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系统、芯片、板卡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7775发布日期:2022-09-03 07:4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系统、芯片、板卡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系统、芯片、板卡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一些主从模式下,主设备会对从设备(也称为目标设备)发起独占访问请求。以从设备是dma(direct-memory-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寄存器为例,在主设备配置dma寄存器后进行数据传输的一段时间内,要求dma寄存器配置不能被修改,即此时dma寄存器被一个主设备独占。在实现独占访问请求时,需要特定机制保证所有主设备均可以查询到目标设备被占用状态,并发起独占访问请求;而且在一个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被允许后,该主设备拥有对该目标设备的独占权,其他主设备则不能修改该目标设备。
3.在相关技术中,一个主设备需要通过一个读操作和一个写操作才能完成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而若存在两个主设备前后请求访问目标设备,在先读的主设备只完成了读操作,而还未完成写操作改写目标设备的被占用状态的情况下,后读的主设备若也发起了读操作,可能导致两个主设备均认为自己可以访问该目标设备,导致访问错误。
4.而在其他相关技术中,若想要避免出现两个主设备同时访问一个目标设备的情况,则需要在目标设备端增加额外的逻辑电路来完成排他访问的检测和控制,其实现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系统、芯片、板卡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缺陷。
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应用于锁控制单元,所述锁控制单元用于存储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控制,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7.接收主设备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8.响应于所述独占访问请求,获取所述状态信息;
9.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操作:
10.向所述主设备返回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以使所述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以及
11.将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12.可选地,所述向所述主设备返回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的步骤和所述将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步骤并行执行。
1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主设备返回所述第二状态信息。
14.可选地,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状态信息的预设时间段之后,重新发起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15.可选地,在所述锁控制单元与所述主设备通过总线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由所述锁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下发到所述主设备;在所述锁控制单元内置于所述主设备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由所述主设备基于本设备的内部信号确定。
16.可选地,所述主设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多个数据位,每个主设备对应于一个数据位,用于指示对应的主设备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所述锁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各个数据位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
17.可选地,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总数据位,所述总数据位基于各个主设备对应的数据位生成。
1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主设备在独占访问结束的情况下发送的清除占用请求;响应于所述清除占用请求,将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
1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访问控制系统,包括:
20.主设备,用于向锁控制单元发送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21.锁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独占访问请求,获取存储于本单元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
22.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锁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操作:
23.向所述主设备返回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以使所述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以及
24.将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25.从设备,用于作为目标设备响应于所述主设备的独占访问。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访问控制系统。
2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板卡,所述板卡包括封装有至少一个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芯片的封装结构。
2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芯片。
29.在本公开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中,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的状态信息存储在锁控制单元中,在锁控制单元响应于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后,所获取的状态信息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在向所述主设备反馈该第一状态信息的同时,还将锁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以使该主设备对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即在本公开中,在主设备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后,若该目标设备空闲,则在向主设备反馈目标设备的独占情况时,还可以自动的将锁控制单元中指示该目标设备的独占情况的状态信息改写为已被独占的状态,避免了后续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的主设备也能够访问该目标设备的情况,而且在本公开所述访问控制方法中,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逻辑电路,可以应用在大多数场景中。
3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
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多主设备场景的示意图。
3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3.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35.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多主设备访问时序的示意图。
36.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访问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板卡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2.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3.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
44.如图1所示,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主设备场景的示意图,其中,该场景包括多个主设备110、锁控制单元120以及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其中,从设备可以包括目标设备130和存储设备140,而且上述主设备110、锁控制单元120以及从设备均通过同一条总线150进行连接,主设备110可以通过总线150访问锁控制单元120和任意一个从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主设备场景可以是一个包含多个主设备的芯片,也可以是一个包含多个主设备的主从模式系统,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45.在本公开中,主设备110是指可以对其他设备进行访问的设备。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110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和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等常见设备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110也可以是由厂商自行研发的设备,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110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多个,其中,各个主设备110可以是相同类型的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设备。
46.在本公开中,从设备可以分为目标设备130和存储设备140。
47.其中,目标设备130是指主设备110需要进行独占访问的从设备,即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只能有一个主设备110访问该目标设备13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130可以是配置dma寄存器,配置dma寄存器要求在配置后进行数据传输的一段时间内寄存器配置不能被修改,因此,配置dma寄存器需要主设备110进行独占访问。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130也可以是其他需要主设备110进行独占访问的从设备,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48.而存储设备140则是指主设备110可以同时进行访问的从设备,即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可以有多个主设备110同时访问该存储设备14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140可以是指内存,也可以是指其他可以同时访问的从设备,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49.而锁控制单元120则用于存储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控制,其中,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即,各个主设备110可以通过访问锁控制单元120获取状态信息,从而判断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进而确定是否可以对目标设备130进行独占访问。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120可以是一种存储设备140,多个主设备110可以同时访问锁控制单元120。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120可以是一种锁标志寄存器,在该锁标志寄存器中使用了特定的位来标识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即被占用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高电平来表示目标设备130处于独占状态,即该目标设备130已被其他主设备110占用,其对应的电子信号可以是“1”;而可以使用低电平来表示目标设备130未处于独占状态,即该目标设备130可以被当前访问的主设备110占用,其对应的电子信号可以是“0”。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120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表示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50.在本公开中,主设备110可以对目标设备130发起独占访问。例如,多个主设备110希望配置dma寄存器,来进行数据搬移。由于dma寄存器在搬移过程时,状态信息不能被修改,此时需要查询并在dma寄存器空闲时进行锁定,来实现独占访问。
51.在相关技术中,主设备110在对目标设备130发起独占访问之前,需要先向锁控制单元120发起读访问,以获取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从而判断是否可以对目标设备130进行独占访问;以及向锁控制单元120发起写访问,将锁控制单元120中用于指示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的状态信息从指示该目标设备130未处于独占状态改写为处于独占状态,以对其他主设备110宣布该目标设备130已被占用,避免出现多个主设备110同时访问目标设备130的情况。
52.而上述读访问和写访问一般由两个独立的访问操作完成,若目标设备130未被占用,则当完成读访问操作后,发起访问的主设备110即可以确定进行独占访问;而只有当写访问操作完成后,其他主设备110才能接收到该主设备110已占用目标设备130的信息。因此,当两个主设备110先后发起对目标设备130的独占访问时,先访问的主设备110完成读访问操作,但还未完成写访问操作时,后访问的主设备110可能先发起读访问操作,此时,锁控制单元120中用于指示目标设备130的独占状态的状态信息还未改写为处于独占状态,因此,后访问的主设备110可能认为其自身也可以访问目标设备130,因此,会出现先访问的主设备110和后访问的主设备110都能够访问目标设备130的情况,违背了独占访问的要求。
53.对此,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可以通过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总线协议来实现排他访问,即主设备先直接向目标
设备发起一笔独占的读操作,目标设备会记录当前访问的主设备的地址和id信息,随后对进行的访问进行监测,只有接收到同样地址和id的访问时,才会执行相应的操作。然而,在这种访问控制方法中,需要在目标设备端增加额外的逻辑电路,来完成排他访问的检测和控制,其实现过程比较复杂。在方案应用于芯片时,还需要增加芯片的面积,在应用场景上比较局限。
54.对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访问控制方法,可以避免出现多个主设备同时访问目标设备的问题,而且也不需要增加芯片的面积,可以应用在大多数场景中。
55.如图2所示,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56.步骤s201:接收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57.步骤s202:响应于独占访问请求,获取状态信息;
58.步骤s203;响应于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使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状态信息,对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
59.步骤s204:将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60.在本公开中,上述访问控制方法应用于锁控制单元中。当任意主设备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时,锁控制单元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201和步骤s202;并在步骤s202中获取的状态信息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响应于该第一状态信息,执行步骤s203和步骤s204,即在确定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时,可以同时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通知该主设备可以独占目标设备,以及将锁控制单元中的状态信息自动的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以通知其他主设备该目标设备已被占用,避免出现多个主设备同时访问目标设备的情况。
6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03和步骤s204可以并行执行,以保证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及将锁控制单元中的状态信息自动的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两个步骤可以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避免在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之后,而在将锁控制单元中地状态信息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之前,出现其他的主设备也发起了独占访问请求,并且其他的主设备接收到的也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以致于最终出现多个主设备同时访问目标设备的情况。
62.在本公开上述的访问控制方法中,主设备在对目标设备发起独占访问之前,只需要向锁控制单元发起一次独占访问请求,而锁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该主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后,可以获取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的状态信息,并将该状态信息返回给主设备,而且,当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时,即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时,可以将第一状态信息返回给主设备,以告知该主设备可以对目标设备进行访问,同时,还可以自动的将锁控制单元中用于表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的状态信息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即实现目标设备的自动上锁,以使得后续访问锁控制单元的其他主设备可以立即了解到该目标设备已被占用的情况。因此,在本公开的访问控制方法中,主设备只需要发起一次独占访问请求,即可实现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
63.而即使存在两个主设备先后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时,先访问的主设备完成独占访问请求操作,且接收到锁控制单元返回的状态信息后,若此时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
状态,即锁控制单元返回的是第一状态信息时,先访问的主设备无需再发起一次写操作即可对目标设备进行访问,而锁控制单元在返回第一状态信息给先访问的主设备的同时,会自动的将状态信息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因此,后访问的主设备在发起独占访问请求后,接收到的一定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即后访问的主设备不会误认为其自身也可以访问目标设备。因此,不会出现先访问的主设备和后访问的主设备都能够访问目标设备的情况,保证了单一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状态信息不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时,即当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时,还可以向主设备返回第二状态信息,以通知主设备该目标设备已被其他主设备占用,即该主设备无法访问目标设备。
65.如图3所示,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66.步骤s301:接收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67.步骤s302:响应于独占访问请求,获取状态信息;
68.步骤s303:响应于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使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状态信息,对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
69.步骤s304:将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70.步骤s305:响应于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向主设备返回第二状态信息。
71.其中,当任意主设备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时,锁控制单元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301和步骤s302;并在步骤s302中获取的状态信息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响应于该第一状态信息,执行步骤s303和步骤s304,即在确定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时,可以同时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通知该主设备可以独占目标设备,以及将锁控制单元中的状态信息自动的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以通知其他主设备该目标设备已被占用,避免出现多个主设备同时访问目标设备的情况;而在步骤s302中中获取的状态信息不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时,而是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二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则响应于该第二状态信息,执行步骤s305,即向主设备返回第二状态信息,以通知该主设备不可以访问目标设备。
72.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在接收到锁控制单元所发送的第二状态信息时,可以将当前的独占访问请求挂起,等待目标设备空闲后再重新发起独占访问请求。
73.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锁控制单元发送的第二状态信息的预设时间段之后,重新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主设备访问目标设备的平均访问时间设置,例如该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1秒。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段还可以设置为锁控制单元处理独占访问请求的一个时钟周期,以使得主设备可以频繁的询问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从而可以在目标设备重新变为可占用的状态,即不处于独占状态时,即使主设备可以及时占用该目标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段还可以根据所有当前正在等待重新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的主设备数量和该主设备在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的顺序进行相对应的设置,使得存在多个主设备需要等待重新
发起独占访问请求时,可以使原来先发起独占访问请求也能够先重新发起独占访问请求。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设备完成对目标设备的访问后,还可以向锁控制单元发起清除占用请求,以使得锁控制单元将状态信息调整位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从而使得后续的其他主设备也能够独占访问该目标设备。
75.如图4所示,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访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76.步骤s401:接收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77.步骤s402:响应于独占访问请求,获取状态信息;
78.步骤s403:响应于状态信息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使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状态信息,对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
79.步骤s404:将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80.步骤s405:接收主设备在独占访问结束的情况下发送的清除占用请求;
81.步骤s406:响应于清除占用请求,将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
82.其中,当任意主设备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时,锁控制单元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401和步骤s402;并在步骤s402中获取的状态信息是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响应于该第一状态信息,执行步骤s403和步骤s404,即在确定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时,可以同时向主设备返回第一状态信息,以通知该主设备可以独占目标设备,以及将锁控制单元中的状态信息自动的改写为指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以通知其他主设备该目标设备已被占用,避免出现多个主设备同时访问目标设备的情况;当步骤s403和步骤s404完成后,主设备即进入独占访问阶段,在该阶段内,该主设备可以独占访问目标设备,而其他主设备则不能访问该目标设备;而当主设备完成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后,主设备可以向锁控制单元发起对目标设备的清除占用请求,而锁控制单元则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405和步骤s406,清除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使得目标设备可以被其他主设备访问。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起访问的主设备通常是cpu,gpu等常见设备,而控制其访问的锁控制单元可以在这些模块外部,如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上锁控制单元可以是独立于主设备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与主设备可以通过总线连接,且在锁控制单元与主设备通过总线连接的情况下,主设备可以通过总线向锁控制单元发起独占内存请求等,而锁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总线将第一状态信息等状态信息下方到主设备中。
84.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可能设置在另一设备或模块中,而且锁控制单元所在的模块也可能存在对目标设备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的情况,即锁控制单元所在模块为主设备,此时由于锁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设备内部,因此主设备无法通过总线来访问锁控制单元,以此来判断目标设备的独占情况从而发起独占访问。针对上述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可以内置于主设备中,且在锁控制单元内置于主设备中的情况下,此时,主设备发起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时,可以触发硬件逻辑自动从锁控制单元中获取目标设备的独占情况,并且根据目标设备的独占情况生成对应的内部信号,即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等状态信息可以由主设备基于本设备的内部信号确定,而主设备在读
取到该内部信号后,可以根据其代表的含义执行对应的后续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内部生成的内部信号可以是电平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等其他信号,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85.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主设备外部,也可以设置在主设备内部。对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发起的独占访问请求,可以为总线读访问(锁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设备外部),也可以是硬件请求(锁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设备内部)。而且,当锁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设备内部时,若锁控制单元所在的主设备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由于锁控制单元在该主设备内部,因此不需要进行总线访问即可判断当前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并根据查询结果进行自上锁的步骤。
8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状态信息也可以包括多个数据位,且每个主设备对应于一个数据位,用于指示对应的主设备对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而锁控制单元则用于基于各个数据位确定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例如,当存在至少两个主设备,包括主设备1和主设备n时,则状态信息至少包括两个数据位,其中,一个数据位1表示主设备1对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而另一个数据位n则表示主设备n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状态,则当需要判断状态信息是否为指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时,可以同时分析上述状态信息中的各个数据位,只要其中的任意一个数据位表示其对应的主设备对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时,即可以确定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当前状态信息为第一状态信息,例如数据位1表示主设备1对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或数据n表示主设备n对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都可以最终确定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而只有当所有数据位均表示其对应的主设备对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时,才可以确定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
8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状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总数据位,该总数据位基于各个主设备对应的数据位生成。例如,若用“1”表示任意主设备对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而“0”表示任意主设备对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则总数据位可以是对各个主设备对应的数据位进行“或”操作生成,即只要任意一个主设备对应的数据位为“1”时,总数据位即为“1”,表示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而只有所有主设备对应的数据位均为“0”时,总数据位才为“0”,表示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
88.接下来,本公开还通过一实施例,示出在应用本公开上述访问控制方法后,多主设备访问一目标设备的访问时序。如图5所示,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主设备访问时序的示意图。其中,clk(clock,时钟信号)表示硬件行为的处理周期信号。当多个主设备同时发起独占访问请求时,会同时下发读访问操作,然而由于硬件行为限制,多个读访问操作总会先后执行。例如在图5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主设备,包括主设备1和主设备n,且这两个主设备同时发起独占访问请求,此时由于硬件行为限制,这两个主设备发起的独占访问请求会分先后执行。假设主设备1的独占访问请求先被下发,此时,主设备1读到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为第一状态信息“0”,从而可以确认自己获取了对目标设备的访问控制权。另外,在执行独占访问请求的读操作的同时,会根据其他主设备的独占状态,修改该主设备的独占状态,以及目标设备的总独占状态。例如,在执行主设备1的独占访问请求时,其他设备如主设备n的独占状态均为“0”,则主设备1的独占状态被改写为“1”,同时目标设备的总独占状态也改写为1,完成上锁流程。而在主设备1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的下个周期,主设备n也会发起独占访问请求,但此时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已经为高,即锁控制单元返回给主设备n的状
态信息为第二状态信息“1”,因此,主设备n的独占访问请求将被搁置而不会下发。接着,当主设备1访问结束后,主设备1发起清除占用请求,从而将主设备1的独占状态重新改写为“0”,同时目标设备的总独占状态也改写为“0”,完成解锁流程。在一段时间后,主设备n可以再次发起独占访问请求,而此时由于其他设备没有发起独占访问请求,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为“0”,则主设备n可以获取目标设备的访问权,从而对目标设备发起访问。
89.与前文所述的访问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访问控制系统。
90.如图6所示,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访问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以下单元:
91.主设备610,用于向锁控制单元发送对目标设备的独占访问请求;
92.锁控制单元620,用于响应于所述独占访问请求,获取存储于本单元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的独占状态;
93.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未处于独占状态的第一状态信息的情况下,所述锁控制单元执行以下操作:
94.向所述主设备返回所述第一状态信息,以使所述主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独占访问;以及
95.将所述状态信息调整为指示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独占状态;
96.从设备630,用于作为目标设备响应于所述主设备的独占访问。
97.其中,该访问控制系统中主设备610、锁控制单元620以及从设备630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上文访问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98.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如图7所示,该芯片700包括本公开上文任意一种访问控制系统实施例描述的访问控制系统,即包括了主设备610、锁控制单元620以及从设备630。其中,该访问控制系统中主设备610、锁控制单元620以及从设备630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上文访问控制系统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99.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板卡,其包括了封装有至少一个上述芯片的封装结构。参阅图8,其提供了一种示例性的板卡,上述板卡包括上述芯片70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804、接口器件806和处理器808。
100.所述存储器件与所述芯片封装结构内的芯片通过总线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所述存储器件可以包括多组存储单元810,例如:ddr sdram(英文: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每一组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芯片通过总线连接。
101.所述接口装置与所述芯片封装结构内的芯片电连接。所述接口装置用于实现所述芯片与外部设备8(例如:终端、服务器、摄像头等)之间的数据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装置可以包括pcie接口,还可以是网络接口、或者其他的接口,本公开不做限制。
102.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和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900包括本公开上文任意一种芯片实施例描述的芯片700,或者上文任一种板卡实施例描述的板卡800。其中,该芯片700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上文芯片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该板卡800的具体功能可以参照上文板卡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03.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