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建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5967发布日期:2022-08-19 21:4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VR建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vr建模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vr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vr建模系统。


背景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reality,缩写为vr,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3.现有的虚拟现实,主要为真实场景虚拟化,这样使得整体观看建模后的场景画面真实感不强,维度性单一,致使沉浸在画面中存在观看常见图像的感觉真实性太差,而且建模系统在画面呈现时穿戴设备使用中舒适性差,而且模拟场景的效果不佳,不能够在虚拟场景感官上的体验,真实性较低。
4.发明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vr建模系统,包括:图像建模形成系统,所述图像建模形成系统用于将实景进行虚拟化反应在其内部,所述图像建模形成系统上设置有视线模拟通道,所述视线模拟通道用于将所述图像建模形成系统反应的画面进行投影使其反馈于使用者眼睛的实现范围内,所述视线模拟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真实场景模拟系统,所述真实场景模拟系统用于将所述图像建模形成系统内容形成的感官刺激于使用者,所述视线模拟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有与人体面部贴合的内部贴体机构,所述视线模拟通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边幅,所述侧连接边幅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式位移机构,所述按压式位移机构上竖直贯穿设置有按压式位移机构,所述按压式位移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声音模拟系统,所述声音模拟系统的上部卡接在所述侧连接边幅的底端,两个所述侧连接边幅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将整体建模系统固定在人头部的头罩束缚机构,所述侧连接边幅具体为柔性层,其内衬为硬性条。
6.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头罩束缚机构包括侧向连接带,所述侧向连接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侧向连接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侧连接边幅的顶部,所述侧向连接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束缚带,所述纵向束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部贴体机构的内侧,所述纵向束缚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包围带,所述横向包围带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连接边幅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束缚带的相对一侧通过顶部承托带固定连接,所述侧向连接带、所述纵向束缚带、所述顶部承托带和所述横向包围带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
7.通过对头罩束缚机构的设置侧向连接带具有弹性,侧向连接带以保证左右两侧的声音模拟系统与头罩束缚机构之间形成纽带,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声音模拟系统能更好
的垂直方向上调节,以保证声音模拟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体穿戴中的需要,顶部承托带用于将两个纵向束缚带固定后,能够避免因为设备重力造成两个纵向束缚带沿着脑袋的弧面向下坠落,起到限位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增加穿点的舒适感,横向包围带可以为弹性设置,也可采用魔术贴调节的方式或者卡扣调节的方式,能够使得设备能够更加的贴合与人脸的面部,起到更好的贴合形,不会因为压力造成面部不适的问题。
8.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调节式侧耳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内贯穿设置有按压式位移机构,所述滑动通道内壁上下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所述按压式位移机构包括方形滑套,所述方形滑套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顶部限位板与底部限位板,所述方形滑套的上下两个内腔均套设有按压钮,所述按压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滑头,所述下滑头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方形滑套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滑套上套设有底部限位板和顶部限位板,所述顶部限位板与所述底部限位板的相背一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顶部限位板,所述方形滑套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贯穿设置有两个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底部限位板和所述顶部限位板上设置的方向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滑头与所述连接条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滑套的一侧与所述声音模拟系统的一侧铰接,所述活动齿牙与所述固定齿板啮合。
9.通过对调节式侧耳机构与按压式位移机构相互配合的使用,为了使建模系统能够更好的吻合使用者的面部,保证声音模拟系统能够将耳部包围,将相对方向按压两个按压钮,这样按压钮带动下滑头向方形滑套内壁移动,进而下滑头上的限位槽在限位块上好多年个,这样下滑头内侧压缩压缩弹簧,这样连接条能够在连通槽内滑动过程中带动顶部限位板和底部限位板相对方向移动,进而活动齿牙与固定齿板之间脱离搭接的状态,这样一来,能够将使得方形滑套在贯穿通道内前后移动,由于方形滑套与声音模拟系统的一侧铰接,铰接的目的使得声音模拟系统能够在使用范围内转动调节,使其更好的贴合在耳根部位,而且方形滑套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声音模拟系统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
10.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声音模拟系统包括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顶部开设有半弧形槽,所述半弧形槽卡接在所述柔性层上,所述半圆槽内侧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半圆槽内侧边缘设置有柔性密封气垫,中心位置上的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柔性密封气垫之间设置有凹陷槽。
11.通过对声音模拟系统的设置柔性密封气垫位于边缘的位置上,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柔性密封气垫将耳部实现隔离的状态,而且利用柔性密封气垫表面的亲肤设置,能够较少脸部的压力的同时,还能增加舒适感,而且通过柔性密封气垫内部设置的凹陷槽,能够使得耳道外部形成空间,不仅能够增加皮肤的呼吸性和透气性,而且还能够使得声音传导过程中,经过空气,这样用户在建模系统产生的声音被传导到耳部时,声音更加真实,不会产生闷的感觉。
12.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视线模拟通道包括模拟通道外壳,所述模拟通道外壳内腔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套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凸起,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盘的内侧,所述伺服电机将
所述模拟通道外壳的内腔通道分割成两个瞭望通道,所述瞭望通道内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透视镜槽,所述透视镜槽内套设有透视镜片,所述滑动板的外侧设置有直插槽,所述模拟通道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条,所述真实场景模拟系统内设置有内置气味发生器,包括臭味发生器和香薰发生器,所述真实场景模拟系统内还设置有小型气流风机,所述真实场景模拟系统内设置有微型喷淋装置。
13.通过对视线模拟通道的设置,视线模拟通道将真实的场景进行虚拟化后,根据场景内的表现形式,真实场景模拟系统内能够在用户周边制造与虚拟场景内的触觉和感官的感受,气味发生器可发出多种负面的气味,这样可通过气味发生器来模仿场景内的直接的感受,而且香薰发生器可发出多种香薰味道,这样香薰发生器与气味发生器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用户嗅觉的虚拟现实的刺激,有利于增加气味的表现形式,而且小型气流风机能够产生吹向面部的气流,这样能够对用户进行触觉的表达,而微型喷淋装置可产生水珠,进而水珠可以模仿虚拟现实场景的雨滴,这样使得vr建模系统再将现实场景进行虚拟化后,能够根据现实场景的要素,实现虚拟场景的同步模仿,而滑动板在模拟通道外壳内可移动,这样通过调节滑动板在模拟通道外壳内的位置,实现将滑动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上,进而可以增加用户的观看的画面质感。
14.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图像建模形成系统包括成像控制器,所述成像控制器内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置活动条,所述内置活动条插接在所述直插槽内,所述内置活动条的上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成像控制器内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内置横向阻尼板,所述内置横向阻尼板与所述模拟通道外壳内壁的上下两侧接触,所述成像控制器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导向柱,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设有两个安装块,所述连接导向柱的内侧通过l形连接条与所述安装块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条,所述弹性连接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安装板,所述u形安装板上开设有屏幕内嵌槽,所述屏幕内嵌槽内套设有图像投影屏,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导向柱的一侧与所述转动盘的一侧接触,所述内置活动条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导向槽。
15.通过对图像建模形成系统的设置,图像建模形成系统上的限位齿与画面调节机构啮合,通过调节画面调节机构能够将图像建模形成系统向视线模拟通道的方向和远离视线模拟通道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场景的距离,而当场景画面晃动时,为了更好使得用户有晃动的体验,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转动盘转动,这样连接导向柱上与导向凸起相同机构在受到导向凸起的接触分离时产生晃动,进而连接导向柱上的l形连接条在连接杆上设置的l形连接条专用滑道内震动,这样安装块能够在连接杆上移动,此时安装块上的弹性连接条能够快速的摆动,图像投影屏播放的画面具有摇摆震动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画面的真实性。
16.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画面调节机构包括拨片,所述拨片设置在视线模拟通道外侧设置有的预留槽内,所述预留槽与所述直插槽内腔连通,所述直插槽内腔的上方设置有活动齿板,所述活动齿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预留槽内,所述拨片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块,所述固定圆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插接在所述预留槽内,所述拨片内侧开设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上套设有弹性转轴,所述弹性转轴的一端套设在所
述导向槽内,所述活动齿板与所述限位齿啮合,所述拨片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搭接。
17.在转动拨片时,拨片内侧的弹性转轴与导向槽接触,当拨片向预留槽内部转动时,首先拨片上的导向斜板能够将连接板向上顶起,这使得活动齿板跟着连接板向上移动,这样一来活动齿板与限位齿之间脱离啮合的状态,在这样一来内置活动条在直插槽内脱离限制,而此时,拨片的弹性转轴转动时,弹性转轴能够与导向槽内壁接触,这样导向槽将内置活动条向外侧带动移动,与此同时,当完成距离调节时,反向转动拨片,在弧形条的作用下,弹性转轴沿着导向槽内壁向内侧转动,这样能够使得更换下一个导向槽,继而能够根据使用这得需求,快速的实现调节的目的。
18.于本发明所述的vr建模系统,优选的,所述内部贴体机构包括橡胶连接层,所述橡胶连接层的一侧与所述模拟通道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
19.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视线模拟通道的设置,视线模拟通道将真实的场景进行虚拟化后,根据场景内的表现形式,真实场景模拟系统内能够在用户周边制造与虚拟场景内的触觉和感官的感受,气味发生器可发出多种负面的气味,这样可通过气味发生器来模仿场景内的直接的感受,而且香薰发生器可发出多种香薰味道,这样香薰发生器与气味发生器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用户嗅觉的虚拟现实的刺激,有利于增加气味的表现形式,而且小型气流风机能够产生吹向面部的气流,这样能够对用户进行触觉的表达,而微型喷淋装置可产生水珠,进而水珠可以模仿虚拟现实场景的雨滴,这样使得vr建模系统再将现实场景进行虚拟化后,能够根据现实场景的要素,实现虚拟场景的同步模仿,而滑动板在模拟通道外壳内可移动,这样通过调节滑动板在模拟通道外壳内的位置,实现将滑动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上,进而可以增加用户的观看的画面质感。
20.2、通过对声音模拟系统的设置柔性密封气垫位于边缘的位置上,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柔性密封气垫将耳部实现隔离的状态,而且利用柔性密封气垫表面的亲肤设置,能够较少脸部的压力的同时,还能增加舒适感,而且通过柔性密封气垫内部设置的凹陷槽,能够使得耳道外部形成空间,不仅能够增加皮肤的呼吸性和透气性,而且还能够使得声音传导过程中,经过空气,这样用户在建模系统产生的声音被传导到耳部时,声音更加真实,不会产生闷的感觉。
21.3、通过对调节式侧耳机构与按压式位移机构相互配合的使用,为了使建模系统能够更好的吻合使用者的面部,保证声音模拟系统能够将耳部包围,将相对方向按压两个按压钮,这样按压钮带动下滑头向方形滑套内壁移动,进而下滑头上的限位槽在限位块上好多年个,这样下滑头内侧压缩压缩弹簧,这样连接条能够在连通槽内滑动过程中带动顶部限位板和底部限位板相对方向移动,进而活动齿牙与固定齿板之间脱离搭接的状态,这样一来,能够将使得方形滑套在贯穿通道内前后移动,由于方形滑套与声音模拟系统的一侧铰接,铰接的目的使得声音模拟系统能够在使用范围内转动调节,使其更好的贴合在耳根部位,而且方形滑套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声音模拟系统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
22.4、通过对头罩束缚机构的设置侧向连接带具有弹性,侧向连接带以保证左右两侧的声音模拟系统与头罩束缚机构之间形成纽带,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声音模拟系统能更好的垂直方向上调节,以保证声音模拟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人体穿戴中的需要,顶部承托
带用于将两个纵向束缚带固定后,能够避免因为设备重力造成两个纵向束缚带沿着脑袋的弧面向下坠落,起到限位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增加穿点的舒适感,横向包围带可以为弹性设置,也可采用魔术贴调节的方式或者卡扣调节的方式,能够使得设备能够更加的贴合与人脸的面部,起到更好的贴合形,不会因为压力造成面部不适的问题。
23.5、通过对图像建模形成系统的设置,图像建模形成系统上的限位齿与画面调节机构啮合,通过调节画面调节机构能够将图像建模形成系统向视线模拟通道的方向和远离视线模拟通道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场景的距离,而当场景画面晃动时,为了更好使得用户有晃动的体验,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的转动盘转动,这样连接导向柱上与导向凸起相同机构在受到导向凸起的接触分离时产生晃动,进而连接导向柱上的l形连接条在连接杆上设置的l形连接条专用滑道内震动,这样安装块能够在连接杆上移动,此时安装块上的弹性连接条能够快速的摆动,图像投影屏播放的画面具有摇摆震动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画面的真实性。
24.6、在转动拨片时,拨片内侧的弹性转轴与导向槽接触,当拨片向预留槽内部转动时,首先拨片上的导向斜板能够将连接板向上顶起,这使得活动齿板跟着连接板向上移动,这样一来活动齿板与限位齿之间脱离啮合的状态,在这样一来内置活动条在直插槽内脱离限制,而此时,拨片的弹性转轴转动时,弹性转轴能够与导向槽内壁接触,这样导向槽将内置活动条向外侧带动移动,与此同时,当完成距离调节时,反向转动拨片,在弧形条的作用下,弹性转轴沿着导向槽内壁向内侧转动,这样能够使得更换下一个导向槽,继而能够根据使用这得需求,快速的实现调节的目的。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中按压式位移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中图像建模形成系统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中模拟通道外壳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vr建模系统中活动齿板的示意图。
26.图中,视线模拟通道1、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内部贴体机构4、调节式侧耳机构5、侧连接边幅6、按压式位移机构7、声音模拟系统8、头罩束缚机构9、画面调节机构10、成像控制器11、内置活动条12、弧形连接板13、滑动通道14、贯穿通道15、固定齿板16、侧向连接带17、纵向束缚带18、顶部承托带19、横向包围带20、气囊21、方形滑套22、顶部限位板23、底部限位板24、按压钮25、下滑头26、限位槽27、限位块28、顶部限位板29、活动齿牙30、方向滑槽31、连接条32、连通槽33、压缩弹簧34、底部限位板35、限位齿36、内置横向阻尼板37、连接导向柱38、连接杆39、弹性连接条40、安装块41、u形安装板42、屏幕内嵌槽43、图像投影屏44、拨片45、滑动板46、直插槽47、透视镜槽48、透视镜片49、定位条50、伺服电机51、固定板52、安装槽53、转动盘54、导向凸起55、模拟通道外壳56、柔性层57、半圆槽58、柔性密封气垫59、凹陷槽60、扬声器61、导向斜板62、固定圆块63、转杆64、活动齿板65、
连接板66、弹性转轴67、弧形条68、橡胶连接层69。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8.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vr建模系统,包括: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用于将实景进行虚拟化反应在其内部,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上设置有视线模拟通道1,视线模拟通道1用于将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反应的画面进行投影使其反馈于使用者眼睛的实现范围内,视线模拟通道1的顶部设置有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用于将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内容形成的感官刺激于使用者,视线模拟通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与人体面部贴合的内部贴体机构4,视线模拟通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连接边幅6,侧连接边幅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式位移机构7,按压式位移机构7上竖直贯穿设置有按压式位移机构7,按压式位移机构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声音模拟系统8,声音模拟系统8的上部卡接在侧连接边幅6的底端,两个侧连接边幅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将整体建模系统固定在人头部的头罩束缚机构9,侧连接边幅6具体为柔性层57,其内衬为硬性条。
29.头罩束缚机构9包括侧向连接带17,侧向连接带17的数量为两个,侧向连接带17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侧连接边幅6的顶部,侧向连接带1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纵向束缚带18,纵向束缚带18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内部贴体机构4的内侧,纵向束缚带1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向包围带20,横向包围带2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连接边幅6的前侧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束缚带18的相对一侧通过顶部承托带19固定连接,侧向连接带17、纵向束缚带18、顶部承托带19和横向包围带20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21。
30.通过对头罩束缚机构9的设置侧向连接带17具有弹性,侧向连接带17以保证左右两侧的声音模拟系统8与头罩束缚机构9之间形成纽带,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声音模拟系统8能更好的垂直方向上调节,以保证声音模拟系统8能够更好的适应人体穿戴中的需要,顶部承托带19用于将两个纵向束缚带18固定后,能够避免因为设备重力造成两个纵向束缚带18沿着脑袋的弧面向下坠落,起到限位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增加穿点的舒适感,横向包围带20可以为弹性设置,也可采用魔术贴调节的方式或者卡扣调节的方式,能够使得设备能够更加的贴合与人脸的面部,起到更好的贴合形,不会因为压力造成面部不适的问题。
31.调节式侧耳机构5包括弧形连接板13,弧形连接板13上设置有滑动通道14,滑动通道14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贯穿通道15,贯穿通道15内贯穿设置有按压式位移机构7,滑动通道14内壁上下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16,按压式位移机构7包括方形滑套22,方形滑套22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顶部限位板23与底部限位板24,方形滑套22的上下两个内腔均套设有按压钮25,按压钮2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下滑头26,下滑头26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7,限位槽27内插接有限位块28,限位块28的一侧与方形滑套2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方形滑套22上套设有底部限位板35和顶部限位板29,顶部限位板29与底部限位板35的相背一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顶部限位板29,方形滑套2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33,连通槽33内贯穿设置有两个连接条32,两个连接条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底部限位板35和顶部限位板29上设置的方向滑槽31内壁固定连接,下滑头26与连接条32之间通过压缩弹簧34固定连接,方形滑套22的一侧与声音模拟系统8的一侧铰接,活动齿牙30
与固定齿板16啮合。
32.通过对调节式侧耳机构5与按压式位移机构7相互配合的使用,为了使建模系统能够更好的吻合使用者的面部,保证声音模拟系统8能够将耳部包围,将相对方向按压两个按压钮25,这样按压钮25带动下滑头26向方形滑套22内壁移动,进而下滑头26上的限位槽27在限位块28上好多年个,这样下滑头26内侧压缩压缩弹簧34,这样连接条32能够在连通槽33内滑动过程中带动顶部限位板29和底部限位板35相对方向移动,进而活动齿牙30与固定齿板16之间脱离搭接的状态,这样一来,能够将使得方形滑套22在贯穿通道15内前后移动,由于方形滑套22与声音模拟系统8的一侧铰接,铰接的目的使得声音模拟系统8能够在使用范围内转动调节,使其更好的贴合在耳根部位,而且方形滑套22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声音模拟系统8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
33.声音模拟系统8包括半圆槽58,半圆槽58的顶部开设有半弧形槽,半弧形槽卡接在柔性层57上,半圆槽58内侧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扬声器61,半圆槽58内侧边缘设置有柔性密封气垫59,中心位置上的扬声器61与柔性密封气垫59之间设置有凹陷槽60。
34.通过对声音模拟系统8的设置柔性密封气垫59位于边缘的位置上,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柔性密封气垫59将耳部实现隔离的状态,而且利用柔性密封气垫59表面的亲肤设置,能够较少脸部的压力的同时,还能增加舒适感,而且通过柔性密封气垫59内部设置的凹陷槽60,能够使得耳道外部形成空间,不仅能够增加皮肤的呼吸性和透气性,而且还能够使得声音传导过程中,经过空气,这样用户在建模系统产生的声音被传导到耳部时,声音更加真实,不会产生闷的感觉。
35.视线模拟通道1包括模拟通道外壳56,模拟通道外壳56内腔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1,伺服电机5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槽53,安装槽53内套设有转动盘54,转动盘5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凸起55,伺服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盘54的内侧,伺服电机51将模拟通道外壳56的内腔通道分割成两个瞭望通道,瞭望通道内套设有滑动板46,滑动板46上开设有透视镜槽48,透视镜槽48内套设有透视镜片49,滑动板46的外侧设置有直插槽47,模拟通道外壳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条50,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内设置有内置气味发生器,包括臭味发生器和香薰发生器,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内还设置有小型气流风机,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内设置有微型喷淋装置。
36.通过对视线模拟通道1的设置,视线模拟通道1将真实的场景进行虚拟化后,根据场景内的表现形式,真实场景模拟系统3内能够在用户周边制造与虚拟场景内的触觉和感官的感受,气味发生器可发出多种负面的气味,这样可通过气味发生器来模仿场景内的直接的感受,而且香薰发生器可发出多种香薰味道,这样香薰发生器与气味发生器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用户嗅觉的虚拟现实的刺激,有利于增加气味的表现形式,而且小型气流风机能够产生吹向面部的气流,这样能够对用户进行触觉的表达,而微型喷淋装置可产生水珠,进而水珠可以模仿虚拟现实场景的雨滴,这样使得vr建模系统再将现实场景进行虚拟化后,能够根据现实场景的要素,实现虚拟场景的同步模仿,而滑动板46在模拟通道外壳56内可移动,这样通过调节滑动板46在模拟通道外壳56内的位置,实现将滑动板46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上,进而可以增加用户的观看的画面质感。
37.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包括成像控制器11,成像控制器11内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置活动条12,内置活动条12插接在直插槽47内,内置活动条12的上侧设置有限位齿
36,成像控制器11内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内置横向阻尼板37,内置横向阻尼板37与模拟通道外壳56内壁的上下两侧接触,成像控制器11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9,连接杆39的内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导向柱38,连接杆39上活动套设有两个安装块41,连接导向柱38的内侧通过l形连接条与安装块4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安装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条40,弹性连接条4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安装板42,u形安装板42上开设有屏幕内嵌槽43,屏幕内嵌槽43内套设有图像投影屏44,连接杆39固定在安装槽53内,连接导向柱38的一侧与转动盘54的一侧接触,内置活动条12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导向槽。
38.通过对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的设置,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上的限位齿36与画面调节机构10啮合,通过调节画面调节机构10能够将图像建模形成系统2向视线模拟通道1的方向和远离视线模拟通道1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场景的距离,而当场景画面晃动时,为了更好使得用户有晃动的体验,通过伺服电机51输出端的转动盘54转动,这样连接导向柱38上与导向凸起55相同机构在受到导向凸起55的接触分离时产生晃动,进而连接导向柱38上的l形连接条在连接杆39上设置的l形连接条专用滑道内震动,这样安装块41能够在连接杆39上移动,此时安装块41上的弹性连接条40能够快速的摆动,图像投影屏44播放的画面具有摇摆震动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画面的真实性。
39.画面调节机构10包括拨片45,拨片45设置在视线模拟通道1外侧设置有的预留槽内,预留槽与直插槽47内腔连通,直插槽47内腔的上方设置有活动齿板65,活动齿板65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6,连接板66的一端套设在预留槽内,拨片45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块63,固定圆块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64,转杆64插接在预留槽内,拨片45内侧开设有弹性槽,弹性槽内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弧形条68,弧形条68上套设有弹性转轴67,弹性转轴67的一端套设在导向槽内,活动齿板65与限位齿36啮合,拨片45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板62,导向斜板62与连接板66的底部搭接。
40.在转动拨片45时,拨片45内侧的弹性转轴67与导向槽接触,当拨片45向预留槽内部转动时,首先拨片45上的导向斜板62能够将连接板66向上顶起,这使得活动齿板65跟着连接板66向上移动,这样一来活动齿板65与限位齿36之间脱离啮合的状态,在这样一来内置活动条12在直插槽47内脱离限制,而此时,拨片45的弹性转轴67转动时,弹性转轴67能够与导向槽内壁接触,这样导向槽将内置活动条12向外侧带动移动,与此同时,当完成距离调节时,反向转动拨片45,在弧形条68的作用下,弹性转轴67沿着导向槽内壁向内侧转动,这样能够使得更换下一个导向槽,继而能够根据使用这得需求,快速的实现调节的目的。
41.内部贴体机构4包括橡胶连接层69,橡胶连接层69的一侧与模拟通道外壳56的内侧固定连接。
42.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43.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
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4.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