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83068发布日期:2022-12-09 23:4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巡检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天然气管道作为输送陆地上天然气的必要方式,其安全性不容小觑。目前为有效保障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通常设置有巡检人员,用于对天然气管道的日常巡检。
3.在巡检人员巡检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若巡检人员出现异常状态例如由于某种原因未进行天然气管道巡检,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并做出针对性解决,进而严重影响巡检效率。
4.申请内容为了有效提高巡检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包括:基于巡检人员的智能终端,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若所述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未发生变化,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在线;若所述智能终端在线,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判断所述位置定位与所述终点位置定位的间隔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若所述间隔距离不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判定所述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将所述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前实时获取的所述位置定位基于工作时间节点生成工作轨迹并显示。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发生异常情况即是否停滞于某一位置,首先通过对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断,其次对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的位置定位与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的距离进行判断,即判断巡检人员是否是由于在进行巡检时导致的停滞,通过两种判断因素便于准确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即非工作状态下的出现异常情况,最后发送提示信息至巡检人员的智能终端,便于提醒巡检人员及时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检,并将出现异常情况前的巡检人员的实时位置节点生成工作轨迹,便于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做出针对性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对天然气管道的巡检效率。
7.可选的,在所述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运行内存占用率;判断所述运行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比率阈值;若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比率阈值,控制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内存加速;若所述内存占用率不大于所述比率阈值,判断所述终端电量是否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若所述终端电量低于所述电量阈值,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开启省电模式。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巡检人员的异常情况可能是由智能终端造成,故在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前,首先对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内存占用率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是由于智能终端的电量较低,或智能终端的内存占用过大造成的智能终端卡顿,进而造成智能终端无法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从而产生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的误判,并在内存占用率大于比率阈值时对智能终端进行内存加速,在终端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开启省点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准确率。
9.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发生变化,基于所述智能终端,获取所述巡检人员的移动速度,并在所述移动速度超过预设的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出声音报警;判断所述工作轨迹是否与预设的巡检路线一致;若不一致,实时获取所述巡检人员的所述位置定位与所述终点位置定位的检测距离;在预设的监测时间段内判断所述检测距离是否越来越大;若所述检测距离越来越大,发送语音提示信息至所述智能终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发生变化,此时巡检人员亦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即行驶错误路线等,此时通过判断工作轨迹与预设的巡检路线是否一致,判断巡检人员是否按照预设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若巡检人员未按照预设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则判断监测时间段内巡检人员与终点位置定位的检测距离是否越来越大,若距离越大越大,表明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即行驶了错误的路线,此时发送语音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用于通过语音提示巡检人员行驶了错误的路线。
11.可选的,在所述判定所述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后,还包括:获取预设的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巡检人员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的工作情况信息;所述工作情况信息包括第一评价信息和第二评价信息;通过预设的评价模型结合所述用户评价信息和所述点评信息生成总评价分值;基于预设的分值数据库,得到所述评价分值对应的评价等级并显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评价分值有助于后台管理人员了解巡检人员的基本情况,从而可针对巡检人员的异常情况和评价分值对巡检人员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13.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间隔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判定所述巡检人员正在所述终点位置节点进行巡检;基于预设的任务管理清单,获取所述巡检人员还未巡检的巡检节点;
获取距离所述巡检人员所在的所述终点位置节点最近的巡检节点;基于所述巡检节点和所述巡检人员所在的所述终点位置节点,生成若干规划路线;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所述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判定巡检人员在终点位置节点进行巡检后,通过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匹配最佳路线,无需巡检人员主动查询路线,从而有利于节约巡检人员巡检的时间,进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工作情况信息还包括若干每日平均行驶速度;在所述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所述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之后,包括:基于若干所述每日平均行驶速度,得到历史平均行驶速度;获取所述最佳路线的路线距离;基于所述路线距离和所述历史平均速度,计算所述巡检人员到达最近的所述巡检节点所需的路程时间;获取所述巡检人员的停滞时长,基于预设时长,计算所述巡检人员在所述终点位置节点的剩余停滞时间;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与获取到的当前停滞时间点的相隔时间;判断所述相隔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所述相隔时间小于所述时间阈值,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出超时信息,并将所述路程时间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巡检人员异常时间较长时发出超时信息,有利于提醒巡检人员注意巡检时间,同时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便于对巡检人员的巡检时间和路程时间进行安排与规划,进一步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17.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路程时间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之后,包括:获取所述巡检人员已完成的巡检节点,并将已完成的巡检节点进行第一标注;获取所述巡检人员未完成的巡检节点,并将未完成的巡检节点进行第二标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标注与第二标注有利于使巡检人员直观看出已巡检的巡检节点和未巡检的巡检节点,通过第一标注与第二标注,有效降低了巡检人员重复巡检的概率。
19.可选的,所述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所述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包括:去除大于预设的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得到剩余规划路线;获取若干所述剩余规划路线的目标距离;基于所述历史平均速度,计算每一个所述目标距离的计划时间;将最短的所述计划时间对应的规划路线作为最佳路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存在异常的规划路线去除,异常的规划路线指大于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并在剩余的规划路线中选择计划时间最短的路线,有效节约巡检人员的路程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程序时采用上述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使用。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发生异常情况即是否停滞于某一位置,通过对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对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的位置定位与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的判断,便于准确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即非工作状态下的出现异常情况,最后发送提示信息至巡检人员的智能终端,便于提醒巡检人员及时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检,并将出现异常情况前的巡检人员的实时位置节点生成工作轨迹,便于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做出针对性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对天然气管道的巡检效率。
26.2.在判定巡检人员在终点位置节点进行巡检后,通过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匹配最佳路线,无需巡检人员主动查询路线,从而有利于节约巡检人员巡检的时间,进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27.3.将存在异常的规划路线去除,异常的规划路线指大于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并在剩余的规划路线中选择计划时间最短的路线,有效节约巡检人员的路程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38.参照图1,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基于巡检人员的智能终端,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
39.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可为手机或平板等可用于对巡检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的终端。具体的,智能终端内包括gps模块,通过gps模块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
40.s102、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
41.判断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即判断智能终端的gps定位是否在同一位置。
42.s103、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未发生变化,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在线。
43.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未发生变化,表明此时巡检人员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此时当前执行主体即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在线。具体实施中,智能终端包括两种状态,开机状态和光机状态,当智能终端在开机状态时,即判定智能终端为在线,当智能终端在关机状态时,此时当前执行主体无法获取到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此时判定智能终端为不在线。
44.s104、若智能终端在线,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
45.终点位置定位为预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巡检人员可能需要巡检的巡检节点不止一个,将巡检人员每个巡检过程中的巡检节点均称为终点节点,每个终点节点的位置定位均称为终点位置定位。
46.s105、判断位置定位与终点位置定位的间隔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47.间隔距离为智能终端基于位置定位与终点位置定位计算的两者之间的距离,位置定位为实时获取,故间隔距离亦实时变化。
48.s106、若间隔距离不小于距离阈值,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并向智能终端发送提示信息。
49.当间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表明此时巡检人员到达巡检节点并处于巡检状态;若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则此时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此时当前执行主体向智能终端发送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巡检人员巡检。
50.s107、将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前实时获取的位置定位基于工作时间节点生成工作轨迹并显示。
51.本实施例采用gps轨迹聚类算法将若干位置定位基于工作时间节点生成工作轨
迹,gps轨迹聚类算法即用于将获取到的若干gps定位节点即位置定位生成工作轨迹。
5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发生异常情况即是否停滞于某一位置,首先通过对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断,其次对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的位置定位与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的距离进行判断,即判断巡检人员是否是由于在进行巡检时导致的停滞,通过两种判断因素便于准确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即非工作状态下的出现异常情况,最后发送提示信息至巡检人员的智能终端,便于提醒巡检人员及时对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检,并将出现异常情况前的巡检人员的实时位置节点生成工作轨迹,便于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巡检人员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做出针对性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对天然气管道的巡检效率。
53.在图1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由于智能终端可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故在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之前,可对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运行内存占用率进行判断,进一步提高对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的准确率。具体通过图2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54.参照图2,在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之前,还包括:s201、获取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运行内存占用率。
55.本实施例中,当前执行主体与智能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即可获取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运行内存占用率。
56.s202、判断运行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的比率阈值。
57.智能终端的运行内存可影响到智能终端的运行速度,若内存占用率大于比率阈值,则此时智能终端可能出现卡顿现象,会影响智能终端的gps定位的准确度。
58.s203、若内存占用率大于比率阈值,控制智能终端进行内存加速。
59.s204、若内存占用率不大于比率阈值,判断终端电量是否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
60.若内存占用率小于或等于比率阈值,终端电量较低时,亦可能影响gps定位的准确度,若终端电量较低,智能终端存在关机的风险;若内存占用率大于比率阈值,判定智能终端在线,并执行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的步骤。
61.s205、若终端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控制智能终端开启省电模式。
62.省电模式为智能终端内预设功能,若终端电量低于电量阈值,则控制智能终端开启省电模式;若终端电量高于或等于电量阈值,则判定智能终端在线,并获取预设的终点位置定位。举例说明,若设置电量阈值为30%,获取到的终端电量为20%,由于终端电量低于电量阈值,则此时控制智能终端开启省点模式,以延长智能终端的工作时间。
6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巡检人员的异常情况可能是由智能终端造成,故在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前,首先对智能终端的终端电量和内存占用率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是由于智能终端的电量较低,或智能终端的内存占用过大造成的智能终端卡顿,进而造成智能终端无法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从而产生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的误判,并在内存占用率大于比率阈值时对智能终端进行内存加速,在终端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开启省点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检测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准确率。
64.在图1实施例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发生变化,巡检人员亦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即巡检人员可能行驶了错误的路线,此时可通过对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与终点位置定位的距离变化判断巡检人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具体通过
图3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65.参照图3,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还包括:s301、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发生变化,基于智能终端,获取巡检人员的移动速度,并在移动速度超过预设的速度阈值时控制智能终端发出声音报警。
66.s302、判断工作轨迹是否与预设的巡检路线一致。
67.s303、若不一致,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与终点位置定位的检测距离。
68.s304、在预设的监测时间段内判断检测距离是否越来越大。
69.监测时间段为预设,举例说明,若设置监测时间段为20分钟,则当前执行主体判断在20分钟的时间段内的检测距离是否越来越大,若越来越大,表明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即巡检人员行驶了错误的巡检路线。
70.s305、若检测距离越来越大,发送语音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
71.语音提示信息为智能终端发出。具体实施中,若巡检人员预先设置了智能终端的声音情况为静音,不会影响语音提示信息的音量,语音提示信息的音量为固定音量。
7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若巡检人员的位置定位发生变化,此时巡检人员亦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即行驶错误路线等,此时通过判断工作轨迹与预设的巡检路线是否一致,判断巡检人员是否按照预设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若巡检人员未按照预设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则判断监测时间段内巡检人员与终点位置定位的检测距离是否越来越大,若距离越大越大,表明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即行驶了错误的路线,此时发送语音提示信息至智能终端,用于通过语音提示巡检人员行驶了错误的路线。
73.在图1实施例的步骤s106中,若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即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可通过查询巡检人员的历史评价分值对巡检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判断,以便于管理人员对巡检人员的管理。具体通过图4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74.参照图4,在判定巡检人员出现异常情况之后,还包括:s401、获取预设的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巡检人员在预设的时间段内的工作情况信息;工作情况信息包括第一评价信息和第二评价信息。
75.本实施例中。第一评价信息为用户评价信息。具体的,当前执行主体通过与评价平台对接,获取用户通讯电话,再调用第三方通讯运营商的接口,以短信的形式辅助用户获取相关工单评价的链接,用户点击链即可进行相关评价的操作。最终生成用户评价信息并传输至后台管理端。
76.第二评价信息为领导评价信息,当前执行主体可对多个工单进行批量评价,该评价会自动匹配工单参与的若干巡检人员;也可对每一个巡检人员单独评价。
77.s402、通过预设的评价模型结合用户评价信息和点评信息生成总评价分值。
78.再获取到第一评价信息和第二评价信息后,当前执行主体针对评价信息进行处理,得到量化的统计数据,如“一星级=20分”等,最终评分为第一评价信息的统计数据与第二评价信息的统计数据之和。
79.s403、基于预设的分值数据库,得到评价分值对应的评价等级并显示。
80.评价等级用于直观看出巡检人员历史工作情况,例如若巡检人员的总评价分值为95分,分值数据库中90分至100分对应的评价等级为第一等级,则此巡检人员的评价等级为第一等级。
8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评价分值有助于后台管理人员了解巡检人员的基本情况,从而可针对巡检人员的异常情况和评价分值对巡检人员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82.在图1实施例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中,若间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此时巡检人员可能正在巡检,此时为节省巡检人员的时间,可对巡检人员的后续的巡检节点进行路线规划。具体通过图5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83.参照图5,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还包括:s501、若间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判定巡检人员正在终点位置节点进行巡检。
84.若间隔距离小于距离阈值,表明此时巡检人员正在进行巡检工作。
85.s502、基于预设的任务管理清单,获取巡检人员还未巡检的巡检节点。
86.任务管理清单为预设,本实施例中任务管理清单中包括若干巡检人员当天需进行巡检的巡检节点,巡检节点的是否完成情况可通过巡检人员标注,亦可根据步骤s701至步骤s701获取。
87.s503、获取距离巡检人员所在的终点位置节点最近的巡检节点。
88.s504、基于巡检节点和巡检人员所在的终点位置节点,生成若干规划路线。
89.s505、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
90.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可通过实时道路状况获取。
91.在具体实施中,两个位置节点之间的路线可不止一条,但由于每条道路的道路状态不同,即存在由于施工等原因限行的道路,和异常拥堵的道路,故通过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匹配最佳路线,以节约巡检人员的路程时间。
92.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判定巡检人员在终点位置节点进行巡检后,通过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匹配最佳路线,无需巡检人员主动查询路线,从而有利于节约巡检人员巡检的时间,进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93.在图5实施例的步骤s505中,在若干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之后,可通过巡检人员的历史平均速度和最佳路线的路线距离计算巡检人员到达下一巡检节点的路程时间,并对巡检人员当前时间和路程时间进行规划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具体通过图6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94.参照图6,工作情况信息还包括若干每日平均行驶速度;在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之后,包括:s601、基于若干每日平均行驶速度,得到历史平均行驶速度。
95.历史平均行驶速度为若干每日平均行驶速度相加的和除以天数。
96.s602、获取最佳路线的路线距离。
97.s603、基于路线距离和历史平均速度,计算巡检人员到达最近的巡检节点所需的路程时间。
98.路程时间为路线距离除以历史平均速度,由于每个巡检人员的历史平均速度不同,故每个巡检人员的路程时间不同,与现有的对路程时间计算不同的是,现有的为基于大众的平均速度进行计算,而本实施例中的路程时间与个人相匹配,即路程时间仅对应一位巡检人员。
99.s604、获取巡检人员的停滞时长,基于预设时长,计算巡检人员在终点位置节点的剩余停滞时间。
100.本实施例中,巡检人员在巡检节点进行巡检的时长为预设,剩余停滞时间为预设时长减停滞时长。
101.s605、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当前时间与获取到的当前停滞时间点的相隔时间。
102.s606、判断相隔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103.s607、若相隔时间小于时间阈值,控制智能终端发出超时信息,并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
104.对步骤s605至步骤s607进行举例说明,设置时间阈值为0.5小时,若相隔时间为0.1小时,由于相隔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控制智能终端发出超时信息,用于提示巡检人员即将超时,需尽快完成当前巡检任务。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有利于使巡检人员及时了解前往下一巡检节点的路程情况。
10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巡检人员异常时间较长时发出超时信息,有利于提醒巡检人员注意巡检时间,同时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便于对巡检人员的巡检时间和路程时间进行安排与规划,进一步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106.在图6实施例的步骤s607中,在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后,可通过对巡检人员未巡检的巡检节点和已巡检的巡检节点进行标注,使巡检人员直观看出巡检节点的巡检情况,有效降低巡检人员巡检错误节点的概率。具体通过图7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107.参照图7,在将路程时间发送至智能终端之后,包括:s701、获取巡检人员已完成的巡检节点,并将已完成的巡检节点进行第一标注。
108.s702、获取巡检人员未完成的巡检节点,并将未完成的巡检节点进行第二标注。
109.本实施例中,第一标注与第二标注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具体的,当前执行主体基于预设的gis地图,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已巡检的巡检节点和路线和未巡检的巡检节点和路线。
11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标注与第二标注有利于使巡检人员直观看出已巡检的巡检节点和未巡检的巡检节点,通过第一标注与第二标注,有效降低了巡检人员重复巡检的概率。
111.在图5实施例的步骤s505中,可通过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具体通过图8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8,基于实时获取的车流量和限行信息,在若干规划路线中匹配最佳路线,包括:s801、去除大于预设的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得到剩余规划路线。
112.s802、获取若干剩余规划路线的目标距离。
113.s803、基于历史平均速度,计算每一个目标距离的计划时间。
114.s804、将最短的计划时间对应的规划路线作为最佳路线。
115.最佳路线为用时最短的规划路线,在得到若干规划路线后,首先去除若干大于预设的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并对剩余规划路线的计划时间进行计算,得到的最短的计划时间对应的规划路线即为最佳路线。
11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存在异常的规划路线去除,异常的规划路线指大于流量阈值的车流量所在的规划路线和标注限行信息的规划路线,并在剩余的规划路线中选择计划时间最短的路线,有效节约巡检人员的路程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巡检人员的巡检效率。
117.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118.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119.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120.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121.其中,通过本终端设备,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存储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方便使用。
12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
123.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124.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12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