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建筑科学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2.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长、规模大、建设效益显性化时间较长,建设控制难度大,需要进行建设效果评价,从而实现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控制和引导。
3.目前的各类评估体系在评估范围上,绝大多数仍停留在宏观的城市生态建设现状、目标和效果层面,无明确的评估时点,对于具体的城区规划建设项目来说,评估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深入性均有所不足,难以深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此外,目前国内外的生态城市评估研究和应用重点在于评估方案的设计方面,缺乏相关的评估实施研究,评估体系相对简单,滞后于实际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及系统,能够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效,以直观的数据分析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7.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
8.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指标设定经归一化处理的因子权重和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9.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和所述指标评分计算获取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10.进一步的,所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包括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准备阶段、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阶段、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建设阶段和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阶段。
11.进一步的,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策规划、管理机制和节约型城乡建设 3项准则层评估指标;
12.所述政策规划包括规划区域覆盖完整度、专项规划体系完整度和上位规划结合度3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13.所述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机构配置、专业化支撑机构和流程嵌入3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14.所述节约型城乡建设包括城市空间符合利用、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绿色施工、住宅全装修、综合管廊建设、绿色照明、海绵城市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共12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15.进一步的,所述政策规划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16][0017][0018]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机制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19][0020]
进一步的,所述节约型城乡建设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21]
[0022][0023]
进一步的,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评估指标设定因子权重,同时再采用标准关键因素比重赋值法对所述准则层评估指标所包含的指标层评估指标设定因子权重;
[0024]
采用专家评分法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层次分析法设定因子权重采用如下方法步骤:
[0026]
采用“9标度法”构建包含重要程度依次递增的五个重要性程度的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0027]
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计算获得判断矩阵的一致
性指标ci,其中,
[0028][0029]
式中,λ
max
为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阶数,ci=0,有完全的一致性;ci 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越严重;
[0030]
结合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所述一致性指标ci计算获得用于评价因子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cr,其中,
[0031][0032]
根据所述一致性检验结果cr判断,如果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0033]
进一步的,采用标准关键因素比重赋值法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权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4]
第一步,选择评价定权值组的成员,并对他们详细说明权重的概念和顺序以及记权的方法;
[0035]
第二步,列出对应于每个指标因子的权值范围并用评分法表示;
[0036]
第三步,参评者按下述步骤四~八反复核对、填写直至没有参评者异议为止;
[0037]
第四步,要求每个参评者对每个指标因子的权值打分,得到每种指标因子的权值分数;
[0038]
第五步,要求所有参评者成员对每个指标因子的分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应重新划记号评分,直至满意为止;
[0039]
第六步,把每个参评者成员的表格集中起来,把每个指标因子的评分值相加,得出总数;
[0040]
第七步,用第六步求得的总数去除分数,进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种指标因子的平均权重,即为“组平均权重";
[0041]
第八步,列出每个指标因子的平均数,并把每组的平均数与每个参评者自己得到的权值进行比较;
[0042]
第九步,判断是否有参评者修改改变评分,若有,则回到第四步重复整个评分过程;若无异议,则获得各指标因子的权值。
[0043]
进一步的,采用专家评分法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4]
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选择若干数量评分专家;
[0045]
所述评分专家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中18项指标层评估指标进行指标评分,并进行专家评分一致性判断:
[0046]
若专家评分一致,则对各个所述评分专家的评估评分进行统计和平均化处理获得最终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0047]
若专家评分不一致,则重新进行一轮评分并进行新一轮的专家评分一致性判断,且若同一组所述评分专家出现两次专家评分不一致时,则重新随机抽取选择若干数量评分专家重新上述指标评分操作。
[0048]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0049]
体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
[0050]
权重评分模块,用于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指标设定经归一化处理的因子权重和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0051]
后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和所述指标评分计算获取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005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53]
本发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及系统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从政策、规划体系、管理机制、节约型城乡建设等诸多方面,构建系统性、针对性的评估指标,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效,通过对各项规划、实施效果等基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打分,以直观数据分析评价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果。
附图说明
[0054]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0055]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9]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0060]
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
[0061]
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指标设定经归一化处理的因子权重和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0062]
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和所述指标评分计算获取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0063]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从政策、规划体系、管理机制、节约型城乡建设等诸多方面,构建系统性、针对性的评估指标,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效,通过对各项规划、实施效果等基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指标进行评估打分,以直观数据分析评价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成果。
[0064]
其中,所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包括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准备阶段、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阶段、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建设阶段和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阶段。
[0065]
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两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结构描述如下。
[0066]
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策规划、管理机制和节约型城乡建设3项准则层评估指标;
[0067]
所述政策规划包括规划区域覆盖完整度、专项规划体系完整度和上位规划结合度3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0068]
所述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机构配置、专业化支撑机构和流程嵌入3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0069]
所述节约型城乡建设包括城市空间复合利用、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绿色施工、住宅全装修、综合管廊建设、绿色照明、海绵城市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共12项指标层评估指标。
[0070]
针对上述18项指标层评估指标进行指标评分时,需分析每个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影响因素,各个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由下表1~3确定。
[0071]
所述政策规划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72]
表1:
[0073][0074]
所述管理机制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75]
表2:
[0076]
[0077]
所述节约型城乡建设中各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分影响因素内容由下表确定:
[0078]
表3:
[0079]
[0080][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评估指标设定因子权重,同时再采用标准关键因素比重赋值法对所述准则层评估指标所包含的指标层评估指标设定因子权重;
[0082]
采用专家评分法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0083]
进一步的,所述层次分析法设定因子权重采用如下方法步骤:
[0084]
采用“9标度法”构建包含重要程度依次递增的五个重要性程度的因子权重判断矩阵;
[0085]
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计算获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其中,
[0086]
[0087]
式中,λ
max
为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阶数,ci=0,有完全的一致性;ci 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越严重;
[0088]
结合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所述一致性指标ci计算获得用于评价因子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cr,其中,
[0089][0090]
根据所述一致性检验结果cr判断,如果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0091]
具体的,对准则层评估指标的因子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权重利用 matlab r2018a软件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值。对指标层评估指标的因子权重依据“德尔菲法”,因子权重参考标准关键因素赋值。对指标层评估指标评估打分分值采用专家打分法,其中,分值f分为高、中、低(100、50、0分)三档,具体的,未完成指标内容为0分,完成部分指标内容为50分,完成指标中涉及的全部内容为100分。
[0092]
在针对上述因子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评价过程中,以准则层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为例,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如下表4,确定权重值。
[0093]
表4:
[0094]bk
b1b2...bnb1b
11b12
...b
1n
b2b
21b22
...b
2n
...............b
nbn1bn2
...b
nn
[0095]
(1)判断矩阵的构造是采用了t.l.saaty教授提出的“9标度法”,即用1、3、 5、7、9五个标度分别表示指标因素的五种重要性程度(同等重要,稍微重要,相当重要,明显重要,绝对重要)。因素自身的评分值为1,即b
ij
有如下性质:
[0096]
1)b
ij
>0;
[0097]
2)
[0098]
3)b
ii
=1(i,j=1,2,
…
,n)
[0099]
在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中,为了能形成上述的判断矩阵,因而要在一定的比率标度的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化判断。常用的是1~9标度方法,见下表5。
[0100]
表5:
[0101]
序号重要性等级b
ij
赋值1i,j两元素同等重要12i元素比j元素稍重要33i元素比j元素明显重要54i元素比j元素强烈重要75i元素比j元素极端重要96i元素比j元素稍不重要1/3
7i元素比j元素明显不重要1/58i元素比j元素强烈不重要1/79i元素比j元素极端不重要1/910两元素相邻判断的中间值2/4/6/8
[0102]
(2)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0103]
由于各种原因,判断矩阵并不一定会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因此要对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层次分析法,计算cr是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的最简便方法。通常认为cr≤0.1,认为判断矩阵基本上通过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赋值。
[0104]
首先,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
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g。g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则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n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λ≥n,当且仅当唯一非零特征根λ=n时,a为一致矩阵。
[0105]
其次,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b
ij
,则λ比n大的越多,判断矩阵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一致性指标用ci计算,ci越小,说明一致性越大。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a的不一致程度。定义一致性指标为:
[0106][0107]
其中,ci=0,有完全的一致性;ci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ci越大,不一致越严重。
[0108]
最后,考虑到一致性的偏离可能是由于随机原因造成的,因此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需将c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系数cr,公式如下:
[0109][0110]
一般,如果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
[0111]
其中,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取值如下表6所示。
[0112]
表6:
[0113]
矩阵阶数12345678ri000.580.901.121.241.321.41矩阵阶数9101112131415 ri1.451.491.511.541.561.581.59 [0114]
(3)层次总排序
[0115]
层次总排序就是沿着层次结构从最高层递减式的向最低层逐层进行计算,即计算最底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
[0116]
针对绿色生态城区评估指标体系准则层,建立如下表7判断矩阵:
[0117]
表7:
[0118][0119]
对于a-b矩阵,利用matlab r2018a软件模拟计算得出:λ
max
=3.0037, ci=0.00185,cr=0.00319《0.10。同时得出准则层各项指标的权重因子,见上表的最后一列。按照重要性排序为:节约型城乡建设b3(0.6483),政策规划 b1(0.2297),管理机制b2(0.1220)。
[0120]
对绿色生态城区指标层,采用标准关键因素比重赋值法,依据“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采取独立填表选取权数的形式,然后将他们各自选取的权数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出各因素,各指标的权重。为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将通常采用的权重值1放大到10。各指标的权重值,取10名专家有效答卷的平均值,然后做归一化处理。
[0121]
标准关键因素比重赋值法即是由少数专家直接根据经验并考虑反映某评价观点后定出权重,具体做法和基本步骤如下:
[0122]
第一步,选择评价定权值组的成员,并对他们详细说明权重的概念和顺序以及记权的方法;
[0123]
第二步,列表。列出对应于每个指标因子的权值范围,用评分法表示。
[0124]
第三步,将上述表格发给参评者,按下述步骤四~八反复核对、填写,直至没有成员进行异议为止。
[0125]
第四步,要求每个成员对每个指标因子的权值打分,得到每种因子的权值分数。
[0126]
第五步,要求所有成员对每个指标因子的分值进行比较,看看所评的分数是否能代表他们的意见,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应重新划记号评分,直至满意为止。
[0127]
第六步,把每个成员的表格集中起来,把每个指标因子的评分值相加,得出总数。
[0128]
第七步,用第六步求得的总数去除分数,进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种指标因子的平均权重,即为“组平均权重"。
[0129]
第八步,列出每个指标因子的平均数,并要求评价者把每组的平均数与自己得到的权值进行比较。
[0130]
第九步,如有人还想改变评分,就须回到第四步重复整个评分过程。如果没有异议,则到此为止,各指标因子的权值就决定了。
[0131][0132][0133]
另外,采用专家评分法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134]
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选择若干数量评分专家;
[0135]
所述评分专家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中18项指标层评估指标进行指标评分,并进行专家评分一致性判断:
[0136]
若专家评分一致,则对各个所述评分专家的评估评分进行统计和平均化处理获得最终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0137]
若专家评分不一致,则重新进行一轮评分并进行新一轮的专家评分一致性判断,且若同一组所述评分专家出现两次专家评分不一致时,则重新随机抽取选择若干数量评分专家重新上述指标评分操作。
[0138]
在获取准则层、指标层评估指标的因子权重和指标评分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综
合评估的后评估评分按下式进行计算:
[0139][0140]
式中,f(z)表示后评估评分;wi表示指标层评估指标的因子权重;fi表示指标层评估指标的评价分值,i表示指标层指标个数,i=1~18。
[0141]
此外,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后评估方法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0142]
体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周期全过程构建后评估指标体系;
[0143]
权重评分模块,用于对所述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指标设定因子权重和获取每个所述评估指标所对应的指标评分;
[0144]
后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因子权重和所述指标评分计算获取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后评估评分。
[01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