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26467发布日期:2022-12-13 21:0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字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设备管控界面是人与设备之间的媒介,设备管理员通过设备管控界面与设备进行信息交换,进入设备管控界面,是通过设备管控系统进行操作的第一步,对于设备管控界面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操作体验及视觉舒适度,设备管控界面是设备管理员长时间驻留的界面,现阶段,设备管控界面无法进行自定义定制化修改,设备管控界面的设计过程忽略了设备管理员对设备管控界面的需求,降低设备管控系统的易用性与友好性,甚至影响设备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3.现有技术中存在设备管控界面无法满足设备管理员的需求与偏好且无法进行自定义修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设备管控界面无法满足设备管理员的需求与偏好且无法进行自定义修改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针对设备管理员需求与偏好,灵活定制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实现了对设备管控界面的进行自由定制优化的技术效果。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
6.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判断所述硬件检查结果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
7.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环境信息获取单元,所述环境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信息导入单元,所述单元用于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窗口设计单元,所述窗口设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检查与试运转单元,所述检查与试运转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运转状态判断单元,所述运转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硬
件检查结果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测试调试单元,所述测试调试单元用于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界面优化单元,所述界面优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
8.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9.由于采用了获取目标设备的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结合所述用户偏好信息,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本技术达到了针对设备管理员需求与偏好,灵活定制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实现了对设备管控界面的进行自由定制优化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1.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的获取硬件检查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12.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的生成第一设备管控窗口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13.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环境信息获取单元11,信息导入单元12,窗口设计单元13,检查与试运转单元14,运转状态判断单元15,测试调试单元16,界面优化单元17。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设备管控界面无法满足设备管理员的需求与偏好且无法进行自定义修改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针对设备管理员需求与偏好,灵活定制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实现了对设备管控界面的进行自由定制优化的技术效果。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8.步骤s100:获取目标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
19.步骤s200: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
20.步骤s300: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
21.具体而言,常见的,目标设备为智能化机械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管控界面可支持定制化设计,具体的,所述运行环境信息为目标设备的设备管控界面的运行环境信息,
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环境信息(软件)与硬件配置信息(硬件);
22.具体而言,连通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与目标设备端的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录入,所述户功能需求信息包括界面元素需求信息、分组排列需求等相关需求信息,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包括界面主颜色、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等相关信息;
23.具体而言,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进行窗口搭建,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包括窗口句柄、子窗口句柄等相关窗口界面搭建过程的基本参数;
24.基于运行环境信息与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为后续进行窗口定制化管理提供基础框架。
25.步骤s400: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
2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所述步骤s400包括:
27.步骤s410: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确定硬件配置指标;
28.步骤s420:基于所述硬件配置指标,依次进行单一变量全阶段调试检查,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
29.步骤s430:判断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是否出现警告或出错;
30.步骤s440:若未出现警告或出错,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与预设试运转周期,进行试运转,获取硬件试运转结果;
31.步骤s450:通过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与所述硬件试运转结果,获取硬件检查结果。
32.具体而言,在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目标设备之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检查与试运转,结合所述硬件配置信息,对硬件进行全面检测,对目标设备本身的状态进行运检,保障设备自身状态满足设备管控界面设计需求。
33.进一步具体而言,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指标提取,确定硬件配置指标;基于所述硬件配置指标,控制进行单一变量全阶段调试(全阶段为该单一变量的指标参数下限至指标参数上限),依次进行单一变量全阶段调试检查,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为正常或异常,未出现警告或出错: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输出为正常;出现警告: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可以输出为正常;出错: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输出为异常);判断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是否出现警告或出错;若未出现警告或出错,所述预设试运转周期为一预设参数指标,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试运转预设试运转周期后,获取硬件试运转结果,所述硬件试运转结果(硬件试运转结果为正常或异常,未出现警告或出错:硬件试运转结果输出为正常;出现警告:硬件试运转结果可以输出为正常;出错:硬件试运转结果输出为异常);合并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与所述硬件试运转结果,确定硬件检查结果,进行全阶段检查,设定固定周期时间进行试运转,全方面进行设备状态检测,为保证硬件检查结果的稳定性提供支持。
34.进一步的,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所述步骤s420包括:
35.步骤s421: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
36.步骤s422:通过所述硬件检测数据库,生成硬件检测模型;
37.步骤s423:通过所述硬件检测模型,将所述硬件配置指标对应的参数信息输入,进行检查判断,获取警告检测结果与出错检测结果;
38.步骤s424:通过所述警告检测结果与出错检测结果,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
39.进一步的,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所述步骤s421包括:
40.步骤s421-1:通过所述硬件配置指标,获取所述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的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
41.步骤s421-2:获取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
42.步骤s421-3:通过所述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与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
43.具体而言,将所述硬件配置指标设定为标记检索符,在所述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的历史数据中进行检索,获取所述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的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所述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所述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为各个硬件配置指标对应历史状态信息(示例性的,硬件中的显卡,对应的硬件配置指标可以是最大分辨率、色深、刷新频率,历史状态信息为历史状态的显示分辨率、显示色深、页面刷新频率)具体的参数指标需要结合实际参数信息进行定位确定;通过历史运维记录,获取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所述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包括多个参数子集,所述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的参数子集为出现警告或出错与对应的运维修故障排除方案;通过所述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与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通过数据时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数据合并整理,生成硬件检测数据库,为后续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44.具体而言,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以所述硬件检测数据库为知识库,构建硬件检测专家系统,基于硬件检测专家系统的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确定硬件检测模型;基于硬件检测模型,将所述硬件配置指标对应的参数信息输入硬件检测模型,进行检查判断,获取所述硬件检测模型输出,所述件检测模型输出即警告检测结果和/或出错检测结果;合并多组所述警告检测结果与出错检测结果,确定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即警告检测结果集与出错检测结果集),确定硬件检测模型,为快速进行警告全阶段标记与出错全阶段标记提供支持,为后续进行数据处理提供模型基础。
45.以所述硬件检测专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为训练数据,以bp网络模型为模型基础,将所述硬件检测专家系统的输入数据为模型的输入,以所述硬件检测专家系统的输出数据为监督数据,进行有监督训练,在模型输出趋向于稳定后,结合预设模型误差阈值(预设模型误差阈值为一预设参数指标),进行误差比对,在模型输出,满足预设模型误差阈值限制后,确定硬件检测模型。
46.步骤s500:判断所述硬件检查结果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47.步骤s600: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
48.步骤s700: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
49.具体而言,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目标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图像信息,识别所述图像信息,目标设备的使用说明中包括目标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需要通过目标设备的各个运行状态与所述图像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对
应目标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通过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与所述目标设备的通信连接,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目标设备,装载完成后,进行测试调试,对数据装载情况进行核实(避免因部分数据装载,出现的用户功能部分可用或用户功能不可用),确定基本窗口界面;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界面设定优化,调整界面参数信息(调整界面颜色、调整字体颜色、调整字体大小),调整完成后,确定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同步传送至目标设备端,保证功能可用的情况下,实现目标设备管控界面的灵活定制。
50.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后,所述步骤s700还包括:
51.步骤s710: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
52.步骤s720:通过所述定制化添加指令,将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加至界面设计端;
53.步骤s730:通过所述第一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第一设备管控窗口界面。
54.进一步的,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所述步骤s710包括:
55.步骤s711:通过目标设备端,获取用户定制修改请求;
56.步骤s712:将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传送至界面设计端,进行可行性验证;
57.步骤s713:若可行性验证通过,界面设计端发出修改接受指令;
58.步骤s714:通过所述修改接受指令与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
59.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
60.步骤s715:将所述用户偏好信息与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加至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的请求附加存储单元中;
61.步骤s716:在完成添加后,将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传送至界面设计端。
62.具体而言,在用户使用所述设备管控窗口界面进行设备管控后,用户偏好信息对应的界面颜色与颜色分布、字体大小、界面布局可能出现改变,基于所述目标设备端,用户发出用户定制修改请求;将所述用户偏好信息与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加至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的请求附加存储单元(请求附加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或相关信息存储装置)中;在完成添加后,将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传送至界面设计端,通过界面设计端的ui设计专业人员进行可行性验证;若可行性验证通过,ui设计专业人员通过界面设计端发出修改接受指令;通过所述修改接受指令与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在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进行双重验证通过后,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保证定制化添加可实施的同时,实现设备管控界面的自由定制优化,为随时对设备管控界面的定制优化提供支持。
63.具体而言,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将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加至界面设计端,对第一用户偏好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进行比对,确定优化方案,示例性的,用户偏好信息对应的字体大小为四号,第一用户偏好信息对应的字体大小为小二号,对应的优化方案为将字体大小调大至小二号,所述示例是为进行方案理解,实际需要对应具体参数信息进行对应的调整;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偏好信息,通过对应的优化方案,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第一设备管控窗口界面,落实设备管控界面的更新。
64.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具有如
下技术效果:
65.由于采用了获取目标设备的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通过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若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目标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结合用户偏好信息,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本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及系统,达到了针对设备管理员需求与偏好,灵活定制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实现了对设备管控界面的进行自由定制优化的技术效果。
66.由于采用了通过硬件配置信息,确定硬件配置指标,依次进行单一变量全阶段调试检查,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若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未出现警告或出错,通过硬件配置信息与预设试运转周期,进行试运转,获取硬件试运转结果;结合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获取硬件检查结果,进行全阶段检查,设定固定周期时间进行试运转,保障设备自身状态满足设备管控界面设计需求,全方面进行设备状态检测,为保证硬件检查结果的稳定性提供支持。
67.由于采用了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将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通过第一用户偏好信息,对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第一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保证定制化添加可实施的同时,实现设备管控界面的自由定制优化,为随时对设备管控界面的定制优化提供支持,落实设备管控界面的更新。
68.实施例二
69.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定制化的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70.环境信息获取单元11,所述环境信息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运行环境信息,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包括操作环境信息与硬件配置信息;
71.信息导入单元12,所述信息导入单元12用于连通数据输入装置,将用户功能需求信息与用户偏好信息导入;
72.窗口设计单元13,所述窗口设计单元13用于通过所述操作环境信息与所述用户功能需求信息,进行ui设计,生成基本窗口界面数据;
73.检查与试运转单元14,所述检查与试运转单元14用于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进行检查与试运转,获取硬件检查结果;
74.运转状态判断单元15,所述运转状态判断单元15用于判断所述硬件检查结果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75.测试调试单元16,所述测试调试单元16用于若所述硬件检查结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将所述基本窗口界面数据装载至所述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进行测试调试,确定基本窗口界面;
76.界面优化单元17,所述界面优化单元17用于通过所述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设备管控窗口界面,将设备管控窗口界面传送至目标设备端。
77.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78.配置指标确定单元,所述配置指标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确定硬件配置指标;
79.全阶段调试检查单元,所述全阶段调试检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硬件配置指标,依次进行单一变量全阶段调试检查,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
80.警告或出错判断单元,所述警告或出错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是否出现警告或出错;
81.试运转单元,所述试运转单元用于若未出现警告或出错,通过所述硬件配置信息与预设试运转周期,进行试运转,获取硬件试运转结果;
82.结果获取单元,所述结果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与所述硬件试运转结果,获取硬件检查结果。
83.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84.数据库构建单元,所述数据库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
85.检测模型生成单元,所述检测模型生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检测数据库,生成硬件检测模型;
86.检查判断单元,所述检查判断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检测模型,将所述硬件配置指标对应的参数信息输入,进行检查判断,获取警告检测结果与出错检测结果;
87.检查结果获取单元,所述检查结果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警告检测结果与出错检测结果,获取硬件全阶段检查结果。
88.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89.历史信息获取单元,所述历史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硬件配置指标,获取所述设备管控界面设计系统的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
90.运维参数获取单元,所述运维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
91.检测数据库构建单元,所述检测数据库构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历史指标参数信息集与历史运维指标参数信息集,构建硬件检测数据库。
92.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93.指令获取单元,所述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
94.信息添加单元,所述信息添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定制化添加指令,将第一用户偏好信息添加至界面设计端;
95.界面优化单元,所述界面优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用户偏好信息,对所述基本窗口界面进行优化,生成第一设备管控窗口界面。
96.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97.修改请求获取单元,所述修改请求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目标设备端,获取用户定制修改请求;
98.可行性验证单元,所述可行性验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传送至界面设计端,进行可行性验证;
99.修改接受指令发出单元,所述修改接受指令发出单元用于若可行性验证通过,界面设计端发出修改接受指令;
100.添加指令获取单元,所述添加指令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修改接受指令与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获取定制化添加指令。
101.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102.偏好信息添加单元,所述偏好信息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偏好信息与第一用户
偏好信息添加至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的请求附加存储单元中;
103.请求传送单元,所述请求传送单元用于在完成添加后,将所述用户定制修改请求传送至界面设计端。
104.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示例性说明,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