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相控阵面校正数据的分布式快速分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04912发布日期:2023-03-17 23: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源相控阵面校正数据的分布式快速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初始装载操作和查询分发操作;其中,初始装载操作在相控阵面加电后执行,将存储于初始数据空间的校正数据装载到配置数据空间,进行分布式存储;查询分发操作在工作时实时执行,以相控阵面的工作状态和阵元的原始波束控制码为地址读取配置数据空间的校正数据,获取修正后的波束控制码。相控阵面波束控制系统包括波束控制主机和多个子板;所述初始数据空间布置在波束控制主机的大容量掉电非易失nand flash存储阵列中,所述配置数据空间布置在子板的高速随机存储器ddr存储阵列中;所述波束控制主机和子板以fpga为控制核心;波束控制主机配置多个光发送模块,每个子板配置一个光接收模块,波束控制主机和各个子板间形成多路一对一的光链路,波束控制主机和各个子板间通过对应光链路传输校正数据,校正数据以数据流形式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数据空间的校正数据结构如下:以每个子板的校正数据为单元,依次存储到nand flash存储阵列的各个plane中,若子板数超过plane数,超出的部分再次从plane起始排列,初始装载操作过程中对nand flash的读取操作在各plane间流水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子板1为例,所述初始装载操作包括:步骤11,波束控制主机接收到初始装载操作指令,进入初始装载操作状态;步骤12,波束控制主机发送读取子板1的校正数据包1的请求;步骤13,波束控制主机等待子板1的数据输出;步骤14,波束控制主机读取子板1的校正数据后,在校正数据前加入报文标识、报文长度、数据类型等信息,并通过光链路传输给子板1;步骤15,子板1接收到校正数据后,将校正数据按照数据类型信息更新到ddr存储阵列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子板的初试装载操作从步骤12开始执行,至步骤15结束,并且当子板1执行步骤13时,子板2同时执行步骤12,当子板2执行步骤13时,子板3同步执行步骤12,依次类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存储空间的校正数据结构如下:ddr存储阵列包括n片ddr,每片ddr包含m个bank;存储顺序将阵元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存储入为ddr1的bank1、ddr2的bank1,
……
,ddrn的bank1,ddr1的bank2、ddr2的bank2,
……
,直至历遍所有bank后,再从ddr1的bank1开始存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阵元1为例,所述查询分发操作包括:步骤21,波束控制子板接收到查询分发操作指令,进入查询分发操作状态;步骤22,查询阵元1的校正数据,根据当前阵面工作频率查询阵元号、阵元1的初始幅度和初始相位,确定出阵元1的查询地址,将查询地址和读请求发送给ddr存储器;步骤23,等待阵元1的数据输出;步骤24,更新阵元1的校正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阵元的初试装载操作相同,并且当阵
元1执行步骤23时,阵元2同时执行步骤22,由于对同一ddr存储器,连续两次操作对象为不同bank,不存在预冲操作,所有操作连续执行。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源相控阵面校正数据的分布式快速分发方法,包括:初始装载操作和查询分发操作;初始装载操作在相控阵面加电后执行,将存储于初始数据空间的校正数据装载到配置数据空间,进行分布式存储;查询分发操作在工作时实时执行,以相控阵面的工作状态和阵元的原始波束控制码为地址读取配置数据空间的校正数据,获取修正后的波束控制码。相控阵面波束控制系统包括波束控制主机和多个子板;初始数据空间布置在波束控制主机的大容量掉电非易失NandFlash存储阵列中,配置数据空间布置在子板的高速随机存储器DDR存储阵列中。本申请可以实现有源相控阵面校正数据的分布式快速分发。快速分发。快速分发。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 钱倩云 殷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3/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