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86367发布日期:2023-01-12 21:5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企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


背景技术:

2.风险分级管控作为企业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无论是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还是在企业日常管理中都有着重要作用,维护风险分级管控数据是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进行的重要保障。目前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大多来自双重预防系统建设中的一个环节,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数据特点,数据录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大多是基于文件和数据规范等,没有做系统性的抽象和通用性的数据录入流程体系。
3.目前已涉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技术和方法主要不足有:
4.人工汇总信息后分条分类录入数据库,这种录入方法存在中间环节有数据错误的风险,容错率不高,一旦数据错误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
5.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方式录入,按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施接下来的安全管理流程,此种方法没有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录入到系统中形成条目化的管理,导致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无法在线上进行闭环。
6.采集数据后根据业务不同和服务应用不同将数据分为不同展现形式录入,虽然对于不同应用场景定位明确,但是数据分类需要更多人力物力,且数分展现形式录入不具备较强的通用性。
7.通过传感器收集记录数据,此种方法更多的依赖设备,企业生产环境复杂多样,过多依赖设备采集的数据会受环境影响导致记录不准确,从而影响整个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
9.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具体录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11.方式一:引导式填报数据。
12.步骤sa1:明确并维护风险分析对象,确认风险分析对象后进入步骤sa2;
13.步骤sa2:将步骤sa1中确认的风险分析对象进行数据填报,明确并维护风险分析单元;
14.步骤sa3:辨识评估风险事件;
15.步骤sa4:制定完善管控措施;
16.步骤sa5: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17.步骤sa6:生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8.步骤sa7:生成风险分级管控二维码;
19.步骤sa8:上传厂区或企业底图,在图中绘制区域,风险分析对象的风险等级自动
带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生成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
20.方式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约束条件导入。
21.步骤sb1:制定统一标准;
22.步骤sb2:根据制定的统一标准调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并将调整后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进行上传;
23.步骤sb3:对上传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进行校核,并根据校核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24.对上传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进行校核,即为判断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是否符合制定的统一标准。
25.制定统一标准的方法包括:
26.获取企业安全管理准则和对应地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根据获得的企业安全管理准则和对应地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设置对应的数据项,将数据项中的每个单项标记为单一项;将数据项中的各个单一项进行组合排序,根据获得的排序建立标准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格式。
27.根据获得的企业安全管理准则和对应地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设置对应的数据项,通过现有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方法进行确定对应的数据项。
28.将数据项中的各个单一项进行组合排序的方法包括:
29.对所有的单一项进行分析,获得对应的单一优先值,进行单一项的组合关联,获得组合项,对获得的组合项进行综合评估,获得对应的组合优先值,将剩余的单一项和组合项统一标记为排序项,将排序项标记为j,其中j=1、2、
……
、m,m为正整数;将各个排序项的排序值标记为pxj,排序值即为单一项对应单一优先值和组合项的组合优先值,将获得的pxj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完成各个单一项的组合排序。
30.对所有的单一项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
31.以各个单一项为关键词,基于大数据进行对应的表格数据检索,获得大量的表格数据,标记为检索表格,识别检索表格中单一项的位置和多项单一项的顺序,整合为优先数据,多获得的优先数据进行位置优先统计,如表格中首位的占比、优先其他各个单一项的占比或数量等,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设置对应的统计形式,基于cnn网络或dnn网络建立对应的分析模型,通过人工的方式建立对应的训练集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成功后的分析模型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个单一项对应的单一优先值,具体的建立和训练过程为本领域常识。
32.进行单一项的组合关联,即为将基本固定出现的单一项组合为组合项,如责任单位、责任人为一个组合项,通过现有常识进行组合关联。
33.对获得的组合项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
34.识别组合项中各个单一项,标记为组合单一项,识别各个组合单一项的单一优先值,标记为dyi,其中i=1、2、
……
、n,n为正整数;按照组合单一项的排序计算各组合单一项之间的单一优先值差值,根据计算的差值组合为匹配坐标,以排序最后一个组合单一项为准,即匹配坐标中最后一个元素为0;如差值为6、4、3、1、0,则匹配坐标为(6,4,3,1,0);根据获得的匹配坐标匹配对应的调整系数,标记为βi,根据公式计算对应的组
合优先值。
35.根据获得的匹配坐标匹配对应的调整系数,获取在该领域可能具有的组合项,模拟可能具有的匹配坐标,将获得的匹配坐标输入到坐标系中,根据匹配坐标的分布确定若干个坐标区域,可以基于当前的聚类等方法进行合并,确定若干个聚集区,为每个坐标区域设置对应的调整系数,具体的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利用人工的方式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智能分析。
36.根据校核结果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包括:
37.当校核不合格时,数据导入系统不成功,标记校核不成功的数据,并弹出标记的数据,当修改后再次进行上传,直至全部导入成功;
38.当校核合格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归类于各个模块中,并进行相应的保存。
39.方式三: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进行步骤分解,从任意一个步骤进入录入数据;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划分步骤,安全责任人根据需求直接操作步骤里的数据,操作指的是录入、删除、修改等。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系统限制导入清单数据法,确保数据准确,提高数据精确度;分级、分类、分步骤导入数据法,将清单内容分步、分级成流程模块,直接修改和导入具体步骤中的数据,定位明确,提升修改和添加个别数据的效率,减轻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引导式填报数据导入法,从任意一个步骤进入时,可根据需求自动跳转到下一个步骤,减轻填报工作的工作负担,将有复杂关系的数据以简单的形式导入到系统中,减少数据填报错漏的事件发生,从而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如图1所示,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的录入方法,本发明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供几种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的方法,作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内容维护,同时也作为一个风险分级管控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和进行线上业务流转。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基础是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清单数据项包括对象分类、风险分析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危险源等级、分析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1、管控措施分类2、管控措施分类3、管控措施、风险评估结果、管控层级、隐患排查内容、岗位部门、岗位名称、岗位级别、岗位负责人、周期、周期类型等。
45.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录入系统,就是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以上所述但不限于以上的数据内容录入到系统中,并在线上形成流程性的安全管理系统。
46.具体录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47.方式一:引导式填报数据。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内容采用分类分级的手段,根据清单中分级逻辑和单个数据对象对应多个数据对象或多个数据对象对应单个数据对象等逻辑(一个风险分析对象有多个分析单元,一个单元有多个风险事件,一个事件有多个管控措施;一个管控措施对应多个排查内容,对应多个管控层级等)抽象出的引导式填报的录入数据方式,此方法在保证真实数据不经过变形的情况下能将原本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复杂繁多的数据分条分类,从任何一步开始,都会引导填报人到下一步骤中,大大节约了填报人的填报时间,且依附于引导步骤,数据不容易填报错乱。
48.情景一:引导式填报,支持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单条录入,从任意一个步骤进入后录入数据,都可以直接跳转到下一步,形成引导数据填报流程,此方法适合于导入数据数量在30条左右的情况。
49.步骤1:明确并维护风险分析对象。明确包括风险分析对象分类、风险分析对象、风险分析对象编码、危险源等级、责任人、责任部门等信息,确认后跳转到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划分风险分析单元的步骤。此步骤明确了包括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内以及其他与风险分析对象相关的数据,便于形成标准化内容,与上级系统进行对接。围绕企业风险分析对象,通过厂区平面图、三维倾斜摄影或者列表等形式对风险分析对象信息进行维护,按照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作业场所和公用工程等进行风险分析对象划分,实现对各个风险分析对象名称、负责人、地理位置等内容的维护和可视化管理。
50.步骤2:明确并维护风险分析单元。步骤1中的数据自动带入,跳转到步骤2中进行数据填报,维护风险分析单元内容,确认之后进行跳转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辨识评估风险事件的步骤中。此步骤中数据围绕企业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或场所等划分风险区域,围绕设备设施、特殊作业和安全管理活动,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布局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实现对风险分析对象的划分,明确具体的风险分析单元(风险点),作为风险辨识的主体。
51.步骤3:辨识评估风险事件。步骤1和2中的数据自动带入,在此步骤中维护风险事件名称和最严重风险事件等,确认之后进行跳转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制定完善管控措施的步骤中。此步骤围绕风险辨识评估,通过内置的各种危险源辨识评估方法,实现对企业点、线、面风险的全面辨识和评估,帮助企业全员明晰企业风险的范围、内容和等级,落实好本岗位风险责任。
52.步骤4:制定完善管控措施。步骤1-3中的数据自动带入,在此步骤中维护管控措施分类1-2,管控措施分类3,风险评估结果,管控层级,管控措施描述等信息,确认之后进行跳转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步骤中。此步骤数据是围绕风险分析单元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事件,实现对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管控措施的制定、审核和变更记录管理。
53.步骤5: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步骤1-4数据自动带入,在此步骤中添加排查内容,添加分级管控信息,信息包括:排查级别、排查责任人、排查周期、排查内容等。确认之后进行跳转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步骤中;若要继续添加相同风险事件下的
管控措施,则选择继续添加管控措施,则系统自动跳转到步骤4,添加同一条风险分析单元的其他管控措施信息。此步骤数据围绕风险评估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对应的管控层级,明确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人员各层级管控范围和责任,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从而实现对管控措施的逐级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主要包括风险分析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分析单元、风险事件、危险有害因素、固有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类型、管控措施内容、控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位置等。
54.步骤6: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步骤1-5的数据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览表,可以查看和根据条件筛选每个步骤的详细信息。围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通过对风险分析单元、风险事件、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来源等信息的填写和确认,形成清单,实现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信息管理和查询。
55.步骤7:风险分级管控二维码。将步骤1-6步骤中的信息形成风险分级管控二维码,根据不同筛选条件可以查看不同管控措施分类下的二维码,支持进行二维码下载。以便于隐患现场排查扫码。
56.步骤8: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上传厂区或企业底图,在图中绘制区域,对象的风险等级自动带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区域,分别代表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57.方式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约束条件导入。融合不同企业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全部集中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模板中,作为有限制条件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不同格式,不同数据顺序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都转化为统一标准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建导入到系统中,用于后续企业安全管理业务流程。此种方法适合千条及以上的数据量导入,一方面在带有约束条件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为前提导入的数据,能够保证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流转,不会有杂乱的数据影响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企业安全责任人只需要修改部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格式和数据顺序等,就可一建导入上千条数据,大大节省了维护数据的时间。
58.情况二: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按约束条件导入。依照双重预防建设标准统一数据格式与顺序,作为限定条件,导入不同来源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以确保数据在运行中保持准确和稳定。此方法适合于导入数据数量较多,例如40条数据以上的情况。
59.步骤1:制定统一标准。依据企业安全管理准则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结合不同地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统一为一种格式。数据项包括:序号、对象分类、风险分析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危险源等级、分析单元、风险事件(最严重后果)、管控措施分类1管控措施分类2、管控措施分类3、管控措施、风险评估结果、管控层级、隐患排查内容、岗位部门、岗位名称、岗位级别、岗位负责人、周期、周期类型。将每个数据项下设定相应的格式和不同的展现形式,作为导入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的唯一标准形式,嵌入系统中,企业和安全管理相关责任人可下载参考。
60.步骤2:调整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将不同来源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依据步骤1中的标准,调整数据顺序、展现形式和格式等。
61.步骤3:上传调整后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系统中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模块中,导入调整后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数据。
62.若数据满足步骤1中制定的统一标准,则上传成功发,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在系
统中,通过各项限制条件,归类于各个模块中,确定风险分析对象、划分风险分析单元等模块中自动保存并记录对应的数据,即可保证后续隐患排查等安全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63.若不满足步骤1中制定的统一标准,数据导入系统不成功,系统则弹出需要修改的数据,修改后再进行导入数据,如果满足要求则导入成功,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继续按照弹窗提示修改,直至导入成功。
64.方式三: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进行步骤分解,可以从任意一个步骤进入录入数据。此方法在面对数据一对多逻辑的时候或者中间环节填报有错漏的时候进入任何一个步骤,添加或修改数据,此方法能够直接定位到某个步骤里,不将从风险分析对象开始一直到管控层级和排查内容等的一整条数据都修改或删除,只要对应需要修改和删除的地方即可。此方法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划分步骤,安全责任人可根据需求直接录入、删除、修改某个步骤里的数据,使录入数据的入口更加直观,条目化分类分步也更加明显。
65.情况三:根据需求到不同的模块中添加或删除数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导入方法,企业或安全管理人员不必导入确定风险分析对象到风险分级管控的一整条数据,而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一个模块中进入,导入或者删除数据。此方法适合一对多,或多对多数据逻辑的导入,并且适合单条数据的导入和删除。
66.举例,若从确定风险分析对象模块进入,进行数据录入,则如同情况一中的步骤1,填入风险分析对象相关信息,如果需要继续添加风险分析对象下的风险分析单元,可选择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划分风险分析单元;如果不需要添加单元,直接保存关闭,也可以进入确定风险分析对象模块,对已经添加的风险分析对象信息进行修改。确定风险分析对象模块支持风险分析对象分类、风险分析对象名称、危险源等级、责任人、责任部门等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查询数据。
67.类似的,若想只修改或者添加风险分析单元,直接进入划分风险分析单元模块,如同情况一中的步骤2,填入风险分析单元信息,如果需要继续添加风险分析单元下的风险事件则选择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辨识评估风险事件模块;如果不需要添加事件,则保存关闭。也可以直接进入划分风险分析单元,对已经维护的风险分析单元信息进行修改。划分风险分析单元模块支持风险分析对象分类、风险分析对象、危险源等级、责任部门、责任人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查询数据。
68.类似的,若想只修改或添加风险事件,则直接进入辨识评估风险事件模块,如同情况一中的步骤3,填入风险事件信息,如果需要继续添加管控措施则选择下一步,系统跳转到制定完善管控措施;如果不需要添加管控措施,则进行保存关闭。也可以直接进入辨识评估风险事件模块对已经维护的风险事件数据进行删除或修改。辨识评估风险事件模块支持风险分析对象名称、危险源等级、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分析单元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查询数据。
69.类似的,若想只修改或添加管控措施,则直接进入制定完善管控措施模块,如同情况一种的步骤4,填入管控措施信息,如果需要继续添加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则选择下一步,系统自动跳转到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如果不需要添加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则保存关闭。也可以直接进入制定完善管控措施模块对已经维护的管控措施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制定完善管控措施模块支持风险分析对象名称、危险源等级、责任部门、责任人、风险分析单元、风险事件等单个或多个条件组合查询数据。
70.类似的,若想只修改风险分级管控数据,则直接进入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如同情况一中的步骤5,填入排查内容和分级管控数据,如果需要继续添加相同风险事件下的管控措施则选择继续添加管控措施;如果不需要添加管控措施信息则保存关闭。也可以直接进入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对已经维护的排查内容和分级管控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模块支持风险分析对象名称、风险分析单元、风险事件、管控措施分类、排查责任人单个或多个条件组合查询数据。
71.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7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