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包生成方法、驱动程序部署方法和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71932发布日期:2024-05-21 20:0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驱动包生成方法、驱动程序部署方法和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包生成方法、驱动程序部署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linux的开源策略下,各云计算厂商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标准版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定制操作系统,优化应用场景。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才能驱动不同的定制化操作系统上的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2、对于定制化操作系统或非主流版本的操作系统而言,从硬件设备原厂官网上下载各类设备的驱动程序后,需要对驱动程序进行重新安装、编译和配置才能正常安装并使用该驱动程序,从而完成该驱动程序在定制化的操作系统的部署,以使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上的硬件设备正常运作。操作系统需要安装在电子设备,用户才能对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难以实现对驱动程序的灵活部署,浪费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驱动包生成方法、驱动程序的部署方法和电子设备,本技术可以使驱动程序的部署更加快速、灵活和便利。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包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驱动包生成方法包括:

3、获取驱动程序源码;

4、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配置规范文件;

5、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和所述规范文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

6、如此,第一电子平台的驱动开发平台系统获取驱动程序源码,根据驱动程序源码配置规范文件后,根据驱动程序源码和规范文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不同的目标系统都可以从驱动开发平台系统获取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并通过该第一格式的驱动包部署匹配本目标系统的驱动程序,目标系统不需要再进行配置,使驱动程序的部署更加快速、灵活和便利。

7、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配置规范文件包括:

8、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生成配置文件和驱动程序文件,以完成所述规范文件的配置,其中,所述配置文件为系统自动加载指令的配置文件。

9、如此,根据驱动程序源码生成配置文件和驱动程序文件,以完成规范文件的配置后,可以使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具有用于系统自动加载指令的配置文件。在后续操作中,编译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安装在目标系统后,响应于目标系统开启后,目标系统能够根据系统自动加载指令的配置文件实现驱动程序自动加载,驱动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10、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生成配置文件和驱动程序文件,以完成规范文件的配置包括:

11、将所述驱动程序文件存放在第一预设目录的第一路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系统内核的外置存储路径;

12、将所述配置文件存放在第二预设目录的第二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规范文件的存储路径;

13、将所述第一路径中的所述驱动程序文件和所述第二路径中的所述配置文件集成至启动列表,以完成所述规范文件的配置。

14、如此,驱动开发平台系统将驱动程序文件和系统自动加载指令的配置文件和放在第一预设目录中的第一路径和第二预设目录的第二路径,集成至启动列表,可以使驱动程序文件结合配置文件,在启动目标系统时,自动加载驱动程序。

15、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一路径中的所述驱动程序文件和所述第二路径中的所述配置文件集成至启动列表之前,所述驱动包生成方法还包括:

16、重新生成内核的映像文件,以使所述配置文件生效;

17、如此,系统重新生成内核的映像文件,可以使所述配置文件生效。

18、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包生成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定义所述第一格式的驱动包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名称、版本号、发行系列和授权方式。

20、如此,定义第一格式的驱动包的基本信息可以使后续生成的第二格式的驱动包符合目标系统环境,防止生成的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因不匹配目标系统环境而无法安装。

21、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驱动程序源码和所述规范文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包括:

22、将所述驱动程序源码存放在第三预设目录,其中,所述第三预设目录为所述驱动程序源码的存储路径;

23、将配置的所述规范文件存放在第四预设目录,其中,所述第四预设目录为所述规范文件的存储路径;

24、根据所述第三预设目录中的所述驱动程序源码和所述第四预设目录中的所述规范文件,生成所述第一格式的驱动包。

25、如此,将驱动程序源码存放在第三预设目录,并将规范文件存放在第四预设目录,最后根据第三预设目录中的驱动程序源码和第四预设目录中的规范文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将已经配置好的规范文件和驱动程序源码放置在指定的目录下,方便后续找到配置好的规范文件,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

2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程序的部署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27、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格式的驱动包;

28、安装所述第一格式的驱动包;

29、将所述第一格式的驱动包编译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

30、如此,第二电子设备平台的目标系统获取第一电子设备的驱动开发平台系统的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并安装该驱动包,将第一格式的驱动包编译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后,目标系统响应于目标系统开启指令,根据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加载驱动程序,根据驱动程序驱动硬件设备。分别在不同的目标操系统中编译生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只要一次在目标系统中编译生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就可以直接获取该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安装在多台与目标系统有相同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上,使多台电子设备都部署第二格式的驱动包,不需要再进行配置和编译,可以实现在多台电子设备中部署第二格式的驱动包时,部署灵活快速,省时省力。

31、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一格式的驱动包编译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之后包括:

32、将所述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发送给预设系统,以使所述预设系统安装所述第二格式的驱动包。

33、如此,目标系统将生成的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发送给预设系统,预设系统接收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后安装该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只要一次在目标系统中编译生成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就可以直接获取该第二格式的驱动包安装在多台与目标系统有相同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上,使多台电子设备都部署第二格式的驱动包,不需要再进行配置和编译,可以实现在多台电子设备中部署第二格式的驱动包时,部署灵活快速,省时省力。

34、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生成方法或所述的部署方法。

35、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生成方法或所述的部署方法。

36、本技术的驱动包生成方法、驱动程序的部署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电子平台的驱动开发平台系统获取驱动程序源码,根据驱动程序源码配置规范文件后,根据驱动程序源码和规范文件生成第一格式的驱动包。不同的目标系统都可以从驱动开发平台系统获取第一格式的驱动包,并通过该第一格式的驱动包部署匹配本目标系统的驱动程序,目标系统不需要再进行配置,使驱动程序的部署更加快速、灵活和便利。

37、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