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33044466发布日期:2023-01-24 22:1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急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没有针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进行时间分析的事件描述模型,也无法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进行分析及优化,无法合理缩减应急事件处理时长。
3.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无法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进行分析及优化的技术问题。
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无法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进行分析及优化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急事件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应急事件;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的目标应急阶段;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以及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7.可选地,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包括:针对多个应急环节中的任一目标应急环节,采用以下方式,获取目标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得到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获取目标应急环节的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基于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确定目标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
8.可选地,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包括:针对多个应急环节中的任一目标应急环节,采用以下方式,获取目标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得到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的第一时长方差;获取多个应急环节除目标应急环节后剩余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的第二时长方差;基于第一时长方差和第二时长方差,得到目标应急环节对应的目标时长方差,并将目标时长方差确定为目标应急环节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
9.可选地,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包括: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对多个应急环节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排序结果,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
10.可选地,基于排序结果,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包括:在排序结果包括依据不同的方差计算参数获得的多个排序结果的情况下,统计多个排序结果中出现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的出现次
数;确定出现次数最多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
11.可选地,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包括: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除目标应急阶段的其它应急阶段;确定出影响其它应急阶段处理的其它瓶颈环节;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和其它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12.可选地,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包括:对目标应急阶段中的目标瓶颈环节的处理时长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结果;基于优化结果,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急事件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应急事件;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的目标应急阶段;划分模块,用于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以及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
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确定出目标应急事件的目标应急阶段并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的方式,通过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和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确定出各个应急环节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就可以确定出目标应急阶段中的目标瓶颈环节,之后就可以针对该目标瓶颈环节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的时间分析及优化处理,进而解决了无法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进行分析及优化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的通用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计算模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的异质互联平台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计算模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事件处理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2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获取目标应急事件;步骤s104,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的目标应急阶段;步骤s106,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步骤s108,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以及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步骤s110,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步骤s112,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步骤s114,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22.通过上述步骤,采用确定出目标应急事件的目标应急阶段并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的方式,通过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和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确定出各个应急环节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就可以确定出目标应急阶段中的目标瓶颈环节,之后就可以针对该目标瓶颈环节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的时间分析及优化处理,进而解决了无法对应急事件处理时长进行分析及优化的技术问题。
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针对多个应急环节中的任一目标应急环节,采用以下方式,获取目标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得到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获取目标应急环节的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基于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确定目标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通过将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再次划分为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一方面可以根据应急环节的划分情况获取对应的时长来确定目标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另一方面还可以实际需要在确定出目标瓶颈环节的基础上,再对应急环节中的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分别进行预警时间分析及
优化,以提高目标应急事件处理时长的分析精度和优化效果。
2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任务执行时长可以是将应急事件处理至正常状态的征程处置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可以是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各项工序消耗的时长,任务传递时长可以是任务相关信息传递等所耗费的时间。
2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针对多个应急环节中的任一目标应急环节,采用以下方式,获取目标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得到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的第一时长方差;获取多个应急环节除目标应急环节后剩余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的第二时长方差;基于第一时长方差和第二时长方差,得到目标应急环节对应的目标时长方差,并将目标时长方差确定为目标应急环节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通过分别计算在包括各应急环节情况下的第一时长方差以及在不包括各应急环节情况下的第二时长方差,并将两者相减,其计算结果就可以表征各应急环节对于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
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对多个应急环节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基于排序结果,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通过根据各应急环节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可以更直观地得到其中对于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应急环节,进而可以将该应急环节确定为是与目标应急阶段对应的目标瓶颈环节。
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排序结果,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排序结果包括依据不同的方差计算参数获得的多个排序结果的情况下,统计多个排序结果中出现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的出现次数;确定出现次数最多的应急环节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通过采用不同的计算参数,每个应急环节都能计算得到对应的多个影响程度计算结果,综合上述的多个计算结果对应急环节进行排序,可以使排序结果更加准确。其中,根据多个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进行排序时可以采用多种排序方式,例如,可以根据各个应急环节出现在影响程度最大的排序位置出的次数确定,即,在该排序位置出现次数多的就是目标瓶颈环节。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利用不同的方差计算参数获得多个排序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在上述根据排序结果中出现次数确定出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应急环节并不是唯一的,则可以通过调整方差计算参数来重新排序,获得新的统计结果,直到出现次数最多的应急环节是唯一的,再将该应急环节确定为目标瓶颈环节。而上述方差计算参数的调整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该方差的预定取值范围内按照预定步长逐次递增,也可以通过改变预定步长的方式来获得不同数量的排序结果,进而达到不同排序精度的要求,即,在一定取值范围内,减小方差计算参数增值的预定步长,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排序结果,进而准确地确定出目标瓶颈环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类似上述因排序结果较少导致的出现次数最多的应急环节不唯一的问题,而在能够保证唯一、准确地确定出目标瓶颈环节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大方差计算参数增值的预定步长,也可以减少本实施例中的运算量,提高确定目标瓶颈
环节整个过程的效率。
2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除目标应急阶段的其它应急阶段;确定出影响其它应急阶段处理的其它瓶颈环节;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和其它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在目标应急事件中可以包含多个目标应急阶段,通过对多个目标应急阶段都进行目标瓶颈环节的确定,就可以对目标应急事件的多个应急阶段都进行全面、准确地时长分析,进而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优化。
3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目标应急阶段中的目标瓶颈环节的处理时长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结果;基于优化结果,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在确定出目标应急事件中的全部目标瓶颈环节后,就可以对各个目标瓶颈环节的处理时长进行优化处理,其中,优化处理可以是改变处理手段(例如,手动报警改为触发式报警),也可以是改变分析系统(例如,单一系统改为多源异构网络中的多系统联合通讯分析),等等。其中,通过采用多源异构网络中的多系统联合通讯分析,可以利用多个不同来源网络的信息对应急事件的预警时间进行准确分析,也可以通过多系统联合分析的方式更加快速地得到决策分析结果,从而减少应急事件的预警时间。
31.基于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下面进行说明。
32.在相关技术中,面对应急事件的预警处理并没有根据事件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和界限,从事件发生到事件流通至决策层,从决策层收到信息到下发决策,缺少应急事件预警时间描述模型,无法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做优化分析,无法合理缩减应急事件预警时间来减少灾情损失。
33.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延迟模型描述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种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延迟模型,将时间作为应急管理结果的判据,通过测算时间指标,将流程运作的时长分解为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并借助各应急环节对应急事件总体流程周期的期望值和标准差的影响程度大小来确定出应急事件中的瓶颈环节,进而可以实现对瓶颈环节处理时长的优化,达到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做出优化分析并合理缩减应急事件预警时间来减少灾情损失的技术效果。
34.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具体介绍如下:对于应急事件进行时间绩效的管理,可以分为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应急事件处置时间和应急事件全流程时间三部分,其中,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事件报告时长:用户通过现代通讯系统,或者事故发生地的报警联动装置主动上报给对应应急事件管理部门,这个时间通常不会太长,基本上子分钟级别,最长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2)事件分析决策时长:应急事件管理部门根据接到的报告事件和掌握的现场信息,分析判断需要调动什么级别的资源来处置应急事件,这个时间依赖管理部门的紧急事件处理信息系统的获取信息量和设计先进程度;(3)救援事前准备时长:根据事件决策阶段中得出的决策,准备相应的物资、人员、规划路线等活动,这一阶段的时长依赖于上一阶段的事件危机评估和决策效率;(4)救援人员到达时长:作为衡量应急事件预警时间的边界点,这一阶段既依赖
(2)和(3)做出的事前决策和计划,也会受到救援路线上的实时突发事故影响,通常需要多个第三方力量来协助,才能达到缩短预警时间的目标。
35.再将各个应急阶段划分为任务执行时长、延迟处理时长和任务传递时长,以便于分析是哪些步骤是造成时间延误的主要因素和本质原因。其中,任务执行时长是将紧急事件拉回到正常状态的正常处置时间,这个环节不可避免,尽快采用自动化先进的通讯手段;延迟处理时长是事件处置过程中不增值的工序所消耗的时间,应尽可能消除;任务传递时长是不可避免的却应尽量缩短的。
36.通过对上述三种时长进行测算同级,可以计算各种时间所占比例,从而清晰地辨认出时间消耗的关键环节,消除不增值的环节,尽量压缩增值环节。
37.基于上述测算原则,可以针对应急预警时间中的应急环节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规则如下:(1)分析构成应急事件总流程的各个应急阶段和各个应急环节;(2)确定价值系数k,k代表对于每个应急环节所消耗的时长的期望和标准方差的权衡(例如,k的一个合理取值可以是k=1);(3)对各个应急环节i代入如下公式:δ
tcti
=[e(tct)+k*δ(tct)] with i ‑ꢀ
[e(tct)+k*δ(tct)] without i
其中,e代表期望,δ代表方差;(4)对所有的应急环节,按δ
tct i
递减的顺序进行排序;(5)将(3)中k的取值范围设置为(0,1],并令k值按照预定步长循环递增,重复(3)和(4),并观察排序结果对于k值的敏感度,综合考虑计算结果和排序结果,最大的δ
tct i
的i对应急事件总流程的期望和方差影响最大,为当次瓶颈环节,对不同的k值得到的最大δ
tct i
的i进行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为最终瓶颈环节。当在上述的统计结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应急环节为并列的多个,则调整k在递增时的预定步长,例如,缩小k在取值范围中的递增步长,并重复(5)中的操作,直到确定出唯一的最终瓶颈环节;(6)针对瓶颈环节进行优化。例如,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的通用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计算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消防应急事件处理流程的预警时间可以计算如下:预警时间=t1+ max{t2,t3}t1 = rt + at1+at2 + pt + rat+ spt其中: λ=0,ω=0,n =1。
[0038]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的异质互联平台应急事件预警时间计算模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异质互联平台应急事件处理流程的预警时间可以计算如下:t1 = rt + at1+at2 + pt + rat + spt其中: λ,ω,n 依赖于时刻取值。
[0039]
下面,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测算过程中可能设计到的时间进行补充介绍:事件报告时间【rt】:由于现代通讯技术已经很成熟,在事件报告环节耗时已经缩短到极限,根据报告方式差别,报告时间定义如下:表一报告方式时间值
报警装置触发max 30秒手动电话报警max 120秒事件决策分析时间【at1+at2】:事件决策分析时间依赖信息分析系统提供的信息量大小,采用多源异构网络分析,也可以减少累计时间值,通常多系统联合分析能更快得出决策分析结果,关于应急事件描述的维度信息等:表二事件分析系统累计时间值单一系统ave100秒多系统联合通讯分析basetime:30秒+100/n ;n代表系统个数同时也依赖人工决策分析的时间长短,人工分析消耗的时间也与系统提供的信息量呈正相关,系统越多,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多,人工决策时间越短:表三人工分析决策累计时间值单一系统ave480秒多系统联合通讯分析basetime:120秒+480/n;n代表系统个数应急事件事前准备时间【pt】:应急事件事前准备时间跟事件类型密切相关,以下统计数据来自各类统计年鉴:表四应急事件类型统计平均时间值消防事件ave300秒重大交通事件ave600秒重大治安事件ave450秒地址灾害事件ave120秒应急救援人员到达时间【rat】:应急事件事前准备时间跟事件类型密切相关,以下统计数据来自各类统计年鉴:表五应急事件发生区域平均到达时间值(arat)市区ave900秒郊区ave1800秒新农村ave3600秒山区ave21600秒新技术和新制度带来的人员达到时间缩短计算如下:表六多源异构网络多系统联合使用λ影响因子 物联消防平台0.6 城市智慧平台0.7 交通物联网0.4能源物联网0.05表七
新政策预期缩短百分比(ω)允许经过培训的消防人员到达
ꢀꢀꢀ
80%允许注册消防师到达现场处置
ꢀꢀꢀ
50%仅允许现预军人消防员到达现场处置
ꢀꢀꢀ
0%其中,应急救援人员到达时间可以由如下公式计算:rat =arat (1
ꢀ–ꢀ
max(λ) *ω)另外,其它应急事件保障单位预警时间【spt】:根据年鉴统计这些值的平均时间是1800 s,这个时间是否计入预警时间依赖于应急事件保障单位预警时间结束时间与应急救援人员到达时间的关系:保障单位预警时间结束时间《应急救援人员到达时间时,spt = 0;否则,spt =保障单位预警时间结束时间
ꢀ‑ꢀ
应急救援人员到达时间。
[0040]
综上,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可以对应急事件预警时间建立准确的分段描述,实现对时间指标的准确测算并识别应急事件预警时间的瓶颈环节,进而完成对瓶颈环节的优化。
[004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急事件处理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事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1,第一确定模块42,划分模块43,第二获取模块44,第二确定模块45,第三确定模块46和处理模块47,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0042]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目标应急事件;第一确定模块42,连接至上述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确定目标应急事件中的目标应急阶段;划分模块43,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将目标应急阶段划分为多个应急环节;第二获取模块44,连接至上述划分模块43,用于分别获取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以及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第二确定模块45,连接至上述第二获取模块44,用于分别确定多个应急环节的处理时长对目标应急阶段的总处理时长的影响程度;第三确定模块46,连接至上述第二确定模块45,用于基于多个应急环节对应的影响程度,从多个应急环节中确定出影响目标应急阶段处理的目标瓶颈环节;处理模块47,连接至上述第三确定模块46,用于基于目标瓶颈环节,对目标应急事件进行处理。
[004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
[004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应急事件处理方法。
[0045]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46]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47]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
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0048]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49]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050]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