罐使用一个连体式孪生码。
56.本实用新型的商品信息孪生码给出了分体式、连体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形态及应用示例,能针对商品的不同特点,以适当形态设置于商品及其附属物上,使其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码不易被篡改,从而实现对商品的多重的有效标识,可实现防窜货、防伪和商品溯源等功能。
57.实施例5
58.如图6所示,为便于识别分体式孪生码的对应关系,将设置固定码12的标签51和设置移动码13的标签52的外轮廓53、54设置成互相咬合的结构。
59.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