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54535发布日期:2023-10-06 13:0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质监控的,特别涉及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郊野公园的占地面积广大以及地形复杂,为了保证郊野公园的安全性,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对郊野公园内部进行实地勘察,以此确定郊野公园不同区域是否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上述方式需要借助较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对郊野公园的勘察,其不仅存在勘察结果滞后的问题,并且还需要对勘察数据进行大量计算处理。此外,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下,无法安排人员及时进行实地勘察,降低郊野公园地质灾害预测的实时性,并且还无法将郊野公园的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及时大范围的传播,降低郊野公园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和系统,其采集与分析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以此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和地形分布信息,预测发生地质灾害事件时对应的覆盖范围;根据覆盖范围,更新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得到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以此对郊野公园进行分区域识别,继而预测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再将覆盖范围映射到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中,这样通过云端平台可下载到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提高对郊野公园的勘察效率、实时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提供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采集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对所述多光谱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根据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4、步骤s2,若对应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则获取所述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气象状态信息和所述地形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

5、步骤s3,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对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

6、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采集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对所述多光谱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根据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包括:

7、指示无人机在郊野公园的每个区域上空进行盘旋飞行,同时指示无人机的内置多光谱摄像头对准所述区域进行拍摄,得到所述区域的多光谱影像;

8、从所述多光谱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区域的可见光波段影像,对所述可见光波段影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区域的地表轮廓信息;根据所述地表轮廓信息,得到所述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其中,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包括所述区域的等高线分布信息;

9、从所述多光谱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区域的反射光谱影像,对所述反射光谱影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区域的植被分布信息;其中,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包括所述区域的植被分布面积信息;

10、根据所述等高线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面积信息,确定所述区域大于预设海拔高度的区域部分是否均覆盖有植被;若否,则确定所述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否则,确定所述区域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11、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若对应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则获取所述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气象状态信息和所述地形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包括:

12、若对应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则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从气象云数据端中提取所述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降雨持续时间和降雨量,以此作为所述气象状态信息;

13、根据所述降雨持续时间,所述降雨量和所述等高线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泥石流事件对应的覆盖面积范围。

14、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对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包括:

15、根据所述覆盖面积范围对应的边缘界线的地理位置信息,从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中划定相应的区域作为禁入区域,并在所述电子地图对所述禁入区域进行渲染处理,以此完成对所述电子地图的更新;

16、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及其更新时间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

17、本发明还提供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系统,包括:

18、影像采集控制与分析模块,用于采集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对所述多光谱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

19、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20、气象状态信息提取模块,用于获取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

21、地质灾害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气象状态信息和所述地形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

22、电子地图更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对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

23、进一步,所述影像采集控制与分析模块采集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对所述多光谱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包括:

24、指示无人机的内置多光谱摄像头对准所述区域进行拍摄,得到所述区域的多光谱影像;

25、从所述多光谱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区域的可见光波段影像,对所述可见光波段影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区域的地表轮廓信息;根据所述地表轮廓信息,得到所述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其中,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包括所述区域的等高线分布信息;

26、从所述多光谱影像提取得到所述区域的反射光谱影像,对所述反射光谱影像进行识别处理,得到所述区域的植被分布信息;其中,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包括所述区域的植被分布面积信息;

27、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识别模块根据所述地形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信息,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包括:

28、根据所述等高线分布信息和所述植被分布面积信息,确定所述区域大于预设海拔高度的区域部分是否均覆盖有植被;若否,则确定所述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否则,确定所述区域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29、进一步,所述气象状态信息提取模块获取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包括:

30、若对应区域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则根据所述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从气象云数据端中提取所述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降雨持续时间和降雨量,以此作为所述气象状态信息;

31、所述地质灾害预测模块根据所述气象状态信息和所述地形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包括:

32、根据所述降雨持续时间,所述降雨量和所述等高线分布信息,预测所述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泥石流事件对应的覆盖面积范围。

33、进一步,所述电子地图更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对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进行更新处理,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包括:

34、根据所述覆盖面积范围对应的边缘界线的地理位置信息,从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中划定相应的区域作为禁入区域,并在所述电子地图对所述禁入区域进行渲染处理,以此完成对所述电子地图的更新;

35、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及其更新时间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

36、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基于视觉与气象监测的郊野公园管理方法和系统采集与分析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得到郊野公园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以此判断对应区域是否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在预设时间区间内的气象状态信息和地形分布信息,预测发生地质灾害事件时对应的覆盖范围;根据覆盖范围,更新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并将更新后的电子地图同步上传至云端平台,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郊野公园的多光谱影像,得到每个区域的地形分布信息和植被分布信息,以此对郊野公园进行分区域识别,继而预测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事件对应的覆盖范围,再将覆盖范围映射到郊野公园的电子地图中,这样通过云端平台可下载到实时更新的电子地图,提高对郊野公园的勘察效率、实时性和可靠性。

3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3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