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36345发布日期:2022-12-06 19:1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或第一电子设备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功能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之一。目前,人们通常有在一电子设备上查看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内容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一电子设备上呈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内容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在一电子设备上呈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内容。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5.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所述跨屏投屏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所述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
6.通过所述投屏通道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
7.播放所述投屏数据。
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9.将前台运行的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10.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发送的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1.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2.通过投屏通道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播放所述投屏数据,所述投屏通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14.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切换指
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所述跨屏投屏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启动所述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
15.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投屏通道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
16.数据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投屏数据。
17.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18.图标发送模块,用于将前台运行的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19.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发送的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20.应用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21.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投屏通道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播放所述投屏数据,所述投屏通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
22.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流程。
23.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流程。
2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跨屏投屏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通过投屏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播放投屏数据;由此,用户触控跨屏投屏图标,第二电子设备便可将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投屏数据,便可播放该投屏数据,实现了在一电子设备上呈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内容。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类型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请参照图示,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技术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技术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37.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38.第一电子设备包括跨屏互联模块和跨屏控制模块。
39.其中,跨屏互联模块提供设备间的扫描、发现和连接的功能。比如,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互联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模块建立数据连接,如p2p连接或蓝牙连接等。
40.跨屏控制模块负责设备间传输相应数据的通道的建立,以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投屏通道,使得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投屏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产生的投屏数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信息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应用的应用信息,如图标、角标、应用包名等。
41.跨屏控制模块还用于对设备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比如,跨屏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投屏数据进行显示、反控,以及对接收到的应用信息进行显示,等等。
42.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43.第一电子设备包括跨屏互联模块和跨屏控制模块。
44.其中,跨屏互联模块提供设备间的扫描、发现和连接的功能。比如,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互联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模块建立数据连接,如p2p连接或蓝牙连接等。
45.跨屏控制模块负责设备间传输相应数据的通道的建立,以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投屏通道,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将产生的投屏数据通过该投屏通道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通道,使得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该信息通道将应用的应用信息,如图标、角标、应用包名等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46.请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流程可以包括:
47.在101中,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跨屏投屏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
行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
48.比如,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预设通信范围内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互联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模块建立数据连接,如p2p连接或蓝牙连接等。在建立数据连接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通道。当第一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某跨屏投屏应用时,第一电子设备将该跨屏投屏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投屏图标、跨屏投屏角标和跨屏投屏应用包名等通过信息通道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从而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信息通道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投屏图标、跨屏投屏角标和跨屏投屏应用包名等。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投屏图标、跨屏投屏角标和跨屏投屏应用包名等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展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应用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屏幕显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又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状态栏显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
49.其中,跨屏投屏应用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任一应用。跨屏投屏图标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跨屏投屏角标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角标,跨屏投屏应用包名为该跨屏投屏应用的包名。例如,该跨屏投屏应用可以为腾x视频,跨屏投屏图标为腾x视频的图标,跨屏投屏角标为腾x视频的角标,跨屏投屏应用包名为腾x视频的包名。
5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跨屏投屏应用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中的某些应用。而具体将哪些应用设置为跨屏投屏应用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基于一定规则设置。
51.需要说明的是,当跨屏投屏应用不在前台运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隐藏该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而当前台运行的跨屏投屏应用由电子设备上的应用a1切换为应用a2时,第一电子设备上展示的跨屏投屏图标也由应用a1的跨屏投屏图标切换为应用a2的跨屏投屏图标。
52.当用户想要将该跨屏投屏应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应用数据作为投屏数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播放时,用户可以触控,如点击该跨屏投屏图标,第一电子设备即接收到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响应于该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从而使得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该投屏通道将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作为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进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播放该投屏数据。
53.可以理解的是,当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作为投屏数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播放时,那么跨屏投屏应用的应用数据便无需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播放,因此,响应于该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还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而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切换指示信息之后,便可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54.在102中,通过投屏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
55.在103中,播放投屏数据。
56.比如,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建立成功之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该投屏通道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从而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投屏通道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在接收到该
投屏数据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播放该投屏数据。
57.例如,如图4所示,假设跨屏投屏应用为腾x视频,第一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d1,第二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d2,电子设备d2通过电子设备d2上的腾x视频播放视频m,从而电子设备d2显示视频m的播放界面。在电子设备d1与电子设备d2建立数据连接,并基于该数据连接建立信息通道之后,电子设备d2通过信息通道将该腾x视频的图标作为跨屏投屏图标i1发送至电子设备d1,电子设备d1显示该跨屏投屏图标i1。在用户点击该跨屏投屏图标i1之后,电子设备d1建立与电子设备d2之间的投屏通道。电子设备d2通过投屏通道向电子设备d1发送电子设备d2上的腾x视频产生的投屏数据。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d2上的腾x视频此时产生的投屏数据为该视频m的待播放数据,因此,电子设备d1在接收到该投屏数据之后,便可播放该投屏数据,也即播放该视频的待播放数据,从而电子设备d1显示视频m的播放界面,实现在电子设备d1上续播该视频m未播放的部分。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d1的显示状态为横屏状态时,电子设备d1可全屏播放该投屏数据。当电子设备d1的显示状态为竖屏状态时,电子设备d1可提示用户切换成横屏状态,再全屏播放该投屏数据。当用户未将电子设备d1的显示状态切换成横屏状态时,电子设备d1可以基于该投屏数据在电子设备d2上的播放分辨率,确定该投屏数据在电子设备d1上的播放分辨率,并通过该播放分辨率播放该投屏数据。
58.本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第二电子设备,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跨屏投屏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通过投屏通道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播放投屏数据;由此,用户触控跨屏投屏图标,第二电子设备便可将第二电子设备上的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投屏数据,便可播放该投屏数据,实现了在一电子设备上呈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内容。
59.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60.响应于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跨屏同步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跨屏同步应用时发送的跨屏同步应用的图标;
61.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一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的跨屏同步应用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
62.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与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
63.比如,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预设通信范围内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互联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互联模块建立数据连接,如p2p连接或蓝牙连接等。在建立数据连接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跨屏控制模块基于数据连接,建立第一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跨屏控制模块之间的信息通道。当第一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某跨屏同步应用时,第一电子设备将该跨屏同步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同步图标、跨屏同步角标和跨屏同步应用包名等通过信息通道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从而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信息通道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跨屏同步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同步图标、跨屏同步角标和跨屏同步应用包名等。在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
的跨屏同步应用的应用信息,如跨屏同步图标、跨屏同步角标和跨屏同步应用包名等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展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应用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屏幕显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又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状态栏显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
64.其中,跨屏同步应用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中的某些应用。而具体将哪些应用设置为跨屏同步应用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基于一定规则设置。跨屏同步图标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图标,跨屏同步角标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角标,跨屏同步应用包名为该跨屏同步应用的包名。例如,该跨屏同步应用可以为便签,跨屏同步图标为便签的图标,跨屏同步角标为便签的角标,跨屏同步应用包名为便签的包名。
65.当用户想要将该跨屏同步应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应用数据作为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与该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时,用户可以触控,如点击该跨屏同步图标,第一电子设备即接收到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响应于该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基于该第一数据获取请求将跨屏同步应用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获取请求之后,便可将跨屏同步应用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一待同步数据之后,便可将该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与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
66.其中,同步应用为第一电子设备安装的与跨屏同步应用相同的应用。比如,跨屏同步应用和同步应用可以均为便签、相册等。
67.例如,假设跨屏同步应用为便签,用户通过该便签编辑了相应的内容,当用户点击该便签的跨屏同步图标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将用户编辑的内容实时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将该内容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便签,从而实现将用户编辑的内容由第二电子设备的便签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便签。
68.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发送至云端,第一电子设备再从云端获取该第一待同步数据,从而实现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的同步应用中。
69.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70.接收针对跨屏应用的跨屏图标的触控操作,跨屏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跨屏应用时发送的跨屏应用的图标;
71.若第一电子设备上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则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
72.可以理解的是,跨屏应用为第二电子设备中安装的应用。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该跨屏应用时,会通过信息通道将该跨屏应用的图标作为跨屏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跨屏图标之后,可以在状态栏显示该跨屏图标。当用户点击该跨屏图标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上是否存在与该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若第一电子设备上存在与该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则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也就是说,若第一电子设备上存在与该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该跨屏应用即为跨屏同步应用,该跨屏图标即为跨屏同步图标,从而响应于该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
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待同步数据之后,便可将该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与该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也即与该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其中,与该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为与该跨屏应用相同的应用,如均为便签、相册等。
73.例如,假设跨屏应用为便签,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也存在便签,那么,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便签产生的内容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将该内容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的便签应用。
74.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接收针对跨屏应用的跨屏图标的触控操作之后,还可以包括:
75.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跨屏应用不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
76.比如,在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时,若该跨屏应用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将跨屏应用产生的内容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浏览器中。而若该跨屏应用不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即可以投屏的方式播放该跨屏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也即是说,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跨屏应用不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也就是说,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跨屏应用不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该跨屏应用即为跨屏投屏应用,该跨屏图标即为跨屏投屏图标,从而响应于该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投屏数据之后,便可播放该投屏数据。
77.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接收针对跨屏应用的跨屏图标的触控操作之后,还可以包括:
78.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跨屏应用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获取请求;
79.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第二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的跨屏应用产生的第二待同步数据;
80.将第二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浏览器。
81.比如,在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时,若该跨屏应用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将跨屏应用产生的内容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的浏览器。也即是说,若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跨屏应用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获取请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数据获取请求之后,便可基于该第二数据获取请求将跨屏应用产生的第二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第二待同步数据之后,便可将第二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浏览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浏览器查看该第二待同步数据。
82.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83.响应于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启动同步应用;
84.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与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之后,
还包括:
85.通过同步应用的应用界面展示第一待同步数据。
86.比如,响应于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的同时,也会启动与该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并显示相应的信息,如显示“应用正在加载中”,在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该同步应用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同步应用的应用界面展示第一待同步数据,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查看并处理该第一待同步数据。
87.例如,如图5所示,假设该跨屏同步应用为便签,第一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d1,第二电子设备为电子设备d2,响应于针对便签的跨屏同步图标i2的触控操作,电子设备启动电子设备d1的便签,并显示“应用正在加载中......”,并向电子设备d2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电子设备d2将电子设备d2上的便签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发送至电子设备d1,电子设备d1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电子设备d1上的便签。而在将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该电子设备d1的便签之后,电子设备d1显示该电子设备d1上的便签的应用界面,并在该应用界面显示该第一待同步数据,用户可以在该应用界面继续编辑该第一待同步数据,如修改该第一待同步数据,或继续增加新的内容,等等。
88.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89.显示稍后接力图标,并开始计时,稍后接力图标为第二电子设备启动稍后接力应用时发送的稍后接力应用的图标;
90.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稍后接力图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稍后接力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
91.处理应用数据。
92.比如,可以预先将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些应用设置为稍后接力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信息通道之后,第二电子设备启动稍后接力应用时,第二电子设备会将该稍后接力应用的图标作为稍后接力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状态栏显示该稍后接力图标。第一电子设备也可在该稍后接力图标附近显示倒计时信息,从而提示用户该稍后接力图标的隐藏时间和该稍后接力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的发送时间。在显示该稍后接力图标的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隐藏该稍后接力图标,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稍后接力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该应用数据之后,可以将该应用数据作为投屏数据播放,也可以将该应用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与该稍后接力应用对应的应用,也可以将该应用数据同步至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浏览器,以实现在预设时长后在第一电子设备上呈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稍后接力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
93.其中,稍后接力应用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任一应用。稍后接力图标为该稍后接力应用的图标。例如,该稍后接力应用可以为腾x视频,稍后接力图标为腾x视频的图标。
94.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稍后接力应用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安装的应用中的某些应用。而具体将哪些应用设置为稍后接力应用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由电子设备基于一定规则设置。
95.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
机(第一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视机、平板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终端设备和pda(第二电子设备)。
96.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视机、平板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终端设备和pda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视机、平板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终端设备和pda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设备,从而实现一对多跨端互联、多对一跨端互联和多对多跨端互联。
97.请参阅图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该流程可以包括:
98.在201中,将前台运行的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99.在202中,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切换指示信息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发送的信息,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00.在203中,将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01.在204中,通过投屏通道将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电子设备播放投屏数据,投屏通道为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
102.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1至204对应于发送端的步骤,而步骤101至103对应于接收端的步骤,二者的处理流程是相应的,因此,步骤201至204的具体实施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103.请参阅图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信息处理装置300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信息处理装置300包括:通道建立模块301,数据接收模块302及数据播放模块303。
104.通道建立模块301,用于响应于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投屏通道,并发送切换指示信息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所述跨屏投屏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启动所述跨屏投屏应用时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的图标。
105.数据接收模块302,用于通过所述投屏通道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
106.数据播放模块303,用于播放所述投屏数据。
107.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请求发送模块和数据同步模块,请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响应于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所述跨屏同步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所述跨屏同步应用时发送的所述跨屏同步应用的图标;
108.数据接收模块302,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跨屏同步应用产生的第一待同步数据;
109.数据同步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与所述跨屏同步应用对应的同步应用。
110.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操作接收模块,操作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接收针对跨屏应用的跨屏图标的触控操作,所述跨屏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所述跨屏应用时发送的所述跨屏应用的图标;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存在与所述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则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
111.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操作接收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所述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所述跨屏应用不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确定接收到针对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
112.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数据发送模块,可以用于:
113.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与所述跨屏应用对应的本地应用,且所述跨屏应用支持浏览器同步模式,则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获取请求;
114.数据接收模块302,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请求发送的所述跨屏应用产生的第二待同步数据;
115.数据同步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待同步数据同步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浏览器。
116.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应用启动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应用启动模块,可以用于:响应于针对跨屏同步应用的跨屏同步图标的触控操作,启动所述同步应用;
117.数据展示模块,可以用于:通过所述同步应用的应用界面展示所述第一待同步数据。
118.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图标显示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图标显示模块,可以用于:显示稍后接力图标,并开始计时,所述稍后接力图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启动稍后接力应用时发送的所述稍后接力应用的图标;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所述稍后接力图标,并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稍后接力应用产生的应用数据;
119.数据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处理所述应用数据。
120.请参阅图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信息处理装置400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信息处理装置400包括:图标发送模块401,信息接收模块402,应用切换模块403及数据发送模块404。
121.图标发送模块401,用于将前台运行的跨屏投屏应用的跨屏投屏图标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122.信息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发送的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23.应用切换模块403,用于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由前台切换至后台运行。
124.数据发送模块404,用于通过投屏通道将所述跨屏投屏应用产生的投屏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播放投屏数据,所述投屏通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所述跨屏投屏图标的触控操作建立。
1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
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12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127.例如,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28.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等部件。该电子设备500可以为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如电子设备500还可包括屏幕。
129.处理器5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130.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13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本技术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3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信息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1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可以运行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134.需要说明的是,对本技术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u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um,rundom uccess memory)等。
13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用户信息,如应用使用行为数据、日志等相关的数据,当本技术以上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36.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13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
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