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30848520发布日期:2022-07-23 0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宽频动态信号中衰减直流分量估算步骤:建立宽频动态信号模型,计算衰减直流分量;b、宽频动态信号中谐波相量估算步骤:建立谐波相量估计模型,重构谐波相量估计模型,求解谐波估计模型;c、仿真分析步骤:建立测试场景,依次建立基本性能测试场景、频率斜坡测试场景、阶跃变换测试场景和干扰测试场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建立宽频动态信号模型的步骤如下:对于包含直流分量和基本分量的电力系统波形表达式如(1)所示:
ꢀꢀꢀꢀꢀ
(1)其中,是含有基波、谐波以及间谐波分量的信号,是时变振幅,是时变相位角,参考频率是,指最高次谐波分量,是衰减直流分量信号,是衰减直流分量幅值,是时间常数;含有基波、谐波以及间谐波分量信号在时刻t的动态相量模型为:
ꢀꢀꢀꢀꢀꢀꢀꢀꢀꢀꢀꢀꢀꢀꢀꢀꢀꢀꢀꢀ
(2) 将(2)式代入(1)式可得宽频动态信号的动态表达式:
ꢀꢀꢀꢀ
(3)其中,为共轭算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计算衰减直流分量的步骤如下:衰减直流分量由振幅和相位时变的余弦分量和表示:由振幅和相位时变的余弦分量和表示:
ꢀꢀꢀ
(4)
其中,,,分别表示第n个余弦分量频率、幅值、相位,t为观测间隔长度,将y设置为3;基于频域采样定理,利用sinc插值函数对衰减直流分量进行时域信号参数化建模,ddc分量的动态相量记为,具体表示为:
ꢀꢀꢀꢀꢀꢀꢀꢀꢀꢀꢀꢀꢀꢀꢀꢀꢀꢀꢀꢀ
(5)其中,是采样频率,表示最大模型阶数,将设置为2,为(2)式中第n个余弦分量在时刻上的样本相量;对衰减直流分量进行采样,式(1)中拟合的ddc分量的离散形式用(6)表示;
ꢀꢀꢀꢀꢀꢀꢀꢀꢀꢀꢀꢀꢀꢀꢀꢀꢀꢀꢀꢀꢀ
(6)其中,表示相量为余弦信号的列向量,为共轭算子,矩阵的元素为在采样窗中的样本点,表示矩阵,的定义如(7)所示:
ꢀꢀꢀꢀꢀꢀꢀꢀꢀꢀꢀꢀ
(7)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相量的估计值,计算过程如(7)所示,在矩阵中,为该矩阵元素:
ꢀꢀꢀꢀꢀꢀꢀꢀꢀꢀꢀꢀꢀꢀꢀꢀꢀꢀꢀꢀꢀꢀꢀꢀꢀꢀꢀꢀꢀꢀꢀ
(8)其中,h是共轭转置符号;利用式(8)构建每个余弦分量的,接着用重构矩阵,通过(5)求得每个余弦信号的幅值和相位,进而估计ddc分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建立谐波相量估计模型的步骤如下:利用阶泰勒展开模型来定义动态相量:
ꢀꢀꢀꢀꢀꢀꢀꢀꢀꢀꢀꢀꢀꢀꢀꢀꢀꢀꢀꢀꢀꢀꢀꢀ
(9)其中,为t=0时的阶导数,k为泰勒展开阶数,t为观测间隔长度;包含谐波和间谐波的正弦信号采用离散序列的形式,序列长度是n,且,通过多频相量分析,将动态相量方法扩展到实际序列模型,离散信号各相量分量的泰勒傅里叶系数表达式如下:
ꢀꢀꢀꢀꢀꢀꢀꢀꢀꢀꢀꢀꢀꢀꢀꢀꢀꢀꢀꢀꢀꢀ
(10)其中,h是采样间隔,观测间隔长度,是平均谐波及间谐波相量,是相量频率在 处的k阶导数,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代表谐波频率,非整数倍时代表间谐波频率;以大小为的采样率将谐波信号频率归一化,采样长度是,得到谐波分量频率,泰勒傅里叶基向量的归一化频率是, ,对应n个系数集合的频率分辨率为,每个i的泰勒开阶数都为k,则(10)写成矩阵形式:
ꢀꢀꢀꢀꢀꢀꢀꢀꢀꢀꢀꢀꢀꢀꢀꢀꢀꢀꢀꢀꢀꢀꢀꢀꢀꢀꢀꢀꢀꢀꢀꢀ
(11)其中,是样本列相量,大小为的传感矩阵a是泰勒傅里叶基相量,e表示噪声或测量误差,x是长度为的列相量,描述了当谐波时,的集合;相量求解,利用最小二乘法转换为伪逆矩阵的求解,通过伪逆矩阵计算得到的是欧几里得范数最小时对应的解,此时是满足下列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
(12)其中,表示欧几里得范数,进一步通过引入拉格朗日算子并求导后,得动态相量系数估计矩阵:
ꢀꢀꢀꢀꢀꢀꢀꢀꢀꢀꢀꢀꢀꢀꢀꢀꢀꢀꢀꢀꢀꢀꢀꢀꢀꢀꢀꢀꢀ
(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重构谐波相量估计模型的步骤如下:设定修正因子,每组频率分辨率达到,采样序列长度为,采样长度h为5个基波周期,谐波分量归一化频率为,,得到改进的泰勒傅里叶系数表达式:
ꢀꢀꢀꢀꢀꢀꢀꢀ
(14)其中,,表示大小为的曲波变换矩阵,是的k阶导数;根据表达式(9),得到近似二阶动态相量估计值、谐波频率和频率变化率:
ꢀꢀꢀꢀꢀꢀꢀꢀꢀꢀꢀꢀꢀꢀꢀꢀꢀꢀꢀ
(15)
ꢀꢀꢀꢀꢀꢀꢀ
(16)
ꢀꢀꢀꢀꢀꢀꢀ
(17)
当修正因子时,若传感矩阵a与稀疏矩阵高度不相关,(14)转化为矩阵形式即为:
ꢀꢀꢀꢀꢀꢀꢀꢀꢀꢀꢀꢀꢀꢀꢀꢀꢀ
(18)其中,是测量矩阵,x表示长度为的每个数据块对应的样本序列,是对原始样本分割后提取的少量相量的叠加,为维数为的正交矩阵,该矩阵的每一列是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基相量,e表示噪声信号相量;上述方法实现稀疏采样测量模型构建后,利用欧式搜索算法对x进行矩阵分块,在搜索范围内找到m个最佳匹配的数据点,并将所有数据点组合成一个矩阵, i为系数矩阵的坐标,对矩阵进行曲波变换,采用曲波阈值准则去除不显著的曲波系数,抽取的系数需要有效的去噪和压缩算法,进行曲波变换,采用曲波阈值准则去除不显著的曲波系数,抽取的系数需要有效的去噪和压缩算法;稀疏矩阵只包含一个非零有效项集,该有效项集按字典顺序排列后所得的变换系数列相量是,变换系数集中在零区附近且以细峰的形式分布,使用变换系数的分布特点来表征信号的可重复性,记为:
ꢀꢀꢀꢀꢀꢀꢀꢀꢀꢀꢀꢀꢀꢀꢀꢀꢀꢀ
(19)其中,表示l1范数;每组谐波信号估计值可根据变换系数倒置得:
ꢀꢀꢀꢀꢀꢀꢀꢀꢀꢀꢀꢀꢀꢀꢀꢀꢀꢀ
(20)其中,是的逆算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求解谐波估计模型的步骤如下:求解正则化线性最小二乘代价函数,重构泰勒系数矩阵x,即:
ꢀꢀꢀꢀꢀ
(21)
ꢀꢀꢀꢀꢀꢀꢀꢀꢀꢀꢀ
(22)其中,表示l2范数,表示正则化项,是正则化系数,、
分别表示局部和非局部稀疏项,是一个正则化参数,用于平衡两个稀疏项; (22)代入(21)得:
ꢀꢀꢀꢀꢀꢀꢀꢀꢀꢀ
(23)其中,,引入两个辅助相量p和q,最终得到以下方案:
ꢀꢀꢀꢀ
(24)
ꢀꢀꢀꢀꢀꢀꢀ
(25)
ꢀꢀꢀꢀꢀꢀꢀꢀꢀꢀꢀ
(26)
ꢀꢀꢀꢀꢀꢀꢀꢀꢀꢀꢀꢀꢀꢀꢀꢀꢀꢀꢀꢀ
(27)
ꢀꢀꢀꢀꢀꢀꢀꢀꢀꢀꢀꢀꢀꢀꢀꢀꢀꢀꢀꢀꢀꢀꢀꢀ
(28)其中,和为固定值参数,作用是提高算法数值的稳定性,p,q是sbi算法辅助迭代相量;(24)是求解一个严格凸二次函数的极小化,将目标函数的梯度设为0,得到对应的封闭解:
ꢀꢀꢀꢀꢀꢀ
(29)其中,是大小为的单位矩阵;采用步长最优的最速下降法求解函数的最小化问题,表示为:,
ꢀꢀꢀꢀꢀꢀꢀꢀꢀꢀꢀꢀꢀꢀꢀꢀꢀꢀꢀꢀꢀ
(30)其中,为目标函数的梯度,是最佳步长,,估计值为,运用最小均方误差定理将(25)的问题变成:
ꢀꢀꢀꢀꢀꢀꢀ
(31)同理,(26)的问题写成:
ꢀꢀꢀꢀꢀꢀꢀꢀꢀ
(32)这里(省略);得到一组封闭解,将看作有噪声的观测值的某种类型,用表示误差相量,每个元素的误差分别为(),然后假设e独立分布于,均值为0且方差为,由大数定律得,对于任意,均有:
ꢀꢀꢀꢀꢀ
(33)所以得到:
ꢀꢀꢀꢀꢀ
(34)变换后的误差相量为,,,表示每个元素的误差相量,m是最佳匹配的数据点个数,根据矩阵的正交性质,变换不改变每个组的方差,由此得出,每个组的都独立分布于,(零均值且方差为),大数定理得,对于任意,均有:
ꢀꢀꢀꢀꢀ
(35)由以上得: (36)得出:
ꢀꢀꢀꢀꢀꢀꢀꢀꢀꢀꢀꢀꢀꢀꢀꢀꢀꢀ
(37)
将其和(26)问题合并,得:
ꢀꢀꢀꢀꢀꢀꢀꢀꢀꢀꢀꢀꢀꢀ
(38)未知量是上式中是可分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化简为:
ꢀꢀ
(39)其中,是指对应相量的模;在矢量收缩形式下,x的估计值表达式:
ꢀꢀꢀꢀꢀꢀꢀꢀꢀꢀꢀꢀꢀꢀꢀꢀꢀꢀꢀ
(40)上述得到泰勒系数矩阵x的估计值后,通过谐波采样方程,对谐波信号的重组,在logistic回归的框架下,引入交叉熵[27]目标函数来度量估计值和理论值x的概率分布差异:
ꢀꢀ
(41)假设误差为二元分布,视为预测概率分布与实际概率分布的关联性接近,证明假设与预期模型是一致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建立基本性能测试场景的步骤如下:测试所提算法的基本性能,构造式(43)所示含ddc分量的宽频动态信号模型:
ꢀꢀꢀꢀꢀꢀꢀꢀ
(42)其中,为基波频率,此处设置为50hz,、分别表示基波和各次谐波相角,且在范围内任意取值,低频段谐波次数h取值为2-13,高频段谐波次数h分别为77、79、80、83,采样频率设置为10 khz,ddc分量幅值的取值为0.3,0.4,0.5,

1,
hz、10048.5 hz、10147.5 hz,和为基波和谐波的相位,且取值为范围内的随机数,设定采样频率为10khz,采样窗长设为5个工频周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采集模型的谐波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宽频动态信号中衰减直流分量估算步骤:建立宽频动态信号模型,计算衰减直流分量;宽频动态信号中谐波相量估算步骤:建立谐波相量估计模型,重构谐波相量估计模型,求解谐波估计模型;仿真分析步骤:建立测试场景,依次建立基本性能测试场景、频率斜坡测试场景、阶跃变换测试场景和干扰测试场景。本发明对宽频动态相量的估计具有较高精度和速度,在对比算法中保持一定优越性,同时验证了本发明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证了本发明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证了本发明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迟傲冰 郭昱甫 郭诗瑶 潘禹飞 曾成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