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65703发布日期:2022-12-31 10: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工程识别验收领域,涉及到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轨道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关系到铁路线路以及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轨道设备常年暴露在大自然的各种环境当中,经受着各种天气、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和列车随机荷载的反复作用,对轨道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苛,因此,对高铁轨道工程进行识别验收具有重要意义。
3.现有的高铁轨道工程识别验收方法中对轨道钢轨进行分析时,主要检测钢轨身高和钢轨生锈等钢轨明显特征来对轨道质量进行粗略评估,没有将轨道钢轨垂直细分为钢轨轨头、钢轨轨腰和钢轨轨底并进行深度分析,因而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没有对钢轨轨头进行深度分析,如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形状和钢轨轨头轨距角,钢轨头部是直接和车轮接触的部分,为改善轮轨接触条件,提高其抵抗压陷和耐磨的能力,轨头宜大而厚,并且有足够的面积以备磨耗,其几何形状应适合轮轨的接触。
4.一方面,缺乏对钢轨轨腰的深入分析,如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形状等,为使钢轨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钢轨腰部必须有足够的厚度和高度,并且轨腰与钢轨头部及底部连接处断面的变化不能太突然,以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5.另一方面,没有对钢轨轨底进行细化分析,如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钢轨底部直接支承在轨枕顶面上,为保持钢轨稳定,轨底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
6.综上所述,现有的高铁轨道工程识别验收方法对轨道的分析过于笼统,没有垂直细分,不能进行针对性深度分析,进而使得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比较低,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铁路轨道质量问题,进而无法确保线路处于良好质量状态,不能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7.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按照设定的检测点布设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布设各检测点,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其中钢轨参数包括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
9.步骤二、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
10.步骤三、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其中轨枕参数包括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
11.步骤四、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
12.步骤五、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将其记为ai,i表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第i个检测点的编号,i=1,2,...,n。
14.将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分别水平地放置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内侧和轨道外侧,打开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分别发出激光射线,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沿着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描绘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通过高清摄像头从各角度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各实景图像,构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
15.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进一步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将其记为bi。
16.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分别作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对应的内切圆,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对应内切圆的半径,将其分别记为r
1i
和通过分析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ci,其中β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修正因子,r0表示预设的钢轨轨头轨距角轮廓线对应内切圆的标准半径。
17.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ai、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bi、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c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χi,其中e表示自然常数,a0表
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头顶面宽度,δ1、δ2、δ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的权重因子。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按照等距离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布设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对应的轨腰厚度,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对应的轨腰厚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将其记为di。
19.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高度,将其记为fi。
20.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进一步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将其记为gi。
21.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di、钢轨轨腰高度fi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g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φi,其中ε1、ε2、ε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的权重因子,d0、f0分别表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腰厚度和标准钢轨轨腰高度。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将其记为li。
23.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断面轮廓线,进而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厚度,将其记为hi。
24.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其中γ1、γ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的权重因子,l0、h0分别表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底宽度和标准钢轨轨底厚度。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χi、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φi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κi,其中η1、η2、η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
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的权重因子。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三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具体过程为: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将其分别记为pi和si,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λi,其中p

、s

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阈值和总裂纹面积阈值,μ1、μ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的权重因子。
27.按照等距离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布设各监测点,通过激光测距仪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各监测点对应的缝隙间距,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贴合度,将其记为θi。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λi和轨枕贴合度θ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其中σ1、σ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的权重因子。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五中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κi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ξi,其中τ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修正因子,ψ1、ψ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的权重因子。
30.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系统,包括: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按照设定的检测点布设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布设各检测点,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其中钢轨参数包括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
31.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
32.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其中轨枕参数包括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
33.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
34.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
35.数据库:用于存储标准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标准钢轨轨头顶面宽度、标准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标准钢轨轨腰厚度、标准钢轨轨腰高度、标准钢轨轨底宽度和标准钢轨轨底厚度。
3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存储介质,所述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
3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和轨枕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对轨道进行垂直细分和针对性深度分析,提高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铁路轨道质量问题,进而确保线路处于良好质量状态,从而为铁路运输的安全提供保障。
38.2、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从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形状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对钢轨轨头进行深度分析,提高轨头抵抗压陷和耐磨的能力,使轨头的几何形状更加适合轮轨的接触。
39.3、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从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形状对钢轨轨腰进行深入分析,使钢轨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并且使轨腰与钢轨头部及底部连接处断面的变化尽量自然,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40.4、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保证轨底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进而为钢轨的稳定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43.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连接图。
44.图3为本发明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示意图。
45.图4为本发明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按照设定的检测点布设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布设各检测点,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其中钢轨参数包括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
48.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将其记为ai,i表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第i个检测点的编号,i=1,2,...,n。
49.将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分别水平地放置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内侧和轨道外侧,打开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分别发出激光射线,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沿着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描绘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通过高清摄像头从各角度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各实景图像,构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
50.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进一步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将其记为bi。
51.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分别作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对应的内切圆,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轮廓线和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轮廓线对应内切圆的半径,将其分别记为r
1i
和通过分析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ci,其中β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修正因子,r0表示预设的钢轨轨头轨距角轮廓线对应内切圆的标准半径。
52.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ai、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bi、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c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χi,其中e表示自然常数,a0表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头顶面宽度,δ1、δ2、δ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
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的权重因子。
5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具体获取方法为:按照等距离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两侧表面布设各钢轨轨头宽度监测点,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头宽度监测点对应的轨头宽度,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头宽度监测点对应的轨头宽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具体获取方法为: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与标准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进行比对,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与标准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的重合度,将其记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
5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轨道内侧指靠近列车的一侧,所述轨道外侧指远离列车的一侧。
5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具体获取方法为:以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某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的获取方法为例:将第一激光水平仪水平地放置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轨道内侧,将第二激光水平仪水平地放置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轨道外侧,初次调整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的位置,使得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之间的连线与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的水平基准线平行,打开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分别发出激光射线,再次调整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的位置,使得第一激光水平仪和第二激光水平仪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钢轨轨头踏面部分的激光射线完全重合,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进而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钢轨对应的激光射线。
5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钢轨轨头第一轨距角指钢轨轨头在轨道内侧对应的轨距角,所述钢轨轨头第二轨距角指钢轨轨头在轨道外侧对应的轨距角。
58.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匹配度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匹配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从钢轨轨头顶面宽度、钢轨轨头轮廓形状和钢轨轨头轨距角对钢轨轨头进行深度分析,提高轨头抵抗压陷和耐磨的能力,使轨头的几何形状更加适合轮轨的接触。
59.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按照等距离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布设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对应的轨腰厚度,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两侧表面上各钢轨轨腰厚度监测点对应的轨腰厚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将其记为di。
60.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高度,将其记为fi。
61.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进一步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将其记为gi。
62.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di、钢轨轨腰高度fi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g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φi,其中ε1、ε2、ε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的权重因子,d0、f0分别表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腰厚度和标准钢轨轨腰高度。
6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具体获取方法为: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与标准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进行比对,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与标准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的重合度,将其记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
64.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匹配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从钢轨轨腰厚度、钢轨轨腰高度和钢轨轨腰轮廓形状对钢轨轨腰进行深入分析,使钢轨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并且使轨腰与钢轨头部及底部连接处断面的变化尽量自然,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65.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一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具体过程为:通过卡尺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将其记为li。
66.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断面轮廓线的空间模型,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断面轮廓线,进而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厚度,将其记为hi。
67.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其中γ1、γ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的权重因子,l0、h0分别表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标准钢轨轨底宽度和标准钢轨轨底厚度。
68.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宽度和钢轨轨底厚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保证轨底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进而为钢轨的稳定提供保障。
69.步骤二、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
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
70.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χi、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φi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κi,其中η1、η2、η3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的权重因子。
71.步骤三、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其中轨枕参数包括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
72.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三中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具体过程为:通过高清摄像头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将其分别记为pi和si,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λi,其中p

、s

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阈值和总裂纹面积阈值,μ1、μ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的权重因子。
73.按照等距离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布设各监测点,通过激光测距仪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各监测点对应的缝隙间距,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贴合度,将其记为θi。
7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获取方式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灰度值,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灰度值与预设的轨枕裂纹图像对应灰度值范围进行比较,若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某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某灰度值处于预设的轨枕裂纹图像对应灰度值范围之内,则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该灰度值记为裂纹灰度值,筛选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裂纹灰度值,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裂纹灰度值对应的区域,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裂纹灰度值对应区域的最长长度记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图像的各条裂纹长度,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图像的各裂纹灰度值对应区域的面积记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图像的各处裂纹面积,分别对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图像的各条裂纹长度和各处裂纹面积进行累加,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的总裂纹长度和总裂纹面积。
7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贴合度,具体获取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各监测点对应的缝隙间距进行相互比较,筛选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区域监测点对应的最大缝隙间距,将其记为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缝
隙间距,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缝隙间距记为wi,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轨枕与扣件连接处缝隙间距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贴合度θi,其中w

表示预设的高铁轨道轨枕与扣件连接处缝隙间距的阈值。
76.步骤四、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
77.示例性地,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λi和轨枕贴合度θi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其中σ1、σ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的权重因子。
78.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防止轨枕存在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从而丰富高铁轨道验收分析指标的多样化,使验收评估结果更加严谨。
79.步骤五、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
80.示例性地,所述步骤五中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具体分析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κi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代入公式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ξi,其中τ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修正因子,ψ1、ψ2分别表示预设的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的权重因子。
8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五中的处理过程为:将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与预设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某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小于预设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阈值,则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该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不合格,统计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轨道验收不合格的检测点的数量和各轨道验收不合格的检测点的位置,将其发送至高铁轨道质量监管部门。
8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系统,包括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模块、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模块、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模块、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模块、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模块和数据库。
83.所述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模块与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模块连接,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模块与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模块连接,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模块分别与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模块和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模块连接,数据库与高铁轨道钢轨参数
获取模块连接。
84.所述高铁轨道钢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按照设定的检测点布设原则在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布设各检测点,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其中钢轨参数包括钢轨轨头参数吻合度、钢轨轨腰参数吻合度和钢轨轨底参数吻合度。
85.所述高铁轨道钢轨参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
86.所述高铁轨道轨枕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其中轨枕参数包括轨枕裂纹比例系数和轨枕贴合度。
87.所述高铁轨道轨枕参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枕参数符合系数。
88.所述高铁轨道验收综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钢轨参数符合系数和轨枕参数符合系数,分析得到目标区域内高铁轨道上各检测点处的轨道验收合格指数,并进行相应处理。
89.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标准钢轨轨头断面轮廓线、标准钢轨轨头顶面宽度、标准钢轨轨腰断面轮廓线、标准钢轨轨腰厚度、标准钢轨轨腰高度、标准钢轨轨底宽度和标准钢轨轨底厚度。
90.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9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92.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93.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物工程可视化识别验收分析方法。
94.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