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0234发布日期:2023-02-04 04:4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中台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台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台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阶段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中,往往采用“烟囱式/巨石”架构体系,此结构体系企业内部各系统间服务与数据不共享,形成服务孤岛与数据孤岛,无法满足业务扩展变化快速响应的要求,系统间集成成本较高,不利于业务沉淀与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发明提供中台管理系统,通过采用分布式、中台化架构来规划设计,使得企业内部各系统间服务与数据共享,能对业务扩展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利于业务能力与数据能力的沉淀,降低成本,满足了未来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台管理系统,包括技术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以及终端ui层,所述技术中台提供了自建系统部分的技术支撑能力,实现资源整合和能力沉淀,能够解决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缓存以及消息中间件等底层技术问题,对多种多样的消息中间件提供统一的选型、维护以及知识积累,为其他中台及应用提供统一接入和运营支持;
5.所述业务中台从业务模型共享角度出发,抽象跨业务领域的共享服务,规范共享业务流程,在这一层的业务抽象程度较深,服务的复用程度较高,并且基于高可扩展性、高稳定性架构设计,所述业务中台通过接口对外提供服务能力,为其他应用和服务提供公共统一的业务实现,支撑上层应用和服务调用以实现自身业务逻辑;
6.所述数据中台是以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指标体系以及数据仓库统一建设等数据管理活动为典型特征的中台,所述数据中台提供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服务、统一数据资产管理以及统一数据开发;
7.所述终端ui层主要用于客户、供应商信息的输入以及业务运营处理结果的输出,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渠道,开发应用程序,实现人机交互。
8.优选的,所述技术中台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缓存层以及消息中间件处理层,所述消息中间件处理层包括选型处理中心、维护处理中心以及知识积累处理中心。
9.优选的,所述业务中台包括前端交互层、业务中心层、应用共享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10.优选的,所述前端交互层包括运营平台以及接口平台,所述业务中心层包括用户中心、合作方中心、合同中心、基础数据中心、数据服务中心、订单中心、商品中心、库存中心、消息中心、规则中心、业务结算中心、运输中心、任务中心、关务中心、支付中心以及渠道中心,所述应用共享层包括工单服务中心、价格服务中心、权限服务中心以及单点登录中
心,所述应用服务层包括仓储运输服务中心、关务服务中心、订单服务中心、财务服务中心以及基础服务中心。
11.优选的,所述仓储运输服务中心包括运输管理版块、干线管理版块、仓储管理版块、快递管理版块以及收发货管理版块,所述关务服务中心包括普货关务版块与跨境电商版块,所述订单服务中心包括订单管理版块、客户订单版块与退运管理版块,所述财务服务中心包括报价管理版块、税金管理版块与财务结算版块,所述基础服务中心包括商品备案版块、店铺管理版块、合作方档案版块、工单管理版块、基础数据版块、数据统计版块以及客户管理版块。
12.优选的,所述数据中台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集成层、数据治理层,指标体系层、数据仓库、数据标准化管理层、数据服务层、数据资产管理层以及数据开发层。
13.优选的,所述终端ui层包括业务运营平台、客户门户、供应商门户、小程序、仓储运输中心、关务管理中心、订单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以及基础管理中心。
14.优选的,所述终端ui层中的仓储运输中心、关务管理中心、订单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以及基础管理中心分别与应用服务层中的仓储运输服务中心、关务服务中心、订单服务中心、财务服务中心以及基础服务中心相关联对应。
15.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发明通过采用分布式、中台化架构来规划设计,各中心和应用服务层的设计具备高内聚、低耦合、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能力开放的特点,使得企业内部各系统间服务与数据共享,能对业务扩展变化进行快速响应,利于业务能力与数据能力的沉淀,降低成本,满足了未来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
17.2、本发明系统中,技术中台为业务中台与其他中台及应用提供统一接入和运营支持,数据中台为系统提供数据统一管理,业务中台集合了前端交互层、业务中心层、应用共享层以及应用服务层,能够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终端ui层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渠道,实现人机交互。本系统以微服务的方式运作业务,提供“积木”式的业务场景组装能力,由抽象到具象,一层层提供内聚共享能力,能够满足业务的快速变化和扩展。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中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业务中心层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服务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台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ui层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技术中台;2、业务中台;3、数据中台;4、终端ui层;5、基础设施服务层;6、分布式数据库;7、分布式缓存层;8、消息中间件处理层;9、选型处理中心;10、维护处理中心;11、知识积累处理中心;12、前端交互层;13、业务中心层;14、应用共享层;15、应用服务层;16、运营平台;17、接口平台;18、用户中心;19、合作方中心;20、合同中心;21、基础数据中心;22、数据服务中心;23、订单中心;24、商品中心;25、库存中心;26、消息中心;27、规则中心;28、业务结算中心;29、运输中心;30、任务中心;31、关务中心;32、支付中心;33、渠道中心;34、工单服务中心;35、价格服务中心;36、权限服务中心;37、单点登录中心;38、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9、关务服务中心;40、订单服务中心;41、财务服务中心;42、基础服务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参照附图1-6,本发明提供的中台管理系统,包括技术中台1、业务中台2、数据中台3以及终端ui层4,技术中台1提供了自建系统部分的技术支撑能力,实现资源整合和能力沉淀,能够解决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库6、分布式缓存以及消息中间件等底层技术问题,对多种多样的消息中间件提供统一的选型、维护以及知识积累,为其他中台及应用提供统一接入和运营支持;
29.业务中台2从业务模型共享角度出发,抽象跨业务领域的共享服务,规范共享业务流程,在这一层的业务抽象程度较深,服务的复用程度较高,并且基于高可扩展性、高稳定性架构设计,业务中台2通过接口对外提供服务能力,为其他应用和服务提供公共统一的业务实现,支撑上层应用和服务调用以实现自身业务逻辑;
30.数据中台3是以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指标体系以及数据仓库统一建设等数据管理活动为典型特征的中台,数据中台3提供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服务、统一数据资产管理以及统一数据开发;
31.终端ui层4主要用于客户、供应商信息的输入以及业务运营处理结果的输出,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渠道,开发应用程序,实现人机交互;
32.本实施方案中,技术中台1为业务中台2与其他中台及应用提供统一接入和运营支持,数据中台3为系统提供数据统一管理,业务中台2集合了前端交互层12、业务中心层13、应用共享层14以及应用服务层15,能够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终端ui层4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可操作渠道,实现人机交互,本系统以微服务的方式运作业务,提供“积木”式的业务场景组装能力,由抽象到具象,一层层提供内聚共享能力,能够满足业务的快速变化和扩展。
33.其中,为了实现技术支撑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技术中台1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层5、分布式数据库6、分布式缓存层7以及消息中间件处理层8,消息中间件处理层8包括选型处理中心9、维护处理中心10以及知识积累处理中心11;
34.其中,为了实现业务数据与服务共享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业务中台2包括前端交互层12、业务中心层13、应用共享层14以及应用服务层15,前端交互层12包括运营平台16以及接口平台17,业务中心层13包括用户中心18、合作方中心19、合同中心20、基础数据中心21、数据服务中心22、订单中心23、商品中心24、库存中心25、消息中心26、规则中心27、业务结算中心28、运输中心29、任务中心30、关务中心31、支付中心32以及渠道中心33,应用共享层14包括工单服务中心34、价格服务中心35、权限服务中心36以及单点登录中心37,应用服务层15包括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8、关务服务中心39、订单服务中心40、财务服务中心41以及基础服务中心42,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8包括运输管理版块43、干线管理版块、仓储管理版块、快递管理版块以及收发货管理版块,关务服务中心39包括普货关务版块与跨境电商版块,订单服务中心40包括订单管理版块、客户订单版块与退运管理版块,财务服务中心41包括报价管理版块、税金管理版块与财务结算版块,基础服务中心42包括商品备案版块、店铺管理版块、合作方档案版块、工单管理版块、基础数据版块、数据统计版块以及客户管理版块;
35.其中,为了实现数据统一管理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数据中台3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集成层、数据治理层,指标体系层、数据仓库、数据标准化管理层、数据服务层、数据资产管理层以及数据开发层;
36.其中,为了实现后台管理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终端ui层4包括业务运营平台、客户门户、供应商门户、小程序、仓储运输中心、关务管理中心、订单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以及基础管理中心,终端ui层4中的仓储运输中心、关务管理中心、订单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以及基础管理中心分别与应用服务层15中的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8、关务服务中心39、订单服务中心40、财务服务中心41以及基础服务中心42相关联对应。
37.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前端交互层12中的接口平台17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能力,用户通过各大渠道或应用程序可以对系统下发订单,当接口平台17接收到货物订单时,业务中心层13进行数据统筹与分类,同时应用服务层15开始进行运转,订单服务中心40对货物订单进行处理,随后将订单发送至基础服务中心42进行备案后再发送至相关店铺,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店铺收到订单将信息发送至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8,仓储运输服务中心38对订单中货物的库存进行清点,当货物被包装并出库后,可以监控快递物流动向,并提供实时定位,同时关务服务中心39对货物进行关务情况进行统计,当用户收到货物并在应用程序上确认收货后,财务服务中心41对此订单进行税金计算与最终结算,最终完成订单任务,在此过程中通过应用共享层14可以实现各大渠道或应用程序间的数据与服务共享,而订单过程中产生的用户数据、商品数据以及交易数据等,都通过数据中台3进行采集与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整合,最终充实并进一步完善分布式数据库6,为技术中台1提供数据支持,技术中台1根据数据进行改进与升级,为系统带来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业务中台2的稳定运行,实现良性循环,利于业务沉淀和持续发展。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