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03175发布日期:2022-12-02 19:4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2.利用计算机进行物理建模是在多个领域中通常使用的过程。利用计算机建立的模型也是信息系统建立和信息系统评审所涉及的对象。在建模过程中涉及建模规范,建模规范可包括国家级建模规范、地方级建模规范和行业级建模规范。
3.在现有的建模方法中,需要输入与模型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值,每个模型参数类型对应一个模型属性。随着模型属性数量的增大,模型参数类型也会增大。当涉及数量超过预定数量的参数值时,工作量将增大。因此,通常需要进行联合建模。在现有的采用联合建模的建模方法中,由多个用户输入与不同的模型参数类型对应的参数值。进一步的,在这样的建模方法中,未对共同模型参数类型进行提取和利用,因此存在建模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建模方法所存在的建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包括:根据模型选择操作所针对的模型的模型参数类型来显示推荐场景,其中,推荐场景包括通用场景和个性化场景,每个模型参数类型对应一个模型属性,显示的通用场景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包括所述模型参数类型,显示的个性化场景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包括所述模型参数类型;当接收到针对推荐场景的选择时,显示个性化参数类型和与被选择的推荐场景对应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其中,个性化参数类型是被选择的模型所具有的参数类型,并且个性化参数类型未被包含在与被选择的推荐场景对应的多个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之内;当接收到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时,复制场景通用模型,在通过复制而产生的场景通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建立个性化模型,其中,场景通用模型是根据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默认参数值而建立的;默认参数值和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落入建模规范所规定的相应的参数值范围内。
6.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设置建模规范,其中,建模规范规定了各个模型参数类型的参数值范围;设置推荐场景,其中,在记录有多个用户针对历史推荐场景的选择结果的历史数据中,被所述多个用户共同选择的历史推荐场景按照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排列,排列在前的多个历史推荐场景被选作通用场景;在记录有当前用户针对历史推荐场景的选择结果的历史数据中,被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历史推荐场景按照被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排列,排列在前的多个历史推荐场景被选作个性化场景。
7.可选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是属于通用场景的多个场景通用模型所共同具有的参数类型,其中,在显示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个性化参数类型中,重复的参数类型仅被显示一次。
8.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显示的通用场景的更改,在第二用户的推荐场景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更改后的通用场景,其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通过云服务器来实现,通用场景的更改包括:通用场景的增加、通用场景的减少和通用场景的替换。
9.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和个性化参数类型的修改,在第二用户的界面上显示修改后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修改后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其中,参数类型的修改包括:参数类型的增加、参数类型的减少、参数类型的替换以及将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修改为个性化参数类型。
10.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显示包括多个模型的模型列表;接收用户通过所述模型选择操作对模型列表中的模型的选择。
11.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和个性化参数类型的修改,在第二用户的界面上显示修改后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修改后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其中,参数类型的修改包括:参数类型的增加、参数类型的减少、参数类型的替换以及将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修改为个性化参数类型。
12.可选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对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结果;确定相同修改结果的出现次数;将出现次数最高的修改结果作为校准类型;将未修改为校准类型的修改结果校正为所述校准类型。
13.可选的,推荐场景包括:农业场景、林业场景、牧业场景、渔业场景、采矿业场景、制造业场景、电力场景、热力场景、供应业场景、建筑业场景、交通运输业场景、仓储业场景、邮政业场景、信息传输业场景、房地产业业场景、水利场景以及公共设施场景。
14.可选的,模型选择操作通过单指操作、多指滑动操作、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键盘输入操作、手势操作或者鼠标点击操作来实现。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共性信息提取,设置通用场景和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并且在场景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模型,从而可提高效率;通过历史数据,可归纳出被共同选择的场景,作为通用场景,可提高场景选择的便捷性;通过去重显示可提供更多选择机会;通过将第一用户的更改或修改应用于第二用户来减少重复工作;进行参数类型微调,使参数类型兼容性提高;通过参数类型校正,可有效减少误操作,可有效实现模型标准化。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操作、组件或模块。
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先后顺序并不构成对具体实施先后顺序的限定,描述先后顺序包括但不限于步骤描述或操作描述的先后顺序和系统组成部分描述的先后顺序。
22.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可通过互联网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可设置于服务器,用户可通过电脑的客户端来访问服务器,并且通过与服务器交互来实现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
23.参照图1,示例性实施例的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包括:根据模型选择操作所针对的模型的模型参数类型来显示推荐场景,其中,推荐场景包括通用场景和个性化场景,每个模型参数类型对应一个模型属性,显示的通用场景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包括所述模型参数类型,显示的个性化场景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包括所述模型参数类型;当接收到针对推荐场景的选择时,显示个性化参数类型和与被选择的推荐场景对应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其中,个性化参数类型是被选择的模型所具有的参数类型,并且个性化参数类型未被包含在与被选择的推荐场景对应的多个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之内;当接收到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时,复制场景通用模型,在通过复制而产生的场景通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建立个性化模型,其中,场景通用模型是根据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默认参数值而建立的;默认参数值和针对个性化参数类型而输入的参数值落入建模规范所规定的相应的参数值范围内。
24.作为示例,模型为计算机模型,该计算机模型可在计算机中被显示。模型可属于特定场景,也可理解为将模型按照场景进行分类。通用场景可被获取,以便提取共性信息,从而提高建模效率。场景所包含的模型具有的参数类型可理解为场景的参数类型。这里的参数类型可被划分为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个性化参数类型。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是通过提取共性参数类型而获得的,以便于提高建模效率。可预先建立场景通用模型,将场景通用模型复制多份,并且在每份场景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具体的个性化模型,以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工作。通过相关信息的显示实现可视化建模,通过模型复制实现可复制建模,通过建模规范的设置实现规范建模。这里的模型属性可以是建立模型所需要的属性。例如,在建筑领域,房屋的模型属性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材料等;在工业生产领域,设备模型的属性可包括零件型号、零件之间连接方式等。
2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设置建模规范,其中,建
模规范规定了各个模型参数类型的参数值范围;设置推荐场景,其中,在记录有多个用户针对历史推荐场景的选择结果的历史数据中,被所述多个用户共同选择的历史推荐场景按照被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排列,排列在前的多个历史推荐场景被选作通用场景;在记录有当前用户针对历史推荐场景的选择结果的历史数据中,被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历史推荐场景按照被所述当前用户选择的次数从高到低排列,排列在前的多个历史推荐场景被选作个性化场景。
26.作为示例,设置建模规范,以便根据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建模,从而指导行业信息化的标准化、可检测、提高信息系统评审效率的改进,将数据治理延伸一公里进行源头治理。通过历史数据,可归纳出被共同选择的场景,作为通用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可提高场景选择的便捷性。
2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是属于通用场景的多个场景通用模型所共同具有的参数类型,其中,在显示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个性化参数类型中,重复的参数类型仅被显示一次。
28.作为示例,这种去重显示可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2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显示的通用场景的更改,在第二用户的推荐场景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更改后的通用场景,其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通过云服务器来实现,通用场景的更改包括:通用场景的增加、通用场景的减少和通用场景的替换。
30.作为示例,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联合建模,可通过将第一用户的更改应用于第二用户来减少重复工作。
3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和个性化参数类型的修改,在第二用户的界面上显示修改后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修改后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其中,参数类型的修改包括:参数类型的增加、参数类型的减少、参数类型的替换以及将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修改为个性化参数类型。
32.作为示例,通过将第一用户的修改应用于第二用户来减少重复工作;通过将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修改为个性化参数类型,进行参数类型微调,从而使参数类型兼容性提高;可在修改后的个性化参数类型的输入的参数值基础上,结合场景通用模型进行建模,建立的模型更有效适应用户需求。
3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显示包括多个模型的模型列表;接收用户通过所述模型选择操作对模型列表中的模型的选择。
3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对于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和个性化参数类型的修改,在第二用户的界面上显示修改后的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和修改后的个性化参数类型,其中,参数类型的修改包括:参数类型的增加、参数类型的减少、参数类型的替换以及将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修改为个性化参数类型。
3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视化、可复制规范建模方法还包括:接收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对场景通用模型参数类型的修改结果;确定相同修改结果的出现次数;将出现次数最高的修改结果作为校准类型;将未修改为校准类型的修改结果校正为所述校准类型。
36.作为示例,通过参数类型校正,可有效减少误操作,可有效实现模型标准化。
3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推荐场景包括:农业场景、林业场景、牧业场景、渔业场景、采矿业场景、制造业场景、电力场景、热力场景、供应业场景、建筑业场景、交通运输业场景、仓储业场景、邮政业场景、信息传输业场景、房地产业业场景、水利场景以及公共设施场景。
3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型选择操作通过单指操作、多指滑动操作、单击操作、双击操作、键盘输入操作、手势操作或者鼠标点击操作来实现。
39.以上的实施例可相互参照来实现,并且上述所有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0.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