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0312发布日期:2022-05-18 04:1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一般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一般来说,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面板的标配之一。
3.触摸屏根据其感知操作者触摸位置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超声波式和光学式等多种类型。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上通常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现有的电子设备触控屏x通道方向和y通道方向的走线都是平行于屏幕长边和短边方向排布,这样就无法避开屏幕左右两侧的走线。
4.现有触控屏走线连接一端触控电极的前提下,连接触控功能层的电极引线间隔一般在10微米左右,现有的宽度下,数十根引线占据的区域也有2毫米以上;即使应用触摸屏相对两端各一个触控电极来连接所有走线,也最多将非触控电极两侧走线区域的宽度减少一半。所以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周围具有较宽的黑边框,尤其是屏幕非触控电极两侧,而较大的黑边框降低了屏占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装置,可以实现单边走线,缩短了走线长度,提高了触控面板有效利用率,实现了触摸面板边框窄化的目的。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形成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极行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电极列;其中,位于左下角的电极为第一参考电极以及与在同一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相邻的第二参考电极,所述第一参考电极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一种,所述第二参考电极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种;
7.相邻两电极行之间间隔设置,相邻两电极列之间间隔设置;
8.在同一电极行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排布;在同一电极列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排布;
9.所述第一参考电极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参考电极右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极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左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一对角方向和第二对角方向相交;
10.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一导电线路;
11.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二导电线路;
12.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与相邻的第二电极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所在的
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
13.可选地,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
15.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电极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电极的第一边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电极的第二边与第二方向平行。
18.可选地,所述多个电极形成多条独立的导电通道,所述导电通道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电极行上的电极数量相同;每一导电通道上的电极数量与每一所述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同,所述导电通道为第一导电线路、第二导电线路和混合导电线路中的一条。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触控电极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电极行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多条信号线与最外侧电极行的电极连接,其中一条信号线对应所述最外侧电极行上的一个所述电极,每一信号线通过所述电极与该电极所在的导电通道电连接;所述导电通道为该电极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电极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或者该电极所在的混合导电线路电连接。
20.可选地,包括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边框区域。
2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22.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n条导电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23.在触控阶段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前n-1条导电通道进行扫描;
24.当通过信号线向第i条信号线对应的第i条导电通道进行扫描时,同时接收感应通道上的感测信号,所述感应通道为第i+1条至第n条导电通道,其中i=(1,2,

,n-1)。
2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通过改变电极的连接方式,使电极与电极之间沿对角方向连接形成对角线的交叉通道,并在左右边缘处上电极层与相邻下侧电极层进行搭接,所有走线从下边框引出;使得触控功能层两侧及上侧不需要走线,缩短了部分走线长度,提高了触控屏幕有效利用率,实现了触摸屏边框窄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2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8.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触控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布置示意图;
31.图4为对应图3中导电通道的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布置示意图;
33.图6为对应图5中导电通道的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布置示意图;
35.图8为对应图7中导电通道的示意图;
36.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37.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1.互容式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形成用于触控感测的互电容,触控驱动电极用于输入激励信号(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感测电极用于输出触控感测信号。通过向例如纵向延伸的触控驱动电极输入激励信号,从例如横向延伸的触控感测电极接收触控感测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横向和纵向电极耦合点(例如交叉点)的电容值大小。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件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之间的藕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交叉点)的坐标。
42.图1中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触控电极结构,包括横向布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和纵向布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均为菱形结构,第一连接线为横向走线,第二连接线为纵向走线,通过第一连接线实现横向扫描;通过第二连接线实现纵向的扫描。
43.如背景技术中所说,这种走线方式都是平行于触摸屏的长边和短边方向排布的,这样就无法避免屏幕左右两侧的走线,使得窄边框的实现效果并不理想。
44.请详见图2,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多个电极阵列形成的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电极行和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电极列;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其中,相邻两电极行之间间隔设置,相邻两电极列之间间隔设置;在同一电极行上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交替排布;在同一电极列上所述第一电极1和所述第二电极2交替排布。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对应显示区域的边界方向,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或者器件的不同进行选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互换,第一方向x可以是像素列排列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是像素行的排列方向。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形状可以为任一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此并不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形状优选设置为矩形,所述电极的第一边与第一方向x平行,所述电极的第二边与第二方向y平行。
47.其中,位于左下角的电极为第一参考电极p1以及与在同一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p1相邻的第二参考电极p2,所述第一参考电极p1为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一种,所述第二参考电极p2为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中的另一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选定的参考电极为位于左下角四个电极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位置作为参考电极,其他位置的设置方式与左下角的参考电极的设置方式相同,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8.所述第一参考电极p1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参考电极右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极p2与下一电极行上位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p2左上角位置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电连接;所述第一对角方向和第二对角方向相交。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对角方向”为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方向;“第二对角方向”为从右下角到左上角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对角方向为一种大致方向,由同一类型的电极指向下一相邻同一类型的电极的大概方向,并不限制与两电极之间一定在边缘位置进行电连接。第一对角线的方向和第二对角线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可以存在不同设置,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例如,对于矩形结构的电极,可以在电极的顶点与下一相邻电极之间的顶点进行连接。
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之间的连接线朝向一个相同的方向,第二电极2之间的连接线朝向另一个相同的方向。由于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相对位置可以互换,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与电极之间的连接线与电极的位置关系有关系。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左下角的四个电极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左下角的电极为第一电极1时,第一电极1与相邻第一电极1之间的连接线的朝向与第一对角方向相同;第二电极2与相邻的第二电极2之间的连接线的朝向与第二对角方向相同。又例如,左下角的电极为第二电极2时,第二电极2与相邻第二电极2的连接线的朝向与第一对角方向相同,第一电极1与相邻的第一电极1之间的连接线的朝向与第二对角方向相同。
52.因此,在设置时,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极p1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一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一导电线路;各个电极行上与所述第二参考电极p2相同类型的电极在第二对角方向上与相同类型的电极电连接形成多条第二导电线路。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参考电极p1为第一电极1,第二参考电极p2为第二电极2进行示例性说明。对于触控基板上的各个触控电极,第一电极1与相邻行上位于其右上角的第一电极1进行电连接,第二电极2与相邻行上位于其左上角的第二电极2进行电连接。因此,形成了多条平行的导电线路。
54.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1与相邻的第二电极2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1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2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
55.所述多个电极形成多条独立的导电通道,所述导电通道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电极行
上的电极数量相同;每一导电通道上的电极数量与每一所述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同,所述导电通道为第一导电线路、第二导电线路和混合导电线路中的一条。
5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上的电极数量不同,通过在最外侧的两个电极列上的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进行连接,使得第一电极1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与第二电极2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可以串联,形成一条包含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的混合导电线路。在具体设置时,由于触控基板上的触控电极数量的不同,不同的连接方式。
57.实施例一
58.如图3-4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电极行与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同的情况,即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阵列设置形成m
×
m的电极矩阵,在每一电极行上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数量相同,图2中示出了一种8
×
8的电极矩阵,其中,(i,j)表示的是电极的坐标位置,即(1,1)为第一电极1,(1,2)为第二电极2。
59.本技术实施例中,按照第一电极1和第一电极1在第一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7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l1上为8个第一电极1,l2上为6个第一电极1,l3上为4个第一电极1,l4上为2个第一电极1,l5上为6个第一电极1,l6上为4个第一电极1,l7上为2个第一电极1。
60.同样的,按照第二电极2和第二电极2在第二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7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t1上为2个第一电极1,t2上为4个第一电极1,t3上为6个第一电极1,t4上为8个第一电极1,t5上为6个第一电极1,t6上为4个第一电极1,t7上为2个第一电极1。
61.为了使得每一导电线路上的电极数量相同,同时,使得每一导电线路形成横纵交错的导电线路,可以使得每一电极都可以被扫描到,本技术中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1与相邻的第二电极2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1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2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
62.例如,在本技术中,在第一列上(7,1)与(6,1)相连,使得l7与t3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一列上(5,1)与(4,1)相连,使得l6与t2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一列上(3,1)与(2,1)相连,使得l5与t1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63.同样的,在第八列上(7,8)与(6,8)相连,使得l2与t7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5,8)与(4,8)相连,使得l3与t6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3,8)与(2,8)相连,使得l4与t5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64.通过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的连接方式,可以形成8条独立的导电通道,每一电极位于一条独立的导电通道上,且每一导电通道与其他导电通道均相交。因此,作为互容式触控方式,可以通过想一个导电通道发送扫描信号,其他导电通道作为感应通道,通过交叉设置的多条导电通道,可以快速确定被触摸的电极。
65.实施例二
66.如图5-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还示出了一种电极行数小于电极列数的连接方案。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连接线的起始点位置设置在下边框位置,因此,导电通道的数量
与电极列数相等,每一导电通道上的电极数量与电极的行数相等。
67.在列数减少或者行数减少时,形成的第一导电线路的数量和第二导电线路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6
×
8的电极矩阵,其中,(i,j)表示的是电极的坐标位置,即(1,1)为第一电极1,(1,2)为第二电极2。
68.本技术实施例中,按照第一电极1和第一电极1在第一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5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l1上为6个第一电极1,l2上为6个第一电极1,l3上为4个第一电极1,l4上为2个第一电极1,l5上为4个第一电极1,l6上为2个第一电极1。
69.同样的,按照第二电极2和第二电极2在第二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7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t1上为2个第一电极1,t2上为4个第一电极1,t3上为6个第一电极1,t4上为6个第一电极1,t5上为4个第一电极1,t6上为2个第一电极1。
70.为了使得每一导电线路上的电极数量相同,同时,使得每一导电线路形成横纵交错的导电线路,可以使得每一电极都可以被扫描到,本技术中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1与相邻的第二电极2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1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2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
71.由于第一导电线路中已有l1和l2上的电极数量相同并且等于电极行数,因此,在最外端的电极列上,无需将该第一导电线路上的电极与其他电极相连。同样的,对于t3和t4上的第二电极2,也无需在在外端的电极进行连接。
72.例如,在本技术中,在第一列上(5,1)与(4,1)相连,使得l6与t2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一列上(3,1)与(2,1)相连,使得l5与t1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73.同样的,在第八列上(5,8)与(4,8)相连,使得l3与t6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3,8)与(2,8)相连,使得l4与t5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74.通过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的连接方式,可以形成8条独立的导电通道,每一电极位于一条独立的导电通道上,且每一导电通道与其他导电通道均相交。因此,作为互容式触控方式,可以通过想一个导电通道发送扫描信号,其他导电通道作为感应通道,通过交叉设置的多条导电通道,可以快速确定被触摸的电极。
75.实施例三
76.如图7-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还示出了一种电极行数大于电极列数的连接方案。由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连接线的起始点位置设置在下边框位置,因此,导电通道的数量与电极列数相等,每一导电通道上的电极数量与电极的行数相等。
77.在列数减少或者行数减少时,形成的第一导电线路的数量和第二导电线路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8
×
7的电极矩阵,其中,(i,j)表示的是电极的坐标位置,即(1,1)为第一电极1,(1,2)为第二电极2。
78.本技术实施例中,按照第一电极1和第一电极1在第一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7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l1上为7个第一电极1,l2上为5个第一电极1,l3上为3个第一电极1,l4上为1个第一电极1,l5上为6个第一电极1,l6上为4个第一电极1,l7上为2个第一电极1。
79.同样的,按照第二电极2和第二电极2在第二对角方向上连接,形成7条第一导电线路。在第一导电线路中,t1上为2个第一电极1,t2上为4个第一电极1,t3上为6个第一电极1,t4上为7个第一电极1,t5上为5个第一电极1,t6上为3个第一电极1。
80.为了使得每一导电线路上的电极数量相同,同时,使得每一导电线路形成横纵交错的导电线路,可以使得每一电极都可以被扫描到,本技术中在最外侧的电极列上第一电极1与相邻的第二电极2电连接,使得该第一电极1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和该第二电极2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相连形成混合导电线路,各个所述混合导电线路上电极数量与每一电极列上的电极数量相等。
81.由于第一导电线路中各条均小于电极行数,因此,在最外端的电极列上,每一第一导电线路上的电极均与其他电极相连。另外,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对角方向和第二对角方向为固定方向,因此可能存在某一电极在对角方向上是不存在电极的,因此,可以将其单独作为一条导电线路。如本实施例中的(1,7)和(8,7)。
82.例如,在本技术中,在第一列上(7,1)与(6,1)相连,使得l7与t3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一列上(5,1)与(4,1)相连,使得l6与t2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一列上(3,1)与(2,1)相连,使得l5与t1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83.同样的,在第八列上(8,7)与(7,7)相连,使得l1与t7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6,7)与(5,7)相连,使得l2与t6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4,7)与(3,7)相连,使得l3与t5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在第八列上(2,7)与(1,7)相连,使得l4与t4这两条导电线路形成一条混合导电线路。
84.通过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的连接方式,可以形成7条独立的导电通道,每一电极位于一条独立的导电通道上,且每一导电通道与其他导电通道均相交。因此,作为互容式触控方式,可以通过想一个导电通道发送扫描信号,其他导电通道作为感应通道,通过交叉设置的多条导电通道,可以快速确定被触摸的电极。
8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制备工艺,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设置在不同层上,如图9-11所示。具体地,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所述第一电极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1上,所述第二电极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12上。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一电极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3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1上;所述第二电极2与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4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12上。所述第一电极1与所述第二电极2之间通过第一过孔5电连接。
8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设置在不同层上,可以方便设置第一连接线3和第二连接线4之间彼此绝缘交叉。
87.但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设置在同一层上,第一电极1和第一电极1之间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第二电极2和第二电极2之间通过第三过孔电连接,在设置时需要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设置在不同层上。
8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触控电极的驱动装置10,所述驱动装置10设置在电极行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10通过多条信号线20与最外侧电极行的电极连接,其中一条信号线20对应所述最外侧电极行上的一个所述电极,每一信号线20通过所述电极与该电极所在的导电通道电连接;所述导
电通道为该电极所在的第一导电线路、该电极所在的第二导电线路或者该电极所在的混合导电线路电连接。包括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触控电极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驱动装置10位于所述边框区域。
89.驱动装置10可以为触控芯片,用于通过导电通道向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从感应通道上接收触控感测信号以及对该感测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触控感应功能。
9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驱动装置10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下边框进行示例性说明,但本技术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驱动装置10可以设置在边框区域中的上边框、左边框或右边框。
91.基于设置在下边框上的驱动装置10,因此,与驱动装置10相连的多条信号线20可以布置在与驱动装置10同一侧,这样便于该驱动装置10的连接,同时,还可以缩减边框区域,无需从左右边框进行走线,实现窄边框。
92.请继续参考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n条导电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93.在触控阶段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前n-1条导电通道进行扫描;
94.当通过驱动装置10向第i条信号线对应的第i条导电通道进行扫描时,同时接收感应通道上的感测信号,所述感应通道为第i+1条至第n条导电通道,其中i=(1,2,

,n-1)。
95.也就是说,以上两种电极分别为用于发射触控信号的发射电极(tx),以及用于根据触控信号产生感应信号的感应电极(rx)。通过各发射电极轮流发射触控信号,并检测不同发射电极发射时各感应电极中产生的感应信号,即可确定出触摸发生的位置。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9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与第1条导电通道交叉设置的为其余各条导电通道,即第2,3,4,

,n条导电通道,与第2条导电通道的为其余各条导电通道,即第3,4,

,n条导电通道。在对应第n-1条导电通道时,仅在第n条上接收感应信号即可。无须在第n条上进行进行扫描,因此在进行第n-1条时,已经所有的电极均完成扫描或者感应,可以准确识别出触控位置。
97.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互容屏的原理,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
98.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扫描时序中前一顺序的导电通道已对于该导电通道上电极是否被触摸已进行了扫描,因此,在扫描后续通道时无须再接收扫描时序在前的通道上信号。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除最后(第n条)导电通道外,进行逐一扫描既可以完成一个时序的扫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扫描方式,可以减少触控扫描时间。
9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以上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10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或者为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10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0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0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104.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