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524541发布日期:2022-09-14 13:4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智能座舱技术领域,涉及车载系统资源调用技术,具体涉及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电子是汽车上用于增加汽车功能性的电子系统和产品。车载电子包括车载音响系统、导航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和车载家电产品等。其中车载信息系统是运用计算机、卫星定位、通讯、控制等技术来提供安全、环保及舒适性功能和服务的汽车电子设备,它是智能汽车的组成部分,也叫汽车电子装置。车载信息系统包括汽车电脑、智能导航仪、行车记录仪、车载多媒体等等。
3.由于车载信息系统的资源有限,主要包括存储资源有限与计算资源有限,在有限的资源下运行车载信息系统时经常会出现卡顿、等待时间过长、闪退等状况,给用户极差的体验感,特别是有需要紧急启用的时候,延时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概率会被放大数倍,显然不是用户所期望看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车载系统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步骤s2,记录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数据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步骤s4,更新并保存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更新为第一加载规则,并将第一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不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加载规则的准确率大于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
6.优选的,所述初始加载规则具有按顺序排列的元素;所述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具有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真实元素;所述元素为动态库中链接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所述真实元素为动态库中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其中,x为不小于1的整数。
7.优选的,在步骤s1前,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s4中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一保存标签。
8.优选的,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记录开始加载时间与结束加载时间;在步骤s4中将驾驶时间段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保存标签。
9.优选的,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获取驾驶舱信息;在步骤s4中将驾驶舱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三保存标签。
10.一种加载动态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执行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指定计算机程序,所述指定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可实现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12.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驾驶舱信息;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13.优选的,处理模块具有信息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向采集模块发出采集指令,将采集模块传回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至存储模块。
14.优选的,采集模块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与第三采集单元;存储模块具有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三存储单元与第四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一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保存至第一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二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时间段信息保存至第二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三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舱信息保存至第三存储单元;其中,在一次驾驶过程中采集的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与驾驶舱信息具有相同的标识。
15.优选的,处理模块具有规则调用单元、规则记录单元、规则确定单元与规则合并单元;其中,所述规则调用单元根据采集模块获取的信息到第四存储单元中读取标签为当前采集到的信息的初始加载规则;其中,所述规则记录单元用于按顺序记录驾驶过程中动态链接目标文件的名称或
关键字;其中,所述规则确定单元用于筛选下一次的初始加载规则;其中,所述规则合并单元用于将带有标签信息的加载规则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16.优选的,规则确定单元具有规则比较组块与规则计算组块;其中,所述规则比较组块用于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一准确率;其中,所述规则计算组块用于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准确率;且满足,第一准确率不高于第一阈值/第二准确率不高于第二阈值时,将初始加载规则更新为第一加载规则。
17.优选的,规则合并单元具有标签合并组块、规则存储组块;其中,所述标签合并组块将本次驾驶的标签信息标记为下一次初始加载规则的标签;其中,所述规则存储组块用于将具有标签的下一次初始加载规则保存至第四存储单元。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提供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既可提高车载信息系统内存的利用率,又提高了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感。本发明可实现智能优化初始加载规则,用户在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初始加载规则在不断地被优化,使得初始驾驶规则与用户的行为习惯越贴合。
附图说明
19.图1示出了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示意图;图2示出了另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示意图;图3示出了一种加载动态库的系统示意图;图4示出了另一种加载动态库的系统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步骤s1,获取车载系统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步骤s2,记录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数据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步骤s4,更新并保存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更新为第一加载规则,并将第一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不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
则;其中,所述第一加载规则的准确率大于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
22.车载信息系统是运用计算机、卫星定位、通讯、控制等技术来提供安全、环保及舒适性功能和服务的汽车电子设备,车载信息系统是智能汽车的组成部分,车载信息系统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剩余的可供调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以驾驶时听音乐为例,驾驶员通过车载信息系统给出听音乐的需求时,车载信息系统接收指令后,后台将该指令所需的动态链接库(动态库)全部载入内存,由动态链接器完成可执行文件与动态库文件的连接工作,处理器运行执行文件控制硬件进行工作,从而达到播放音乐的目的。此时大概率情况下内存已经载入了语音系统、导航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动态链接库,由于内存容量有限,必须要先删除部分语音系统、导航系统等对应的动态链接目标文件之后再将听音乐所需的动态链接库(动态库)全部载入内存。这个过程需要系统在后台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运行完成。
23.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及智能电视的更新换代,在实时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在越来越智能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实时性的要求逐渐增加,迫切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常见的车载信息系统出现卡顿、延时闪退等情况给用户非常差的体验感。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减少用户等待时长的智能加载动态库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24.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车载系统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步骤s2,记录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数据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步骤s4,更新并保存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更新为第一加载规则,并将第一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若准确率不低于阈值,则将初始加载规则保存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加载规则的准确率大于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本发明预设初始加载规则,通过实时记录驾驶过程中驾驶信息系统的加载动态库的数据,通过记录的数据逐步获取、判断驾驶员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行为习惯,根据驾驶员的实际行为习惯更新并保存初始加载规则,可以使初始加载规则更符合驾驶员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行为习惯,下一次开启车载信息系统时,预设的初始加载规则就为上一次更新后的更贴近驾驶员需求的初始加载规则,后台提前加载用户可能需要的动态库,而对于用户不常用的应用则不提前加载,从而给内存提供更多的空间。本发明既可提高车载信息系统内存的利用率,又提高了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感。本发明可实现智能优化初始加载规则,用户在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初始加载规则在不断地被优化,使得初始驾驶规则与用户的行为习惯越贴合。
2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从打开驾驶信息系统到关闭驾驶信息系统为一次驾驶过程,当从打开驾驶信息系统到关闭驾驶信息系统时长超过3分钟的驾驶过程为有效驾驶过程。
26.实施例2:所述初始加载规则具有按顺序排列的元素;所述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具有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真实元素;所述元素为动态库中链接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所述真实元素为动态库中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其中,x为不小于1的整数。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加载规则具有按顺序排列的元素;所述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具有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真实元素;所述元素为动态库中链接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所述真实元素为动态库中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其中,x为不小于1的整数。初始加载规则具有按顺序排列动态库中链接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具有按实际链接顺序排列的x个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通过比较元素与实际元素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准确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个指令对应的动态库链接的目标文件不少于一个,而且特定指令对应动态库链接按固定顺序排列的目标文件组,单独对每一个目标文件进行比较得到的准确率不高,而且也不符合真实指令调用情况,为此x取不小于1的整数可以提高初始加载规则准确率的计算置信度。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可以根据名称的长短选取关键字,对于名称过长的名称选取关键字或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可以减少内存的占用空间。
28.实施例3:在步骤s1前,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步骤s4中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一保存标签。
29.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驾驶情况,多数情况下一辆汽车对应有多位驾驶员,比如夫妻二人交替驾驶一辆汽车,出租车司机的轮班制,在驾驶员交换驾驶的过程中,不同的驾驶员的使用驾驶信息系统的习惯不同,如不区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更新得到的初始加载规则因为不同的驾驶习惯不断的被更新,最后得到的下一次的初始化检测规则的置信度较低。为此本发明在步骤s1前,获取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步骤s4中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一保存标签。可以在每次加载动态库前调用第一保存标签与该驾驶员身份信息相同的初始加载规则。
30.实施例4: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记录开始加载时间与结束加载时间;在步骤s4中将驾驶时间段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保存标签。
31.在本实施例中,随着驾驶时间段的不同,驾驶员的心态、使用驾驶信息系统的方式也不同,比如上班途中的驾驶心态与下班途中的驾驶心态等,可分别对驾驶员不同时间段的驾驶行为习惯进行更新优化初始加载规则。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驾驶时间段具有一级时间段、二级时间段与三级时间段;其中,所述一级时间段具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其中,所述二级时间段具有工作日与休息日;其中,所述三级时间段具有上午、下午、晚上与凌晨,所述上午为6时至12时,所述下午为12时之18时,所述晚上为18时至24时,所述凌晨为24时至次日6时。本发明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记录开始加载时间与结束加载时间;在步骤s4中将驾驶时间段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保存标签。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驾驶时间段信息做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保存标签。可在每次加载动态库前调用第二保存标签与该驾驶时间段信息相同的初始加载规则。
32.实施例5: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获取驾驶舱信息;
在步骤s4中将驾驶舱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三保存标签。
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驾驶舱的环境较为多样,驾驶舱具有单人场景或者多人场景,多人场景又可分为家庭场景与商务场景等;对于不同的驾驶舱信息,驾驶员的使用驾驶信息系统的行为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为此本发明在获取动态库的初始加载规则前,获取驾驶舱信息;在步骤s4中将驾驶舱信息作为下一次动态库加载的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三保存标签。可在每次加载动态库前调用第三保存标签与该驾驶舱信息相同的初始加载规则。
34.实施例6:一种加载动态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执行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指定计算机程序,所述指定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可实现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36.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驾驶舱信息;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
3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其中,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驾驶舱信息;其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调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所述的一种加载动态库的方法。在一种实施例中,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可为采集模块、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提供电源,电源可以为移动电源与非移动电源。采集模块从处理模块获取采集的指令,进行采集动作后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前/后的结果存储至存储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智能动态加载动态库的方法,通过采集的信息辅助优化初始加载规则,使得本发明可以更加精确的预测用户实际使用车载信息系统的习惯,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前将所需的动态库加载到内存中,减短用户的等待时长,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
38.实施例7:处理模块具有信息处理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向采集模块发出采集指令,将采集模块传回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保存至存储模块。
39.采集模块具有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与第三采集单元;存储模块具有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第三存储单元与第四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一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保存至第一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二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时间段信息保存至第二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三采集单元响应信息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三采集信号,信息处理单元将处理得到的驾驶舱信息保存至第三存储单元;其中,在一次驾驶过程中采集的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与驾驶舱信息具有相同的标识。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与第三采集单元分别采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驾驶舱信息,然后将采集的信息传送给信息处理单元进行分析处理出结果分别对应保存在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存储单元与第三存储单元中。
41.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本发明可以通过采集驾驶员的图像信息获取该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如果第一存储单元内没有该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则建立一个新的驾驶员身份信息保存在第一存储单元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第一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
42.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采集单元具有摄像头,本发明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驾驶舱图像,本发明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检测不同驾驶座位的入座情况来获取驾驶舱信息。
4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车门的门框上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每开门-关门一次,安装在该门框上的压力传感器发出一次电信号,累计1分钟内接收电信号的次数可以判断驾驶舱信息。
44.实施例8:处理模块具有规则调用单元、规则记录单元、规则确定单元与规则合并单元;其中,所述规则调用单元根据采集模块获取的信息到第四存储单元中读取标签为当前采集到的信息的初始加载规则;如果存储模块中不存在该类标签则新建空白的初始化规则。
45.其中,所述规则记录单元用于按顺序记录驾驶过程中动态链接目标文件的名称或关键字;其中,所述规则确定单元用于筛选下一次的初始加载规则;其中,所述规则合并单元用于将带有标签信息的加载规则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46.规则确定单元具有规则比较组块与规则计算组块;其中,所述规则比较组块用于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一准确率;其中,所述规则计算组块用于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准确率;且满足,第一准确率不高于第一阈值/第二准确率不高于第二阈值时,将初始加载规则更新为第一加载规则。
47.规则合并单元具有标签合并组块、规则存储组块;当更新初始加载规则后,需要对初始加载规则的标签进行更新。
48.其中,所述标签合并组块将本次驾驶的标签信息标记为下一次初始加载规则的标签;
其中,所述规则存储组块用于将具有标签的下一次初始加载规则保存至第四存储单元。
49.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如图4所示,通过比较元素与真实元素的数量与加载顺序确定第一准确率。
50.在一种实施例中,预设初始加载规则为:a、b、c、d、e、f、...、k,记录本次驾驶过程中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为:b、d、e、q、f、g、a、...、o,通过规则比较组块计算初始加载规则的第二准确率。元素的总个数为n,真实元素的总个数为m,预设计数器c为0,将初始加载规则的元素与车载系统加载动态库的数据的真实元素逐个进行比较;若第s个元素与第s个真实元素相同,则计数器c增加1,否则计数c器不变化;第二准确率=c/min(n,m),其中,s为依次取为1到min(n,m)的一个整数。
51.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加载动态库的装置如图5所示,本次驾驶的标签信息与规则调用单元的标签信息不同,规则合并单元具有标签获取组块,其中,所述标签获取组块从存储模块读取出本次驾驶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具有驾驶员的身份信息、驾驶时间段信息、驾驶舱信息,实现了初始加载规则与标签的同步更新,提高了本发明对用户行为习惯预判的准确率。
5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5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
“‑”
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5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