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组件及触控电路。
背景技术:2.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控面板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因其便捷性被应用到很多场景中,特别是自容触控技术,其在穿戴、手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现有的自电容触控面板为防止鬼点,以实现多点触控,多采用触控电极与触控走线一一对应的连接方式,即,每个触控电极都需要引出一条触控走线,且每行或每列触控电极对应的触控走线设置于该行或该列触控电极与相邻行或相邻列的触控电极之间。因此,触控面板的分别率越高,需要的触控电极数量越多,则触控走线的数量就越多。
4.然而,现有的自电容触控面板,其较多的触控走线造成其在面板上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电极间盲区增大使得触控性能较差、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组件及触控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自电容触控面板,其较多的触控走线造成其在面板上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电极间盲区增大使得触控性能较差、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
7.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组,每一所述触控组包括短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
8.第二电极层,绝缘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互容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互容电极对应设置以产生第一互电容,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互容电极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
9.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与多个所述触控组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组电连接,另一端用于绑定触控电路;
10.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互容电极电连接,另一端用于绑定所述触控电路。
11.其中,多个所述触控组呈阵列排列,且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排列成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排列成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排列成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行;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阵列的行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阵列的列的延伸方向;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13.其中,所述第一互容电极包括:
14.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每列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设置;
15.第一短接部;所述第一短接部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连接。
16.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还包括第二互容电极;所述第二互容电极与每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设置,以产生第二互电容,每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互容电极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两条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互容电极和所述第二互容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二互容电极包括:
18.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每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19.第二短接部;所述第二短接部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短接部设置于所述阵列的一侧,所述第二短接部设置于所述阵列远离所述第一短接部的一侧。
20.其中,所述触控组还包括第三触控电极,且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短接;
21.多个所述第三触控电极排列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列,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三触控电极排列成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行;
22.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三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互容电极和所述第二互容电极均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
23.可选地,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不与任何互容电极产生互电容。
24.其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不与任何互容电极产生互电容。
25.其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绝缘。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
27.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为如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触控面板;
28.触控电路,所述触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电连接,用于检测并输出触控点的定位信息。
2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包括:
30.显示面板;
31.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触控面板为如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触控面板。
3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电路。该触
控电路用于通过如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触控面板对触控点进行定位;其中,该触控电路包括:
33.第一触控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自电容;
34.第二触控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互电容;
35.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电容获取与所述触控点对应的所述触控组的定位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互电容获取所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的定位信息。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组件及触控电路,该触控面板通过使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触控组,使每一触控组包括短接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并使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与多个触控组一一对应,使得每一触控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复用同一条第一触控走线,从而使得第一触控走线的数量可减少一半,不仅能够减少第一触控走线在触控面板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触控电极间的盲区,提高触控性能,而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该触控面板通过设置与第一电极层绝缘的第二电极层,并使第二电极层的第一互容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对应设置,使得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互容电极产生第一互电容;并且,使第二触控走线一端连接第一互容电极,另一端绑定触控电路,使一端与触控组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的另一端也邦定触控电路,使得该触控电路可通过第一触控走线传送的触控组的自电容以及第二触控走线传送的第一互电容对触控点进行精确定位,且可实现对多触控点的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图2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面板的a-a向剖面示意图;
40.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互容电极和第二互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图;
42.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3.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图;
44.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5.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图;
46.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8.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
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51.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触控面板1和触控电路2。
52.其中,触控面板1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动作并将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产生的自电容和/互电容通过触控走线传送给触控电路2。具体地,该触控面板1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请参见下文。
53.其中,触控电路2用于通过触控面板1对触控点进行定位;具体地,触控电路2通过触控走线获取触点对应的触控电极产生的自电容和/互电容,然后根据获取到的自电容和/互电容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触控点的精确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对触控点进行定位。在具体实施例中,触控电路2包括第一触控单元201、第二触控单元202和数据处理单元203;其中,第一触控单元201用于获取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产生的自电容,第二触控单元202用于获取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产生的互电容;数据处理单元203根据第一触控单元201获取的自电容和第二触控单元202获取的互电容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在触控面板1上的坐标信息,从而实现对触控点的精确定位。
54.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面板的a-a向剖面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该触控面板1包括第一电极层10、第二电极层20、第一触控走线41以及第二触控走线42。
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触控组,每一触控组包括短接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具体地,多个触控组呈阵列排列;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定义第一方向x为阵列中行的延伸方向,定义第二方向y为阵列中列的延伸方向,以下实施例中均是如此。本实施例中,多个触控组排列成阵列,且在该阵列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排列为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排列为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多列;同时,在该阵列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排列为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多行。进一步地,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沿第一方向x依次交替排列。
56.如图2所示,在多个触控组排列形成的阵列中,在第一方向x上,每行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均为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交替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每列触控电极均为间隔排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1或为间隔排列的第二触控电极12;可以看出,沿第一方向x,
每行触控电极中每两个触控电极为一个触控组,每个触控组中的两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x排列为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行触控电极的排列方式也可均为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交替排列;那么,沿第一方向x,每行触控电极中每两个触控电极为一个触控组,每个触控组中的两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x排列为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
57.具体的,在第一电极层10中,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可为矩形、方形、菱形、圆形、多边形等形状,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可以为整块的电极,也可以为具有镂空图案的电极,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均以方形的整块电极为例,但不代表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在本技术中被限定为方形的整块电极。
58.其中,多条第一触控走线41与多个触控组一一对应,每条第一触控走线41的一端与对应的触控组电连接,具体地,每条触控走线的一端与对应的触控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或第二触控电极12电连接,另一端用于绑定触控电路2,即另一端与触控电路2电连接。容易理解,第一触控走线41的数量与触控组的数量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极层1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排列为如图2所示的电极阵列,在该电极阵列的每行中,每相邻的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1和一个第二触控电极12为一个触控组,一个触控组对应一条第一触控走线41。相比于每一触控电极对应一条触控走走线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走线41的数量可以减少一半,不仅能够减少第一触控走线41在触控面板1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触控电极间的盲区,提高触控性能,而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2的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59.在本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还包括第二电极层20,第二电极层20绝缘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20包括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具体地,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对应设置以产生第一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一互容电极21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对应设置以产生第二互电容,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二互容电极22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对应设置是指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在垂直于触控面板1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从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相对而产生第一互电容;同样,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对应设置是指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在垂直于触控面板1的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从而使得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相对而产生第二互电容。
60.请参见图4,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互容电极和第二互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第一互容电极2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延伸部211,第一延伸部21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与每列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211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长条形;容易理解,长条形的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部分在垂直于触控面板1的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一触控电极11至少部分重叠;长条形的形状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61.其中,第一互容电极21还包括第一短接部212,第一短接部212设置于多个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且与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短接部212为沿第一
方向x延伸的长条形,以与多条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连接;具体地,多条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一短接部212可为一体的结构。
62.具体地,第二互容电极2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221,第二延伸部22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与每列第二触控电极12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221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长条形;容易理解,长条形的第二延伸部221与第二触控电极12对应的部分在垂直于触控面板1的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触控电极12至少部分重叠;长条形的形状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63.其中,第二互容电极22还包括第二短接部222,第二短接部222设置于多个第二延伸部221的端部,且与第一延伸部211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短接部222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条形,以与多条第二延伸部221的端部连接;具体地,多条第二延伸部221与第二短接部222可为一体的结构。
64.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排列方式,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二延伸部221沿第一方向x依次交替排列,从而使得每一触控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延伸部211产生第一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延伸部221产生第二互电容。进一步地,第一短接部212设置于阵列的一侧,第二短接部222设置于阵列远离第一短接部212的一侧,即第一短接部212和第二短接部222分别设置在阵列的两侧,以使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形成叉指结构。该叉指结构使得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可设置在同一层,减少触控面板1的厚度;而且还使得第一短接部212和第二短接部222与阵列错位设置,从而使得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不与第一短接部212和第二短接部222产生互电容,避免在对触控点进行检测定位时产生干扰。
65.进一步地,该触控面板1还包括绝缘层30,该绝缘层30设置于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20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20绝缘。具体地,绝缘层30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或无机物等材质。
66.其中,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分别通过两条第二触控走线42与所述触控电路2电连接;具体地,两条第二触控走线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电连接,另一端分别用于绑定触控电路2;从而使得触控电路2可通过第二触控走线42检测第一互电容和第二互电容。可以看出,相比于每一触控电极对应一条触控走走线的方式,该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仅需要一半数量的第一触控走线41和两条第二触控走线42即可实现触控点的精确定位,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触控走线数量,不仅能够减少触控走线在触控面板1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触控电极间的盲区,提高触控性能,而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2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67.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触控点的定位检测原理如下:
68.首先,能够理解的是,当触控体(例如手指)触摸到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11或第二触控电极12)时,触控电极上被触摸的区域会向下凹陷,使得被触摸区域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发生变化,进而使整个触控电极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发生变化。其中,自电容为触控电极与触控面板1的系统接地端(gnd)形成的电容,第一触控电极11与gnd产生第一自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gnd产生第二自电容;互电容为触控电极与对应的互容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产生第一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
电极22产生第二互电容。
69.当触控体触摸面积较大而触摸到多个相邻触控电极时,被触摸区域的面积越大,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自电容和互电容的变化量就越大,即触控电极的自电容和互电容的变化量与该触控电极被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成正比。因此,触控电路2的数据处理单元203能够通过对多个触控电极的自电容和/或互电容的变化量进行比较,将自电容和/或互电容变化量最大(即被触摸区域最大)的一个触控电极的坐标位置定位为触控点的坐标位置。
70.请参见图5,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图;对应于不同触控组的触控点m1和触控点m3,由于其对应不同的触控组,不同触控组对应不同的第一触控走线41,即触控电路2通过不同的第一触控走线41检测到对应触控组的自电容,因此可以区分判断触控点m1和触控点m3的坐标位置。而对应于同一触控组的触控点m1和触控点m2,触控点m1对应该触控组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触控点m2对应该触控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12,而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形成第一互容电极21,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形成第二互容电极22,触控电路2则可以通过对应的不同的第二触控走线42检测到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的变化量,从而区别判断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位置,因此可以区分判断触控点m1和触控点m2的坐标位置。
71.具体的,触控电路2中的第一触控单元201通过第一触控走线41检测第一电极层10的自电容,即第一电极层1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1对应的第一自电容和第二触控电极12对应的第二自电容,从而使数据处理单元203获取相应触控组的自电容的变化量。触控电路2中第二触控单元202通过第二触控走线42检测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20的互电容,即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之间形成的第一互电容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形成的第二互电容,从而使数据处理单元203获取第一互电容和第二互电容的变化量。数据处理单元203根据获取的自电容的变化量得到对应触控点的触控组,根据第一互电容的变化量和第二互电容的变化量得到触动点对应触控电极,从而得到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的定位信息。
72.请参见图6,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第二种触控面板1,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触控面板1的每一触控组中还包括第三触控电极13,且第三触控电极13与第一触控电极1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12短接。具体地,多个第三触控电极13排列成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多列,并且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1、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和多个第三触控电极13排列成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多行。
73.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和第三触控电极13沿第一方向x依次交替排列。其中,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和第三触控电极13沿第一方向x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触控组中触控电极的排列顺序为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三触控电极13、第二触控电极12;阵列的每一行中,第一触控电极11、第三触控电极13、第二触控电极12均按该顺序依次交替排列。
74.具体地,第三触控电极13与第一互容电极21和第二互容电极22均错位设置不产生互电容。进一步地,第三触控电极13不与任何互容电极产生互电容。可以理解,第三触控电极13只与触控面板1的系统接地端gnd形成第三自电容,而不与其他互容电极产生互电容,从而避免在对触控点进行定位检测时产生干扰。
75.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每三个触控电极为一个触控组,
即每三个触控电极复用一条第一触控走线41,使得该触控面板1的第一触控走线41数量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减少了触控走线在触控面板1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触控电极间的盲区,有效提高触控性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触控走线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2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76.可选地,第一电极层10和第二电极层20的材料均为金属或透明金属导电氧化物。具体地,金属可以包括钼(mo)、铝(al)、铜(cu)、钛(ti)、铬(cr)中的一种或多种;透明金属导电氧化物可为氧化铟锡(ito)。
77.可选地,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20之间隔空绝缘,或者第一电极层10与第二电极层20之间设置绝缘层30,绝缘层30的材料可为弹性绝缘材料,例如橡胶,或者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pet、pi、无机物等绝缘材料。
78.请参见图7,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图;对应于触控点p1、触控点p2和触控点p3,三个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与系统接地端gnd形成各自的自电容,触控点p1与对应的第一互容电极21形成第一互电容,触控点p3与对应的第二互容电极22形成第二互电容,触控点p2没有互电容,因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和第三触控电极13短接,所以这三个触控电极与系统接地端gnd形成的各自的自电容是相同的,但是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形成的第一互电容和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二互容电极22形成的第二互电容不同,且第三触控电极13没有互电容,因此可以通过互电容区别判断触控点对应的触控电极。
7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同时触控到触控点p1和触控点p2时,触控点p1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形成的第一互电容产生变化,触控电路2获取该第一互电容的变化量,由于互电容的变化量与触控点的被触摸区域的面积大小呈正比,因此数据处理单元203可通过该第一互电容的变化量的大小判定触控位置,例如当该第一互电容的变化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即触控点p1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被触摸区域的面积较小时,判定触摸位置为触控点p2;当该第一互电容的变化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即触控点p1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的被触摸区域的面积较大时,判定触摸位置为触控点p1。
80.请参见图8,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提供第三种触控面板1,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触控面板1中每一触控组中的第二触控电极12不与任何互容电极产生互电容。具体地,该触控面板1的每一触控组包括短接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第二电极层20包括第一互容电极21,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对应设置以产生第一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与第一互容电极21错位设置而不产生互电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0中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第一互容电极21的结构和形状等特性与第一实施例中也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81.相比于每一触控电极对应一条触控走走线的方式,该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仅需要一半数量的第一触控走线41和两条第二触控走线42即可实现触控点的精确定位,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触控走线数量,不仅能够减少触控走线在触控面板1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少了触控电极间的盲区,提高触控性能,而且能够避免触控走线邦定工艺难度增大导致产品良率下降以及触控电路2芯片工艺难度增加导致芯片成本增加的问题。
82.请参见图9,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上不同触控点的位置示意
图;对应触控点p4和触控点p5,触控点p4对应于第一触控电极11,触控点p5对应于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二触控电极12由于短接,其各自与系统接地端gnd产生的自电容相同,但是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形成第一互电容,第二触控电极12没有互电容,触控电路2可根据第一互电容区别判断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
83.具体的,当触控到触控点p4和/或触控点p5时,对应的第一自电容和/或第二自电容会发生变化,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11与第一互容电极21产生的第一互电容也会同时发生变化,触控电路2根据获取的自电容的变化量以及互电容的变化量对触控位置进行定位,其具体定位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关于触控点的定位原理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84.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3和触控面板1。其中,触控面板1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一侧,具体可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一侧,触控面板1可用作人机交互的输入设备,其触控面板1的输入指令可通过显示面板3显示。可以理解,触控面板1一般为透明材料制备,以使显示面板3显示的图像可透过触控面板1显示。具体地,显示面板3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3。
85.其中,该触控面板1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控面板1。具体地,触控面板1通过第一触控走线41和第二触控走线42绑定于触控电路2,触控电路2具体可设置于驱动基板的控制模块中。在具体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与触控面板1可一同绑定于驱动基板上,以实现人机交互。
8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