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44190发布日期:2022-07-23 01:5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的现代化生产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验证产品的设计、工艺等技术文件是否正确,预计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是否满足,会进行产品的投放试制。
3.目前的产品投放模式为根据产品设计工艺文件人工制定和调整排产计划,实施过程出现异常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现场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使用纸质表的形式跟进和维护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种从计划到实施到反馈主要由人工进行跟进处理的管理方法。这种现有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1)提单技术单位增长,产品数量与生产信息量激增,技术员试制急单多变动频繁,导致分厂试制计划排产失效,计划执行困难,生产效率低下。
5.(2)信息传递困难:目前技术试制系统存在信息壁垒,技术员获取试制进度信息仅能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沟通途径,造成信息传递困难,沟通不及时。
6.(3)生产资源浪费:目前技术单位试制次数、物料变更要求、物料提供要求、急单申请标准不统一,容易因技术变动造成的生产资源浪费。
7.(4)信息尚未透明化:试制订单生产进度、缺料信息未公示,不便于技术单位准确把控本单位新品试制节点。内部未进行各生产环节进度扫描,异常未能及时通报处理。
8.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是的产品生产投放过程信息化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的生产投放过程需要完全依赖于人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0.本发明提出的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包括:
11.在生产准备阶段,基于产品的识别号自动调取对应的信息并分成对应的待处理单分发给对应的人员确认,在所有人员确认之后,生成产品对应的任务单;
12.在生产试制阶段,根据各部门的需求以及产线能力对所述任务单进行排产,并通过扫描仪实时采集产品的生产信息,当采集到的生产信息与预设要求不符时,自动产生异常反馈,并通知相关人员跟进。
13.进一步,所述任务单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14.预先将产品唯一识别号与其生产所需的物料信息进行绑定;
15.待发起人员基于所述产品唯一识别号递交产品对应的试制单时,自动生成对应的准备单分发给对应的准备人员;
16.当单项或多项准备进度准备完毕之后,自动生成对应的审核单分发给对应的审核
人员;
17.在所有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基于被审核通过的所述试制单生成待排产的任务单。
18.进一步,根据各部门的需求以及产线能力对所述任务单进行排产包括如下步骤:
19.根据部门数量以及产线能力计算得到单个部门能够申请的任务单数占比;
20.当任意一个部门申请的任务数量为其对应的最大任务单数时,则判断该部门是否存在异常任务单;
21.若存在异常任务单,则驳回该部门申请的任务数量。
22.进一步,根据各部门的需求以及产线能力对所述任务单进行排产还包括步骤:
23.根据所述任务单的要求开始时间和要求结束时间对所有任务单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赋予各任务单对应的优先级。
24.进一步,当所述审核单为工艺审核单时,自动调用该产品对应的工艺指导信息给所述审核人员对照审核。
25.进一步,在各个阶段,当对应的人员发现并记录问题时,所述问题采用需答复的闭环反馈方式进行管理。
26.本发明提出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对产品生产进行管理,所述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包括:
27.产品试制投放模块,用于接收产品唯一识别号自动关联产品的物料信息,自动填写试制单的相关内容,并在当前申请环节的负责人选择签审人员后,自动将所述产品的试制单的签审权限开放给对应的签审人员;
28.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用于对产品的试制计划进行管理;
29.生产闭环管理模块,根据所述试制计划对对应产品进行生产并管理。
30.进一步,所述产品试制投放模块在每一个申请环节自动提供对应的签审人员列表供当前申请环节的负责人选择签审人员。
31.进一步,所述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在每个计划周期内根据所有待排产和已排产的任务单的试制生产效率、要求完成时间进行分析,利用预设算法得出下一个计划周期的排产序列计划。
32.进一步,所述生产闭环管理模块包括多段生产线,以及设置在对应生产线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扫描对应生产线上的产品,对产品的生产信息进行采集,当采集的生产信息不符合预设要求时,所述生产闭环管理模块产生对应的异常反馈,并通知相关人员跟进。
33.进一步,所述扫描仪包括分别设置在贴片工序前或切片工序后、插件工序后、焊接工序后、测试工序后以及打包工序后的扫描仪当中的至少一台。
34.进一步,所述试制计划包括计划进度,以及每一个试制单对应的齐套进度。
35.进一步,还包括进度公示模块,用于公示试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以及问题的答复。
36.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产品生产管理方法。
37.本发明从产品的试制申请开始,详细记录产品的各项数据指标与预期效果,经各
单位审核会签后进行产品的投放试制,根据产品的生产节点进行进度维护管理,并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产品生产投放过程的信息化和透明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投放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产品准备、试制、反馈等信息记录集中上传受控管理,信息透明公开,方便后续产品质量追踪,问题溯源。主要从人员产能、管理提升、流程优化三个层面对产品投放试制过程进行优化改善。通过对各技术单位年度项目的汇总,进行产能需求分析,评估现有人员产能满足情况,升级试制资源配置情况。消除原本产品投放过程存在的信息壁垒,通过对外部信息沟通与内部计划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变革,避免因信息传递困难而造成的产品试制问题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公示产品生产进度、缺料信息,便于技术单位准确把控本单位产品试制节点;内部进行各生产环节进度扫描,确保异常及时通报处理。本发明可以规范技术单位试制次数、物料变更要求、物料提供要求、急单申请标准,避免因技术变动造成的生产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3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39.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流程图。
40.图2是本发明的准备阶段流程图。
41.图3是本发明的整体过程示意图。
42.图4是本发明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43.图5是本发明的试制单在单位之间的流转图。
44.图6是本发明的系统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6.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47.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可以跟踪产品试制投放过程,以及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从产品的试制申请开始,详细记录产品的各项数据指标与预期效果,经各单位审核会签后进行产品的投放试制,根据产品的生产节点进行进度维护管理,并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产品生产投放过程的信息化和透明化,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产品投放试制信息化,使研发部门与生产单位的信息无障碍流通,保障产品的技术试制完成率。本发明尤其适合新品的试制投放,解决了新品在准备试制以及投放等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各种异常情况而引发的不可控问题,本发明使得新品的准备试制以及投放过程变得透明且可管理。
4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方法在生产准备阶段,基于产品的识别
号自动调取对应的信息并分成对应的待处理单分发给对应的人员确认,并在在所有人员确认之后,生成产品对应的任务单。
4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预先将产品唯一识别号与其生产所需的物料信息进行绑定,以生产控制器为例,控制器需要准备的物料有40多项,包括工装准备、工具准备、生产设备准备以及一些耗材物料的准备工作。通过当控制器的型号编码与其生产所需的物料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发起人员基于产品唯一识别号(如控制器的型号编码)递交产品对应的试制单时,可以一键生成对应的试制单,该试制单生成的同时,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准备单分发给对应的准备人员。这种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产品的试制单诸多需要填写和准备的信息,需要人工查询和填写的弊端,提高了试制单的生成效率。而且,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工作在试制单生成之前也可以提前进行准备,例如,所有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可以先开会讨论确定初步的方法,然后准备人员可以先开始准备,待主要的内容准备齐全之后,发起人员一键生成试制单,然后生成对应的准备单供各准备人员分别确认,这样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并行进行。
50.当单项或多项准备进度准备完毕之后,本发明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审核单分发给对应的审核人员,在所有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基于被审核通过的试制单会生成待排产的任务单。如果审核单为工艺审核单时,本发明会自动调用该产品对应的工艺指导信息给审核人员对照审核。以控制器为例,本发明会根据控制器的型号编码分析给出对应的炉温曲线、工艺流信息以及作业指导书编号或者链接,供审核人员参考,审核人员只需要对信息进行确认并适当修改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工艺审核人员手动查阅各种资料来对对应的控制器的生产工艺准备工作进行审核确认。
51.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系统所涉及的角色共计有10种,分别如下:提单角色a:技术员,负责发起试制单,6种签审角色:技术部组长,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组长审核环节;技术部调度员,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调度审核环节;工艺部,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工艺审核环节;技术部主任,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主任审定环节;生产部,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生产部签审环节;控制其签审,负责签审试制单和/或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控制器确认环节。以及3种生产过程问题反馈角色:试装员;工艺员;质管员。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待处理单包括试制单、准备单。
52.一个产品的试制单对应的准备单的进度将构成该产品的试制单对应的齐套进度,本发明采集各个准备单的进展情况,从而可以得到一个试制单对应的齐套进度,这样使得各个部门均可以了解一个产品的整体进度的情况,以及进度问题所在。
53.同时,一个产品的试制计划也可以有对应的计划进度展示,当前产品的试制计划进展到哪一步均实现了信息化,随时可查询。
54.在生产试制阶段,根据各部门的需求以及产线能力对所述任务单进行排产,并通过扫描仪实时采集产品的生产信息,当采集到的生产信息与预设要求不符时,自动产生异常反馈,并通知相关人员跟进。
55.本发明会根据部门数量以及产线能力等参数计算得到单个部门能够申请的任务单数占比,当任意一个部门申请的任务数量为最大任务单数时,则判断该部门是否存在有未完成的任务单,或者是是否存在延期的任务单;若该部门还存在没有完成的任务单或者
是存在延期的任务单,则该部门所申请的任务数量将不会被通过,系统里面该部们所申请的任务单将无法提交,且任务单号也不会生成。例如,产线能力为生产10个任务单时,目前公司共有两个部门,可以设置一个部门的最大任务单数为8,如果一个部门递交了最大任务单数,且该部门没有延期的任务单或者是未完成的任务单,则该部门的8个任务单可以成功生成,如果该部门存在延期的任务单或者是未完成的任务单,系统判定该部门所占的生产资源过多,则该部门的8个任务单将不能成功递交。下面介绍本发明对各个部门的任务单的具体管理方法。
56.假设产品投放申请比例参数:w
all
=1.5,该参数可以定期更新,例如更新周期为每天更新4次(0点,6点,12点,18点)。w
all
=w1+w2+w3+w
4+
…………
+wn,w1到wn分别代表需要投放的部门、单位的任务单的占比,假设总和为150%,具体的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新。
57.产线能力b
all
=1,b
all
=b1+b2+b3+b
4+
…………
+bk,其中b1到bk分别代表投放的产品的序列总和,总和为产线设备及人员等的具体能力,总和为100%。一个部门的同一种产品可能有多个任务单,多个部门也可能生产同一个产品,因而一个产品的序列可能是多个任务单的产品数量的和,也可能是一个任务单的产品数量。
58.当前投放占比c
all
,c
all
=c1+c2+c3+c4…………
+ci。c1到ci分别代表正在投放的产品序列总和。
59.延期超期比例d
all。dall
=d1+d2+d3+d4…………
+dj,d1到dj分别代表延期的投放的产品序列总和。
60.假设部门投放产品数量为需求量q,则投放产品数量pn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61.pn=q*w
n-(ci+di)*bk62.计划总误差公式:其中targetn是预设目标值,outputn是实际输出值,具体的预设目标值和实际输出值可以根据bp算法计算得到。进一步再根据bp算法得到权值更新公式,那么就可以对各个部门的需要投放的任务单的占比wn进行更新,其中η代表学习速率,可以取值为0.15,wn也可以称之为各单位投放效率权重,从而使得各个部门的投放需求可以得到合理的管理和约束。
63.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开始时间和要求结束时间对所有任务单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赋予各任务单对应的优先级。
64.本发明在各个阶段,当对应的人员发现并记录问题时,问题采用需答复的闭环反馈方式进行管理。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反馈处理闭环管理方法,通过进度信息化管理,按标准化录入问题条数,采取一问一答的人机交互方法实现闭环,确保所有问题关闭,保证了产品的投放。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超期预警机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反馈超期预警机制设置红、黄、绿、灰、四种状态,分别对应4个等级。红色代表最紧急,红色表示已超期;黄色表示即将超期;绿色表示已闭环;灰色表示驳回,待处理。
65.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至少包括产品试制投放模块、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以及生产闭环管理模块。
66.产品试制投放模块用来管理产品的准备过程,通过接收产品唯一识别号,并根据
产品唯一识别号自动关联产品的物料信息,自动填写试制单的相关内容,例如,产品唯一识别号可以是产品的型号编码。
67.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试制投放模块在当前申请环节的负责人所在页面可以提供当前申请环节的签审人员列表来供当前申请环节的负责人选择对应的签审人员,在当前申请环节的负责人选择签审人员后,会自动将产品的试制单的签审权限开放给对应的签审人员,使得签审人员可以对对应的试制单进行及时签审。
68.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产品试制投放模块根据所述试制单对应的产品,自动将产品对应的工艺信息与该试制单关联,以便对应的签审人员签审。
69.当试制单被所有相关签审人员均签审通过后,基于该试制单生成对应的任务单。
70.在一个实施例中,产品试制投放模块根据所有未排产的任务单的要求开始时间和要求结束时间对对应的任务单进行优先级排序,并赋予对应的任务单对应的优先级。
71.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用于对产品的试制计划进行管理。在一个实施例中,试制计划包括计划进度,以及每一个试制单对应的齐套进度。
72.在一个实施例中,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在每个计划周期内根据所有待排产和已排产的任务单的试制生产效率、要求完成时间进行分析,利用预设算法得出下一个计划周期的排产序列计划。
73.生产闭环管理模块根据试制计划进度管理模块对对应产品进行生产并管理,同时也会对产品的投放工作进行收尾管理。
74.具体实施时,生产闭环管理模块可以包括多段生产线,以及设置在对应生产线的扫描装置,扫描装置扫描对应生产线上的产品,对产品的生产信息进行采集,当采集的生产信息不符合预设要求时,生产闭环管理模块产生对应的异常信息并进行提醒。
75.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根据产品试制生产需要,在生产线各主要生产工序放置共计6台扫描设备,保证产品的生产状态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和更新到系统中去,提升生产线体的自动化率。在产线重要工序前增加工控模块,利用传感器结合plc进行动作控制,根据感应结果作出判断并触发扫描装置进行扫描,保证线上产品信息能够准确的上传至软件系统,保证产品试制和各项生产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该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六台扫描装置分别在贴片工序前或着贴片工序后、插件工序后、焊接工序后、测试工序后、打包工序后进行扫描记录,并将数据存储至云服务器,实现数据记录和管理更加便捷,杜绝了人为出错的情况。
76.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进度公示模块,用于公示试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以及问题的答复。
77.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所涉及到的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大致为:需要技术人员先编制试制单,然后由对应的至少一个签审人员进行签审,所有签审人员签审通过以后,则开始试制排产,接着产品的试制信息会进行公示,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相应的问题反馈。
78.在上述过程中,如果签审没有通过,则会返回给技术人员修改,如果排产驳回,也是返回给技术人员修改,排产的过程中如果物料提供表驳回,也需要技术人员再次修改。
79.通过将本发明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实现多角色之间的信息共享及协作,使得每一个环节更加的便利,并且有相应的提醒,使得问题可以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80.本发明通过多角色人员共享信息,分工协作,类似流水线工人组装产品,各自负责自身业务,完成后系统任务单即可向下面传递签审。同时本发明巧妙地设计了一种任务单紧急任务单控制比例,比例的大小依据产品投放的需要可进行调整,但投放的总产品数不变,解决任务单堵塞无法正常运转即完成投放,依次有序组织好各单位的试制任务单准确有序投放,实现各类产品的均衡化投放。
81.本发明的排产可以动态投放更新,根据问题关闭情况以及产品关联信息的齐套分析,保证投放后端是精准可控的。
82.本发明使得提单更加简化,使得现有的编制试制单40多项需要完善的内容,通过系统信息化手段基本实现一键提单,任务单一键生成,替代原有的纸质及邮件等落后的提单模式。
83.本发明使得签审流程简化、高效,取消之前沟通的模式,系统化信息共享,提高签审效率,系统自动邮件提醒负责人,防止工作流遗漏。
84.本发明使得调度签审智能化,根据产品投放需要,控制投放比例,同时系统进行智能提醒。
85.本发明通过自动扫描维护工序进度来保障产品生产效率,通过自动扫描采集数据,解决过去产品投放效率依靠人工反馈、打电话沟通等落后的方式收集统计的问题,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分析,并且对瓶颈工序,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响应,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本发明的进度管理主要是告知需求单位试制的进度,并保证及时的问题沟通,确保产品投放的效率。
86.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87.一是产品投放过程统一管理,通过本发明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命周期管理起来,其中包括了从产品试制申请到完全完结的整个过程。产品经设计员编制申请单,填写与之关联的各项数据信息与功能指标,系统会自动根据物料编码带出其他信息并填充,提交后经各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审核会签和计划排产,备料班组备料完成后,等待其他的生产资料准备完毕,如果系统内的齐套进度达到了100%,并且确定物料实物已经准备完毕,试制排产,再开始试制生产,并根据各工序扫描上传的信息进行生产进度维护。生产中发现问题后,自动触发邮件提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问题答复与确认后,方可继续进行生产。整个过程一体化管控,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8.二是信息可查询,针对不同系统功能模块提供多种查询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对申请单信息、审核详情、物料提供信息,问题反馈及答复记录等信息进行查询。并且各个查询功能均提供多种筛选条件组合检索,模糊查询,灵活性更强。
89.三是信息自动采集,通过生产线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扫描信息进行工序状态信息的采集,并储存至数据库,为每个产品生产和维护进度提供数据支持。
90.四是数据实现了关联,产品排产后需进行所需物料的齐套维护,不能按时提供物料的,将会在系统上显示超期并提醒,无法进行其他工序的进度维护操作。产品生产过程中,如遇到问题需要反馈答复,也将暂停产品的进度维护操作,直至问题确认闭环后方可继续。保证了产品投放试制过程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
91.五是实现了数据统计,本发明可以统计各提单单位相关产品的生产信息,依据试制类型、完成效率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形成各类信息的统计看板,通过柱状图、折线图
以及饼状图等显示最近的试制生产变化情况,并开发数据导出打印等功能,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数据支持。
92.六是为企业集成化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开放数据集成接口,支持mysql、sql sever和oracle等开放式关系型数据库,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式数据集成接口,可以与企业现有的第三方管理软件如pdm、erp、plm、mes等实现数据交互,为企业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生产生命周期管理、基础数据信息智能化共享的网络平台。
9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