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智能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7472发布日期:2023-01-20 17:1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智能评估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智能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不断上涨的城市人口居住需求,许多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现已逐渐成为承载城市人口居住需求的主体建筑结构,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在具有人口承载量大、占地面积小和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由于高空坠物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在这其中,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因种种不可抗力因素而成为高空坠物事故主要诱发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高层建筑楼层结构的主体稳定性和居住人口的人身安全,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估。
3.如今,现有技术在针对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安全性能评估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有技术在针对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估时,大多仅侧重于对外立面的外观缺陷进行安全监测评估,忽视了对外立面的表观颜色进行分析,分析考虑的维度较为单一化,没有顾及到表观颜色是反映外立面安全性能的重要支撑因素,导致无法为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可靠性的支撑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立面脱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而无法有效保障居住人口的人身安全。
4.(2)现有技术较为忽视对外立面的高度和建筑材质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分析,针对分析的水平不高,因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进而无法保障后续对外立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精准度和可靠度,不仅降低了对外立面进行安全管控的响应效率,且对人口的居住体验感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智能评估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高层建筑识别统计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和综合评估显示终端。
7.所述高层建筑识别统计模块用于对设定区域内的高层建筑进行识别,进而统计识别到的各高层建筑,并将其记为各指定高层建筑。
8.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各指定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区域进行划分,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
9.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进行三维图像采集,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进而从中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
10.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其中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包括外观缺陷分析单元和表观颜色分析单元。
11.所述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行安全评估,进而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其中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包括风险外立面高度安全监测单元和风险外立面材质安全监测单元。
12.所述综合评估显示终端用于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进而进行综合安全评估显示。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观缺陷分析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缺陷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进而将其与预设的对应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对应方位墙面对应外立面子区域的标准平面图像进行对比,进而定位至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进而提取各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类型和外观缺陷面积。
14.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类型与设定的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进行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q个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面积,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q个外观缺陷区域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δ1表示为设定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修正因子,i表示为各指定高层建筑的编号,i=1,2,...,k,j表示为各方位墙面的编号,j=1,2,...,n,m表示为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编号,m=1,2,...,v,q表示为各外观缺陷区域的编号,q=1,2,...,z,z表示为外观缺陷区域的数量。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观颜色分析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表观颜色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并将其以系统网格布点方式进行检测点的布设,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检测点,进而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检测点对应颜色的rgb值,并从
中提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表示为设定的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颜色的标准rgb值,和分别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对应颜色的rgb最大值和rgb最小值,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d个检测点对应颜色的rgb值,d表示为各检测点的编号,d=1,2,...,f,f表示为检测点的数量。
1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其具体过程为:基于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和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a1和a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外观缺陷和表观颜色对应的综合安全评估权重因子,e表示为自然常数。
17.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阈值进行比对,若某指定高层建筑所属某方位墙面对应某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低于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阈值,则将该指定高层建筑所属该方位墙面对应该外立面子区域记为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而获取并统计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
1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险外立面高度安全监测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进行安全监测,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进而构建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从中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并将其与设定的各方位墙面所属各种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进行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安全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安全评估指数,h
ijg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a
ijg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χ1表示为设定的高度安全评估修正值,g表示为各风险外
立面子区域的编号,g=1,2,...,r。
1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险外立面材质安全监测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进行安全监测,其具体过程为: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并提取各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并与设定的各种建筑材质所属不同使用时长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
20.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进而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对应的安全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对应的安全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ζ
0x
表示为设定的第x个建筑材质对应安全使用时长,τ1和τ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和使用时长对应的安全评估权重影响因子,x表示为各建筑材质的编号,x=1,2,...,y,y表示为建筑材质的数量。
2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β
ij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γ1和γ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外立面高度和外立面材质对应的性能安全占比值,r表示为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数量。
2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其具体过程为: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与设定的高层建筑所属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阈值进行比对,若某指定高层建筑所属某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低于高层建筑所属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阈值,则将该指定高层建筑所属该方位墙面记为风险方位墙面,进而获取并统计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并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的编号进行综合安全评估显示。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设置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基于获取的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划分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并且实现了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进行外观缺陷和表观颜色的安全分析,因而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仅侧重于对外立面的外观缺陷进行安全监测评估的弊端,本发明分析考虑的维度较为具体多样化,顾及到了表观颜色是反映外立面安全性能的重要支撑因素,不仅能够为高层建
筑的外立面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可靠性的支撑依据,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立面脱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而能够有效保障居住人口的人身安全。
24.(2)本发明通过设置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基于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而据此实现了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和建筑材质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分析,提升了针对分析的水平,因而弥补了现有技术忽视对外立面的高度和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进行有效安全监测分析而存在的局限性,并有效保障了后续对外立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精准度和可靠度,不仅提升了对外立面进行安全管控的响应效率,且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的居住体验感。
附图说明
25.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的建筑外立面安全性能智能评估系统,包括:高层建筑识别统计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和综合评估显示终端。
31.所述高层建筑识别统计模块和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相连接,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和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相连接,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和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相连接,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和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相连接,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和综合评估显示终端相连接。
32.所述高层建筑识别统计模块用于对设定区域内的高层建筑进行识别,进而统计识别到的各高层建筑,并将其记为各指定高层建筑。
33.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各指定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区域进行划分,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
34.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进行三维图像采集,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进而从中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
35.所述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
36.参照图2所示,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包括外观缺陷分析单元和表观颜色分析单元。
37.具体地,所述外观缺陷分析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缺陷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进而将其与预设的对应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对应方位墙面对应外立面子区域的标准平面图像进行对比,进而定位至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进而提取各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类型和外观缺陷面积。
3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观缺陷类型包括裂纹、脱皮和空鼓等。
39.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类型与设定的各种外观缺陷类型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进行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外观缺陷区域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q个外观缺陷区域的外观缺陷面积,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q个外观缺陷区域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影响因子,δ1表示为设定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修正因子,i表示为各指定高层建筑的编号,i=1,2,...,k,j表示为各方位墙面的编号,j=1,2,...,n,m表示为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编号,m=1,2,...,v,q表示为各外观缺陷区域的编号,q=1,2,...,z,z表示为外观缺陷区域的数量。
40.具体地,所述表观颜色分析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表观颜色进行分析,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并将其以系统网格布点方式进行检测点的布设,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检测点,进而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各检测点对应颜色的rgb值,并从中提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
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表示为设定的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颜色的标准rgb值,和分别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对应颜色的rgb最大值和rgb最小值,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第d个检测点对应颜色的rgb值,d表示为各检测点的编号,d=1,2,...,f,f表示为检测点的数量。
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系统网格布点方式,其具体布设过程为: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平面图像以20cm*20cm的距离间隔划分成大小相同的网格,进而将各网格线的交点以及各网格的中心点作为检测点。
42.进一步地,所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其具体过程为:基于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外观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和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颜色安全性能评估指数,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m个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a1和a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外观缺陷和表观颜色对应的综合安全评估权重因子,e表示为自然常数。
43.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与设定的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阈值进行比对,若某指定高层建筑所属某方位墙面对应某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低于外立面子区域的综合安全性能评估指数阈值,则将该指定高层建筑所属该方位墙面对应该外立面子区域记为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而获取并统计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
4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指定高层建筑外立面图像分析模块,基于获取的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划分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并且实现了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外立面子区域进行外观缺陷和表观颜色的安全分析,因而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仅侧重于对外立面的外观缺陷进行安全监测评估的弊端,本发明分析考虑的维度较为具体多样化,顾及到了表观颜色是反映外立面安全性能的重要支撑因素,不仅能够为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安全性能评估提供可靠性的支撑依据,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立面脱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而能够有效保障居住人口的人身安全。
45.所述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行安全评估,进而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
46.参照图3所示,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包括风险外立面高度安全监测单元和风险外立面材质安全监测单元。
47.具体地,所述风险外立面高度安全监测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
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进行安全监测,其具体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图像,进而构建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从中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并将其与设定的各方位墙面所属各种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进行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据此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安全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安全评估指数,h
ijg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a
ijg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对应的安全评估因子,χ1表示为设定的高度安全评估修正值,g表示为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编号,g=1,2,...,r。
4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其具体获取过程为: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的三维立体模型,从中定位至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上端边缘轮廓线的中心点,并以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的底端边缘轮廓线为基准线,进而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上端边缘轮廓线的中心点距离对应基准线的垂直间隔,并将其作为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
49.具体地,所述风险外立面材质安全监测单元用于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进行安全监测,其具体过程为: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并提取各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并与设定的各种建筑材质所属不同使用时长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匹配,进而获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
50.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各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进而计算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对应的安全评估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建筑材质对应的安全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对应单位面积的安全评估因子,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第g个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第x个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ζ
0x
表示为设定的第x个建筑材质对应安全使用时长,τ1和τ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建筑材质的使用覆盖面积和使用时长对应的安全评估权重影响因子,
x表示为各建筑材质的编号,x=1,2,...,y,y表示为建筑材质的数量。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筑材质包括面砖、石材和泥板等。
5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险外立面区域安全评估模块,基于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进而据此实现了对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各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高度和建筑材质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分析,提升了针对分析的水平,因而弥补了现有技术忽视对外立面的高度和建筑材质的使用时长进行有效安全监测分析而存在的局限性,并有效保障了后续对外立面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精准度和可靠度,不仅提升了对外立面进行安全管控的响应效率,且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的居住体验感。
53.进一步地,所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β
ij
表示为第i个指定高层建筑所属第j个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γ1和γ2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外立面高度和外立面材质对应的性能安全占比值,r表示为风险外立面子区域的数量。
54.所述综合评估显示终端用于依据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进而进行综合安全评估显示。
55.具体地,所述筛选得到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其具体过程为:将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与设定的高层建筑所属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阈值进行比对,若某指定高层建筑所属某方位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低于高层建筑所属墙面对应的性能安全指数阈值,则将该指定高层建筑所属该方位墙面记为风险方位墙面,进而获取并统计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并提取各指定高层建筑所属各风险方位墙面的编号进行综合安全评估显示。
56.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