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6689发布日期:2022-11-12 05: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 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 然构成在先技术。
3.结构的疲劳破坏是安全设计中一直倍受各方关注的,也是交通运 输工具在制造和运行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为了保障各条线路上运营 的列车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对各个系列动车组的运营状态进行 跟踪监控。动车组在实际运用条件(地区、环境和线路)下,车体底架 结构动态应力的测量,通过测量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掌握其运营状 态下的应力及损伤数据,对未来的改进和维护,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4.目前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模型是以传统的静强 度失效模式为基础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对于随机复杂载荷情形, 通常会得到误差较大的结果。此外,用于轨道车辆结构疲劳损伤计算 的方法并未考虑载荷随机性带来的损伤随机性,而这种随机性会随着 服役时间的增长而累积,由此造成结构寿命评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方 法,本发明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出发,以监测得到的损伤数据为输入, 考虑随机因素,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轨道车辆结构疲劳进行可靠性 评估。
6.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包括:
8.采用光纤光栅采集车体底架应力数据;
9.利用采集的应力数据进行损伤计算,将计算的损伤数据视作随机 变量,建立起维纳过程,通过辨识其概率参数求解;
10.其中,求解时通过设定参数初值作为先验分布,进而不断基于最 新数据进行参数的后验分布计算,根据后验分布计算剩余寿命的概率 密度函数;
11.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为所有测点剩余寿命的平均概率 密度函数,基于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 命。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采用光纤光栅采集车体底架应力数据时, 动应力测点主要分布在车体底架的一位端端部底架以及变流器吊挂 横梁。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车体上安装监测设备,将动应力测点 通过测试线连接到监测设备上,进行全程连续采集应力数据。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利用采集的应力数据进行损伤计算,利 用线性累积损伤模型进行计算,当损伤总量达到临界值1时材料失效; 在多级加载条件下,累积损伤d由下
式计算:
[0015][0016]
式中:ni为第i级加载水平下实际发生的应力循环次数;ni为第 i级加载水平下材料的疲劳寿命;m为加载总级数。
[001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基于所有测点累积损伤的剩余寿命t的 概率密度函数为:
[0018][0019]
式中:ζ为临界损伤,取1。
[002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命时:
[0021]
将某个测点的退化轨迹描述为具有固定效应的维纳过程,即υ和 μ为固定参数,其数值可根据贝叶斯理论和所有测点得到的初步结果 求出;
[0022]
基于不断累积的个体新数据,求得υ和μ的后验分布;
[0023]
将二者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作为υ和μ的更新值,更新某个测点 剩余寿命的目标。
[0024]
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系统,包括:
[0025]
光纤光栅,用于采集车体底架应力数据;
[0026]
监测设备,安装在车体上,将光纤光栅通过测试线连接到监测设 备上,获得全程连续采集应力数据;
[0027]
处理单元,与监测设备通信,利用采集的应力数据进行损伤计算, 将计算的损伤数据视作随机变量,建立起维纳过程,通过辨识其概率 参数求解;
[0028]
其中,求解时通过设定参数初值作为先验分布,进而不断基于最 新数据进行参数的后验分布计算,根据后验分布计算剩余寿命的概率 密度函数;
[0029]
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为所有测点剩余寿命的平均概率 密度函数,基于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 命。
[003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测设备安装在过度支架上,过度 支架吊挂在车体中部大横梁上。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32]
本发明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出发,以监测得到的损伤数据为输入, 考虑随机因素,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对轨道车辆结构进行疲劳可靠性 评估。
[0033]
本发明因为采用光纤光栅作为高速动车组车辆关键承载部件结 构健康监测的技术手段,克服了传统的电阻应变片测点布置有限、布 线臃肿、难以与结构融合的缺点,进而达到了全方位监测关键部件动 态应力的效果。将监测到的损伤数据视作随机变量,建立起维纳过程, 通过贝叶斯理论不断更新模型参数,提高寿命预测精度,本发明考虑 到了测试结果分散性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给出了高置信度的预测区间, 并且随着数据的增加,预测区间变窄,精度变高。
[0034]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 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0035]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6]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 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37]
图1为光纤光栅测点位置示意图;
[0038]
图2为测点全寿命周期损伤预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0]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 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1]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 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 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 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42]
实施例一:
[0043]
在本实施例中,以高速动车组进行举例说明,但并不代表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仅能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疲劳寿命预测中。其也可以根据预 测对象的不同,适用于其他车辆的寿命预测中。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包括:
[0045]
采用光纤光栅采集车体底架应力数据;
[0046]
利用采集的应力数据进行损伤计算,将计算的损伤数据视作随机 变量,建立起维纳过程,通过辨识其概率参数求解;
[0047]
其中,求解时通过设定参数初值作为先验分布,进而不断基于最 新数据进行参数的后验分布计算,根据后验分布计算剩余寿命的概率 密度函数;
[0048]
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为所有测点剩余寿命的平均概率 密度函数,基于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 命。
[0049]
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nting,fbg)是fbg传感器的核心 部件,它的传感原理是通过外界参量对中心波长的调制来获取温度、 应变等传感信息,相比于目前轨道车辆监测常用的电阻式应变传感器, fbg传感器具有直径细、体积小,光调制信号在传输光纤中损耗低、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抗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具有对环 境干扰信号不敏感等优势。
[0050]
在本实施例中,以高速动车组车体底架作为监测部件,采用光纤 光栅作为动应力传感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动应力测点主要分布在 车体底架的一位端端部底架(含牵引梁、枕梁、抗蛇行减振器座等) 以及变流器吊挂横梁,由于上述结构是车体的关键受力结构,不仅承 受车体自身的纵向力、垂向力和横向力,还承受吊挂设备的振动力, 因此容易
发生疲劳失效,因此选择这些测点进行监测,如图1所示。
[0051]
根据车体的传感器安装位置、结构特点等,设计走线路径,且走 线应与结构融合,不得与其它部件相抗。
[0052]
为了在线测试,在车体上安装监测设备,将测点通过测试线连接 到监测设备上,进行全程连续采集。试验设备安装位置见图2。监测 设备首先通过螺栓安装在过度支架上,过度支架通过t型螺栓吊挂在 中部大横梁上。测试设备组成主要包含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工控机等。 如图2所示。
[0053]
由于测点数量较多,为避免后期混淆测点位置,在前期布置传感 器时,记录下每个位置的测点与监测设备连接的通道号,计算机能够 显示通道号,从而对测点位置进行区分。采集到应力数据之后,首先 需要对数据存在的噪声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滤波后可以得到纯净的 信号,之后在线下或者实时进行损伤计算,计算依据为miner线性法 则,具体方法为:
[0054]
线性累积损伤模型也称作miner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损伤 遵从线性累积规则,当损伤总量达到临界值1时材料失效。对于包含 多个不同等级的应力水平的加载条件,累积损伤d可由式(1)计算:
[0055][0056]
式中:ni为第i级应力水平下实际发生的应力循环次数;ni为第 i级应力水平下材料的疲劳寿命;m为应力总级数。
[0057]
得到实测应力数据之后,采用雨流计数法对数据进行分级,通常 采用16级应力谱,雨流计数法可以同时得到每一级的应力循环次数 ni,同时根据材料每一级应力对应的疲劳寿命ni,带入到式(1)计 算累积损伤
[0058]
在本实施例中,将每15000公里的累积损伤视为随机变量,建立 起维纳过程。累积损伤的计算方式为:通过列车运行交路表,确认列 车从开始监测至今的运行里程,对运行里程进行分段处理,每15000 公里进行一次分段,并根据上文方法计算15000公里内的累积损伤。 第二步通过辨识维纳过程的概率参数求解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维纳 过程的定义为:
[0059]
给定二阶矩过程{w(t),t≥0},若满足:
[0060]
(1)为独立增量过程;
[0061]
(2)对有增量
[0062]
w(t)-w(s)~n[μ(t-s),σ2b(t-s)],σ>0
[0063]
(3)w(0)=0,并且w(t)在t=0连续。
[0064]
则称该过程为维纳过程。维纳过程也称为正态增量过程。
[0065]
结合累积损伤和维纳过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每15000公里的损伤, 都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维纳过程,但是这两个参数的真实值未 知。参数辨识的关键就是根据实测损伤辨识参数μ和σ2的真实值。 辨识方法采用贝叶斯概率理论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通过设定 参数初值作为先验分布,进而不断基于最新数据进行参数的后验分布 计算,对参数真实值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参数值进行剩余寿命的 概率密度函数计算。
[0066]
基于维纳过程的剩余寿命计算的具体步骤为:
[0067]
通常情况下,不同产品的退化轨迹参数会有所差异。以高速动车 组车体底架为例,由于各个测点所处的位置不完全相同,累积损伤必 然不同,采用相同参数的wiener过程建模,势必导致可靠度评估出 现误差。
[0068]
因此,为准确刻画不同个体间的参数差异,可将wiener过程中 的两个参数视为随机变量,令υ=σ-2
,则υ和μ均为随机变量。一般来 讲,υ服从哪种分布并未严格规定,但是为方便研究,通常假设其服 从适应性较高的gamma分布,则υ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69][0070]
式中:υ为方差的倒数,αg和βg为gamma分布的逆尺度参数和形 状参数。
[0071]
同时假设μ服从正态分布则其在给定υ的前提下的条件 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0072][0073]
式中:θ和λ分别为正态分布的参数。
[0074]
得到υ和μ的概率密度函数之后,可得到二者的联合概率密度函 数为:
[0075][0076]
式中:γ(
·
)表示gamma函数。
[0077]
假设共计n个观测样本(即n个测点的累积损伤),令其中第i 个样本在t
j-1
时刻至tj时刻的时间增量为δt
ij
,退化量增量为δz
ij
,也就 是每15000公里的损伤,则根据wiener过程定义,依照随机变量的 全概率公式,可得δz
ij
概率密度函数为:
[0078][0079]
具有随机效应的wiener过程未知参数的似然函数为:
[0080][0081]
式中:m表示观测时间总数。
[0082]
通过求解式(6)表示的似然函数能够得到所有未知参数的解, 求解方法为贝叶斯概率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输入数据为 每15000公里的实测损伤。
[0083]
根据这些参数的解,并且基于随机变量的全概率公式可得基于所 有测点累积损伤的剩余寿命t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84]
[0085]
式中:ζ为临界损伤,取1,t为剩余寿命,也就是列车的剩余的 运行里程。
[0086]
由于以上结果是所有测点剩余寿命的平均概率密度函数,但是每 个测点的累积损伤速率大小不一,速率最大的测点的寿命一般认为是 结构的剩余寿命,因此需要进一步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命。根据贝 叶斯更新理论,可以将某个测点的退化轨迹描述为具有固定效应的维 纳过程,具体做法为将υ和μ的概率密度函数(式(2)和式(3)) 中的αg、βg、θ和λ视为已知量,其数值可根据所有测点的损伤数据 通过上文方法求出,将这些参数作为υ和μ的先验分布,基于不断累 积的某个测点的新数据(15000公里的损伤),重新根据贝叶斯概率 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法,求得υ和μ的后验分布,将二者的最 大后验概率估计作为υ和μ的更新值,代入式(8),从而达到更新某 个测点剩余寿命的目标。
[0087][0088]
附图2给出了基于总体数据得到的参数结果,更新参数后的某个 测点剩余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所有测点的剩余概率密度函数的预测的 结果,可以看出,更新参数后某个测点剩余概率密度函数误差带更窄, 寿命预测精度更高。通过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计算整体的测点剩余寿 命,也可以计算单个测点的剩余寿命。
[0089]
本实施例子中,通过光纤光栅动应力测试的方法,解决了高速动 车组车体底架结构在长期运营工况下疲劳累积监测的问题,可以通过 疲劳损伤累积评估结合统计学及随机过程相关理论预测剩余寿命,充 分保障列车结构安全。
[0090]
实施例二:
[0091]
基于实施例一的方法,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疲劳寿命评估系统, 包括:
[0092]
光纤光栅,用于采集车体底架应力数据;
[0093]
监测设备,安装在车体上,将光纤光栅通过测试线连接到监测设 备上,获得全程连续采集应力数据;
[0094]
处理单元,与监测设备通信,利用采集的应力数据进行损伤计算, 将计算的损伤数据视作随机变量,建立起维纳过程,通过辨识其概率 参数求解;
[0095]
其中,求解时通过设定参数初值作为先验分布,进而不断基于最 新数据进行参数的后验分布计算,根据后验分布计算剩余寿命的概率 密度函数;
[0096]
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为所有测点剩余寿命的平均概率 密度函数,基于上述剩余寿命的概率密度函数求解单个测点的剩余寿 命。
[0097]
高速列车运行交路长,天气、地质变化复杂,导致关键部位的应 力大幅提高、高应力发生的频次急剧增多,难以保证列车结构的安全 性,采用光纤光栅作为动应力监测手段,本公开技术方案提出从数据 采集、数据处理到疲劳寿命评估的系统解决方案,并能得以实施。
[0098]
本公开技术方案针对高速列车的应用环境提出车载系统方案,即 光纤光栅集传感与传输于一体、解调仪进行数据采集、工控机进行控 制和数据处理,光纤光栅布置整洁与车辆融合度较高
[0099]
针对传统应力—强度干涉可靠性模型无法准确反映与结构因累 积损伤而产生疲劳失效有关的可靠性问题,本实施例子提出了概率累 积损伤计算方法,以疲劳累积损伤为基础,将损伤观测量视作随机过 程,建立符合其统计特征的具有随机效应的维纳过程,从
而得到剩余 寿命的概率分布(如式(8)所示),并且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 可对维纳过程中的参数不断更新修正,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以线路 实测数据为基础,系统地揭示了损伤与结构疲劳可靠性之间的内在联 系,能够实现可靠性评估。
[0100]
实施例三
[0101]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 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子一中的方法的步骤。
[0102]
实施例四
[0103]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10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 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子一中的方法的步骤。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106]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 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 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