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节能减排计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温室气体 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2.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 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 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收集项目 运行数据、垃圾检测数据和垃圾焚烧核算因子等,采用垃圾焚烧行业 温室气体排放模型核算出来的。然而这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的方法 流转复杂、过程繁琐,且不便于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存在效率低 下和容易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中而提出了本技术。根据本技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 厂,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体系要求,从预先构建的排 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放源公式,从预先构建的排放因子库中选 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子,根据所述排放源公式和所述目标排放因子从 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选择对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
5.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所述垃 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 体系要求,从预先构建的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放源公式,从 预先构建的排放因子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子,根据所述排放源 公式和所述目标排放因子从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选择对 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识别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特征,根据 所述历史排放特征配置排放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并形成排放源公式 库;
8.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体系,确定排放边界;
9.根据所述排放边界,构建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
10.根据所述排放边界,构建排放因子库;
11.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的活动数据类型,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数据,形成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更新的垃圾焚烧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数据库。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 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
13.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 活动数据核算出总排放量和基准线排放量,通过所述总排放量和所述 基准线排放量计算出温室气体排放量。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包括至少 两个,则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 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
15.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 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至少两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 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至少 两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对所述至少两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分析 报告。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对比分析报告之后,所述方法包 括:根据实际测量数据,选择与所述实际测量数据最接近的最终对比 分析报告,并根据所述最终对比分析报告确定与其对应的目标温室气 体核算公式。
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排放源类 型,构建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包括:
20.对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识别,并生成排放源识别结果;
21.根据所述识别结果,生成排放源清单;
22.对所述排放源清单中的每个所述排放源配置对应的温室气体核 算公式,以形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
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温室气体的来源构建排放因 子库,包括:
24.将不同所述来源的所述温室气体对应的排放因子加入到所述排 放因子库;
25.将取值不同的相同所述来源的所述温室气体对应的所述排放因 子加入到所述排放因子库。
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室气体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二 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氢氟碳化物。
27.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所述 装置包括:
28.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由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 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 行前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
29.根据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 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 执行上述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
30.根据本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通过 获取垃圾焚烧发电厂活动数据,在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和排放因子库 中选择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标排放因子,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 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轻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工 作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的成本。
附图说明
3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 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 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 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相同的参 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32.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示意 性流程图;
33.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示意 性流程图;
34.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的示意 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 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 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描述的本技术 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 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6.目前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主要有:实测法、 质量平衡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因子法(清单指南法)。在温室气体排 放量的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各地管理模式、垃圾组分、工艺参数及 核算方法等不同,加之各类能源消费统计及排放因子测度容易出现较 大误差,故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量差别较大。因此,还缺乏统一规范的、 覆盖各地区和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工具模型及 特征数据库。
37.基于前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 法,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 厂的目标核算体系要求,从预先构建的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 放源公式,从预先构建的排放因子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子,根 据所述排放源公式和所述目标排放因子从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 公式库选择对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 算公式和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 量。通过获取垃圾焚烧发电厂活动数据,在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和排 放因子库中选择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标排放因子,核算出垃圾 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轻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的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的 成本。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可以与焚烧 发电厂现有系统对接,直接获取项目活动据,在线维护垃圾化验数据 和垃圾焚烧排量核算因子等数据。然后根据构建的不同垃圾焚烧发电 厂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模型,核算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量情况, 减轻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量,缩短工作时间,提 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的成本。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有利于 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全面掌握与管理,发觉潜在的 节能减排项目,将碳资产变成碳利润;对比不同核算模型核算结果, 发掘最合适的温室气体核算模型,提高生产效益。
39.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核算方法的方案。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 以相互结合。
40.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示意 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 法1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和步骤s102:
41.在步骤s101,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体系要求, 从预先构建的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放源公式,从预先构建的 排放因子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
子,根据所述排放源公式和所述 目标排放因子从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选择对应的目标温 室气体核算公式。
4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垃圾焚烧发电是指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 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
43.其中,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 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 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如二氧化碳(c2o)、甲烷ch4、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等。
44.其中,排放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因子发生源。一般是指向 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或者释放有害因子的场所、设备或装置。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 体系要求,从预先构建的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放源公式,从 预先构建的排放因子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子,根据所述排放源 公式和所述目标排放因子从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选择对 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a1,识别所述 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特征,根据所述历史排放 特征配置排放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并形成排放源公式库;a2,根 据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体系,确定排放边界;a3,根据 所述排放边界,构建所述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a4,根据所述排放 边界,构建所述排放因子库;a5,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的活动数 据类型,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数据,形成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更新的 垃圾焚烧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数据库。
46.其中,排放因子是指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系数。
47.由于目前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主要参考《1996清单指南》、《2006 清单指南》和《2019清单指南》,在不同的清单指南中,排放因子有 所不同,如ffc、fcc、含水率等,将排放因子默认值。因此本技术 中,将排放因子取值范围和排放因子来源进行分开管理并形成排放因 子库,便于研究人员使用。
4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排放边界,构建排放因子库, 包括:b1,将不同所述来源的所述温室气体对应的排放因子加入到 所述排放因子库;b2,将取值不同的相同所述来源的所述温室气体 对应的所述排放因子加入到所述排放因子库。
49.本技术可以根据温室气体的来源变化情况,随时将排放因子加入 到排放因子库中,方便在线维护垃圾焚烧排量排放因子等数据。
50.例如,排放因子库中可能包括的因子有来自相关方法学的因子, 包括:甲烷的全球变暖趋势、氧化亚氮的全球变暖趋势、模型校正系 数、氧化系数、甲烷在排放气体中的比例(体积)、可降解doc比例、 甲烷排放校正系数、可降解有机碳在垃圾种类j中的比例、垃圾类型 j的降解率、垃圾j中化石碳占总碳含量的比例、垃圾j中碳含量比例、 消耗燃料的平均热值、柴油/煤的加权平均co2排放因子、最大甲烷 生产能力、甲烷转换因子、与垃圾处理方式的甲烷排放因子和垃圾处 理方式相关的二氧化氮排放因子等。
51.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排放边界,构建温室气体核算 公式库,包括:a1,对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识别,并生成排放源识 别结果;a2,根据所述识别结果,生成排放源清单;a3,对所述排 放源清单中的每个所述排放源配置对应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以形成 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
52.一般地,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处理工艺为填埋和焚烧。垃圾填埋 过程中产生的甲
烷、二氧化碳均为温室气体,持续时间长、可控性不 够强,且甲烷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与垃圾填埋相比, 垃圾焚烧发电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垃圾转变为二氧化碳和热能,可控性 较好,既能避免填埋过程的甲烷排放,又能通过热能回收发电而代替 化石燃料,具有“控制甲烷排放+替代发电”的双重碳减排效果。
5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选择垃圾焚烧排量排放因子等数据进行 核算时,可配置各区域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和容量边际排 放因子(bm),并根据om和bm系数,得出组合边际排放因子(cm), 在计算项目减排量时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所在的区域选择对应的组 合边际排放因子。
54.随着垃圾焚烧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出来,带来新的排放特 征,研究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识别研究,及时更新特征数据库。根据更 新后的特征数据库,配置排放源核算公式,生成排放源公式库。对于 每种排放源,根据不同的核算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核算方法,因此, 对于不同的排放源可以配置不同的排放源核算公式,形成排放源公式 库。在确定项目边界后,根据研究需要从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排放源 公式组合形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形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以便于 在进行温室气体核算的时候,从核算公式库中选择核算公式进行核算。
55.在步骤s102,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标活动数据 核算出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 标活动数据核算出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根 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活动数 据核算出总排放量和基准线排放量,通过所述总排放量和所述基准线 排放量计算出温室气体排放量。
57.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包括项目消耗的电 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掺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垃圾焚 烧产生的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以及排放废水管理产生的排 放。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58.pe
reduce
=pe
y-be
ec,y-be
ch4,swds,y
ꢀꢀꢀꢀꢀꢀꢀꢀꢀꢀꢀꢀꢀꢀꢀꢀꢀꢀꢀ
(1)
59.其中,pey表示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be
ec,y
表示与发电相关的基准线排放量,be
ch4,swds,y
表示固体废弃物填 埋产生的甲烷的基准线排放。
60.在一个示例中,固体废弃物填埋产生的甲烷的基准线排放 (be
ch4,swds,y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61][0062]
其中,表示模型校正系数,gwp
ch4
表示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fy表示在固体废物填埋场被收集、燃烧或以其他方式利用的甲烷比例, ox表示反应垃圾填埋中的垃圾被土壤或者其他覆盖物氧化产生的甲 烷的氧化系数,f表示甲烷在排放气体中的比例(体积分数),doc
f,y
表示在第y年垃圾填埋场特定条件下可降解有机碳站的比例(质量 比),mcfy表示甲烷的转换因子,w
j,x
在第x年垃圾填埋处理中第j 类有机垃圾的量,docj表示在固废种类j中可降解有机碳占的分数 (按重量),kj表示垃圾种类j的腐烂率,j表示垃圾种类,x表示计 入期,从第1年到第y年,y表示甲烷排放计算年。
[0063]
在一个示例中,来自能源生产的基准线排放量(be
en,y
)的计算 公式如下:
[0064]
be
en,y
=be
ec,y
=ec
bl,k,y
*ef
grid,cm,y
ꢀꢀꢀꢀꢀꢀꢀꢀꢀꢀꢀꢀꢀꢀꢀꢀꢀꢀꢀꢀꢀꢀꢀꢀꢀꢀꢀꢀꢀ
(3)
[0065]
其中,be
ec,y
表示与发电相关的基准线排放量,ec
bl,k,y
表示电力 消耗量,ef
grid,cm,y
表示发电来源排放因子。
[0066]
在一个示例中,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垃 圾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项目边界 内燃烧产生的排放和排放废水管理产生的排放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0067][0068]
其中,pe
inc,y
表示垃圾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pe
fc,t,y
表示 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表示项目边界内燃烧产生co2的项目排放,pe
ww,t,y
表示排放废水管理产生的排放。
[0069]
其中,由于项目电能消耗均来自于自身发电,因此垃圾焚烧产生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pe
inc,y
)为pe
ec,inc,y
=0。
[0070]
其中,化石燃料消耗产生的排放(pe
fc,t,y
)计算公式如下:
[0071]
pe
fc,inc,y
=f
co-firing,y
*ncv
co-firing
*ef
co-firing
ꢀꢀꢀꢀꢀꢀꢀꢀꢀꢀꢀꢀꢀꢀꢀꢀꢀꢀꢀꢀ
(5)
[0072]
其中,f
co-firing,y
表示甲烷在排放气体中的比例(体积),ncv
co-firing
表示消耗的燃料的平均净热值,ef
co-firing
表示柴油/汽油的加权平均 co2排放因子。
[0073]
共中,项目边界内燃烧产生co2的项目排放计算 公式如下:
[0074][0075]
其中,eff
com,c,y
表示燃烧室的燃烧效率,q
waste,c,y
表示送入燃烧器 的新鲜垃圾量,ffc
waste,c,y
表示每种垃圾类别的总碳含量比例, ffc
waste,c,y
表示不同垃圾类别的化石碳占总碳含量比例,wr
waste,c,y
表示 每种垃圾组分的含水率。
[0076]
其中,排放废水管理产生的排放(pe
ww,t,y
)的计算公式如下:
[0077]
pe
ww,t,y
=q
ww,y
×
p
cod,y
×bo
×
mcf
ww
×
gwp
ch4
ꢀꢀꢀꢀꢀꢀꢀꢀꢀꢀꢀꢀꢀꢀꢀꢀꢀꢀꢀꢀꢀ
(7)
[0078]
其中,q
ww,y
表示项目活动产生的且经厌氧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接排 放的排放废水量,p
cod,y
表示项目活产生的废水的cod,bo表示最大 的甲烷生产能力,mcf
ww
表示甲烷转换因子,gwp
ch4
表示甲烷全球变 暖潜能。
[0079]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 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至 少两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之后,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 公式、所述目标排放因子和所述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 的至少两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
[0080]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所述目标排放 因子和所述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至少两个温室气 体排放量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至少两个温室气体排放 量结果进行对比,并生成对比分析报告。
[0081]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通过选择项目目标活动数据、目 标排放因子和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得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对比分析报告,为研究人员制定核算标准体 系提供支撑。
[0082]
在一个示例中,生成对比分析报告之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实 际测量数据,选择与所述实际测量数据最接近的最终对比分析报告, 并根据所述最终对比分析报告确定与其对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 式。
[0083]
本技术有利于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全面掌握 与管理,发觉潜在的节能减排项目,将碳资产变成碳利润;对比不同 核算模型核算结果,发掘最合适的温室气体核算模型,获取更多碳利 润。
[0084]
一般地,在垃圾处理碳排放量的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各地管理 模式、垃圾组分、工艺参数及核算方法等不同,加之各类能源消费统 计及碳排放因子测度容易出现较大误差,故碳排放核算量差别较大。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模型持续更新的 数据库、灵活可配置的工具模型和碳排放对比分析报告,为研究人员 制定统一规范的、覆盖各地区和全生命周期的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标 准体系、工具模型和特征数据库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85]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与垃圾焚烧发电厂现有安全仪表系统(sis系 统)对接,获取项目的垃圾处理量、废水处理量、上网电量、焚烧柴 油消耗量、焚烧汽油消耗量及灰渣运输距离与次数等活动数据。通过 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系统,在线维护垃圾化验数据, 垃圾化验数据包括诸如垃圾中食物垃圾、纸、花园和公园废弃物、玻 璃和金属、塑料、纺织品、木头和木制品、橡胶和其他垃圾等垃圾组 分的的重量、百分比和含水率等数据。
[0086]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首先对垃圾焚烧行业 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识别,获取识别结果,并生成排放清单,然后 根据识别结果配置核算子公式。这里可以有多个排放源,例如排放源 1、排放源2、
……
排放源n。每个排放源可以对应多个排放源公式, 例如,排放源1可以对应排放源1公式(1)、排放源1公式(2)等; 排放源2可以对应排放源2公式(1),排放源2公式(2)等;
……
; 排放源n可以对应排放源n公式(1),排放源n公式(2)等。以上 所有排放源公式形成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
[0087]
同时获取垃圾焚烧发电厂活动数据,并配置不同来源和相同来源 不同取值的排放因子库。然后选择活动数据、核算公式和核算因子(即 排放因子),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核算时,可 以选择多个活动数据、多个核算公式和/或多个核算因子,形成各种 组合核算出多个核算结果。然后根据不同核算结果进行对比,生成对 比分析报告。这种方式有利于研究人员发现最适合的核算公式及排放 因子。
[0088]
本技术实施例在进行温室气体核算时,从活动数据库中选择活动 数据、从核算公式库中选择核算公式,从因子库中选择排放因子,可 以一键核算生成温室气体核算结果,提高了核算效率。
[0089]
下面结合图3对本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进行描述,其 中,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的示意性 框图。
[0090]
如图3所示,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存 储器301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所述存储器301上存储有由所述 处理器302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302 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302执行前文所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 法。
[0091]
装置300可以是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 温室气体排放量
核算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
[0092]
如图3所示,装置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301、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302、显示器(未示出)和通信接口等,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 统和/或其它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应当注意,图3所示 的装置30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 装置300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0093]
存储器301用于存储本技术方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 可执行程序指令,例如用于存储各种应用程序或实现各种具体功能的 算法。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 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 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 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0094]
处理器3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像处理单元(gpu)、 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具有数据 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装置 300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0095]
在一个示例中,装置300还包括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例如用户) 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图像或声音),并且可以包括显示装置、扬声器 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0096]
通信接口是可以是目前已知的任意通信协议的接口,例如有线接 口或无线接口,其中,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串口、usb接 口、以太网端口、wifi、有线网络、dvi接口,设备集成互联模块 或其他适合的各种端口、接口,或者连接。
[0097]
此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 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在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用 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的相应步骤。所述存 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智能电话的存储卡、平板电脑的存储部件、个人 计算机的硬盘、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或者 上述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
[0098]
本技术实施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装置和存储介质,由于能够 实现前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因此具有和前述的方法相同的 优点。
[0099]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 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 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 申请的范围之内。
[010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 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 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 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101]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 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 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 明书的理解。
[0102]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技术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 的一个或多个,
在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技术的各个 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 并不应将该本技术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 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 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 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 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 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技术的单独实施例。
[010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 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 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 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 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 代特征来代替。
[0104]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 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 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 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 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0105]
本技术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 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来实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 本技术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 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 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 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0106]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进 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 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 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 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 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技术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 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 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 解释为名称。
[010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 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 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