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智能警戒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对进入划线区域的人体进行精确检测、跟踪,以及对人体检测分析识别,实时预警周界区域内人员入侵事件。能够对大楼内的门禁系统可以设置警戒区域,使其租区非办公时间,可以禁止所有人员进出其区域所属范围内,以保证区域内部人员和设备的财产安全。
3.传统技术中,对于已经安装好的门禁系统,需要使用人工对商业楼宇的布局进行测量,基于测量结果设置门禁系统的通行权限。由于商业楼宇物业管理中的租户单位变化较为频繁,其各组户区域范围也会时常出现拆分和组合情况,各类租户人员的进出时间也非常不一致,普通的人员通行权限控制方法已无法满足,因此使用传统技术会导致楼宇门禁系统的警戒区域的安全性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楼宇门禁系统的警戒区域的安全性的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所述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所述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所述外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区域与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所述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所述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所述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所述门禁设备;所述目标通行方向为从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指向所述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所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所述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所述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警戒区域建立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所述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所述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所述外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区域与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用于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所述楼
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所述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所述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所述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所述门禁设备;所述目标通行方向为从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指向所述外层警戒区域;报警模块,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所述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所述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7.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所述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所述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所述外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区域与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所述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所述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所述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所述门禁设备;所述目标通行方向为从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指向所述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所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所述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所述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8.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所述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所述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所述外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区域与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所述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所述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所述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所述门禁设备;所述目标通行方向为从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指向所述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所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所述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所述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9.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所述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所述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所述外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区域与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层警戒区域为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所述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所述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所述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所述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所述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所述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所述门禁设备;所述目标通行方向为从所述内层警戒区域指向所述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所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所述
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所述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10.上述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为楼宇区域与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内层警戒区域为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门禁设备;目标通行方向为从内层警戒区域指向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11.通过警戒区域的层级划分和管理,以及与楼层出入口和电梯的联动管理,在方便警戒区域内部权限人员自由离开的同时,时刻维持各警戒区域的入侵检测安全管理,同时,警戒区域的灵活分隔合并规则,可轻松快速应对楼宇租区使用变化(租户易主、租区增删),保障变更租区的防范安全。能够满足大厦业主对区域门禁在非办公时间的入侵警戒管理,避免非法人员进入楼层区域,提高区域安全防范管理,是对现有人员通行权限管理方法的有效补充,有效地提高楼宇门禁系统的警戒区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13.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4.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目标警戒模式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5.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没有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下目标对象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6.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没有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下目标对象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得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外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相互关系示意图;
20.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执行逻辑示意图;
21.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警戒状态下的逻辑示意图;
22.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模块交换情况意图;
23.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的结构框图;
24.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
用于限定本技术。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为楼宇区域与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内层警戒区域为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门禁设备;目标通行方向为从内层警戒区域指向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202,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
29.其中,楼宇区域可以是安装有安全警戒装置所对应的区域,针对楼宇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中的安全警戒装置进行调整。
30.其中,楼宇警戒区域可以是楼栋里面需要设定安全警戒保护范围以保证该区域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对应的区域。
31.其中,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可以是实现利用传感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入侵或试图非法入侵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号的功能。
32.其中,外层警戒区域可以是可以是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更大范围的区域,其中,楼宇警戒区域位于外层警戒区域之内,如图8所示。
33.其中,内层警戒区域可以是可以是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更小范围的区域,其中,楼宇警戒区域位于内层警戒区域之外,且内层警戒区域可以根据需求随意改变,但不能大于楼宇警戒区域,如图8所示。
34.具体地,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区域管理员可通过区域门禁管理平台针对楼宇区域各区域场所,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规则,用以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其中,包括楼宇警戒区域的层级关系,即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为楼宇区域与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内层警戒区域为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对应的门禁警戒点位的范围,以及楼宇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各内层警戒区域设置对应警戒时间表,并将相应警戒设定规则信息下发区域门禁
控制设备。
35.步骤204,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
36.其中,警戒时间范围可以是楼宇警戒区域中需要启动入侵报警以防止不良事情发生的时间段,其中,警戒时间范围可以是同一天中的一段时间,也可以使同一天中的多段时间。
37.其中,目标对象可以是使用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后,在楼宇警戒区域中具有当时不应该位于楼宇警戒区域中的人和动物。
38.其中,门禁设备可以是楼宇警戒区、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中各个出入口所安装用于管理出入口是否能通过的设备。
39.其中,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可以是允许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门禁设备;目标通行方向为从内层警戒区域指向外层警戒区域。
40.具体地,第一步,根据区域门禁管理平台下发的楼宇警戒区域规则信息(楼宇区域不同的警戒区域的层级关系、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各自的范围和各自的警戒时间范围),当楼宇警戒区域到了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后,会自动进入警戒状态,并依据各警戒区域的层级关系,以及警戒区域目标对象所在情况,自动对各层级的警戒区域的进出门禁设备(包含认证终端设备和门锁),判断是否执行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当检测到已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的门禁设备存在异动情况时,系统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41.第二步,在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进入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下,若各层级警戒区域内部还存在未离开的目标对象时,先判断当前未离开的目标对象所在警戒区域的哪一个层级,若目标对象的所在区域其下层区域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其所在层级区域和外层区域的进门门禁设备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出门门禁设备进入第一待定目标警戒模式,目标对象可正常离开,当权限人员离开所在警戒区域对应的层级时,其警戒区域的层级同步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其中,各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的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处理逻辑,为上一层警戒区域判断处理当前所在层及下属内层警戒区域的所目标对象存在情况。
42.步骤206,在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
43.其中,异常振动可以是门禁设备因为目标对象的关系而产生非正常的位置变化。
44.其中,入侵警报信息可以是根据各层级的警戒区域以及门禁设备的异常振动而生成的报文信息。
45.具体地,由于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已经进入了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因此区域门禁管理平台对各层级的警戒区域对应的门禁设备进行监控,如果其中一个门禁系统出现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区域门禁管理平台通过摄像设备对出现异常震动的门禁系统进行观察,判断是否由目标对象因此,如果不是因为目标对象引起的异常振动,则取消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如果是因为目标对象引起的异常振动,则将对应的门禁设备的安保等级提高至最高等级(即最低为1级,最高为10级),并生成入侵
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其中,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针对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执行逻辑示意图如图9所示,其中,在警戒状态下的逻辑示意图如图10所示。针对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模块交换情况示意图如图11所示。
46.上述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中,通过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为楼宇区域与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内层警戒区域为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且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门禁设备;目标通行方向为从内层警戒区域指向外层警戒区域;在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47.通过警戒区域的层级划分和管理,以及与楼层出入口和电梯的联动管理,在方便警戒区域内部权限人员自由离开的同时,时刻维持各警戒区域的入侵检测安全管理,同时,警戒区域的灵活分隔合并规则,可轻松快速应对楼宇租区使用变化(租户易主、租区增删),保障变更租区的防范安全。能够满足大厦业主对区域门禁在非办公时间的入侵警戒管理,避免非法人员进入楼层区域,提高区域安全防范管理,是对现有人员通行权限管理方法的有效补充,有效地提高楼宇门禁系统的警戒区域的安全性。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内步骤之后,还包括:
49.步骤302,楼宇警戒区域不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二目标警戒模式。
50.其中,第二目标警戒模式可以是不允许目标对象通过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对应的安保设定。
51.具体地,第一步,根据区域门禁管理平台下发的楼宇警戒区域规则信息(楼宇区域不同的警戒区域的层级关系、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各自的范围和各自的警戒时间范围),当楼宇警戒区域到了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后,会自动进入警戒状态,并依据各警戒区域的层级关系,以及警戒区域目标对象所在情况,自动对各层级的警戒区域的进出门禁设备(包含认证终端设备和门锁),判断是否执行第二目标警戒模式,当检测到已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的门禁设备存在异动情况时,系统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52.第二步,在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进入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下,若各层级警戒区域内部不存在未离开的目标对象时,则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门禁设备在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后,任何目标对象进出各个层级的警戒区域的权限受限,任何目标对象禁止进出,各个层级的警戒区域进入静默状态,当区域门禁管理平台检测到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时,可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53.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启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能够实现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对于楼宇区域内的各个位置都禁止目标对象通过,提高了楼宇区域的安全性。
5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步骤之后,还包括:
55.步骤402,将目标对象当前通过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在对象门禁设备为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且目标对象不具备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
56.其中,对象门禁设备可以是目标对象经过任意一个出入口,该出入口所具备的门禁设备。
57.具体地,令目标对象所要经过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针对目标对象是移动的人或者动物,因此在不同是时间和空间,对象门禁设备为不同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当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门禁设备进入警戒状态后,会自动启动非法入侵检测功能,当目标对象进行认证时,会先判断该目标对象当前的门禁设备的点位是否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若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则继续判断该目标对象是否具备对象门禁设备的通行权限,如果目标对象不具备对象门禁设备的通行权限,则禁止目标对象通行,并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同时持续检测门禁设备的状态(如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或被强行打开等行为状态时),则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58.步骤404,在目标对象通过对象门禁设备为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若目标对象具备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且目标对象的为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对象门禁设备,则发送允许通行指令至对象门禁设备。
59.其中,允许通行指令可以是区域门禁管理平台根据目标对象的具体性质向对象门禁设备发送允许目标对象通过该对象门禁设备的指令。
60.具体地,令目标对象所要经过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针对目标对象是移动的人或者动物,因此在不同是时间和空间,对象门禁设备为不同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当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门禁设备进入警戒状态后,会自动启动非法入侵检测功能,当目标对象进行认证时,会先判断该目标对象当前的门禁设备的点位是否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若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则继续判断该目标对象是否具备对象门禁设备的通行权限,如果目标对象具备对象门禁设备的通行权限,则允许拥有该通行权限目标对象通过该对象门禁设备离开。
61.本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对象门禁设备没有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之下,对目标对象是否具有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进行判断,能够达到不在警戒模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楼宇区域的目标对象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楼宇区域的任何时候的安全性。
6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二目标警戒模式步骤之后,包括:
63.步骤502,在楼宇区域为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且楼宇警戒区域不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针对任意一个目标对象,均不能通过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
64.具体地,令目标对象所要经过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针对目标对象是移动的人或者动物,因此在不同是时间和空间,对象门禁设备为不同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当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门禁设备
进入警戒状态后,会自动启动非法入侵检测功能,当目标对象进行认证时,会先判断该目标对象当前的门禁设备的点位是否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若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人员可能具备通行权限,或不具备通行权限,针对任意一个目标对象,均不能通过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若通过对象门禁设备一律当作非目标对象处理,并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同时持续检测门禁设备的状态(如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或被强行打开等行为状态时),则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65.步骤504,若任意一个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检测到目标对象通过或存在异常振动,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66.具体地,令目标对象所要经过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针对目标对象是移动的人或者动物,因此在不同是时间和空间,对象门禁设备为不同的出入口对应的门禁设备。当楼宇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门禁设备进入警戒状态后,会自动启动非法入侵检测功能,当目标对象进行认证时,会先判断该目标对象当前的门禁设备的点位是否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若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发现任意一个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检测到目标对象通过或存在异常振动,则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同时持续检测门禁设备的状态(如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或被强行打开等行为状态时),则联动警报设备发出入侵警报。
67.本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对象门禁设备没有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之下,对目标对象无论是否具有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均不能通过,能够达到不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楼宇区域的目标对象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楼宇区域的任何时候的安全性。
6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包括:
69.步骤602,获取楼宇区域对应的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
70.其中,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可以是通过楼宇区域中各租户单元的变化进行测量得到的,用于表示楼宇区域内各个租户单元的范围变化。
71.具体地,服务器响应终端的指令,从终端处获取楼宇区域对应的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并且将获取到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存储到存储单元中,当服务器需要对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中的任意数据记录进行处理时,则从存储单元中调取至易失性存储资源以供中央处理器进行计算。其中,任意数据记录可以是单个数据单独一个数据输入至中央处理器,也可以为多个数据同时输入至中央处理器。
72.步骤604,根据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对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进行调整,或者对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设置隔离点,得到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
73.具体地,区域门禁管理平台对楼宇区域中的门禁警戒区域可以按照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对楼宇警戒区域进行重新设定,即可根据楼宇租户单元的租区使用变化(租户易主、租区增删),只需通过区域门禁管理平台对楼宇警戒区域变更,或设置间隔点,可对原楼宇警戒区域进行快速分隔或合并规则的设定,得到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
74.步骤606,将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取代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作为楼宇警戒区域。
75.具体地,在区域门禁管理平台上,将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警戒规则覆盖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警戒规则,作为目前区域门禁管理平台上的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警戒规则。
76.本实施例中,通过联动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和楼宇警戒区域以及楼宇警戒区域中的隔离点,能够快速灵活保障变更租区的防范安全,且无需额外增加设备投入,降低楼宇物业运营成本。
7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方法还包括:
78.步骤702,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联动入侵警报监视与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
79.其中,楼层出入口设备可以是针对楼宇区域中,可以进入楼宇区域范围的各个门口。
80.具体地,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区域管理员可通过区域门禁管理平台针对楼宇区域各区域场所,联动入侵警报监视与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即入侵警报监视同时也负责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的目标对象的情况。
81.步骤704,在楼宇警戒区域执行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或者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向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出入口设备发送禁止通行的指令,以及向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电梯设备发送禁止停靠在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楼层的指令。
82.具体地,在确定楼宇警戒区域已经在执行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或者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向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出入口设备发送禁止所有目标对象拥有通行该出入口的权限,以及,禁止电梯停靠该楼层区域,并时刻维持该楼层的楼宇区域的入侵检测状态。
83.本实施例中,通过联动入侵警报监视与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时刻对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进行监控,能够提高各个层级的警戒区域的安全管理的安全性。
84.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85.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8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包括:警戒区域建立模块1202、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和报警模块1206,其中:
87.警戒区域建立模块1202,用于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设定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宇警戒区域,启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对应的入侵警报监视功能;并根据楼宇警戒区域确定外层警戒区域以及内层警戒区域;外层警戒区域为楼宇区域与楼宇警戒区域之间的区域,内层警戒区域为楼宇警戒区域各租户单元对应的区域;
88.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用于在针对楼宇警戒区域所设定的警戒时间范围之
内,且楼宇警戒区域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为允许目标对象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门禁设备;目标通行方向为从内层警戒区域指向外层警戒区域;
89.报警模块1206,用于在任意一个门禁设备存在异常振动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90.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还用于楼宇警戒区域不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设置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的门禁设备为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为不允许目标对象通过任意一个门禁设备。
91.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还用于将目标对象当前通过的门禁设备作为对象门禁设备,在对象门禁设备为没有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且目标对象不具备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的情况下,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在目标对象通过对象门禁设备为启动第一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若目标对象具备通过对象门禁设备的权限,且目标对象的为按照目标通行方向通过对象门禁设备,则发送允许通行指令至对象门禁设备;允许通行指令为允许目标对象通过对象门禁设备。
92.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还用于在楼宇区域为启动第二目标警戒模式,且楼宇警戒区域不存在目标对象的情况下,针对任意一个目标对象,均不能通过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若任意一个内层警戒区域、楼宇警戒区域以及外层警戒区域分别对应的对象门禁设备检测到目标对象通过或存在异常振动,则生成入侵警报监视对应的入侵警报信息;入侵警报信息用于供目标终端进行展示。
93.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戒区域建立模块1202,还用于获取楼宇区域对应的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通过楼宇区域中各租户单元的变化进行测量得到的;根据各租户单元使用变化数据对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进行调整,或者对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设置隔离点,得到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将新一个的楼宇警戒区域取代当前的楼宇警戒区域作为楼宇警戒区域。
94.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警戒模式设定模块1204,还用于响应于针对楼宇区域的警戒区域设置操作,联动入侵警报监视与楼宇区域对应的楼层出入口设备和电梯设备;在楼宇警戒区域执行第一目标警戒模式或者第二目标警戒模式的情况下,向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出入口设备发送禁止通行的指令,以及向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电梯设备发送禁止停靠在外层警戒区域对应的楼层的指令。
95.上述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9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服务器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楼宇区域门禁警戒方法。
9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9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99.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10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10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 (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10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0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