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及系统、介质、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80173发布日期:2023-03-15 11:5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及系统、介质、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视图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及系统、介质、设备。


背景技术:

2.当用户需要同时使用多张表的某些字段时,又不想每次键入查询,此时定义一个视图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数据库里仅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对应的数据,每次从视图中查询的数据都会随之发生改变,每一次查看视图或引用视图时,都会运行一次查询。
3.视图是根据数据库的基础表创建的,每当更改与视图关联的表结构时,也必须更改视图,更改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视图的建立是在哪些表或视图上,又或者是否被其他所引用,而postgre sql相对而言较困难的是,依赖关系分布在多个系统表里很不直观,在变更后通常人工先删除视图再改表结构最后重建视图而导致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5.第一方面,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用户终端的编辑请求;
7.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8.对所述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
9.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视图数据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
10.显示更新结果。
11.优选地,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12.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视图管理列表中确定出目标视图;
13.根据所述目标视图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视图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用户终端。
14.优选地,对所述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包括:通过视图编辑器对所述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视图数据包括第一基础数据、第一依赖关系;所述第二视图数据包括第二基础数据、第二依赖关系,所述第一依赖关系用于指示目标视图与所述目标视图的第一引用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所述第二依赖关系用于指示目标视图与目标视图的第二引用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
15.优选地,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
二视图数据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包括:
16.判断所述第二基础数据是否完整;
17.在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完整时,判断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是否成立;
18.在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时,根据所述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依赖关系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
19.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完整时,判断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是否成立包括:
20.判断所述目标视图与其对应的所述引用对象是否属于同一类别,若所述目标视图和其对应的所述引用对象属于同一类别,则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所述类别根据所述目标视图和所述引用对象的属性标识确定。
21.优选地,在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时,根据所述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依赖关系进行验证包括:
22.根据所述第二依赖关系,获取所述目标视图的依赖深度和依赖广度,所述依赖深度根据最小第二引用对象的数量确定,所述依赖广度根据最大第二引用对象的路径长度确定;
23.根据所述依赖深度和依赖广度计算所述目标视图的依赖值;
24.在所述依赖值满足预设规则时,验证通过,所述预设规则为所述依赖值小于预设阈值。
25.优选地,显示所述更新结果包括:
26.根据更新结果更新视图管理列表和视图版本对比列表。
27.第二方面,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系统,包括:
28.用户终端:用于获取用户的编辑请求;对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显示更新结果;
29.后台:用于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编辑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视图编辑数据更新关系数据库并将更新结果反馈至用户终端。
30.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第四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2.处理器;以及
33.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34.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实施例有效解决了变更视图时依赖关系不直观,依赖关系修改效率低的问题。
36.具体的,可视化的前端展现页面,清晰地呈现视图的依赖关系,不管是本身的依赖还是被其他所引用,并且对相关的基础附带信息具备代码的识别自动填充,提升了功能的便捷操作;编辑已使用的视图时仅需要简单的傻瓜式信息填充以及代码编写,一键保存操作,后台自动处理保留原有依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相关信息带入完成视图的编辑修改,且具备完善的依赖关系验证机制;一个视图可能具有多个管理员维护或多次内容修改,其
代码版本对比功能及相关操作信息记录可保证在无需人工交接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后续维护和优化。
37.更加详细的有效效果,参考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4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图管理列表的示意图;
4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图编辑器的示意图;
4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依赖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视图版本对比列表的示意图;
4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8.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49.步骤1,获取用户终端的编辑请求;
50.在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视图管理列表全局查看关系数据库中的所有视图,用户可通过视图管理列表进入视图编辑器以实现视图的编辑,所述编辑可以时增加、删除、替换依赖关系,也可以是复制新建,如图2所示。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编辑是复制新建时,视图管理列表自动新建一个视图,并将对应复制新建视图的视图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复制后将复制的视图数据与与所述新建视图进行关联,以实现该新建视图的其他编辑;复制新建是在特殊的场景下,在新建时直接将基于的已有视图的视图数据带入视图编辑器,进行小幅的修改后,形成一个新的视图,提升了视图的新建效率。
52.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编辑还可以是普通新建,普通新建与复制新建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由于普通新建并不是在现有视图上进行的修改编辑,所以不需要从关系数据库中确定出对应的视图数据,可认为普通新建时,第一视图数据为空,直接通过视图编辑器完成普通新建。
53.步骤2,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
5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视图管理列表中确定出目标视图;根据所述目标视图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目标视图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用户终端。
55.步骤3,对所述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
5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述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包括:通过视图编辑器对所述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
57.需要说明的,视图编辑器如图3所示,所述视图编辑器包括输入框和编辑框,所述编辑框用于显示基础数据和依赖关系,所述依赖关系用于指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所述输入框用于显示代码,所述代码用于实现两个对象之间依赖关系的调用,当然,所述代码也支持基础数据的自动填充;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视图编辑器还可实现代码版本对比功能,方便用户修改、查看代码。
58.视图编辑器解决了视图变更时依赖关系复杂性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代码版本对比功能可参考前期变更记录作为参考,可实现一键编辑保存傻瓜式操作。
59.具体的,所述第一视图数据包括第一基础数据、第一依赖关系;所述第二视图数据包括第二基础数据、第二依赖关系,所述第一依赖关系用于指示目标视图与所述目标视图的第一引用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所述第二依赖关系用于指示目标视图与目标视图的第二引用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
60.步骤4,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视图数据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
6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视图数据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包括:判断所述第二基础数据是否完整;在所述第二基础数据完整时,判断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是否成立;在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时,根据所述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依赖关系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更新所述关系数据库。
62.验证第二基础数据是否完整需要验证采集环境名称、模式、视图名、设计人、创建人、创新日期、更新人、更新日期等基础信息是否存在漏填、误填等情况,若是,则提醒用户更正或者补充第二基础数据,若否,则第二基础数据完整,避免基础信息不足,无法追溯。
63.在第二基础数据完整的情况下,才可对第二依赖关系进行验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二依赖关系的验证包括成立验证、合理验证。
64.具体的,验证第二依赖关系是否成立的方法为:判断所述目标视图与其对应的所述引用对象是否属于同一类别,若所述目标视图和其对应的所述引用对象属于同一类别,则所述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所述类别根据所述目标视图和所述引用对象的属性标识确定。
65.需要说明的,在成立验证之后还需要对第二依赖关系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也就是在第二依赖关系成立时,还需要验证第一依赖关系修是否可修改为第二依赖关系,此时自动显示依赖关系图并提醒用户需处理好相关的依赖关系后才可进行删除、修改、替换等操作。
66.具体的,验证第二依赖关系是否合理的方法为:根据所述第二依赖关系,获取所述目标视图的依赖深度和依赖广度;根据所述依赖深度和依赖广度计算所述目标视图的依赖
值;在所述依赖值满足预设规则时,验证通过,所述预设规则为所述依赖值小于预设阈值。
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依赖深度根据最小第二引用对象的数量确定,;所述依赖广度根据最大第二引用对象的路径长度确定。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依赖关系结构示意图,a为目标视图,b、d、q为最小第二引用对象,数量为3,c/b、d、l为最大引用对象,其路径长度分别为2、1、4,由此可知依赖值为
68.由于在查询时,需要保证查询效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依赖关系进行了合理性验证,避免依赖值过高,导致查询效率低,影响数据的正常调用。
69.步骤5,显示更新结果。
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所述更新结果包括:根据更新结果更新视图管理列表和视图版本对比列表。
71.需要说明的是,视图版本列表可给开发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视图查看过程,其区别于视图管理列表的地方在于,视图管理列表中呈现的均为正在使用的视图,而这里主要是以视图名的角度来看,同一视图名的各个版本的内容,比起编辑页面的代码版本对比功能,此处更加方便内容回溯,查看相关基本信息及前序版本变更内容,如图5所示,所述视图版本列表包括视图名、版本号、更新人、更新时间等内容。
72.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通过视图管理列表可实现关系型数据库中所有视图的全局查看,通过视图编辑器实现了视图数据的快速编辑,并结合了完善的视图数据验证机制,提高了视图修改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有效解决了变更视图时依赖关系不直观,依赖关系修改效率低的问题。
7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后台和关系数据库,所述用户终端用于获取用户的编辑请求;对第一视图数据进行编辑,得到第二视图数据;显示更新结果;所述后台用于根据所述编辑请求从关系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编辑请求对应的第一视图数据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终端;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二视图编辑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第二视图编辑数据更新关系数据库并将更新结果反馈至用户终端。
74.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视图管理方法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设备更加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7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200。如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1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76.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2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220和处理单元1210)的总线1230以及显示单元1240。
77.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
78.存储单元1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2203。
79.存储单元1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80.总线1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81.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260通过总线1230与电子设备1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82.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83.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视图管理方法。
8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85.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86.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
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87.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88.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8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