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31124发布日期:2022-08-31 07: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文书(或文件)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 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执行案件立案材料包括诸多文书或文件。例如,执行案件立案材料包括申请 执行书、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裁判文书、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及 所在律师事务所致法院函。如果申请执行人为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的,还必须提 供经公证、认证的证明材料(董事会决议、法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商业 登记的复印件等)。一般地,申请执行书中还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 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另外,如果申请执行 人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 裁协议书;申请执行国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的,应当提交经我国驻外使领馆认 证或我国公证机关公证的仲裁裁决书中文本。
3.在很多时候,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和文件很多,但在申请立案时,大多 数文书和记载的信息,在立案甚至执行时,并不需要。相应地,关键或重要信息, 如请求立案的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仲裁机构、判决结果等信息被淹没在这些 文书中,不利于阅读者,如法官、律师或当事人快速了解关键或重要信息,迅速 掌握案件情况。
4.申请号为cn201810732199.5的发明专利揭露了一种公检法结构化文书的信 息提取方法。然而,该专利公开的公检法结构化文书的信息提取方法仅用于单一 文书(提请批准逮捕书)中提取法律主体和相关信息,无法用于含有多种类型文 书的复杂案件的文书信息提取。其次,该专利公开的公检法结构化文书的信息提 取方法仅用于单一文书的信息提取,也难以适用执行案件立案材料包括诸多文书 的情形。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不同文书中的案件信息存在差异,自这些文书中提 取案件信息时,如果使用同一提取模型,容易出现提取错误。再次,执行案件需 要提取的信息往往散布在各个文书或文件,每个文书或文件上的信息范围并不固 定,如果仅从单个或单一类型文书或文件中提取,很容易导致信息提取不完全, 且无法通过其它文书或文件中提取和补充。最后,执行案件的各个文书和文件材 料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和重叠,若每个文书或文件均派发给校验人员人工校验,则 将导致校验工作量大增,极大增大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其能 够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不同文书提取案件信息,以确保案件信息的完整性和准 确度。
6.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其能 够筛选执行案件立案材料,以确定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校验优先级, 从而减少需校验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的数量和减轻校验工作量和工作成本。
7.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其能 够“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
内”、“外”等所指代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 位置。因此,上述术语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6.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执行案件”指的是指民事案件、刑事案件、 行政案件通过法院判决,裁定或仲裁案件,被告没有履行,在法院所需要进行的 下一步工作;术语“立案材料”指的是立案所依据的电子格式的有关事实材料和程 序材料,可分为言词材料和实物材料,适于存储在数据存储设备;术语“特征信 息”指的是能够确定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的性质和类型的特征(字段)或关 键字;术语“案件信息”指的是与执行案件有关的信息,如申请执行人(信息)、 当事人身份证明(信息)、裁判文书(信息)、执行标的(信息)等等;术语“信 息校验索引”指的是用于快速查找校验信息的信息目录,用于协助校验人员校验 数据和避免遗漏;术语“案件信息集合”指的是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所有必要案件信 息的汇集,以方便法律实践人员查看;术语“法律实践人员”指的是从事法律实务 的人,包括但不限于律师、法官等法律工作者;术语“优先级”指的是在自执行案 件立案材料的文书提取案件信息时,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的优先提取等级。
27.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的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 的方法被阐明。为了确定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或文件)的类型,应遍 历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所有文书,以识别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每个文书中的至少 一个特征信息,从而获得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每个文书的特征信息组合。可以理 解,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每个文书的特征信息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28.值得注意的是,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不同类型文书的特征信息存在差别。例 如,申请执行请求书一般包括执行申请人(或申请人)、被执行人(被申请人)、 申请事项(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等特征信息(或字段)。判决书一般包括标题、 编号和判决内容,其中标题包括做出判决的法院名称(一般在判决书第一行)、 判决书类型或性质(一般在判决书第二行),编号包括年度、类型、序号等特征 信息(或字段),判决内容至少包括被告人等特征信息(或字段)。例如,(2014) 新民初字第1001号,则表示为2014年度新县人民法院第1001号民事判决书。 同理,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授权委托(文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书)等文书也 各有其特有特征信息(组合)。因此,可通过识别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 中的特征信息和获得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特征信息组合,确定执行案 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类型,并给予命名。
29.可以理解,在遍历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以识别执行案件立案材料 的各个文书中的特征信息和获得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特征信息组合 后,可根据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相应特征信息组合,确定执行案件立 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类型和命名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例如,当遍历执 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某个文书,识别和获得该文书中的特征信息(或字段)组合为
ꢀ“
执行申请人”、“被执行人”、“申请事项”和“事实与理由”时,可确定或至少初步 确定该文书为申请执行请求书和对其进行命名。
30.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 书的类型确定错误,更加准确地对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命名和帮助后续 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案件信息的准确和高效提取,本发明自执行案件 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
方法引入人工命名校验步骤,且人工命名校验步骤在执行案 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命名之后。相应地,由于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 类型以被初步确定,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也已得到命名,相应地,人工 命名校验的工作量会大幅减少,并可大幅降低命名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执行案件 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类型被确定和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被命名后,完 成命名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将被派发给命名校验人员,以便对其进行命名 校验。可以理解,如果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命名出现错误,则命名校 验人员可对其进行手动修改。
31.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命名 校验完成或结束后,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的案件信息被提取,提取出 的案件信息被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以便信息校验人员校验案件信息。不同(类 型)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的案件信息存在差异,提取不同执行案件立案材料 的文书的案件信息时,所用的案件信息提取模型也不相同。因此,对执行案件立 案材料的文书的命名校验是案件信息提取中的重要环节。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 书的准确命名有助于改善案件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提取速度。
32.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优选地,在提取完成命名校验的执行案件立案材 料的各个文书的所有类别的案件信息后,可根据自完成命名校验的执行案件立案 材料的文书提取的案件信息创建相应的信息校验索引(或信息索引),以帮助, 甚至引导信息校验人员进行案件信息校验。例如,可建立具体案件信息的来源(文 书)、具体案件信息在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出现的频率等信息项。因 此,提取出的案件信息被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之前,可先根据自完成命名校验的 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的案件信息创建相应的信息校验索引。创建的相应信息校 验索引被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以帮助信息校验人员对案件信息进行信息校验。 例如,如图2所示,可根据完成命名校验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申请执行请求书 创建相应的申请执行信息索引。
33.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当信息校验人员(基于相应信息校验 索引)完成案件信息校验后,根据案件信息预设规则对完成信息校验的各个文书 的案件信息依次取值,以形成案件信息集合进行存储,供法律实践人员使用。可 以理解,案件信息集合含有执行案件的所有案件信息,从而使法律实践人员,例 如法官或律师可以快速浏览和获取执行案件的所有案件信息。可以理解,案件信 息预设规则可以是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案件信息的赋值规则,以对完 成信息校验的各个文书的案件信息进行赋值和依次取值。
34.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为了降低信息校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信息校验 效率,在提取的案件信息被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时,可将信息校验索引和排序后 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也同时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因此,在案件信息 被提取后,可根据预设排序规则对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排序。根据预设 排序规则对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排序可以是根据各个文书的重要程 度进行排序,文书越重要,文书的顺序越靠前。例如,在执行案件立案材料中,
ꢀ“
执行申请人”、“被执行人”、“申请事项”和“事实与理由”在申请执行中,不可缺 少,则申请执行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裁判文书最为重要,具有最高优先级。 律师代为申请的,还需要律师信息(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相关证明文件), 具有次优先级。其它相关联文件具有更次优先级。根据预设排序规则对执行案件 立
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排序也可以是根据具体特征信息出现在文书的频率进行 排序,具体特征信息出现在文书的频率越高,文书的顺序越靠前。优选地,根据 预设排序规则对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排序也可以是根据具体特征信 息出现在文书的频率进行排序,具体特征信息出现在文书的频率越高,文书的顺 序越靠前。相应地,信息校验人员可仅根据排序在前列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 书即可完成对提取的所有案件信息的校验,从而避免重复,甚至反复根据不同文 书校验同一案件信息和避免因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记载的案件信息存 在的重复和交叉,导致的信息校验人员的重复劳动。
35.进一步地,为了提前发现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的案件信息出现错 误和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案件信息时出现的错误,提高信息校验 效率,可对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的案件信息进行自动验证。在自 动验证时,可分别提取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的所有类别的案件信息, 并以任一文书中的任一案件信息为基准案件信息,分别与来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 的其它文书中的相同案件信息相比对,如果基准案件信息与来自任一执行案件立 案材料的其它文书中的相同案件信息不一致,则标记该基准案件信息为待更正案 件信息。对可能出现错误的案件信息进行标记,有助于信息校验人员快速查找和 更正错误案件信息,减少信息校验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相应地,对自执 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的所有类别的案件信息逐一进行自动验证,从而 可提前发现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的案件信息出现错误和自执行案件 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案件信息时出现的错误,主动提醒信息校验人员校正或 更正,减少信息校验人员的工作量和提高信息校验效率。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案 件信息更正的准确性,还可以在基准案件信息与来自任一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其 它文书中的相同案件信息不一致时,标记所有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中的相同 案件信息为待更正案件信息,以提醒主动提醒信息校验人员校正或更正。可以理 解,用于比对的基准案件信息应为具体案件信息,例如,用于比对的基准案件信 息可以是申请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码(或信用代码)、住址(通讯 地址)、申请事项、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身份证号码(或信用代码)、住 址(通讯地址)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地,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 的某些案件信息的种类和具体案件信息是必需的,这些案件信息的缺少往往意味 着无法立案。例如,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中必然存在申请执行人、申请事项、 被执行人等等。因此,可根据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特点,制作必需案件信息表。 在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案件信息后,可将提取的案件信息与必需 案件信息表进行比对,以确定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的案件信息的 种类是否齐全。如果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的案件信息的种类出现 缺失,则可能是准备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时出现的缺少,也可能是自执行案 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案件信息时发生遗漏或提取失败导致。因此,当自执 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的案件信息的种类出现缺失时,可标记缺失案件 信息的来源文书,以便于信息校验人员校验。例如,当申请执行人(及其信息) 发生缺失时,可标记应出现申请执行人的文书:申请执行请求书、裁判文书等等 文书,并将被标记缺失案件信息的来源文书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以便于信息校 验人员校验。可以理解,如果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文书发生案件信息缺失,信息 校验人员可补充完整。
36.如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依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执行案件立 案材料
提取信息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37.(a)遍历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所有文书,以分别识别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 每个文书中的至少一个特征信息和获得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每个文书的特征信 息组合;
38.(b)根据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中的特征信息组合,分别确定执行 案件立案材料的相应文书的类型,并分别命名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
39.(c)将完成命名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派发给命名校验人员,以 便命名校验人员对其进行命名校验;
40.(d)自完成命名校验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提取案件信息;和
41.(e)将提取的案件信息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以便信息校验人员对案件信 息进行信息校验;和
42.(f)根据案件信息预设规则对完成信息校验的各个文书的案件信息依次取 值,以形成案件信息集合进行存储。
43.可以理解,本发明自执行案件立案材料提取信息的方法的上述步骤由程序化 的设备实现,或在程序化的设备实现,该程序化的设备具有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 理器。相应地,案件信息集合可被存储在该程序化的设备的存储器。
44.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的“派发”指的是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通过程 序化的设备经由通讯网络的发送或传递。因此,完成命名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 文书被派发给命名校验人员,指的是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通过程序化的 设备经由通讯网络的发送或传递至可与命名校验人员相交互的设备,以使执行案 件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可被命名校验人员获得。例如,完成命名的执行案件立案 材料的文书通过笔记本电脑被派发。示例性地,完成命名的执行案件立案材料的 文书通过程序化的设备经由通讯网络被发送至命名校验人员(的邮箱)。相应地, 提取的案件信息(和信息校验索引)被派发给信息校验人员,指的是自执行案件 立案材料的各个文书的所有类别的案件信息(和信息校验索引)通过程序化的设 备经由通讯网络的发送或传递至可与信息校验人员相交互的设备,以使提取的案 件信息可被信息校验人员获得。
4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描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 示例性地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46.所有在本发明精神之内的等同实施、修改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