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管理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1937发布日期:2023-11-09 12:5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的管理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的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容器的管理的方案大多为分布式管理,其中,实现分布式管理的过程,大部分为运维人员手动配置并维护每个机器或容器的所属分组。然而,这样单纯依靠运维人员手动管理容器的方法会导致容器的管理效率非常低,同时资源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也会过多消耗,此外,随着业务的不断变化,单纯依靠运维人员手动管理容器的方式也会降低容器管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减少容器管理的资源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提高容器管理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的管理方法,包括:

4、确定目标应用对应的多个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所述多个容器设置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后台服务器集群中,每个所述容器对应一个所述后台服务器;

5、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分组,得到对应所述目标应用的至少一个容器组;

6、其中,同一个所述容器组中的所述容器,用于存储相同的资源数据,不同所述容器组中的所述容器,用于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7、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组,构建所述资源数据与各所述容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8、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动态管理。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的管理装置,包括:

10、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应用对应的多个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存储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所述多个容器设置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后台服务器集群中,每个所述容器对应一个所述后台服务器;

11、分组模块,用于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分组,得到对应所述目标应用的至少一个容器组;其中,同一个所述容器组中的所述容器,用于存储相同的资源数据,不同所述容器组中的所述容器,用于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12、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组,构建所述资源数据与各所述容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13、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动态管理。

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接收到第一映射关系获取请求,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获取请求携带所述多个容器的容器标识;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获取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多个容器的容器标识;基于所述多个容器的容器标识,确定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多个容器;所述装置还包括返回模块,所述返回模块,用于将所述映射关系返回至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获取请求的发送方。

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获取请求进行解析还得到所述发送方的发送方标识,所述分组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发送方标识,对所述发送方的获取权限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所述发送方具有针对所述映射关系的获取权限时,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分组,得到对应所述目标应用的至少一个容器组。

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组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容器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容器组的第二数量;基于所述多个容器的第一数量、以及所述容器组的第二数量,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均匀分组,得到对应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第二数量的容器组;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容器组间的容器数量差值小于或等于容器数量阈值。

1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组模块,还用于确定各所述容器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容器组的第三数量;基于各所述容器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容器组的第三数量,对所述多个容器进行分组,得到对应所述目标应用的所述第三数量的容器组;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容器组间的存储容量差值小于或等于存储容量阈值。

1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建立各所述资源数据与所述容器组间的对应关系,每个所述资源数据对应一个所述容器组;基于所述对应关系,构建各所述资源数据与相应容器组中容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1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为多个时,对多个所述资源数据进行排序,得到资源数据序列,并对所述容器组进行排序,得到容器组序列;从所述资源数据序列中第一个资源数据开始,依次建立所述资源数据与所述容器组序列中相应位置的容器组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当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大于所述容器组的数量时,所述相应位置是指,对所述容器组序列进行循环后的相应位置。

2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为多个时,对多个所述资源数据进行分组,得到与所述容器组的数量相同的资源数据组;建立各所述资源数据组与各所述容器组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基于所述一一对应关系,建立各所述资源数据组中各所述资源数据与相应所述容器组间的对应关系。

2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针对各所述容器组,当所述容器组中包括多个所述容器时,从多个所述容器中选取目标容器;构建相应所述资源数据与所述目标容器间的映射关系。

2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从多个所述容器中随机选取一个容器作为所述目标容器;或者,获取各所述目标容器的存储容量,并依据所述存储容量,从多个所述容器中选取存储容量最大的容器作为所述目标容器。

2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发生改变时,对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容器的数量进行调整;其中,调整后的所述容器的数量与改变后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相适配;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容器的数量,更新所述映射关系。

2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增加时,依据增加的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扩充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容器的数量;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减少时,依据减少的所述资源数据的数量,缩减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容器的数量;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增加时,建立增加的资源数据与扩充的容器间的映射关系;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减少时,从已建立的映射关系中,删除减少的资源数据与相应容器间的映射关系。

2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各所述容器组的负载量;其中,所述负载量,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待响应的资源数据获取请求的数量、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资源数据获取请求的平均数量;当所述容器组的负载量达到第一负载量阈值时,对所述容器组中容器的数量进行增加;当所述容器组的负载量低于第二负载量阈值时,对所述容器组中容器的数量进行减少,所述第二负载量小于所述第一负载量。

2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管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到针对所述容器组的组增加请求,所述组增加请求,用于指示增加第四数量的备用容器组,每个所述备用容器组中包括第五数量的容器;响应于所述组增加请求,增加所述第四数量的备用容器组;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应用的资源数据的数量增加时,建立增加的资源数据与所述备用容器组中容器间的映射关系。

2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请求,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映射关系;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获取请求,发送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至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资源数据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返回的资源数据。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9、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30、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管理方法。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管理方法。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器的管理方法。

33、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通过对多个容器进行分组得到的容器组,来构建资源数据与各容器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该映射关系对多个容器进行动态管理。如此,通过智能地对多个容器进行分组的方式来实现对多个容器的动态管理,从而使得大量容器能够智能地、自动地形成分布式的架构,不仅减少人工运维带来的资源成本以及人力成本,而且提高容器分布式管理的管理效率以及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