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15372发布日期:2022-06-25 03:0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汽车供应链具有层级多、数量大、协同性要求高等显著的特点,当前汽车主机厂的库存管理重心在于保障自身快速周转的厂内库存,而大部分库存由供应商进行管理,供应商通过安全库存加预测库存的方式在各自厂内及主机厂周边的中转仓库持有大量的库存以应对主机厂客户生产计划的波动。
3.目前的物料齐套计算发明,仅限于厂内实物库存的齐套性计算与缺口需求的计算,无法从全供应链角度去计算物料齐套性,这仅仅解决了主机厂的齐套验证问题,供应商端的齐套性无法进行计算,依然采用传统安全库存加生产预测的模式进行备货,库存成本很高。
4.随着c2m定制化生产模式的普及,传统的备货模式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订单需求,急需要一种协同性更高的敏捷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而物料的齐套性计算在供应商库存敏捷管理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实现对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库存的统筹管理并且可以对全供应链的库存进行齐套性验证的齐套性验证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供应商端的齐套性无法进行计算,依然采用传统安全库存加生产预测的模式进行备货导致库存成本很高的技术问题。
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如下实现的:
8.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9.获取客户的实时订单信息,所述实时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
10.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
11.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12.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
13.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14.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
证。通过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实物库存数量共同建立了中央库存,同时涵盖实物库存与虚拟库存,突破了客户端与供应商端库存的边界,对客户端和供应商端的库存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基于上述三种实时库存数据实现了对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实现供应商库存协同与敏捷供应的功能。通过获取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从而通过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目标产品的运输周期对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进行齐套性计算。
15.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16.判断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是否为零;
17.若不为零,则根据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其对应的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生产周期,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第二生产时间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18.若为零,则获取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采购信息,所述采购信息包括采购数量和采购周期,根据所述采购数量得到其对应的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生产周期,根据所述运输周期、所述采购周期和所述第二生产时间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时间。通过获取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对应的库存信息、采购信息、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完成对供应商端的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齐套计算,从而准确推算中央库存的齐套性,实现缺料风险预警。通过对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供应商端的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齐套性计算,以得到虚拟库存,再加上客户端和供应商端的实物库存后得到了同时涵盖实物库存与虚拟库存的中央库存,实现齐套性计算的全局性,提升齐套验证性的准确性。
19.进一步地,所述实物库存数量包括客户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一实物库存数量和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第二实物库存数量,所述实物交付时间包括客户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一交付时间和供应商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二交付时间。
20.进一步地,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包括:
21.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
22.根据第一实物库存数量、第二实物库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得到预计交付数量;
23.若预计交付数量大于等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且预计交付时间小于等于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则判断为中央库存满足订单需求;
24.若预计交付数量小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则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
25.若预计交付数量大于等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且预计交付时间大于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则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
26.进一步地,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27.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以得到实时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
28.根据实时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
29.进一步地,当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时,输出缺料报告以供人工调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后重新进行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
30.进一步地,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之前包括:
31.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供应商的排产计划;
32.根据所述供应商的排产计划得到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
33.进一步地,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包括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和计划生产数量。
34.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35.根据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得到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和计划生产数量;
36.根据所述计划生产数量得到计划生产数量;
37.根据所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得到第一生产周期;
38.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所述第一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39.另外,还提供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40.实时订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的实时订单信息,所述实时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
41.排产计划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
42.第一虚拟库存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43.二级关键物料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
44.第一虚拟库存得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45.中央库存判断模块:用于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
46.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7.1)通过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实物库存数量共同建立了中央库存,同时涵盖实物库存与虚拟库存,突破了客户端与供应商端库存的边界,对客户端和供应商端的库存进行协同管理,从而基于上述三种实时库存数据实现了对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实现供应商库存协同与敏捷供应的功能。
48.2)通过获取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对应的库存信息、采购信息、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完成对供应商端的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齐套计算,从而准确推算中央库存的齐套性,实现缺料风险预警。
49.3)通过获取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从而通过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目标产品的运输周期对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进行齐套性计算。
50.4)通过对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供应商端的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齐套性计
算,以得到虚拟库存,再加上客户端和供应商端的实物库存后得到了同时涵盖实物库存与虚拟库存的中央库存,实现齐套性计算的全局性,提升齐套验证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52.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53.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的步骤流程图;
54.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中央库存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55.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8.汽车主机厂通过从供应商端获取物料,进行汽车的组装。目前的汽车主机厂的大部分库存管理由供应商进行管理,供应商通过安全库存加预测库存的方式在主机厂周边的中转仓库持有大量的库存以应对主机厂客户生产计划的波动,现有的物料齐套计算仅限于厂内实物库存的齐套性计算与缺口需求的计算,无法从全供应链角度去计算物料齐套性,这仅仅解决了主机厂的齐套验证问题,供应商端的齐套性无法进行计算。
59.因此,本说明书提出了一种建立全供应链的中央库存并基于中央库存的进行齐套性验证的技术方案,将厂内库存和供应商库存数据进行对接,建立供应链全局的中央库存数据库,从而可以实现对主机厂和供应商库存的统筹管理,解决现有方案对供应商端库存计算范围的不足;并且,对供应商待生产的排产计划、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预计交付数量和时间的推算,实现对虚拟库存进行齐套验证;同时,该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在各生产技术领域,来计算客户端和供应商端构成的全供应链的齐套性,实现供应商库存协同与敏捷供应的功能。
60.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
61.s100:获取客户的实时订单信息,所述实时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
62.本实施例中,搭建一个齐套性验证系统,包括主机厂端库存系统和供应商端库存系统,主机厂端库存系统和供应商端库存系统用途分别记录主机厂内和供应商的实时库存数据,同时将主机厂内实时库存数据和供应商的实时库存数据进行对接,建立中央库存模型,即建立一个全局供应链的中央库存数据库,从而可以实现对主机厂和供应商库存的统筹管理。其中,齐套性验证系统管理至少一个主机厂和至少一个供应商。
63.具体地,当主机厂下订单时,齐套性验证系统获取主机厂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可以确定订单日期、主机厂需求的所有目标物料、目标物料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
64.s200: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
65.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之前包括:
66.获取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供应商的排产计划;
67.根据所述供应商的排产计划得到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
68.具体地,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包括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和计划生产数量。
69.本实施例中,齐套性验证系统根据主机厂需求的所有目标物料,也可以确定出可以提供这些目标物料的所有供应商,从而可以从目标物料对应的所有供应商获得排产计划,从而通过各个供应商的排产计划中得到目标物料相关的排产计划。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得到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物料的排产计划。
70.其中,供应商的排产计划指的是供应商端的排程表,用于规划待生产的物料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
71.s300: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72.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00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73.根据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得到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和计划生产数量;
74.根据所述计划生产数量得到计划生产数量;
75.根据所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得到第一生产周期;
76.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所述第一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77.具体地,通过供应商端库存系统与供应商排产系统的接口对接,完成供应商端待生产的排产计划进行预计交付数量和时间推算,对供应商排产计划进行齐套性计算,验证主机厂生产物料的齐套性。
78.具体地,根据所有供应商的排产计划得到所有供应商可以提供的目标物料的数量,将所述供应商可以提供的同一物料的数量作和,得到所述物料对应的第一预计交付数量。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物料对应的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均通过上述过程计算得到。
79.具体地,对目标物料对应的其中一个供应商来说,根据目标物料对应的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可以得到对应的第一生产周期。目标产品的起始生产时间为计划目标产品的开始
生产的时间点,根据开始生产的时间点和订单日期作差,得到距离目标产品开始生产需要等待的时间,再加上第一生产周期和运输时间得到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交付时间。
80.根据上述方法获取订单信息中每个目标物料的交付时间,比较每个目标物料的交付时间,其中的最大值为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81.本实施例中,不同物料对应的运输时间根据物料特性决定,和供应商是否相同,运输的物料数量无关。每一个目标物料的运输时间根据所述物料特性在供应商端库存系统设定为一个常量。
82.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可设定不同物料对应的运输时间相同,为一个常量;也可以设定不同物料对应的运输时间不仅根据物料特性决定,和供应商是否相同,运输的物料数量也相关。
8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计算方式通过如下举例进行说明:
84.q1为一个目标物料根据供应商排产计划和运输时间t
t
、生产周期t
aps
计算出来的虚拟库存,即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其中,为所述物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对应的交付数量。
[0085][0086]
t1为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其中,为所述物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对应的交付时间。
[0087][0088]
s400: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
[0089]
s500: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0090]
如图2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500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0091]
s510:判断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是否为零;
[0092]
s520:若不为零,则根据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其对应的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生产周期,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第二生产时间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0093]
具体地,二级物料为本技术中的目标物料的半成品,二级物料中包括二级关键物料和二级非关键物料,二级关键物料指的是对目标物料的性能、安全、可靠等起到关键作用的零部件,通常需要进行外购储备库存,而二级非关键物料通常为供应商端的常备料,有充裕的库存。因此,在考虑由二级物料产生的目标物料的虚拟库存时,只需要考虑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即可。
[0094]
当目标物料中存在需要通过二级物料进行加工或组装完成的物料时,
[0095]
具体地,按照上述的计算方式,q2为根据供应商二级关键零件库存和物料运输时
间t
t
和生产周期t
second
计算出来的虚拟库存,即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其中,为所述物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对应的交付数量,
[0096][0097]
t2为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其中,{t
second
+t
t
}为所述物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对应的交付时间的集合。
[0098]
t2=max{t
second
+t
t
}
[0099]
s530:若为零,则获取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采购信息,所述采购信息包括采购数量和采购周期,根据所述采购数量得到其对应的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生产周期,根据所述运输周期、所述采购周期和所述第二生产时间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0100]
具体地,按照上述的计算方式,q2为根据供应商二级关键零件库存和物料采购周期ts、运输时间t
t
、生产周期t
second
计算出来的虚拟库存,即第二预计交付数量。
[0101][0102]
t2为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其中,{ts+t
second
+t
t
}为所述物料对应的各个供应商可以提供对应的交付时间的集合。
[0103]
t2=max{ts+t
second
+t
t
}
[0104]
具体地,通过供应商端库存系统与供应商仓储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得到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对应的库存信息、采购信息、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根据库存信息,确定为上述两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情况,以该情况下对应的计算方式完成对供应商端的二级关键物料进行齐套计算,从而准确推算中央库存的齐套性,实现缺料风险预警。
[0105]
s600: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
[0106]
其中,所述实物库存数量包括客户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一实物库存数量和供应商端目标产品的第二实物库存数量,所述实物交付时间包括客户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一交付时间和供应商端目标产品对应的第二交付时间。
[0107]
q3为主机厂实物库存,即第一实物库存数量;对应的交付时间为t3,即第一交付时间。本实施例中,第一交付时间根据不同的主机厂在主机厂端库存系统设定。
[0108]
q4为供应商实物库存和运输时间t
t
计算出来的交付数量,即,即第一实物库存数量。
[0109][0110]
对应的交付时间为t4,即第二交付时间。
[0111][0112]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600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包括:
[0113]
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
[0114]
具体地,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的最大值为预计交付时间。
[0115]
根据第一实物库存数量、第二实物库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得到预计交付数量;
[0116]
具体地,第一实物库存数量、第二实物库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数量作和为预计交付数量。
[0117]
综上,有预计交付数量,即目标物料对应的中央库存数量为:
[0118][0119]
其中n=max{n1,n2,

,n4}.
[0120]
齐套性验证系统计算得到的目标物料对应的预计交付时间为
[0121]
t=max{t1,t2,t3,t4}
[0122]
若预计交付数量大于等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且预计交付时间小于等于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则判断为中央库存满足订单需求;
[0123]
若预计交付数量小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则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
[0124]
若预计交付数量大于等于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且预计交付时间大于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则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
[0125]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包括:
[0126]
根据第一交付时间、第二交付时间、第一预计交付时间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得到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以得到实时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
[0127]
根据实时订单信息中所有目标产品对应的目标交付时间得到预计交付时间。
[0128]
具体地,通过检查每个目标产品对应的预计交付数量q是否满足对应的需求数量d和最晚交付时间t,从而确认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的需求以完成全供应链的齐套性的验证。
[0129]
即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0130][0131]
max{t1,t2,t3,t4}≤t
[0132]
其中,di指的是订单信息中第i个目标物料的需求数量,qi指的是第i个目标物料对应的预计交付数量。
[0133]
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的齐套性验证系统根据主机厂需求的所有目标物料,确定出可以提供这些目标物料的所有供应商,通过计算所有的供应商的库存信息和主机厂的实物库存信息,以得到全局供应链对应的中央库存,从而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目标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其中,供应商的库存信息包括供应商的实物库存信息和虚拟库存信息。
[0134]
供应商的虚拟库存信息包括供应商排产计划对应的预计交付数量和预计交付时间,和供应商二级关键物料对应的预计交付数量和预计交付时间;
[0135]
供应商的实物库存信息包括供应商对应的第二交付数量和第二交付时间;
[0136]
主机厂的实物库存信息包括主机厂的第一交付数量和第一交付时间。
[0137]
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主机厂端库存系统和供应商端库存系统完成系统间的数据对接,打通了主机厂库存和供应商库存,从而基于实时的库存数据实时计算中央库存的齐套性;对数据源头的有效接入,避免人为库存统计的失误,提升齐套验证性的准确性;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计算模型统筹计算主机厂和供应商库存,同时涵盖实物库存与虚拟库存,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实现齐套性计算的全局性。
[0138]
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当判断为中央库存不满足订单需求时,输出缺料报告以供人工调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后重新进行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
[0139]
具体地,可以通过人工调整供应商的排产计划后重新进行上述流程。
[0140]
如图4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央库存的齐套性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141]
实时订单信息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客户的实时订单信息,所述实时订单信息包括订单日期、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最晚交付时间;
[0142]
排产计划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
[0143]
第一虚拟库存得到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订单日期、所述目标产品的排产计划和运输周期得到第一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一预计交付时间;
[0144]
二级关键物料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产品的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
[0145]
第一虚拟库存得到模块705:用于根据所述运输周期和所述二级关键物料的库存数量得到第二预计交付数量和第二预计交付时间;
[0146]
中央库存判断模块706:用于基于实物库存数量和实物交付时间根据第一预计交付数量、第一预计交付时间、第二预计交付数量、第二预计交付时间、目标产品的需求数量和目标产品的最晚交付时间判断中央库存是否满足订单需求,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以完成供应链的齐套性验证。
[0147]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里所描述
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包括所作出的各种改变以及变化。
[0148]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够相互结合。
[0149]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