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

文档序号:33618878发布日期:2023-03-25 1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定位者的开放背部的表面数据,根据所述表面数据生成相应的相机坐标系下的3d点云,并对所述3d点云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开放背部为裸露部分脊柱的背部手术区域,所述表面数据为开放背部术区表面3d轮廓图;构建矫正坐标系,将预处理后的3d点云转换到所述矫正坐标系中,以完成预处理后的3d点云的姿态矫正,得到矫正后的3d点云;对矫正后的3d点云进行特征分割,将其分离成两个含有目标区域的区块;针对每一区块,分别采用小批量采样并插值映射的方式,得到关节突位置;基于所述关节突位置,得到目标区域在所述矫正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将得到的坐标映射回所述相机坐标系,以得到待定位者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定位者的开放背部的表面数据,根据所述表面数据生成相应的相机坐标系下的3d点云,并对所述3d点云进行预处理,包括:利用传感器设备采集待定位者的开放背部的表面数据;根据所述表面数据生成相应的相机坐标系下的3d点云;将所述3d点云中存在的无效点和零值点去除,然后对3d点云进行滤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备为具有立体结构捕获功能的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3d点云进行滤波包括体素下采样、孤立点去除和冗余区域去除;其中,体素下采样采用的体素大小为0.8mm,将点数降低到原来的1/10;孤立点去除采用统计滤波方法统计50个点的平均距离,去除小于一定阈值的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矫正坐标系,将预处理后的3d点云转换到所述矫正坐标系中,以完成预处理后的3d点云的姿态矫正,得到矫正后的3d点云,包括:对预处理后的3d点云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前三个主向量;使用获得的主向量构建矫正坐标系,预处理后的3d点云转换到所述矫正坐标系中,以完成预处理后的3d点云的姿态矫正,得到矫正后的3d点云。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预处理后的3d点云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采用奇异值分解计算协方差矩阵来获得主向量。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矫正后的3d点云进行特征分割,将其分离成两个含有目标区域的区块,包括:利用参数投影获得矫正后的3d点云在俯视视角下的2d投影;基于2d投影,采用高斯聚类将术区以棘突为界,分离成两个含有目标区域的区块,并消除高斯聚类带来的随机性,将两个区块命名为左区块和右区块;将完成区块分离的2d投影映射回3d点云,得到特征分割后的3d点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小批量采样并插值映射的方式,得到关节突位置,包括:
利用参数投影获得待处理区块的3d点云在侧视视角下的2d投影;在获得的2d投影中最大主成分方向上分批采样术区底部区域,每个批次采集固定数量的点;利用曲线拟合算法拟合所有采样点;找到曲线每个波谷位置;利用最近邻算法,在特征分割后的3d点云中以多个波谷为中心分别进行采样,获得多个3d区域;其中,所述3d区域描述的是关节突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曲线拟合算法拟合所有采样点时,拟合方案分成两步,首先预拟合,降低数据不稳定的影响,然后对预拟合曲线进行二次拟合获得最终曲线。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节突位置,得到目标区域在所述矫正坐标系中的坐标,并将得到的坐标映射回所述相机坐标系,以得到待定位者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结果,包括:根据所述3d区域估计目标区域;其中,两个关节突中间靠近棘突的位置就是目标区域;根据估计点位置再次采用最近邻算法在特征分割后的3d点云中提取目标区域,得到目标区域在所述矫正坐标系中的坐标;将得到的坐标映射回所述相机坐标系,得到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结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特征提取的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待定位者的开放背部的3D点云;将3D点云转换到矫正坐标系中,以完成姿态矫正;对矫正后的3D点云进行特征分割,将其分离成两个含有目标区域的区块;针对每一区块,分别采用小批量采样并插值映射的方式,得到关节突位置;基于关节突位置,得到待定位者脊柱椎板减压手术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3D结构光相机获取脊柱术区及其周围表面轮廓立体三维模型,然后直接在三维模型中识别手术目标位置并进行定位,具有无辐射,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目前脊柱机器人手术必须植入标记和进行多次CT才能进行定位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大伟 程乐 高宇 安翠娟 赵宇 翟吉良 李嘉浩 高晨郜 王峻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3/3/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